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幼儿视角的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研究

2024-09-29 00:00:00郭秋
教育界·A 2024年24期

【摘要】在幼儿园阶段,幼儿的身心正处于迅速发展的阶段。绘本作为一种特殊的阅读材料,凭借其生动的画面、简洁的文字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满足幼儿的多样化阅读需求。文章以幼儿视角为出发点,立足幼儿的认知发展规律、年龄特点、思维特征,深入探讨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策略,以期优化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为幼儿教师提供一些可行的工作思路。

【关键词】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郭秋(1983—),女,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长江镇郭园幼儿园。

现代社会对早期阅读教育的普遍重视,使得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越来越重要。绘本作为一种图文结合的阅读材料,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培养幼儿阅读兴趣的重要工具。但是,忽视幼儿主体地位、以教师为主导的绘本阅读教学模式难以起到激发幼儿阅读兴趣、提升幼儿阅读能力的作用。因此,本文从幼儿视角出发,探讨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以期为幼儿提供更优质的学习体验。

一、核心概念解读

(一)幼儿视角理念

幼儿视角理念尊重幼儿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弱化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功能及作用,要求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开发从幼儿视角出发,关注幼儿的学习经验、认知水平及其对所处生活世界的理解[1]。具体而言,幼儿视角理念倡导一种平等、开放和互动的教育方式,鼓励教师与幼儿共同探索世界,进行深入交流和互动,鼓励幼儿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实现自主学习能力、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等的发展,为幼儿的未来学习做好充足准备。简而言之,幼儿视角理念认为“幼儿是其自己世界中的主体”,强调幼儿视角的独特与珍贵。对此,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教师应尊重并耐心倾听幼儿的声音,学会从幼儿的视角看世界,为幼儿打造童趣化的教学课堂。

(二)幼儿绘本阅读教学

幼儿阶段的绘本阅读教学,泛指教师围绕绘本设计教学活动,将其与不同领域课程、生活日常、常规培养相结合,以绘本阅读提升幼儿的阅读兴趣与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2]。具体而言,幼儿绘本阅读教学是一种针对幼儿的教学活动,相较于知识技能的传授,绘本阅读教学更注重幼儿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期望通过阅读学习促进幼儿认知水平的提升。在绘本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在阅读过程中扮演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让幼儿通过阅读绘本实现多项能力的提升,为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原则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根据幼儿的年龄、兴趣和能力水平等,灵活运用以下原则,为幼儿提供优质的绘本阅读体验。

(一)适龄性原则

选择合适的绘本是绘本阅读教学的首要步骤。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来选择,确保绘本的语言难度、情节复杂度和主题深度与幼儿的认知能力和阅读兴趣相匹配,从而确保幼儿在阅读过程中既不会感到过于困难,也不会觉得太简单,进而保持对绘本的持续性阅读兴趣和动力。

(二)情感亲近原则

教师所选的绘本应该能够引发幼儿的情感共鸣和兴趣。教师需要明确幼儿的兴趣爱好,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选择绘本,从而激发幼儿阅读绘本的兴趣。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还原绘本故事内容,让幼儿发自内心地爱上阅读绘本,在阅读中深入体验绘本中的情感,培养情感感知能力和同理心。

(三)可读性原则

教师在选择绘本时,应考虑绘本的可读性。绘本的文字和图片要清晰、鲜明,以便幼儿能够持续阅读,并清楚地理解故事内容和情节。针对年龄较小的幼儿,教师可以选择文字简单、图片丰富的绘本;针对年龄稍大的幼儿,教师可以选择文字稍多、情节更为复杂的绘本。此外,教师要灵活利用绘本中的空白处,引导幼儿进行想象和创作,促使其转化阅读成果,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多样性原则

绘本的种类应涵盖不同主题和文化背景,遵循多样性原则。丰富多样的绘本可以帮助幼儿开阔眼界,丰富对世界的认知。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幼儿需求,选择那些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绘本,丰富阅读内容,拓展幼儿的知识面,促进他们综合能力的发展。

