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文学的重估和生态批评的兴起,意味着存在于文学勃兴过程中的种种认知和理论,终于可以从一种更加开放的视野予以考察,尤其是随着生态批评外延的扩大、深度的拓进、与各个学科的交融互渗、参与改善社会的行动力的增进,选取这种角度和立场认识文学,必然刷新和丰富作品的内质,同时也将阅读引向深入。
德国当代学者胡伯特·扎普夫,把文学概念发展为文化生态学。在很多作家的认知里,写作必然是人的自然——文化的反应,写作的自传色彩或多或少地存在于作品;而自然写作则等同于生命写作。把文学和其他艺术创作视为一种自然—文化—心理的反应和深化,实是有说服力的。
娜夜的组诗《一个人 一滴海》, 强调微观的、个体的体验、剖取和构图。在她的诗中,黑夜可以小到一枚“盛开的烟头”;“十月/停在岸边”“它一身小骨头/飞着大宇宙”……娜夜的诗歌精悍,就像一组组微型雕刻,微渺的事物往往呈现出宇宙空间的肌理;在她所营造的微末的场景背后,隐隐涌动时间大河的涛声。更可品咂的是,人间况味、人生滋味,浸透词语。个人的情状与无限的时空的冲撞、妥协、叠合,以富有节制的呈现,而显示出生存的、生活的、生命的深远。
梁晓明的组诗《走遍沧桑——浙东思想学派肖像录》,是从当下的语境中的回溯、思考和判断——这样的写作类似于沿山顺水的溯源之旅。之所以用独白的、抗辩的、对谈的语调,联通当下和古代、现实和想象、行为和思考,触机在于诗人的现实观照。“语音如钟,钟声操持着瑞安的方言/是一种乡音,却也是沿着经学的轨迹”,将古代思想作为一种参照,对照和调整我们的步履——盖因文化的危机是人类生存,乃至环境危机的极大原因。出乎于此,梁晓明与浙东先贤的跨时空对话,意在重标“你心中的底线”。危机意识使得诗人意识到,底线其实“如一根最高的标尺”。
组诗《万物把影子埋在地心深处》,只能是出自井下作业的诗人老井。在地底打量世界、打量自我、谛听地球和律动……老井本然地整合劳作和劳作环境,以及在地底劳作的精神状态,使得生存之难在煤层自显,使得生命感受在矸石碎裂、绽开之处得到难以替换的表达,终而在“地心深处抠出万物的影子”——这样的诗歌,浓缩经济社会的种种结构和结果,证明生命写作、自传写作、自然写作,归根结底是生态写作。今天的文学是站在生活、生命和生态多种的层面的体验、思辨和呼喊。
有句关于生态的口号,虽然扁平了些,却也落在了实处:“思考全球化,行动本地化。” 文学,大体也是这样,需要一种深入的感染力和美的行动力。
——李 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