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儿户外体育游戏活动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同时,也为幼儿的社会性和认知能力发展提供实践机会,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环节。为保证幼儿户外体育游戏活动的成功实施,教师需要在确保幼儿安全的基础上,增强活动的适宜性、教育性和互动性,为幼儿创造既安全又充满挑战与乐趣的成长环境,从而提高幼儿户外体育游戏活动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幼儿教育;户外体育;游戏教学;寓教于乐;亲子互动
作者简介:林金芳(1985—),女,福建省金山幼儿园。
户外体育游戏活动是幼儿教育的重要一环,其不仅能够促进幼儿身体素质的提升,还对幼儿心理发展、社交能力及认知能力的培养具有深远影响。在户外体育游戏中,丰富的视觉刺激与开放的空间环境能够激发幼儿的想象和兴趣,促使他们主动探索和创造,并在团队游戏中学会合作与分享,建立起积极的同伴关系。基于此,教师应科学设计户外游戏活动,并在户外活动中巧妙融入教育元素,实现寓教于乐,满足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体发展需求,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为其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幼儿户外体育游戏活动的作用
(一)促进幼儿身体健康发展
户外体育游戏能够让幼儿在自然环境下自由奔跑、跳跃,有助于增强幼儿的体质,促进他们骨骼和肌肉的发育。多样化的运动如爬、跑、跳等,不仅能够锻炼幼儿的大肌肉群,增强身体协调性和平衡感,还能增强心肺功能,为幼儿的长期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1]。此外,户外活动中的自然光照有助于幼儿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从而促进钙吸收,对预防佝偻病等有积极作用。通过户外体育游戏活动,幼儿可以逐渐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
(二)提升幼儿综合实践能力
在户外体育游戏中,幼儿往往需要与同伴共同分享、协商和化解矛盾,合作完成任务或进行团队比赛,这能够提升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从而体验团队合作的乐趣和成就感。同时,户外环境的开放性和多样性能够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感官刺激,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如空间感知、问题解决能力等。此外,幼儿能够在自由探索和挑战的过程中,逐渐提升抗压能力和受挫能力,从而学会保持积极的情感态度。
二、幼儿户外体育游戏活动实践的基本要求
(一)做好游戏环境评估与准备
在进行户外活动时,教师应首要考虑幼儿的安全。在活动前,教师或监护人需对活动场地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确保没有尖锐物品、危险设施或有害植物。教师应确保地面平整无碍,避免场地湿滑或地面过于坚硬,从而降低幼儿受伤的风险[2]。同时,教师应根据天气条件准备相应的防护措施,如防晒、防寒或防雨装备。此外,教师应配备急救用品,并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以应对突发状况。
(二)注重游戏适宜性与分层设计
不同幼儿的年龄、体能和兴趣具有差异。教师应采用分层设计的原则,使活动内容和难度应适配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活动可从简单的热身运动开始,逐步过渡到较为复杂的团队游戏或挑战项目。教师应根据幼儿的表现和反馈,灵活调整活动内容,确保每一名幼儿都能在适合自己的游戏中获得成就感。同时,教师应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游戏,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促进自主发展。
(三)融入教育目的与亲子互动
户外体育游戏不仅是体力锻炼活动,还是融入多种教育元素的契机。教师可结合颜色识别、形状分类、计数等认知训练,或是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融入社会情感教育,培养幼儿诚信、友善等价值观。同时,教师也可以鼓励家长参与户外体育游戏,为家长提供了解幼儿、共同成长的机会,从而增强亲子关系。此外,家庭与幼儿园的紧密合作,可以使教育理念和方法得到一致性的延续,形成良好的教育合力。
