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初中语文教师而言,积极推进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初中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古诗词素养,还能强化他们的文化感知能力。鉴于此,结合“群文·思辨·内化”理念来开展初中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旨在提升学生对于古诗词群文的阅读能力和理解水平。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学习任务群;阅读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通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课题“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初中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立项编号:QN2023023)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田沈怡(2000—),女,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惠和初级中学。
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初中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合作学习是目前受到广泛关注的教学模式之一,学习任务群则是开展合作学习的重要载体。教师应通过自身的引导和师生的互动,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带领学生对古诗词群文进行深入解读和探究;同时,注重思辨,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我评价,内化所学知识。本文探讨学习任务群在初中古诗词群文阅读中的应用,并分析学习任务群教学方式所体现的“群文·思辨·内化”理念,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认为,学习任务群教学方式应以小组为基本单位,凝聚集体的智慧,让学生在合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1]。
一、“群文·思辨·内化”理念的内涵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初中古诗词教学模式需要进行创新。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基于此,“群文·思辨·内化”成为初中古诗词教学的重要理念。践行这一理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更符合任务型教学的要求[2]。
首先,“群文”需要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学习,共同解读文本。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可以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集思广益,对古诗词群文进行更加深入、透彻的理解。其次,“思辨”需要鼓励学生思考、质疑、探索,在实践中应对挑战,实现成长。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运用方法、得出答案,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创新性,帮助学生学会深层次地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最后,“内化”需要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来深入理解并熟练掌握所学知识,为自己将来的学习打好基础。学生灵活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展开古诗词群文阅读,有利于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与古诗词作者产生共鸣,深刻地体会古诗词的文化内涵及其所蕴含的人文精神。
二、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初中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核心问题
(一)“构建合适的学习任务群”的问题
学习任务群是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特点组合的多个任务。为了构建合适的古诗词群文阅读学习任务群,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教师在对学生分组前要评估每位学生的能力,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够加入适合自己的小组,从而让他们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取得理想的成果。在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合理分配工作,安排各自的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同时需要监督学生的学习过程[3]。
(二)“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的问题
在学生开展古诗词群文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基于批判性思维,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出不同的观点,形成对于教材内容的深刻认识,进而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其一,教师可以从古诗词的文化意义、历史背景、与现实的联系等方面进行提问,引导学生自行思考并展开讨论。其二,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分析几首古诗词所用的修辞手法并进行比较,据此评价它们在艺术、思想方面的价值。其三,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通过推理和判断来理解特定古诗词的深刻内涵,并与小组成员交换个人意见,开展深入讨论。
(三)“处理学生因差异而产生的学习矛盾”的问题
学生基于学习任务群开展的古诗词群文阅读实践往往存在差异性,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需求。这些差异涉及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等方面。为了处理学生因差异而产生的学习矛盾,教师可以将能力和兴趣不同的学生分在同一小组,根据成员的差异,对每个小组设置的任务进行相应的调整,让学生在小组内开展的合作学习具有针对性和高效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分角色学习”等方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协作中得到发展。同时,教师还可以促进小组内部的沟通和交流,让成员的意见得到认可,取得更好的协商结果。
(四)“激发学生对实践的兴趣和动力”的问题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古诗词群文阅读实践的兴趣和动力,有助于学生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学会相互协作和分享经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布置角色扮演、模拟实验等有趣的任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从中获得有意义的经验。
