[摘 要] 近年来,音乐社会学在我国作为多学科融合领域备受瞩目,在学术界的地位日益凸显。《经典咏流传》节目通过“和诗以歌”的形式,成功地将古典诗词与现代音乐结合,展现了当代新诗词音乐的巨大魅力,收获了大众的青睐。首先,对音乐社会学进行阐释,其次从音乐社会学角度对节目的社会接受度、传播、创新与社会影响进行探究,最后从多个角度对新诗词音乐的社会影响与价值进行分析,旨在为音乐、传统文学及音乐社会学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与启示。
[关 键 词] 音乐社会学;传统文化;现代音乐
古典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之一,是一个宏大的多元文化集合体,囊括了历史长河中各个时期的独特文化,在历史文化的长河中凸显出重要的文学价值。音乐作为传媒时代广泛存在的文化载体,如今已成为广大民众不可或缺的文化娱乐形式。作为紧跟人类文明演变脚步的中国诗词音乐,发展至今虽然因发展的时代、发展的程度不同,呈现出不同形态与不同名称,但是其中所蕴含的优秀民族文化,让其始终保持着独特的文化艺术品质,传达着中华文化的优秀内涵。2018年,由中央电视台出品的诗词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以综艺节目多样的形式将诗词意蕴通过“经典传唱人”的演唱展现给观众,真正实现了传统文化与音乐、电视艺术的完美融合。
一、音乐社会学基本概述
音乐社会学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从词意上理解,既强调了音乐,也涉及(指向)社会,明确表明音乐与社会的联系是千丝万缕的。音乐社会学作为一门“舶来品”学科,其学科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欧洲社会学理论。当时由于欧洲广播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音乐与民众的关系更加密切,音乐家与听众的距离也逐渐被拉近,音乐家的音乐作品受到了更多的评论与关注,出现了音乐家的音乐创作与群众的情感需求不符的社会现象。由此,德国社会学家韦伯在其著作《音乐的理性基础与社会学基础》中认为原始的音乐具有文化与医疗的目的,并提出“音乐社会学”的学术观点,使得音乐社会学学科体系的构建初具雏形,但由于研究理念与创作内容更加趋向于乐理知识及音乐物理现象的思考,与当今音乐社会学所研究的音乐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重心并不相符。尽管如此,韦伯的研究仍被视为音乐社会学领域的里程碑,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在此之后,众多西方社会学家也开始对音乐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产生了更多兴趣,导致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下有着更多不同的研究方向。
音乐社会学这一学科体系的构建虽然并不在中国,但我国音乐社会学思想的萌芽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建立的礼乐制度,通过礼乐制度管理人民的思想,从而达到治理国家的目的。此后,中国音乐社会学思想的发展伴随着历史更迭,并在20世纪80年代产生了新的发展方向,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上海音乐学院洛秦老师根据中国特色翻译出版了德国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阿多诺的《音乐社会学导论》,对阿多诺理论核心即音乐与社会的关系进行了深刻探讨,并总结出社会学的音乐研究与音乐人类学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交融性与重合性。这样的学术现状在中国音乐学界业已成为一种学术发展趋势。
21世纪以来,中国音乐社会学的研究领域较为广泛,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传统音乐、音乐教育、流行音乐与当代音乐社会现象等,这门关注当下社会音乐新现象的学科,由于互联网与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要求研究过程涉及多学科的交叉以便与信息时代相适应。从音乐社会学的角度来研究《经典咏流传》这一节目,正是因为其成为2018年后的一个特殊的文化标识,反映了我国人民对于传统文化“新”的要求,人们追求、消费和消化流行音乐,社会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其文化转型,将音乐与属于人民的文化符号相结合,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最佳方案。节目播出后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获得了广泛的群众认可以及群众支持。
二、《经典咏流传》的音乐社会学解读
(一)节目形式与社会接受度分析
