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其目的在于更好地促进学生养成健康的思想品德,在发展中逐步形成阳光积极的生活态度,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思想观、世界观、法律观等。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德育类型的学科,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就是本文讨论的重点内容。
一、构成分析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中所获得的相关成就,也是学生人格品质的体现方式。任何一个国家或社会、民族、集体等都是围绕价值观而维系的。学生要充分认同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意义,以遵守法律为基准,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个不遵守规则的人是没有尊严可言的。因此,初中生需要培养法律意识。
二、培养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意义
1.促进学生快速发展。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现代公民的重要途径。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关键。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科教学与核心素养培养相结合,从学生视角关注学生所面对的问题。
2.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为了促进学生终身发展,教师可以通过课堂一对一指导的方式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构建素养培育平台。
体验学习就是学生通过真实的体验认知与感悟获得新的技能。教师应鼓励学生尝试新的探索体验,构建素养培育平台,在实践中促使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感知与内化。
4.提升学生基本素质。
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以核心素养为基础关注学生的发展路径,将教学内容与学生身边的教学资源相结合。在丰富课程内涵的基础上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这样,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5.实现德育行为化。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创造的能力、机会。道德与法治学科本身具有一定的实践性,教师要注重课内与课外的结合,将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融入教学主题之中,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为载体,从而真正实现德育行为化的目的。
6.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以激发学生潜能为基础,建立客观的评价体系。教师的评价对学生而言也是一种精神的奖励机制,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不吝啬地给予学生鼓励,在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结语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核心就是基于学生道德品质、健康生活、法治观念开展教学工作。道德是每一个人必备的能力素养,初中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只有切实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才能够真正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在促进学生快速发展的基础上通过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交流平台。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为学生提供动手创作的能力,并将正确的思想观念融入学生思维之中,从而真正实现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目的,进而提高学生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