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农业”背景下大学生“双创”能力培养探究

2024-09-25 00:00:00刘松青陈存夏珊杨财容邱成书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19期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农业产业正在经历数字化、智能化的革新。休闲农业作为新兴产业形态,将农业、旅游、休闲等要素融合在一起,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量。但目前休闲农业产业发展中存在人才短缺等问题,需要园艺教育专业学生具备创新创业能力来满足产业需求。该文探讨园艺教育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对于适应产业需求和推动产业创新发展至关重要。通过课程设置创新、实践活动强化、导师指导支持和创新创业竞赛激励等多种手段,构建全方位的培养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这种新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推动园艺产业的创新发展,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并促进经济增长。园艺教育应顺应“互联网+”时代,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促进农业现代化和休闲农业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农业”;休闲农业;园艺教育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9902(2024)19-0126-04

Abstract: With the widespread application of Internet technology, the agricultural industry is undergoing digital and intelligent innovation. As an emerging industrial form, leisure agriculture integrates agriculture, tourism, leisure and other elements and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for rural revitalization. However, there are currently problems such as talent shortag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eisure agriculture industry, which requires horticulture education students to have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capabilities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industr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cultivating the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capabilities of horticulture education students to adapt to industrial needs and promote industrial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Through various means such as innovative curriculum setting, strengthening practical activities, mentor guidance and support, and incentive fo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ompetitions, building a comprehensive training model can effectively enhanc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apabilities. This new model will help stimulate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passion, promote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the horticulture industry, inject new vitality into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promote economic growth. Horticulture education should adapt to the "Internet Plus" era, cultivate students'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capabilities, and promote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leisure agriculture.

Keywords: "Internet plus agriculture"; leisure agriculture; horticulture educati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 development

在当今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时代,互联网已经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形态,“互联网+”不仅改变着传统行业的运营方式,还为各行各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在农业领域,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正在推动着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促进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1]。传统上,农业被认为是离互联网最远的行业之一,但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农业也逐渐开始走向数字化、智能化的道路,通过互联网技术,农民可以获取到农业信息、市场行情等数据,帮助他们做出更加科学的农业决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2]。

休闲农业是指利用农村的自然环境、田园景观、农业生产等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和体验等多项需求的旅游形式[3]。作为朝阳产业,休闲农业具有巨大发展潜力,有助于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乡村振兴。这一新兴产业具有小规模、高效益的特点,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并受到市场欢迎。休闲农业作为一种融合了农业、旅游、休闲等多种元素的新型产业形态,正逐渐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之一。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体验,也为农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4-6]。随着国家对休闲农业发展的重视,相关政策不断出台,推动了休闲农业产业的迅速壮大。然而,目前我国休闲农业产业的发展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其中人才短缺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7]。在休闲农业发展过程中,需要更多具备农业知识、旅游管理技能和创新意识的专业人才,有效地规划和运营休闲农业项目,提升农村旅游的品质和水平,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互联网+农业”的背景下,园艺教育专业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8-9]。园艺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具备植物栽培、园林设计等专业知识和技能,这为他们在休闲农业产业中发挥作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将园艺教育专业与休闲农业产业相结合,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就业空间,也有助于满足休闲农业产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园艺教育专业应当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通过开设与休闲农业相关的课程、组织实践活动、参与创新创业大赛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休闲农业产业的需求。

1 “互联网+农业”背景下园艺教育专业的现状分析

1.1 “互联网+”时代的农业变革

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给整个农业产业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和影响。传统的农业生产、管理和营销方式正在经历着数字化、智能化的革新,这种变革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和质量,还为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首先,互联网技术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更加精细化的管理手段。通过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种植、灌溉、施肥和病虫害监测等环节可以实现智能化控制和管理,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资源浪费。例如,传感器设备可以实时监测土壤湿度和作物生长情况,帮助农民科学合理地管理农田。其次,在农业营销领域,互联网技术为农产品的销售和推广提供了全新的途径。电商平台、社交媒体和在线市场等渠道使农产品能够更直接地与消费者对接,打破了传统的销售模式,降低了中间环节的成本,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和可及性。农产品的线上销售也为农民增加了收入来源,促进了农产品的品牌化和市场化发展。

1.2 “互联网+”时代园艺教育专业的现状

在上述背景下,园艺教育专业作为培养园艺技术人才的重要学科,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园艺教育专业的主要目标是传授园艺技术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成为具有一定园艺专业素养的人才。然而,随着农业产业的转型和升级,单纯传授技术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当今农业发展的需求,学生需要具备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强的创新创业能力。

目前园艺教育专业在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面存在一些不足。首先,传统的园艺教育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较少。学生缺乏与市场接轨的实际操作经验,无法有效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去。其次,园艺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相对保守,缺乏有针对性的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学生往往只限于掌握园艺技术的基础知识,而缺乏对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的深入了解。面对这些问题,园艺教育专业需要积极调整教育教学理念,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提升其创新创业能力。