《经典咏流传》自2018年开播以来至今共播出了六季,每季共11期(第三季因特殊原因暂停一期,为10期)总播出了65期,共创作了338首经典音乐作品。自2018年2月16日第一季开播到2023年7月9日《经典咏流传·正青春》收官。截至目前,#经典咏流传#微博主话题阅读量破92.7亿,讨论量超1400万。《经典咏流传·正青春》开播以来,微博主话题阅读、讨论增量分别达16亿次、142.1万条,并拥有高达2253.8万的讨论互动量(数据来源于新浪微博)。
节目自2018年播出以来,每一季都有其所表达的主题,第一季开创性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第二季节目有意识地向观众传递经典文化的流行性意义,将经典与现代音乐相结合,扩大了节目的受众并与“经典”近距离交流;第三季以人民为中心,将人民群众作为文化传播的导向,以艺术从人民群众中来的导向出发,邀请了合唱团、武汉市市民等创作出了深深根植于人民的艺术作品,给我国人民带来了极大的力量,唤起人民群众的巨大共鸣;第四季立足“两个百年”历史目标的交汇点,围绕“献礼建党百年,唱响英雄之歌”这一主题,用音乐作品讲述了先辈的英雄历程;第五季则是以《经典咏流传·大美中华》为主要的创作标题,节目围绕“大美中华”这一主题,传唱诗词经典,展现美丽中国;第六季则整体围绕“正青春”为主题,以前五季的优秀作品为基准下沉到校园中,用经典来影响新一代的青年学子。每一个不同的主题所带给观众的是不一样的视听盛宴,创作者并不局限于叙述诗歌的文化内涵、阐释诗歌的人文价值、解读传统意识形态,而是根据时代需要提炼经典的文化内涵,以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和精神共振。
作为中国第一个大型诗歌音乐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无疑是诗歌文化传承历程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它是通过升华当代人的审美情感来丰富当代人的审美体验,依靠诗词歌曲这种艺术形式来表达意境,而观众则需要一种现实的情感共鸣来与其相互沟通。节目以观众的视角,以大众视角下“大人物+小故事”和“小人物+大故事”的模式将诗词、歌曲、人物三者紧紧交织在一起。歌手通过歌曲传达了共同的真理,而评审团不是简单地提供自上而下的见解,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解释缩短了节目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二)音乐与诗词的创新结合:艺术与大众的互动
通过新媒体传播渠道的创新,《经典咏流传》以裂变式的传播开创了文化类电视节目的新局面。节目中的歌曲创作以“和以诗歌”为主题,从音乐本体出发,节目每一季都有众多的音乐曲目,每一期的音乐类型也并不相同,无论是中国传统音乐还是西方流行音乐都有所表现,更加体现了中国文化兼容并包的特点,以及中国顶尖音乐人最新颖的表达方法。在这几季节目中创作了很多现象级的音乐作品,例如《少年中国说》《蜀道难》《墨梅》《敕勒歌》,以及《别君叹》《定风波》等,也被网友夸赞“央视出品必属精品”,由此可见观众对节目音乐质量的满意与喜爱。
《经典咏流传》的创新之处在于满足了观众的情感需求,通过“舞台表现+诗词经典+音乐艺术”三者融为一体,将重点放在音乐形式的创造上,思考如何用音乐艺术去揭示诗词的内在含义,将诗与乐和谐统一。节目满足了观众对音乐多样化的需求,在节目的演职人员方面,节目除了邀请优秀的专业歌手、乐手、音乐教师、演员等专业音乐人加入节目并传唱优秀的文艺作品,还邀请了著名运动员、外国友人、京剧演员、合唱团甚至是网络上的虚拟偶像加入经典传唱人的队伍中,音乐的类型也多种多样,以满足大众对于高质量音乐的需求,并扩大节目的受众人群与传播广度。
在节目的形式上,将戏歌融合、东西方乐器融合,中国古代乐器与现代乐器跨时空演奏,演绎出中国乐器别样的魅力,另外还将合唱、独唱、齐唱、对唱等演唱方式发挥到了极致,合理地运用明星效应,用高质量的音乐、歌手的独特表达、舞台背景的不同设计来直观地呈现出诗词中所涉及的具体意象,从各个角度灵活地表现出独特意境,使观众切实感受到蕴含在音符中的古典诗词与文化经典。
在节目的音乐创作方面,可将节目的音乐创作类型大致分成原诗谱曲类和诗填新词类。其中原诗谱曲类为节目音乐本体的基本形式,尊重了原诗的基本内涵,没有对其诗词文本进行其他的改编。诗填新词类则是在原本诗词主体的基础上对歌词进行文学性的填词,使歌词既保持了原本的意境又符合新时代的语境。节目将诗与乐相结合,使存在于历史长河中的经典文化再现,为新潮的音乐添加了历史的重量。
(三)节目对传统文化传播的影响与价值
古代学者虞集曾说:“汉之文章,唐之律诗,宋之道学。国朝之今乐府,亦开于气数音律之盛。”不同的文学与艺术形式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所代表的文化是独特而多样的。在新媒体环境下,不同文化不断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融合,高速的信息流在新媒体环境中快速地游走,使传统文化的传播变得困难。节目则垂直深耕所面向的领域,对形式与内容非常重视,深度挖掘传唱作品本身的吸引力,既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又保持了与当代审美需求的相关性。