三、幼儿户外体育游戏活动的实践策略
(一)安全为先,寓教于乐
1.排除场地隐患,营造安全的活动环境
在组织幼儿进行户外体育游戏活动时,安全是首要原则。教师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营造安全的活动环境。第一,教师应检查地面是否有尖锐物,如碎玻璃、石头或树枝等,这些都可能成为幼儿安全的隐患;第二,教师应留意场地是否存在湿滑区域,湿滑的地面可能会使幼儿滑倒、摔伤;第三,教师应逐一检查游乐设施的稳固性与安全性,确保游乐设施没有松动、锈蚀或损坏的部分,以排除潜在的高风险因素[3]。
为应对多变的天气,教师需要灵活调整活动计划。在炎热的夏日,教师应避开日照最强烈的时段,选择早晨或傍晚进行户外活动,并确保活动现场有足够的阴凉处供幼儿休息,同时提醒幼儿适时补充水分,防止中暑;在寒冷的冬季,教师则要减少幼儿在户外的时间,选择阳光充足且风力较小的时段开展活动,并确保幼儿穿着保暖,防止幼儿感冒。
为有效开展户外体育游戏活动,排除场地隐患、灵活调整计划都是必要的前期准备。教师应落实以上策略,为幼儿创造安全的游戏环境,确保他们顺利参与游戏活动。
2.明确游戏规则,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开展户外体育游戏活动需要幼儿具有一定的安全意识。教师可以通过故事讲述、角色扮演等寓教于乐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使游戏规则生动有趣、易于接受。这有助于幼儿自觉遵守游戏规则,让幼儿学会自我保护,降低他们意外受伤的风险,对幼儿安全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深远意义。
例如,教师可以创编或选取与户外活动安全相关的童话或故事,如“小兔乖乖的户外探险”故事。该故事包含听从指令、不随意跑离队伍、遇到危险如何求助等元素。在讲述该故事时,教师可借助丰富的肢体语言和表情,生动形象地呈现故事场景,让幼儿产生情感共鸣。故事讲述结束后,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安全行为,总结户外活动应该遵循的安全规则。
再如,“小小安全员”是一个很好的角色扮演示例。教师可以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轮流扮演“安全员”和其他角色,其中“安全员”负责观察并指出游戏中不安全的行为,如追逐打闹、攀爬高处等,并指导同伴如何改正。通过角色互换,每个幼儿都有机会体验成为“安全监督者”的责任与成就感,同时逐渐学会如何在游戏中保证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教师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明确游戏规则,能够有效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保护自己和同伴。
(二)分龄设计,适度引导
1.根据幼儿发展情况设计游戏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设计体育游戏,实质是基于他们身心发展差异的科学策略。小班阶段的幼儿处于运动技能发展的初期,简单的追逐游戏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基础运动能力,如跑步、平衡和反应速度[4]。对于大班幼儿,随着身体协调性和认知能力的增强,教师可以增加策略思考和团队协作活动,如接力赛,这不仅能提升他们的体能,还能促进策略思维、沟通能力和社交技能的发展。
针对小班幼儿,教师可以设计“彩虹尾巴”这一简单的追逐游戏,让每一名幼儿背后贴上彩色纸带作为“彩虹尾巴”,幼儿需要保护自己的“尾巴”不被别人抓走,同时尝试抓取他人的“尾巴”。这不仅能够锻炼小班幼儿的体能,还能够增强他们的竞争意识。
针对大班幼儿,教师可以设计接力赛、障碍挑战赛等需要幼儿进行团队协作的游戏。在结合跑步、传球、跳绳等多样化的体育游戏形式中,幼儿能够更好地锻炼自身的体能,提升综合能力。
教师应根据幼儿能力的发展情况,适时调整游戏规则或增加挑战元素。具体而言,教师需观察并记录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如运动技能的掌握情况、团队合作的效果等,并据此进行及时反馈和指导,调整游戏设计,确保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实现成长和发展。
2.根据活动形式融入丰富元素
教师可将跑、跳、投掷等基本运动形式与音乐、故事元素巧妙融合,丰富幼儿户外体育游戏的内容,使之成为一种综合性的游戏体验,既锻炼幼儿的身体素质,又激发幼儿创造力、想象力,提升他们的表达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在音乐活动“椅子游戏”中加入动物角色扮演:音乐停止时,幼儿需模仿指定动物的动作坐下,如“猴子爬树”“兔子跳”等。如此,幼儿的反应速度和身体协调性能够得到充分锻炼,同时幼儿发挥丰富的想象力进行角色扮演,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动物知识,并发展创造能力。