三、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初中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学习任务群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阅读需求,将与课程主题有密切关联的任务按照特定的逻辑组合起来。在构建好学习任务群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在学习任务群的相关活动中进行探究,保障学生知识学习的系统性,同时对学生进行激励和引导,从而让学生学以致用。这里以教授部编版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4课《诗词三首》为例,对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初中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策略进行阐述。
(一)基于学生的学情,构建合适的古诗词群文阅读学习任务群
在开展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先客观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需求,再据此为学生构建学习任务群。
教师可以为本课设计以下学习任务群。任务1:理解诗词的意境和情感。如对于《水调歌头》这首词,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模仿等方式理解词中所描绘的景象,获得深刻的感受。任务2:分析诗词的语言特点和表现手法。如对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它的创作背景,探寻诗人在表达思想情感时所运用的语言技巧和修辞手法(如比喻)。任务3:进行创作、朗诵。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或情感体验,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一首小诗或一篇短文;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词进行朗诵,在朗诵的过程中体会诗词之美。
然后,教师可以根据学习任务群,按照以下步骤推进学生的群文阅读。第一步,由于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言、文化知识和阅读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引导他们结合古代文人所处的时代背景等信息,深入理解每首诗词所反映的人情世态,如《水调歌头》展现出人世间的悲欢离合,《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则反映了诗人屡遭贬谪、怀才不遇的命运。第二步,为了让九年级学生在情感体验的过程中感悟诗词的意境,教师可以让他们听一些有关山水风光、人生道理的音乐,在听音乐时进行联想,加深他们对于诗词意象、内涵的感受。第三步,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诗词中的典故、人物、景物等进行美术作品创作,再以戏剧的形式直观呈现诗词内容。
(二)基于批判性思维培养,设置古诗词群文阅读活动环节
批判性思维在古诗词学习中非常重要。当学生具备一定的批判性思维时,他们通常会在古诗词群文阅读活动中积极表现。这有利于师生展开有效互动,也有利于学生取得更好的古诗词学习效果。
例如,对于目标为“通过对古诗词中的比喻、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解读,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的学习任务群1,教师可以设置以下活动环节。第一,分析古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如对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诗中所用修辞手法的作用。第二,精读诗词内容。如对于《行路难(其一)》这首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有关诗人对仕途的隐喻的问题。第三,展开课堂讨论。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分享学习成果,营造良好的讨论氛围,让学生学会思考。
对于目标为“深入理解与古诗词相关的历史,培养批判性思维和文化意识”的学习任务群2,教师可以设置以下活动环节。第一,了解历史知识。如对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与唐代的政治制度和文人的社交活动等相关的文化知识。第二,进行辩论。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辩论中从不同角度出发,探究古代文人的思想、行为及其体现的价值观。
对于目标为“发挥创造力,在古诗词学习中实现自我创造”的学习任务群3,教师可以设置以下活动环节。第一,尝试进行文学创作。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文学创作中融入生活经验或者情感体验,表达自己的想法。第二,结合艺术元素进行创作。教师可以让学生将不同的艺术形式结合起来,对不同的艺术领域形成认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三)基于学生的差异和兴趣,开展个性化古诗词群文阅读学习活动
学生的差异要求教师实现因材施教,学生的兴趣则要求教师构建的学习任务群具有多样性。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学习任务群的目标开展个性化学习活动。
例如,学习任务群4“小组配音”的目标是:通过小组配音活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提升阅读兴趣。在具体实施该学习任务群时,教师可以先将自己提前录制的古诗词朗诵的音频上传至网络平台,供学生学习。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特定古诗词所描写的意象和所表达的情感,再根据讨论的结果确定需要配音的内容。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加入音效、歌曲等,对自己负责配音的部分进行创意表达。
学习任务群5“古诗词竞赛”的目标是:通过古诗词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在具体实施该学习任务群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积累多首古诗词的相关知识,同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喜好设计其他小组需要回答的题目内容,并采用如填空题、选择题等题目类型。而后,教师可以为竞赛设置朗诵、背诵、创作、表演等环节以丰富竞赛活动的内容。如此,让学生充分享受竞赛的过程。
学习任务群6“古诗词相关图片展示和解读”的目标是:通过图片展示和解读,培养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在具体实施该学习任务群时,教师可以先让每位学生在课前搜集一张与特定古诗词相关的图片(内容可以是名胜古迹、文物珍品、自然景观等),在课堂上对图片进行解读,以此帮助其他同学了解有关古诗词的文化和历史,取得学习成果。而后,教师安排每位学生在班级内进行学习成果展示和分享,供其他同学欣赏,同时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互动交流。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初中古诗词群文阅读可以彰显语文核心素养和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优势。初中古诗词教学应该多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思维、互动、探究、感受的过程中逐渐提升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蔡依.培根铸魂 以文育人:初中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实践探索[J].语文新读写,2023(19):99-101.
[2]张小艳,刘茹.初中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J].中学语文,2023(35):103-105.
[3]邱切锲.基于群文阅读的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J].好作文,2023(12):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