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本位的幼儿园生活活动环境打造

2024-09-29 00:00:00谢莉
教育界·A 2024年24期

【摘要】文章从打造幼儿园生活活动环境的含义出发,讨论打造有针对性的生活活动环境的意义,并结合实践经验分析部分幼儿园在生活活动环境打造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科学打造幼儿园生活活动环境的策略,期望可以帮助广大教师顺利打造基于儿童本位的幼儿园生活活动环境,让幼儿园教育环境真正发挥作用,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关键词】幼儿教育;生活活动环境;环境打造

作者简介:谢莉(1992—),女,江苏省张家港市新塘幼儿园。

幼儿园的生活活动是指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入园、进餐、饮水、如厕、盥洗、午休、散步、离园等八个活动。生活活动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知识获得、能力提升、个性形成至关重要,幼儿教师应当在开展生活活动时坚持以幼儿为本,充分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为此,教师需要重视生活活动的环境打造,将一日生活和幼儿园环境紧密结合,让环境更好地为幼儿服务,给幼儿提供更舒适、更有利的成长条件[1]。

一、打造幼儿园生活活动环境的含义

幼儿园生活活动的环境指的是幼儿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接触到的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打造幼儿园生活活动环境时,教师要从幼儿的实际生活需求出发,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打造一个能够服务幼儿成长,而且能够推动幼儿身心发展的环境。与此同时,幼儿教师应当以打造幼儿生活活动环境为契机,加强对幼儿的教育和引导,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二、打造有针对性的生活活动环境的意义

(一)促进幼儿能力发展

在和教师一同打造有针对性的生活活动环境的过程中,幼儿不仅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装饰教育环境,还可以锻炼多方面能力。

例如,在和教师一同装饰“签到墙”的过程中,幼儿可以通过涂鸦或者张贴图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还可以锻炼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引导幼儿养成良好习惯

有针对性的生活活动环境也有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例如,在和教师一同装饰如厕区(放置提醒幼儿排队等待的“小脚印”、粘贴提醒幼儿冲水和洗手的标语等)之后,幼儿会明白这一区域的装饰品的含义,并且会更愿意根据装饰品的提示,在如厕时有序排队、认真冲水和洗手。

又如,教师可以针对幼儿在离开幼儿园的时候常出现忘记带走自己物品的情况打造生活活动环境,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教师可以在和幼儿商量后,在离园区域放置一块小黑板,写上“离园几件事”,提醒幼儿在离园前整理自己的物品,确认自己收拾好东西再有序离开幼儿园。

而在进餐区域,教师可以放置根据中国学龄儿童平衡膳食宝塔制作的模型,并增加“评奖区”,每日评选“光盘小达人”,帮助幼儿养成文明进餐的好习惯。

(三)生成相关生活课程

教师还可以根据生活活动环境生成相关生活课程,丰富教学内容。

比如在带领幼儿布置散步区域前,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寻找能够回到教室的散步路线,并尝试用手拉手测量、脚步丈量等方法估测散步路线有多长,用回形针、绳子、毛线等工具在地图上记录具体的散步路线。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开展谈话活动,和幼儿讨论如何计算散步时长,让幼儿在生活活动中充分积累生活经验。

三、部分幼儿园打造生活活动环境时存在的问题分析

据笔者观察,部分幼儿园虽然重视打造良好的幼儿园生活活动环境,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还存在一些显著的问题。

(一)生活活动环境的内容和形式过于简单

一些幼儿教师对打造幼儿园生活活动环境的理解比较浅显,认为只要根据主题装饰主题墙,在教室内贴上标语,在走廊放置警示牌即可。然而,这样的生活活动环境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过于简单,不够有想象力,和幼儿实际生活的联系也不够密切,幼儿可能无法很好地结合环境完成生活活动,生活活动环境打造也就无法起到预期的教育效果[2]。

(二)生活活动环境的有效性有待加强

还有一些教师认为打造生活活动环境的目的仅仅是帮助幼儿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显然,这些教师没有意识到,良好的教育环境也可以促使幼儿主动与环境互动,让幼儿在生活活动中更好地积累生活经验、发展各项能力。因此,教师在打造生活活动环境时,也应该关注幼儿的发展需求,而且应该鼓励幼儿和教师一起打造环境,以加强教育环境的有效性。

(三)生活活动环境的教育性挖掘不深

一部分教师在打造生活活动环境时出现的问题是过于注重环境的美观,对环境教育性的挖掘还不够深。这些教师放置了很多仅供展示的装饰品,导致幼儿无法很好地与环境互动。为了打造具有教育性的生活活动环境,教师应该多放置幼儿可以与之互动的装饰品或者幼儿自己制作的装饰品,然后鼓励幼儿在参与生活活动时积极地与环境互动,让生活活动环境充分发挥教育作用。

总而言之,要解决上述问题,教师应当以幼儿的需求为出发点打造幼儿园生活活动环境,在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基础上,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在具体改造环境的过程中,幼儿教师还应当充分挖掘教育环境中的教育资源,坚持以幼儿为本,打造有效、舒适的生活环境,让幼儿愿意积极参与生活活动,并在生活活动中得到充分锻炼。