《经典咏流传》节目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致力于打造年轻化、大众化的文化类综艺,与当代青年群体的价值观相匹配,巧妙地将传统诗歌带入大众的日常生活,让诗歌体验与大众生活相联结。节目中的每一首作品都是基于表演者自己的生活经历、情感和解释,并以现代音乐的语言进行创作。节目以当代音乐语言为工具,以表演者为桥梁,使人民群众、古代文人、古典诗词三者产生跨越时代的联系。这是一个以当代方式理解古典诗词情感内涵的机会,可以丰富当代人的审美体验。
《经典咏流传》在对古诗词经典进行探索的过程中,立足“再造当下的流行和未来的经典”这一定位,通过缩小经典与新时代文化的时间差,来减少观众阅读经典的障碍,针对古诗词消失的音律再次赋予其新的表达形式,让古诗词经典在新的创作方式中再次以新形象展现给观众。同时,节目聚焦古诗词经典抒情言志、古今相通的内在精神与情感特质,“将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传承上升到全民参与的高度、美学引领的深度”。因为在新媒体环境下,文化的快速更新与人们的审美疲劳导致人们对文化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节目对于经典古诗词作品的选择与创作更加谨慎,对于观众熟知的经典作品,保留其原始形态,直接进行谱曲,用唱的形式来引导观众对古诗词进行再理解,在反复吟唱中加深观众对经典的理解。另外,以经典文化作品作为根基,与新时代文化精神相结合,对古诗词进行再“创作”,并赋予经典作品时代新理解,保持其与当代审美需求的相关性。
三、新诗词音乐的社会影响与价值
(一)社会教育功能:诗词与音乐的双重教育作用
将优秀的新诗词音乐引入学校音乐教育中,让青少年能拥有自己的优秀音乐,让传统文化深深烙印在新时代青年的心底,也是美育的有力措施。通过对青少年进行新诗词音乐的熏陶式教育,培养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力量,将有助于年轻一代建立文化自信。
另外,诗词与音乐的结合有利于塑造听众良好的音乐审美,《经典咏流传》节目中的高质量新诗词音乐作品通过新媒体的高效传播,使听众在欣赏新诗词音乐的过程中理解旋律与歌词的共同作用,感受旋律赋予诗词更多的美感,以便更好地理解诗词带来美的享受和情感共鸣。
(二)社会文化变迁:音乐对于诗词传播的推动
进入新时代,诗词文化的传播受快节奏生活方式的影响,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人们对于古诗词的理解与品读往往停留在书本上。《经典咏流传》的出现改变了低迷的诗词文化学习现状,使诗词学习不仅仅停留在书本上,将当代音乐与诗词文化相结合并融入新的传播策略,迎合了当代人的文化生活需求。
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音乐艺术的发展前景是十分广阔的。一方面,它根植于诗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历史悠久,有许多不朽的诗篇,给人以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另一方面,将多元化的音乐与古典诗词相结合,给观众以强烈的时代感。这不仅为诗歌的传播开辟了新的途径,也为当代音乐和文化的发展增添了丰富的色彩,使其具有真正的传承价值。文化是传承,传承要创新,诗歌配乐的创新方式已经成为诗歌类电视节目的典范。分析节目在音乐社会学方面的成功之处,有助于了解诗词音乐的创新规律,从而创作出更多优秀的诗词音乐作品,共同弘扬中国古老的诗歌遗产,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中国诗歌文化。
四、结束语
长期以来,音乐社会学这一交叉学科一直被认为是音乐学研究的难点,而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每一位艺术创作者都在探索的课题。《经典咏流传》用新诗词音乐将中国传统诗词文化与人民群众相联结,深刻回答了如何运用音乐艺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怎样在其传承过程中充分发掘时代价值、彰显时代意义。将新诗词歌曲与人民的文化符号相结合,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最佳方案,对其他音乐文化的传播与文化教育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曾遂今.音乐社会学教程[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1.
[2]洛秦.音乐社会学的核心论题及其批判性[J].中国音乐,2023(6):197-204.
[3]陈卓,夏凡.中华古诗词在文化类综艺节目中的创新表达:以《经典咏流传》为例[J].新闻爱好者,2019(2):72-74.
[4]欧明俊.“宋文”为“一代之文学”说评议[J].社会科学研究,2011(3):171-177.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黎锦晖音乐学院
作者简介:梁宇新(2000—),男,汉族,河北承德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音乐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