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与中学新诗教育的关系是一个亟待认真讨论的话题,两者之间究竟有何联系与区别,需要结合教学与研究实例予以辨析。通过调查发现,在教育体制、社会氛围、教师素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当下中学与高校的新诗教育存在断层现象。一方面,高校新诗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而另一方面,则是中学新诗教育的相对“冷清”。为了改变这种现象,使中学新诗教育“活起来”,实现与高校新诗教育的衔接,就要认识到高校与中学新诗教育的“差”与“合”,并有针对性地展开交流。目前中学新诗教育与高校新诗教育最大的不同就是受制于现有考试体制,对教学活动的开展有所限制,中学生与大学生在新诗接受方面的情况也存在一定差异。但中学与高校的新诗教育都具有审美属性,都以培养学生的新诗感悟能力、细读能力为目标。在新诗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理论研究等方面,高校有必要与中学展开对话、互通有无,使新诗教育真正成为一种普遍的、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受益的实践。
关键词:高校;中学;新诗教育;诗歌;诗性审美
中图分类号:I207.25 文章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6152(2024)05-0029-06
DOI:10.16388/j.cnki.cn42-1843/c.2024.05.003
新诗教育早已不是新鲜的话题。在中国知网搜索,以此为主题的硕博学位论文、期刊论文数以百计,许多学位论文还基于实际的中学新诗教学调研而形成,呈现出丰富的一手数据与信息。结合阅读论文调研结果和个人亲身经历,能够得出这样的印象: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目前的中学新诗教学活动的范围和层次都有待拓展和提升,尤其是在县级中学,新诗教育较为薄弱,学生也欠缺自主阅读新诗的意识。究其原因,教师对新诗的理解程度不足是一方面,而深层原因则恐怕要归结为现行的考试制度——中、高考试题涉及新诗的内容较少,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分数,自然也会压缩新诗教学时间,让位于其他教学内容。因此,在无法改变现行考试模式的情况下,中学新诗教育只能是以阅读和写作为主的非功利的审美教育。正如张桃洲所说:“可以区分出两种功能和形态的新诗教育:一种是纳入程式化的学校教育机制、与其他学科教育无差别的新诗教育,一种是个性化的、‘非应试’的新诗教育。后者的意义是打破环绕在新诗和教育周围的双重樊篱,将新诗教育还原为一种广义的教育,即通过各种历练、实践对个体身心进行自我完善,而读诗和写诗是其中一种灵活、便捷的方式。”[1]
中学新诗教育现状如此,高校新诗教育的情况又如何呢?可以说,当下的中学与高校新诗教育之间存在“断层”。受应试体制所限,很多学生在中学时期并没有接受过系统、全面的新诗教育,新诗史知识欠缺,甚至经典新诗作品都没有读过几首。因此,在汉语言文学本科授课过程中,学生普遍对新诗感到茫然。所以,目前高校新诗教育或多或少要扮演“普及”的角色。但问题在于:面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的学生,如何进行有针对性的“普及”?就高等教育而言,“普及”显然不是最终目的,在使学生获得一定层次的新诗知识后,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新诗鉴赏能力?教育常强调“学以致用”,本科生(主要指师范生)在获得新诗鉴赏能力后,如何在未来的中学语文教学工作中将知识与能力“反哺”给中学生,使高校与中学的新诗教育形成有效的衔接?这些问题都要通过具体的实践探索来解决。
一、高校的阅读史建构与教师主导的
普及性教学
从当下的实践情况来看,高校新诗教学活动大致分为两种类型:课堂教学活动与课外的诗歌活动。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包括教师授课、师生互动、小组讨论、作业布置等环节,课外诗歌活动主要包括诗歌朗诵会、诗歌社团活动、诗歌创作大赛等。就新诗课堂教学来说,一些针对高年级本科生和硕博研究生的新诗课堂往往省略教师讲解的过程,而以学生主讲与小组讨论为主,讨论的主题集中于某个或某几个新诗文本,教师在其中起到引导、总结作用,讨论的主体是学生。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代表是洪子诚在2001年9月至12月为北京大学现当代文学研究生开设的“近年诗歌选读”课程,其课程的参与者后来多成为知名诗人、诗评家,如姜涛、胡续冬、冷霜、周瓒、胡少卿、钱文亮等,吴晓东、臧棣等北大教师也参与了诗歌讨论。