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融入思政教育的策略

2024-09-27 00:00:00罗素梅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4年9期

[摘 要]教育是百年大计、党之大计,促使教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理念就是要把思政元素融入各个学科的教学中。英语作为初中的重要学科,承担着立德树人的任务。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教师可以采用教材内容融入、英语话题拓展、热点主题聚焦以及实践活动体验四种方式进行教学策略设计。

[关键词]教材内容;思政教育;英语话题;热点主题;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4)25-0042-03

教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问题是解决人才培养的问题,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这个时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为了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英语教师需要思考如何在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运用好主渠道,守好一段渠,灌好自家田,让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实现协同效应。

学科素养应该体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体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应该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其中,文化意识作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导向,可让学生在学习外来文化的同时做到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学生应该通过学习,了解各种文化知识,领悟文化的内涵,比较不同文化的异同之处,吸取文化的精髓,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自信、自立、自强的品格,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文化教育对学生成长起着重要作用,可以增强他们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厚植家国情怀。此外,通过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可以使他们从少年时期就坚定文化自信,让“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名言在学生心里埋下种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添砖加瓦。因此,思政教育需以英语文化意识素养为基础,英语学科的思政教育应纳入文化意识素养范畴。初中英语教学融入思政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具体内容包括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以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信。通过中西方文化的对比,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自觉增强文化意识和文化自信。

初中英语教学融入思政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将塑造学生的人格、对比中西方文化的价值观和精神追求等融入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通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方式潜移默化地融入思政教育。在实际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可以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方式融入思政教育,以充分发挥英语课的育人功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初中英语教材融入思政教育的策略

(一)确定思政教育重点

初中英语教学融入思政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思想和品德,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从个人的角度进行思考,还要从社会和国家的角度引导学生,使他们能够以更高层次的视角审视问题,净化自己的心灵,学会正确处理问题,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教师选取教学内容应从自我、社会和国家等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揭示其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要点。

首先,教师需从个人的视角确定思政教育的重点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待人接物、人际关系、生活技能、自我提升等方面的具体表现。在融入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学校要聘请教研员和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中学高级教师进行教学设计,以确保思政教育的专业性。笔者专注于中学英语教学研究,担任中学一线教师,常年关注学生在提升英语学习效率方面的能力,以良好的个人品德、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为目标,致力于打造文明且积极向上的自我形象。例如,人教版英语教材八年级上册Unit 1中提到“我们去了哪里”,探讨的是关于假期和旅游的话题。然而,部分学生很少出去旅游,在教授这节课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将思政教育的重点放在“如何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上,而不仅仅局限于外出游玩。学生在暑假读一本英语画刊,每周坚持写一篇英文周记,完成一次有意义的实践活动,用英文把实践活动的过程记录下来,并写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同样是一个有意义的假期。外出旅游的学生可以将旅游目的地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自然风光等用英文记录下来,开学的时候向同学分享。

其次,英语教材内容要落实思政教育重点,根据社会热点确定教育要点,以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如公交车司机和乘客救出一位老人,这个故事被引用在人教版英语教材八年级下册Unit l Section A的阅读材料中,该文主要介绍了好心的公交车司机和乘客把突发心脏病的路人送到医院的故事。教师在讲述这一课时,可以结合“老人摔倒了扶不扶”的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在扶老人的过程中如何保护自己,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对初中教材内容来说,思政教育应从为国家育人的角度确定重点,突出文化素养目标。初中英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让学生学习国外先进文化,吸收外来先进文化,为我所用。学生应该通过学习,了解各种文化知识,领悟文化的内涵,对比不同文化的异同,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会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例如,在学习人教版英语教材八年级下册Unit 5 Section A阅读语篇“The Storm Brought People Closer Together”时,教师以“团结一致,众志成城”为思政教育主题,结合近几年中国经历的洪涝灾害、突发事件等,引导学生体会中国人民“众志成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家国情怀。

(二)找到关键问题点

教师在教学初中英语基本知识的同时,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落实英语教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因此,在思政教育中,教师需要围绕核心问题进行教学设计,并形成问题链或任务链,指导学生逐步提升文化素养,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例如,在中秋佳节前夕的一节英语课上笔者引入了月饼的话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笔者用多媒体展示了苏轼的词《阳关曲·中秋月》,引导学生将其翻译成英文在全班诵读。选定中国传统节日作为思政教育切入点,突出中华民族大团圆的精神内涵,让学生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构建逻辑线路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思政教育的切入点要结合教材,构建一条逻辑主线,把思政线融入知识线、思维线中,做到思政教育无缝衔接、潜移默化。知识线、思维线是明线,思政线是暗线。明线和暗线的结合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例如,笔者在执教人教版英语教材九年级Unit 2时,沿着上节课中秋节这条暗线,继续挖掘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笔者带领学生阅读关于满月的文章,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秋节的文化背景,并进行全面的文本解读;思政线以团圆为核心,体现了一家人、一个国家乃至全人类的命运共同体,它从小到大、从古到今,逐渐引出了圆的深层含义。思维线则在笔者教授表达节日的要点、方法和常用句式时,引导笔者注重逻辑性和创造性的结合。

