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而情境教学法作为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效率、加深学生知识掌握的重要方法,已经被一些地理教师运用到课堂教学中。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能力
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一方面,在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需要集中注意力思考问题;另一方面,在思考问题时,学生需要对学习内容进行梳理、整合,以获取问题答案。基于此,在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能力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
首先,教师应为学生明确何为区域认知能力。其次,教师可以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一节《位置和范围》的教学为例,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学生应学会运用地图描述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掌握认知大洲的基本方法。对此,在开展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问题引出本次课程内容,如:同学们,你们知道兵马俑、珠穆朗玛峰、死海、贝加尔湖等都在哪个大洲吗?引导学生回答出“亚洲”。接着,教师可以继续运用问题引导,如:提到亚洲,你们能想到什么呢?让学生进行自由思考。而后,教师便可以将问题的思考方向引向亚洲的位置和范围。对此,教师可以设置以下问题:第一,如果要认识一个大洲,需要从其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入手,那么,自然环境都包括哪些基本要素呢?第二,如果要进一步认识自然环境,我们应该从哪些要素入手呢?类比思考:你认为应如何描述大洲的位置呢?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学生基本可以形成对亚洲的初步认知,且能够建立起一定的区域认知能力。而且,借助问题的思考,学生能够知晓自然环境的要素、亚洲的位置信息。这样,教师运用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能力的目的便达成了。
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教学活动,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并借助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提升运用空间思维认知地理环境的能力,实现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创设生活情境,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
创设生活情境能够帮助教师有效开展地理教学,实现对学生人地协调观的培养。生活情境是指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构建的以生活场景为主的教学环境,以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人地协调观是指学生通过对地理知识的学习,树立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能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以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土地资源》的教学为例。在本次课程的学习中,学生需要重点掌握我国土地资源构成特点和各类土地资源的分布情况,其中,学生需要认真思考土地资源的分布及人与土地之间的关系。首先,教师可以创设生活情境。在情境中,教师为学生展示了生活中常见的农业用地与建设用地,如耕地、草地、林地、城乡建设用地、交通用地等,以此让学生对各类土地形成初步的认知。其次,在引导学生认知“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生活中人们对土地资源的不当利用场景。如:快速扩张的城市用地,导致大量耕地被占用;放牧的羊群越来越多,导致草场退化严重;乱砍滥伐,导致森林被破坏,加剧水土流失;等等。在对上述生活情境的观察中,学生可以发现,许多问题的出现,其根源在于人类没有正确认知自身与土地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讲,人类与土地本是和谐共生的关系,并非此消彼长、一方战胜另一方的关系。
因此,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学生应通过教师设置的生活情境,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知晓土地资源未被合理利用的原因,以及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出现的各种问题。只有人与土地和谐相处,人类才能更好地生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便是人类与土地之间的和谐相处之道。
综上,在地理课堂上,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生活情境,并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认知地理知识、分析与应用地理知识,从而实现对地理知识的熟练掌握与记忆。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会得到切实提升,其区域认知能力与人地协调观也会得到有效培养。因此,在地理课堂中,教师应重视情境教学法的使用,有效锻炼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