洪子诚曾在正式出版的《在北大课堂读诗》一书序言中提到当时课堂教学的过程:“在9月初开始的第一次课上,由我对课程内容、方法,和参加者要做的工作做了说明。第一,每次课读一位诗人的一二首作品,由一二位参加者担任主讲,在此基础上展开讨论。主讲人的报告一般限制在50分钟以内,以便其他的人有时间交换意见。第二,主讲和讨论以所选作品的具体解析为主,也可以联系该诗人的创作特征、创作道路,以及近年诗歌的一些重要现象、问题。另外,上课时,参加者要提交对选读作品的简短的评论文字。在每次课结束前,由担任下次课主讲的同学布置需事先阅读的材料。第三,鉴于大家肯定有各不相同的诗歌观念,对当代诗歌的了解程度也各不相同,因此,提倡一种平等的、互相尊重的态度,也提倡不同意见、方法的互补和对话。归根结底,重要的可能不是要给出某种答案,或达到某种‘共识’,而是呈现富于启发意味的多种可能性。第四,上课时进行录音。课后,由主讲人对课的录音加以整理。在整理时,主讲人可以依据讨论的意见,对自己的解析做修改、补充,并提供进一步了解这位诗人的参考资料。”[2]这种开放性的教学模式,能够在一种“诗可以群”的氛围中,使参与者通过各抒己见、对话交流来增强对新诗文本的认识,既体现了诗歌阅读的公共性,又是私人诗歌观念的交流。他们讨论的文本,大多是1990年代以来的新诗作品,讨论的过程某种程度上也是建构20世纪90年代新诗阅读史的过程:参与者都是真实存在的读者,而非传统读者接受理论中的“想象的读者”,参与者的阅读体验也是切实的,彰显出读者眼中20世纪90年代新诗的多层次的面貌。正如臧棣所说:“新诗史是对新诗阅读史的一种修正,新诗阅读史也是对新诗史的一种修正。”[3]
可以说,洪子诚“近年诗歌选读”课程的课堂教学模式为研究生阶段的新诗教育提供了可供参考借鉴的典范,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为研究生开设的新诗课都采用了“诗可以群”的模式。但对于普通地方高校的本科生而言,由教师主导的“普及”似乎更重要,学生主导的“诗可以群”还在其次。教师主导的“普及”教学模式也有一些可资借鉴的例证,比如陈超在河北师范大学为本科生、研究生所开的“现代诗研究”课程。陈超去世后,其学生王伟整理该课程讲稿,出版了《未来的旧录像带——陈超诗学讲座》一书,该书分为现代诗总论、意象与生命心象理论、生命体验与诗的“象征”理论、超现实主义诗学、消解“圣词”日常经验表达的诗学、现代诗的结构原则、现代诗功能论、本土现代诗发展脉络等几部分,结合中外经典诗歌文本进行讲解,可谓是陈超的生命诗学理论与诗歌细读方法的结合。陈超讲授的新诗课程既具有理论性,又不乏趣味性,深入浅出,很多学生由此走上新诗研究与教学之路,实现了诗歌教学的传承。
而对非师范的地方本科院校来说,“通识性”也是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根据通识性新诗课堂整理而成的著作有河北大学邓招华的《现代新诗文本细读与诗学阐释》、南京艺术学院张德强的《阅读新诗》、湖南文理学院程一身的《读诗课》等。这些著作(或者说是教材)基本上是以新诗史发展历程为脉络、以文本细读为中心,所选的讲解篇目都是经典性诗作,编写的主要目的是“普及”。比如张德强在《阅读新诗》前言中提到:“作为一本中文新诗导读性质的教材,《阅读新诗》的预期读者是对新诗感兴趣又对其发展历程、形式演变、评价标准了解较少的朋友,编纂目的着眼于普及而非批评或研究。”[4]但这些“通识性”教材的叙述语言仍偏于学术化,普通本科生恐怕难以在短时间内深入进去。与之形成互补的,是近年来一些诗人根据自己在高校所做诗歌讲座整理而成的著作,如王志军《进入诗歌——关于读诗和写诗的六堂课》、廖伟棠《我偏爱读诗的荒谬——现代诗的三十堂课》、王炜《试论诗神》等,这些也是实际意义上的新诗教学实录,但诗人的授课过程大多渗透着个人的创作经验,所举的例子除了经典诗人诗作之外,还会涉及同时代人的作品,体现出私人的、贴近当下的新诗阅读经验,与公共的诗歌史之间形成对照。比如王志军的著作分为六部分:诗歌中事实的力量、抒情的有效性、诗歌中的声音、诗歌中的语言、诗歌中的建筑学、诗歌中的境界,所触及的都是新诗的核心问题,并列举大量同时代人的诗作为例证,如雷武铃、杨铁军、周伟驰、袁永苹、谢笠知的作品等,论述的语调区别于严肃的学术性语言,更具有随意性,娓娓道来,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由此可见,即便是“通识性”的新诗著作,其书写模式与所反映的作者新诗教学观念也并不一致,呈现出“公共性”与“私人性”的差异。
无论是“诗可以群”的阅读史建构,还是以教师(诗人)为主导的普及性教学,都呈现了当下高校新诗课堂教学的多元化趋势。至于高校的课外新诗活动,则更为丰富精彩,许多高校都有自己的诗歌社团、诗歌节等,并已出现品牌化、经典化趋向①,形成了诗歌创作与活动的传统。但如果把目光移至中学,就会发现中学的新诗教育比高校“冷清”许多,形式也较为单一,这与当下的教育和考试体制不无关系。
二、中学新诗教育的困境以及与
高校新诗教育的衔接