三、基于幼儿视角的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策略

(一)立足幼儿发展阶段,精选绘本阅读素材

幼儿园通常根据幼儿的年龄阶段和思维特点等,开设小班、中班、大班三个学段,并设计不同的教育目标,旨在让幼儿身心得到更加均衡的发展[3]。在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基于不同阶段幼儿的特点和兴趣,为其选择合适的绘本素材。

1.小班幼儿视角下的绘本选择

3~4岁的小班幼儿刚刚步入幼儿园,第一次接触集体生活,面对陌生的学习环境、同伴和教师,幼儿处于探索期。从认知视角出发,小班幼儿喜欢内容简单易懂、色彩鲜艳、富有吸引力的绘本,角色过多、过于复杂的绘本不适合该阶段幼儿。从兴趣视角出发,小班幼儿对生活具有较强的探究兴趣,日常学习中的讨论话题大多围绕家庭成员、玩具、生活情境等展开。综合上述分析,教师可为小班幼儿精选贴近实际生活题材的绘本,以简单易懂、色彩鲜艳、富有吸引力的绘本材料初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首先,小班幼儿刚刚接触集体环境,对幼儿园还较为陌生,基于小班幼儿这一好奇心,教师可以为其准备《幼儿园的一天》《幼儿园我来啦》《我爱幼儿园》《胡萝卜幼儿园》等绘本,帮助小班幼儿快速了解幼儿园的学习环境。其次,教师可以为小班幼儿准备《鼠小弟的小背心》《熊猫百货商店》《谁咬了我的大饼》《好饿的毛毛虫》等绘本。这些绘本内容简单、画面鲜艳,能快速吸引小班幼儿的学习注意力,使其主动走进绘本学习中。最后,教师可以为小班幼儿准备以生活为主题的绘本,如《豆腐店》《妈妈,买绿豆!》《点点的夏天》《你的家,我的家》等。教师可借助这些绘本,围绕日常生活开展教育,让小班幼儿在阅读中与绘本产生情感共鸣,从而进一步激发阅读兴趣。

2.中班幼儿视角下的绘本选择

4~5岁的中班幼儿已经基本熟悉集体生活及幼儿园环境,且掌握基本的阅读技巧,能够体验到阅读学习的快乐。因此,在为中班幼儿选择绘本时,教师可突出丰富性与多样性这两个特点,以更好地满足幼儿的阅读需求。从认知视角出发,中班幼儿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基础,对社会、对世界充满强烈的好奇心,更关注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从阅读需求视角出发,中班幼儿喜欢更具有挑战性的绘本,故事连贯、情节曲折的绘本故事能更好地激发中班幼儿的兴趣与好奇心。对此,教师可基于中班幼儿的个性特点与兴趣偏好,选择符合其兴趣和需求的绘本。

比如,教师可为中班幼儿选择《爸爸妈妈为什么要上班》《大人每天都在做什么?》《新来的邻居》《真好!大家庭》《忙忙碌碌镇》等绘本,满足中班幼儿对社会的探索需求,开阔幼儿的视野。此外,基于中班幼儿的阅读需求,教师还可为中班幼儿提供内容更复杂的绘本。绘本《开动!去航行》讲述了小镇居民乘船航行的故事,故事中的游轮会经过很多地方,如度假农庄、露天浴场、造船厂等,每一个新场景都有全新的故事,十分契合中班幼儿的思维水平,能充分满足幼儿的探索需求。绘本《市场街的最后一站》讲述了主人公小男孩与祖母搭乘城市公交车旅行时遇到的各种各样的人和事,能让中班幼儿了解多元化的社区,赋予幼儿发现生活之美的眼睛。

3.大班幼儿视角下的绘本选择

5~6岁的大班幼儿已有较好的学习能力,能准确表达自己对活动的想法和需求,能清晰地讲述自己的阅读需求,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意识。因此,教师为大班幼儿选择绘本时,要确保绘本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使绘本阅读教学能够满足大班幼儿日益增长的认知需求。从兴趣视角出发,大班幼儿处于幼小衔接的关键期,其感兴趣的学习话题为小学生活,且会主动对相关内容展开探索。从阅读需求视角出发,大班幼儿对具有复杂性、连贯性、推理性的绘本较为感兴趣[4]。综上所述,教师可围绕以上要点选择绘本材料,让大班幼儿获得丰富且深刻的阅读学习体验。

