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策略分析

2024-09-25 00:00:00刘迎春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24年8期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初中道德与法治是一门践行德育教育的重要课程,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黄金时期,缺乏丰富的社会经验,在道德与法治方面的认识仍有不足,容易被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所影响。所以,教师可以通过道德与法治教学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三观”。因此,为有效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可以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笔者在本文深入研究如何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并提出一些科学可行的策略。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要求

1.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科核心素养的相关要求提高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认识,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基本目标。因此,教师要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相关案例将道德与法治知识传授给学生,从而加强学生对该门课程的理解,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

2.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观念,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加深学生的印象,增强其法治意识。

3.塑造学生的心理品格。

由于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所以,教师要根据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结合核心素养的要求来塑造学生的心理品格。当前,社会环境复杂,学生因缺乏丰富的社会经验、自我辨别能力差,不能自主构建良好的心理健康防线,容易被某些不良信息影响。因此,教师要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三观”,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创新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氛围。

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创新教学方式,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此外,教师需要结合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现状,找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分析,并反思自己教学方式的不足之处,从而优化教学方式,进一步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时,教师可以先导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同学们喜欢利用网络来干什么?网络对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让学生初步了解网络,让学生理解网络的利与弊,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做有意义的事,从而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有效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质量。

2.开展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目的之一就是健全学生的品格,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效结合起来,间接检验学生的课堂学习成效。因此,教师适当组织开展相关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实践活动,不仅能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知识的了解,也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了解关爱对他人、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意义,学会关爱身边的人,以此塑造良好的品格。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弘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学会尽己所能地帮助他人、奉献社会,在丰富自身生活经验的同时,了解和掌握相关的道德与法治知识。

3.创设学习情境,提高学习体验。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际学情和现实生活,选择适宜的时机创设道德与法治学习情境,增强学生的代入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时,教师首先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树立法律意识,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违法行为。然后进行角色扮演,充分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学习情境中学习和掌握更多的道德与法治知识,促使学生养成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良好习惯。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时,针对当前存在的教学问题,应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并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具体学情等,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开展实践活动、创设学习情境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有效性,构建更高效的课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