早在1999年,《星星》诗刊曾推出“下世纪学生读什么诗——关于中国新诗教材的讨论”栏目,引发了新诗研究者、中学语文教师有关新诗教学的热烈讨论,涉及语文教材中的新诗篇目、新诗教学究竟是重教化还是重审美、怎样进行新诗教学等若干重要问题。虽然此次讨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学语文教材的新诗篇目改革,但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新诗教育仍然是中学语文的短板。
为了更为深入地了解当下中学新诗教育的现状,笔者曾通过“问卷星”平台对廊坊市某初中的三个年级共15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喜欢并且愿意了解新诗深刻内涵”的学生占49.01%,对新诗“没什么感觉”的学生占41.72%,“不喜欢”新诗的学生占9.27%。至于新诗知识的学习频率,35.76%的学生表示每周学习1课时,37.09%的学生表示每月学习1—3课时,18.54%的学生表示每学期学习1课时,8.61%的学生表示几乎从未进行过新诗知识的学习。而在学习过新诗知识的学生中,有48.34%的学生表示“非常认真学习,会经常与老师互动”,43.71%的学生认为自己“比较认真,偶尔开小差”,7.95%的学生表示“经常开小差”。在课后阅读新诗的频率方面,36.42%的学生表示自己会在课后经常阅读新诗,44.37%的学生表示偶尔会在课后阅读新诗,19.21%的学生几乎从未进行过任何课后阅读。在对新诗的理解程度上,36.42%的学生认为新诗“很好理解”,54.97%的学生认为理解新诗“有点困难”,8.61%的学生认为理解新诗“非常有难度”。通过这些数据不难看出,廊坊市的初中新诗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存在一定短板。在与部分初中生面谈时,有些学生对“什么是新诗”表示茫然,还有学生表示诗歌作品属于“课外书”,一旦老师发现,就会被没收[5]。
通过上述数据所呈现的中学新诗教育现状,让人感到焦虑。而深究这些现状的原因,则与当下的应试教育体制、中学教师的教学理念、大众文化等因素有较大关联。首先,目前的中、高考试卷涉及新诗的题目很少,因此教师会选择少讲或不讲新诗,把教学时间留给其他内容。尤其是在“衡水模式”影响下,语文教育呈现出一定的功利性。调研过程中有学生表示“老师会先讲教材中的文言文”,因为这部分在中高考试题中分数占比较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部分中学教师对新诗教学不够重视,乃至47.44%的学生在提到“不认真学新诗”的原因时,表示是因为“老师讲课没有吸引力”。其次,当问到廊坊市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新诗教学时存在哪些具体问题时,学生们做了回答:“教学重点单纯以考试为目的”“教师自身对新诗缺乏研究”“教授模式单一,与教散文的方式没有区别”。此外,中学新诗教学存在的问题,也与21世纪以来大众文化的盛行有关。新诗“不景气”的舆论甚嚣尘上,并且随着网络的兴起,游戏、影视、流行歌曲、网络小说对青少年的生活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所以才会有很多中学生表示在课后很少进行新诗阅读。
廊坊市初中新诗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背后的影响因素,可视为当下国内许多中学的缩影,尤其是在一些县级中学,问题可能更为突出②。其实,目前关于中学新诗教学的学位论文、期刊论文为数众多,但要想将改革措施落实到实践,恐怕还有赖于各个层面的不懈努力,同时要加强中学和高校的沟通与合作。2023年7月10日,由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主办的“新诗教学的定位、问题及改善方法”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在会上,来自高校、出版社、中学的各方声音进行了交流与碰撞。浙江富阳江南中学的语文教师季丰认为在讨论新诗教学时,需要注意:第一,要关注“新诗爱好者”之外的新诗教学,考虑大多数老师能否开展、是否愿意开展“爱好者”式的新诗教学,新诗教学内容所承载的语文能力能否通过其他学习途径获得等问题;第二,要关注教学的效果,考虑学生们读诗、写诗的成果是新诗教育的结果还是学生自身能力的体现,这些成果是否会相对集中在某些学生身上等问题[6]。北京景山学校教师侯晓彤认为,新诗需要大量阅读,不能局限于教材。“诗要一片一片读,而不是一篇一篇读”,在教材之外需要针对学生不同情况推荐不同的新诗篇目,以拓展学生对新诗的认识,激发他们的兴趣[6]。张桃洲、姜涛、吴晓东、冷霜等高校教师也分别对中学语文教师们的发言做出了回应。