四、科学打造幼儿园生活活动环境的策略

(一)打造像家一样的生活活动环境,满足幼儿心理需求

在刚从家庭来到幼儿园时,幼儿需要面对生活环境的变化,他们往往会在这个时期产生比较明显的心理波动,有的幼儿甚至会因为陷入负面情绪无法继续进餐或者午休。为了帮助幼儿平稳地度过这个时期,教师应当为幼儿打造一个愉悦、轻松的生活活动环境,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

1.营造家庭氛围

在打造生活活动环境时,教师应该努力营造舒适、温馨的家庭氛围,让幼儿在生活活动环境中放松心情,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愿意在新环境中构建新的人际关系,与教师、同伴和谐相处。

为此,教师在打造生活活动环境时,可以先在教室内粘贴幼儿在家中玩耍的照片,然后鼓励幼儿将自己喜爱的小毯子、小玩具等放到教室的指定区域,这样的环境会让幼儿觉得“有家的感觉”,也更容易让幼儿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除此之外,幼儿园可以按照普通家庭设计餐厅的思路在餐厅放置四人小餐桌,打造一个温馨的用餐环境,并给幼儿留出空间摆放自己的餐具,让幼儿顺利接受在幼儿园进餐这一生活活动。

2.鼓励提出要求

来到幼儿园后,幼儿往往需要签到。为了让签到这一生活活动更有趣,教师可以鼓励幼儿提出自己的需求,然后和幼儿商议如何布置签到环境、改造签到活动,确保生活活动环境充分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这样做也有利于幼儿从签到活动开始,顺利开启新的一天。

除此之外,为了让幼儿顺利地午休,教师可以鼓励幼儿从家里带来自己喜欢的装饰品,将睡觉的小空间打造得温馨、有趣。教师还可以鼓励幼儿说出自己对于睡眠的需求,然后根据幼儿的需求增加讲故事、唱儿歌等睡前活动,让幼儿在午休前舒缓身心,在午休时间安心入眠。

(二)打造丰富教育环境,满足幼儿发展需求

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发展需求是不同的,教师在打造生活活动环境时,也应当确保教育环境是符合幼儿当前的发展情况的。为此,教师需要在打造生活活动环境前,深入研读相关书籍,并仔细观察班里幼儿的发展情况,确定他们的发展需求。除此之外,不同幼儿的兴趣爱好也存在很大差异。在具体打造生活活动环境时,教师还应确保生活活动环境具有一定的多样性,能够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求。

在装饰整个教室时,教师应该尽量将教室分割成若干具有不同功能的小区域,比如饮水区、休息区、娱乐区等,然后按照不同的主题装饰这些区域,确保不同幼儿都能够在生活活动环境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从而更愿意参与生活活动。

除此之外,教师应该多和幼儿沟通,根据幼儿的需求完善生活活动环境。比如教师可以根据小班幼儿的需求,在“班级签到处”放置小桌子、小椅子、小夹子、小台灯、小闹钟、小贴纸,方便小班幼儿来园后通过夹夹子、贴贴纸等方式签到;待幼儿升入中班,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能力发展情况,在“班级签到处”增加水彩笔,鼓励幼儿通过画笑脸、打钩、画圈圈、涂颜色等方式签到;等到幼儿升入大班,教师可以在“班级签到处”增加签字笔,鼓励幼儿通过签名、记录来园时间等方式签到,培养幼儿的前书写能力。

(三)鼓励动手打造环境,凸显幼儿主体地位

教师应当明确,打造幼儿园生活活动环境的目的是让环境更好地服务幼儿,帮助幼儿提高各项能力。因此,教师也应当鼓励幼儿以小主人的身份参与幼儿园生活活动环境打造这一活动,确保幼儿可以与生活活动环境充分互动,而不是完全按照教师的想法布置生活活动环境。

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幼儿自主布置进餐环境,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在进餐的桌子上摆放小桌布、小盘子、餐巾纸等,并根据自己的需求摆放夹子、勺子、筷子、手套等进餐工具。在参与这一活动的过程中,幼儿既能感受到进餐的重要性,又能锻炼动手能力。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幼儿改造散步环境,让幼儿更愿意参与这类生活活动,逐渐形成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的情感。

结语

综上所述,打造科学、有针对性的幼儿园生活活动环境对于幼儿的发展、成长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在良好的环境中,幼儿不仅可以更顺利地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还可以充分锻炼多方面能力,实现智力、情感、社会性发展。为了有效打造幼儿园生活活动环境,幼儿教师应该了解生活活动环境的教育价值,以及科学改造教育环境的手段,然后认真观察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和幼儿的发展需求,想清楚如何利用环境引导幼儿,让幼儿带着快乐、积极的情绪投入幼儿园一日生活。除此之外,幼儿教师还应鼓励幼儿参与生活活动环境打造,确保幼儿的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同时让幼儿知道如何与幼儿园教育环境中的事物互动,从而更好地在幼儿园内成长。

【参考文献】

[1]王志英.在特殊“舞台”上涌现生命的灵动与活力:利用区域活动培养幼儿自主能力的策略探索[J].教育科学论坛,2019(26):78-80.

[2]杨雪,刘春雷,冯璇坤.虚拟现实技术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价值、运用及策略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12):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