绘本《小小的自然观察笔记》的故事围绕着自然科学展开,绘本共包含三册,分别为《大自然住我家》《大自然在路上》《探索笔记》。三册故事具有较强的连贯性,以一种全新视角带领幼儿重新认识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中的大自然元素,展示了多种科学的观察方法。这一绘本材料的投放,能激发大班幼儿的阅读兴趣,激发幼儿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兴趣,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此外,《时钟国王》《一年级,一点都不可怕》《真的要守住一年级的书包》等绘本能够帮助大班幼儿做好升入小学的准备,满足大班幼儿对小学校园的好奇心,教师可依托这些绘本开展幼小衔接工作。

(二)尊重幼儿学习特征,构建阅读游戏课程

游戏是幼儿获取知识技能的有效路径,教师可在绘本阅读教学中融入游戏元素,开发游戏化绘本阅读教学模式。教师可基于绘本内容或情节,为幼儿设计充满趣味性的绘本阅读游戏课程,让幼儿以积极主动的状态走进丰富多彩的绘本世界,在快乐游戏中深入理解绘本知识,获得丰富愉快的阅读体验。

以《我的小影子》的绘本阅读活动为例。全书用诗化的语言,以孩子的口吻来讲述自己的影子在自己眼中的样子、在生活中的一动一静。开展绘本阅读教学时,教师可挖掘故事中可利用的资源,设计趣味阅读游戏活动。例如,故事中提到影子在阳光下的变化,教师便可在开展户外活动时让幼儿模仿绘本的主人公,在阳光下进行舞蹈,做各种各样的动作,并观察影子的变化。故事中还描述了影子的造型变化,教师可利用手电筒带领幼儿玩手影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了解绘本中讲述的内容。此外,绘本还分夜晚、清晨、睡觉等多个时段描述了影子的变化,教师可在不同时段组织幼儿开展相应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感受到阅读趣味的同时探索科学奥秘,更好地帮助幼儿认识自我。

(三)了解幼儿阅读兴趣,突显幼儿主体地位

幼儿是独立的个体,面对学习活动、游戏项目,幼儿有自己的想法与需求。基于幼儿视角开展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活动时,教师应突出幼儿本位,在了解幼儿阅读兴趣的基础上,与幼儿一起开展阅读学习活动,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在阅读学习中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

在绘本阅读教学开始前,教师可询问幼儿对阅读内容、学习主题的想法:“大家最喜欢哪些绘本故事?喜欢的理由是什么?想要和老师一起阅读哪些绘本?”教师询问幼儿喜欢的绘本,并让其讲述理由,初步激发幼儿参与绘本阅读活动的兴趣。待了解幼儿的阅读兴趣后,教师可搜集相关绘本资源,提供相应的绘本素材,基于绘本开展阅读活动。比如,在讨论活动中,班级大部分幼儿表示对绘本《巴巴爸爸去度假》最感兴趣,教师便为幼儿提供了巴巴爸爸主题的系列绘本,与幼儿一同阅读,满足幼儿的阅读兴趣,突显幼儿的主体性,落实幼儿本位理念。

结语

综上所述,文章基于幼儿视角,从幼儿心理特征、兴趣特点、发展规律等方面出发,探讨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策略,以期提高绘本阅读教学质量。教师应立足幼儿视角,精选绘本阅读素材;尊重幼儿学习特征,构建阅读游戏课程;了解幼儿阅读兴趣,突显幼儿主体地位。幼儿阶段的绘本阅读教学是幼儿获取知识的关键途径,教师需提高对绘本阅读活动的重视,精心挑选阅读素材,充分发挥绘本阅读的教育功能,让幼儿在阅读中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1]瞿美华.幼儿园绘本阅读中画面细节指导问题探讨[J].智力,2023(36):187-190.

[2]侍芯如.幼儿绘画和语言整合教学的实践研究[J].家长,2023(36):118-120.

[3]沈玉婷.以绘本为载体开展阅读游戏化活动[J].读写算,2023(35):92-94.

[4]徐素芳.趣味阅读 全面发展:幼儿绘本阅读策略探析[J].读写算,2023(35):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