比如姜涛指出:“第一,中学新诗教学要提炼出诗歌鲜明的独特性,而不是停留在音乐性、形象性、抒情性等一般特点上,以让学生获得整体感受,引起兴趣;第二,一些概念需要更深入地厘清,如抒情方式、意象、节奏等;新诗教学不必面面俱到,只需要强调具体篇目最突出的艺术手法;第三,引导学生创作时可以将规定性的方法转为激发性的方法,减少命题的模式化,让学生从生活中获得创作的灵感,实现诗歌创作的真挚与自然。”[6]这可谓为中学新诗教学目前存在的概念模糊化、命题模式化等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可以说,“新诗教学的定位、问题及改善方法”研讨会是一次中学和高校的精彩对话,也可视为中学和高校在新诗教学领域的“破冰”。几位中学语文教师的发言,能够体现出他们对中学新诗教学的远见卓识,进而说明中学与高校之间在新诗教学篇目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相互沟通的可能。高校教师并非“居高临下”地指导中学新诗教学,而是在了解其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建议。但新诗教学毕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工作,如何使高校教师的可行性建议得到落实与普及,解决中学新诗教学的困惑,恐怕还要在认识到高校与中学新诗教学差异性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实现新诗教育的衔接。
三、在“存异”基础上协调,
实现新诗教育品质的擢升
客观地说,在当下的教育环境中,新诗教学在中学或许只能作为语文课堂的一部分而存在,而无法像高校一样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此外,因为年龄阅历、知识积累、时间分配等方面的因素,对中学生新诗阅读、新诗创作方面的要求不能与大学生相提并论,因此,中学新诗课堂教学所选择的篇目、采取的教学手段和组织的教学活动也与高校新诗教育有所差异。比如前文所述的“诗可以群”的讨论式教学,在中学推广就存在一定难度。就新诗课外活动而言,中学生自主阅读新诗的时间较为有限,其活动形式与高校相比也有所限制,且在不同水平、阶段的中学(城市—乡镇,重点—一般,高中—初中),开展新诗课外活动的条件也不尽相同。林喜杰认为,新诗教育应该充分考虑到不同学段的具体特点,从而有所侧重:“初中应重在阅读,加大阅读量和培养初步理解诗歌。高中培养初步的诗歌鉴赏能力。大学设置诗歌选修课。”[7]总之,高校和中学的新诗教育存在诸多差异,如果在认识到差异的基础上,将新诗教育视为一种个性化的、“非应试”的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诗性审美能力作为新诗教育目标的话,中学新诗教学完全可以与高校新诗教学展开互动,实现双方在教育方面的共赢。
就中学新诗教学本身而言,据前文所述的调查问卷显示,廊坊市初中生普遍希望语文教师“多开展双边互动,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率,提高学生新诗学习兴趣”“在新诗课堂中加以延伸,融入流行性因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自身对新诗作品研究、鉴赏能力,为教学活动积淀深厚底蕴”“在教学中借助多媒体形式,通过分角色朗读、教师学生分层次朗读等形式,增强学生感悟诗歌意境能力”等,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其实中学生自身对新诗学习不乏需求,但现有的中学语文教学内容和方式却难以满足学生的期待。调查者为廊坊市初中新诗教学开出了“药方”,在一定程度上也适用于其他中学。首先,中学语文教师自身要加深对新诗的认识,多读一些经典新诗作品与研究性论文、著作,课堂教学才会“有话可说”。其次,中学语文教师在备课时要考虑到新诗不同于散文、小说的特点,以朗诵作为重要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结合历史知识阐释作品创作背景,引导学生挖掘新诗的风格、意象、韵律等重要元素,增强师生活动。或者可以采取“非课堂”的教学方式,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比赛,请诗人为学生做诗歌讲座等,拓展新诗教学活动的空间。再次,中学语文教师不要把课外书视为“洪水猛兽”,鼓励学生在课外自主阅读一些拓展性新诗读物,如经典性的诗人诗集、学者所编新诗读本等,使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提高其审美能力。最后,中学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及时发现具有一定创作天赋和能力的学生,必要时可以请诗人予以指导。