再如,教师可以创设故事情境“寻找失落的宝藏”: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根据故事情节线索,完成一系列运动任务(跑过“鳄鱼河”、跳过“火圈”、投掷“魔法球”等),最终找到“宝藏”。这种游戏方式不仅能够锻炼幼儿的体能,还能够在故事情境中激发幼儿探索兴趣和团队合作精神。
又如,教师可以结合音乐与故事,设计“动物运动会”:幼儿需要根据特定动物的叫声音乐或背景故事,进行跳远(模仿袋鼠)、爬行赛(模仿蛇)、投掷果实(用软球代表果实)等项目。如此,幼儿能够在享受运动的乐趣同时,加深对动物世界的认识,同时学会保护动物、尊重生命。
(三)家园合力,共启童智
1.亲子互动,增强幼儿的信心
定期举行亲子运动会是实现亲子情感交流、增强幼儿信心与勇气的有效途径。家长与幼儿通过共同参与体育游戏,加深亲子间的情感联结,让幼儿在父母的鼓励和支持下勇于尝试新事物,体验成功的喜悦。
例如,教师可以邀请家长与幼儿一起进行“三人两足”亲子游戏。活动开始前,教师应准备绑腿带或长布条,确保材料柔软且不会勒伤皮肤;并根据参与家庭的数量,规划比赛的起点、终点,确保场地平坦无安全隐患。此外,教师应提前通知家长和幼儿关于着装的要求,推荐穿着舒适、便于活动的服装和鞋子。
比赛中,教师按照事先抽签决定的顺序,逐一引领各个家庭出发,并嘱咐家长适时鼓励幼儿,让其保持耐心,并可让家长与幼儿通过口号“一、二,一、二”来统一步伐,共同克服前行中的困难。
比赛结束后,教师对所有参赛家庭进行表扬,并颁发奖项如“最佳默契奖”“最快进步奖”等,确保每个家庭都能获得正面的反馈和鼓励。如此,让幼儿感受成功的喜悦和自豪。
通过这样的亲子游戏,幼儿不仅能够在运动中锻炼身体,还能够在亲子互动中感受爱与支持。
2.鼓励分享,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在亲子户外体育游戏活动结束后,教师可组织分享会,巩固活动成果,促进幼儿情感和智力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幼儿主动表达参与活动的感受,家长分享幼儿的成长点滴,这不仅能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增强家庭成员间的情感联结,从而促进幼儿全面成长与家庭和谐。
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将一块安静舒适的区域布置成分享角,使用彩色坐垫、小椅子围成一圈,并播放柔和的背景音乐,营造轻松愉快的交流氛围,帮助大家放松心情。首先,教师以开放式问题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如“今天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和爸爸妈妈一起玩游戏时,你有什么特别的感受?”鼓励幼儿使用“我觉得”“我学会了”等语句,表达个人情绪和体验。接着,教师邀请家长分享他们在活动中发现的幼儿的成长亮点,如幼儿如何通过团结协作克服困难。如此,能够让幼儿感受到支持和鼓励,并激励其他家庭发现并欣赏幼儿的成长亮点。
这样的分享活动不仅能增强活动效果,促进幼儿情感、智力的发展,还能为家庭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共同见证幼儿的成长。
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户外体育游戏活动不仅能够促进幼儿身体的健康发展,还对幼儿的心理、社会性及认知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教师应确保活动安全,依据幼儿成长情况合理设计游戏难度,并促使家园合力,为幼儿提供一个既安全又富有教育意义的成长平台。
【参考文献】
[1]董小英.混龄儿童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活动的开展[J].学园,2024,17(12):82-84.
[2]杨晴,贾彬丽.幼儿户外自主游戏学习故事视频设计与制作的实践研究[J].安徽教育科研,2024(10):97-99.
[3]吕发敏.幼儿园户外体育游戏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基于贵州省毕节市幼儿园调查样本分析[J].教育观察,2023,12(18):118-120,124.
[4]张晓娇.提升大班幼儿户外自主游戏质量的有效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3(4):258-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