(四)丰富情感体验

要想实现初中英语教学融入思政教育的目标,教师需要通过具体实践来触动学生,让学生在内心深处产生共鸣。教师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列举国家的成就,如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等。情感的升华是初中英语教学融入思政教育的重要标志,能让许多学生内心受到启发,从而产生自觉的行为变化,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初中英语单元话题教学融入思政教育的策略

思政教育可以融入英语教材中的单元话题教学中,这需要英语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对单元教材进行整合,找准思政教育的切入点和升华点,从而对学生进行专题思政教育。教师要根据思政点构建学习任务链,并选择相关的话题,同时综合考虑教学目标、学科融合以及思政元素的融入。教师还要全面分析不同年级教材的特点,针对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选定不同的教学话题。教学七年级时注重养成教育,教学八年级时注重价值观教育,教学九年级时注重感恩励志教育。针对不同的年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选择不同的话题进行拓展延伸,确定专题思政教育内容。教师要把英语知识点讲解清楚,不能喧宾夺主,把英语课上成思政课。教师可以聚焦本单元话题的教育价值,延伸英语教学内容,可以以课外作业的方式要求学生用英语写一篇身边的好人好事,引导学生向上、向善,做到课上课下英语教学和思政教育的融合。教师在确定话题后,可在教学英语句子、语法的基础上,把思政教育穿插其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笔者在执教人教版英语教材八年级下册Unit 8 “Have you read Treasure Island yet?”时,发现其中涉及的音乐和文学话题主要从属于西方,因此,本单元可以以音乐和文学为主题,将中国的民族音乐《梁祝》《茉莉花》以及经典人物作为思政教育核心,突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作为重点进行讲解,同时贯穿于整个课堂的教学中,让学生对比中西方文学的异同,领悟阅读名著的重要性。

三、初中英语热点主题教学融入思政教育的策略

教师可以将当前国际和国内最新的时事及社会话题作为主题,引导学生从英语学科的角度进行思考和讨论,让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和社会现象,提高学生辨别是非曲直的能力,在学生心中种下真善美的种子。因此,包含思政教育元素的英语课首先要确定合适的主题,然后以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为主线,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具体的流程包括选择主题、确定思政要点、整合相关的知识点、设计主要问题和任务链。主题可以包括热门新闻、常见现象以及学生感兴趣且充满正能量的话题。另外,思政教育的切入点要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不能好高骛远、不切实际,也不能偏离英语教学内容。知识点的选用要符合英语教学目标,在英语表达过程中避免使用复杂的词汇。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来理解相关内容,从而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

四、初中英语实践活动融入思政教育的策略

初中英语实践活动融入思政教育可通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来实现,如英语沙龙、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话剧表演等。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需要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如周末带领学生进行游园实践,将学生分成卫生小组、文明礼仪小组、生态保护小组三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根据自己在公园的所见所闻撰写一篇英语作文,上课时由各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在课堂上分享。卫生小组针对公园中有人乱扔果皮纸屑等现象提批评建议;文明礼仪小组一一列举发现的不文明行为,并在游园时温馨提示游客;生态保护小组针对践踏草坪、乱折花草树木的现象进行劝阻,全体学生都通过实践活动增强了社会责任意识。

思政教育的主题可以从教材中选取,也可以立足于学生实际、关注日常活动。初中英语教材有许多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案例,例如,笔者在执教人教版英语教材八年级下册 Unit 3 “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这一课时,发现教材中涉及要求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的内容,因此引出思政教育中的劳动教育,让学生结合劳动实践用英语表达做家务会不会影响学习等。这个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而且让学生知道做家务对自身成长的促进作用。

总而言之,初中英语教学融入思政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长期坚持,久久为功。教师应贯彻思政教学理念,努力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初中英语教师要提高理论水平,加强理论素养,与思政课教师进行跨学科交流,同时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把立德树人的思政教育融入初中英语教学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优秀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 张学卫,马建红.初中英语教学渗透思政教育的设计思路[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2):62-64.

(责任编辑 黄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