长期以来,高校新诗教学与中学新诗教学似乎是“各成体系”,缺少交流。虽然有上述“新诗教学的定位、问题及改善方法”研讨会作为高校与中学合作的例证,但在全国范围来看,大多数中学(尤其是县级中学)很少与高校教师进行直接接触,坐在一起开新诗教学研讨会的机会更是难得。其实,地方师范高校应该主动打破这一局面,因为与研究型大学相比,地方师范高校办学目标要与地方需求相结合,为地方培养师范类人才(比如中学语文教师)。地方师范高校与中学进行新诗教育合作的最直接的途径,就是高校教师与中学语文教师利用“双导师制”等途径到彼此学校相互听课,课后就授课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氛围等问题进行交流与讨论,取长补短。或者是定期召开座谈会,高校教师与中学语文教师一起磨课、商讨,共同提高,所讨论的内容不局限于新诗教学本身,可以将目光投射至整个中学语文教学。而在交流的过程中,中学语文教师要改变“考试不考就不教”的功利思维,将新诗教学视为审美教育的重要部分,并积极寻求适合中学生的课堂教学方式。地方高校教师在教学时也要充分考虑到中学新诗教学的需求,不仅为学生传授新诗史知识,还要着重培养学生鉴赏新诗、讲解新诗的能力,考查手段不仅限于布置书面的新诗评论,还可以包括课堂展示、教案创作等。
研究者在廊坊师范学院中文系开设《现代诗歌研究》选修课的初衷,就是希望与中学新诗教育进行对话与交流,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高校与中学在新诗教育方面的衔接。课程的参与者除了高校在校学生之外,还有廊坊第三中学、廊坊第十六中学等学校的语文教师,这些老师都是廊坊师范学院中文系的校友。《现代诗歌研究》的课程安排是:第一周先为学生介绍新诗的概念、新诗与古典诗词的异同,举例说明新诗细读的方法;第二周至第六周,为学生梳理20世纪20年代—90年代新诗发展的脉络,重点介绍代表性诗人和诗歌流派;第七周至第十六周,围绕新诗的多义性、风格、意象、抒情方式、韵律、结构与层次、修辞、叙述性、古典性、性别书写等十个专题,将学生分为十个小组,每个小组解读两首代表性诗作(一首现代诗歌、一首当代诗歌)。诗歌专题与篇目的选择是有依据的,主要来源于西渡主编《未名诗歌分级读本1》、张桃洲主编《未名诗歌分级读本2》、姜涛主编《诗歌读本·大学卷》中的专题与篇目,因为经过研究者的广泛阅读与对廊坊师范学院本科生学习情况的了解,认为这几本诗歌读本中的专题设置反映了新诗研究的核心问题,并且更符合普通高校本科生的接受程度,所选篇目与专题的理念相适应,兼具经典性与时代性,本科生能从阅读新诗、细读新诗中获得较大的启迪。《现代诗歌研究》的课堂教学活动大致如下:每堂课开始,学生先进行课堂展示和小组讨论,教师随后进行点评和深度讲解,并启发学生对新诗专题做进一步思考。这种教学活动类似于洪子诚与陈超新诗教学实践模式的结合,实践证明,学生的学习效果较为良好,选课人数逐渐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逐步增强,基本掌握了新诗细读的方法,初步具备了新诗教学的技能。
总之,高校与中学在“求异”的基础上进行新诗教育的合作,不仅是可能的,而且已经出现了较为成功的教学案例。但该案例需要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完善,大范围推广尚待时日。霍俊明认为,中学老师在讲授新诗时必要克服灌输和填鸭式的僵化教学方式,即时代背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艺术特色的四段论教学方式,而应广泛利用多媒体以及各种方式提高学生对新诗的兴趣以及分析、鉴赏甚至写作能力[8]。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中学教学过程中实现多样的新诗教学方法,仍有一定困难。因为推广的难点不仅在于高校与中学教学理念的变革,师资力量、平台支持(政策、资金等)都是制约推广的重要因素。因此,实现高校与中学在新诗教育方面的衔接,形成新的“诗教”传统,仍然任重而道远。
一行曾在《论诗教》中呼吁:“在诗歌教育中,少一些理论,多一些创作;少一些概念,多一些作品;少一些学术论文,多一些细读批评;少一些美学,多一些美的示例。”[9]的确,无论是高校新诗教育,还是中学新诗教育,其实践性在某种程度上大于理论性,除了“知”之外,更重要的是“行”。高校与中学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新诗教育,并在“求异”的基础上相互交流,实现相互间的衔接。当下,中学语文教材与教学模式面临新一轮的改革,虽然不同地区的步伐并不统一,但“大单元教学”“整本书阅读”等概念已经逐渐从理论落实至实践,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就新诗教学方面,针对《艾青诗选》《海子诗全集》的“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实践与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果,如对其教学策略、教学设计以及教学测评进行探讨,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主体地位和诗歌的艺术风格等[10]。不过,由于教学时间、地域发展、教师素养等方面的差异,在很多中学教师看来,诗集“整本书阅读”操作起来仍然有些棘手。就这种情况而言,或许高校(尤其是师范类高校)的教师有必要与中学一线教师进行沟通,了解当下中学语文教育对新诗教学的需求,并根据自身教学经验,就新诗诗集“整本书阅读”提出可行性建议,如引入诗歌细读、学生分组讨论与课堂展示、诗集制作等学习环节,将掌握的新诗知识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中学语文教师提供可参考的教学模式。同时,“整本书阅读”“大单元教学”等理念也可用于大学新诗教学,不仅培养学生对新诗的审美与鉴赏能力,也使师范生在读书期间就对中学语文教学有所了解,通过新诗阅读与实践逐渐培养师范生技能。总之,要使新诗教育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体系,并使之在语文学科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就需要高校与中学在认识到彼此“差”与“合”的基础上,展开密切的对话,互通有无,使新诗教育真正成为一种普遍的、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受益的实践。
注释:
① 比如北京大学的“五四”文学社、“未名”诗歌节,中央民族大学的朱贝骨诗社等,不一一列举。
② 林小英在《县中的孩子》(上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一书中,通过充分的调研,展示了中国县域教育生态及其发展困境,发人深思。
参考文献:
[1] 张桃洲.新诗教育的困境及可能[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2):138-145.
[2] 洪子诚.序言[M]//在北大课堂读诗.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3-4.
[3] 臧棣.非常诗道[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349.
[4] 张德强.前言[M]//阅读新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3.
[5] 吴昊,苗雪艳.现代诗歌研究课程与廊坊市初语教学衔接研究[J].语文教学之友,2024(1):7-9.
[6] 北京大学中文系.重视新诗本体,探索教学方法:“新诗教学的定位、问题及改善方法”专题研讨会会议纪要[EB/OL].(2023-07-27)[2024-04-22].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0ODcwNjkwNw==&mid=2247495743&idx=1&sn=f471959f802067a46
3ad20ea52b0d44d&chksm=e99e120bdee99b1dc8ada40
d32687612ee6f72ad1198db4098b024b52881f8e28d486b
bf5e2f&scene=27.
[7] 林喜杰.新诗教育:群体性解读与想象的共同体[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4):10-16.
[8] 霍俊明,岳志华.展开的起点:新诗教育问题与反思[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4):17-20.
[9] 一行.理论退位:作为技艺训练的诗歌教育(代自序)[M]//论诗教.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
[10] 闻倩.《艾青诗选》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现状与拓展路径[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3(9):151-155.
责任编辑:倪贝贝
(E-mail:shellni@ 163. com)
收稿日期:2024 - 01 - 08 本刊网址·在线期刊:http://qks. jhun. edu. cn/jhxs
基金项目:廊坊市教育科学规划基础教育重点专项课题“廊坊市初中新诗教学现状调查及改革策略研究”(JCJY202301)
作者简介:吴 昊,女,山东泰安人,廊坊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博士,E-mail:woolleyjm245@sina.cn;姚 灿,女,河北唐山人,廊坊市第十三中学语文教师,E-mail:1513153625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