2 园艺教育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意义

园艺教育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意义在于适应产业需求并推动产业创新发展。随着休闲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园艺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培养这些人才不仅可以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还有助于推动休闲农业产业的创新发展,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10]。

2.1 适应产业需求

专业技能与市场需求的结合。园艺教育专业学生通过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能够更好地将所学专业技能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他们可以通过创新的方式设计并打造吸引人的休闲农业产品和体验,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增长的需求。

解决行业挑战与问题。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园艺教育专业人才能更好地理解行业发展的挑战和问题,并能够通过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找到解决方案,推动行业朝着更加健康、可持续、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掌握市场变化与趋势。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使得园艺教育专业学生更具敏锐的市场洞察力,能够抓住市场的变化与趋势,及时调整产品和服务策略,以迎合消费者的需求,保持产业的竞争优势。

2.2 推动产业创新发展

创新产品与服务。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园艺教育专业人才能够推动休闲农业产业不断推出新颖、有吸引力的产品和服务,通过创新的设计和营销策略吸引更多消费者,从而推动产业的创新发展。

行业技术与管理创新。园艺教育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有助于推动产业内部的技术和管理创新。他们能够通过创业项目和创新实践,引领行业内部的技术和管理模式的变革与提升,进一步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

带动就业与经济增长。培养园艺教育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可以促进就业机会的增加,同时也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为区域乃至国家的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3 构建园艺教育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新模式

“互联网+农业”背景下,面向休闲农业模式,园艺教育专业学生需要具备创新创业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和推动产业发展。为了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园艺教育专业学生,需要构建一种新的培养模式,以适应当前时代的要求。这种新模式应该包括课程设置创新、实践活动强化、导师指导支持和创新创业竞赛激励等方面,从而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11-12]。

3.1 课程设置创新

园艺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基础,应当与时俱进,紧跟产业发展的需求。在当前“互联网+农业”的背景下,课程设置需要作出创新,以满足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结合“互联网+农业”特点,增加以下内容:①“互联网+农业”课程。针对当前农业领域的互联网化趋势,设置涉及“互联网+农业”的课程,包括电子商务、农业大数据分析、农业物联网等,帮助学生理解互联网与农业的融合发展,培养他们在这一领域的创新意识。②创新产品设计与营销。开设课程涉及创新产品设计与营销策略,帮助学生掌握如何将园艺产品与现代市场需求结合,培养他们的市场洞察力和产品创新能力。③创业管理与经营。设置创业管理与经营课程,使学生了解创业的基本知识、管理技能和法律规范,为日后的创业实践奠定基础。

课程的设置将为园艺教育专业的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和实用的知识体系,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并把握“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机遇。通过系统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互联网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掌握创新产品设计和营销策略的核心要点,以及创业管理与经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这些课程的学习将为学生未来的创新创业实践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在课程设置方面的创新不仅有助于提升园艺教育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也有助于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推动园艺产业的发展。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培养更多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园艺教育专业学生,将有助于为园艺产业输送更多高素质的人才,推动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3.2 实践活动强化

除了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也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手段。针对园艺教育专业学生采取以下方式强化实践活动,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现代园艺产业的发展现状,激发创新创业的灵感,并积累实践经验和技能:①参观企业与农场。组织学生参观具有创新意识和成功经验的农业企业和现代农场,让学生深入了解现代园艺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沿技术,激发其创新创业的灵感。②实习实训项目。安排学生参与农业企业或相关机构的实习实训项目,让他们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和实践,积累创业经验和技能。③创业项目孵化。为有创业想法的学生提供创业项目孵化平台,让他们在校园内就可以参与实践,借助学校资源和支持逐步完善自己的创业计划。

总体而言,实践活动的强化应当紧密结合行业产业发展热点,以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为导向,加强高校与地方政府、创业园区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夯实校地合作平台基础,为“双创”教育提供共育平台,解决应用能力难培养的问题。通过项目驱动,联系生产实际,校内外合作,服务区域经济,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校内外跨界合作,推动园艺产业的健康发展。

3.3 导师指导支持

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学校设立创新创业导师制度,旨在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规划和实施创新创业项目:①指导创新创业项目。导师与学生一对一地合作,指导他们的创新创业项目,导师能够了解学生的创业想法、项目计划以及面临的挑战,并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建议。②提供资源支持。创业过程中,学生可能面临资金、人脉、技术等方面的挑战,而导师作为经验丰富的行业专家,可以帮助学生获取所需资源。导师可以引导学生与校内外资源对接,包括引荐投资人、企业合作伙伴,提供技术支持等,为学生创业提供有力支持。③激励创新思维。通过分享行业动态、案例分析以及实践经验,导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市场需求和行业趋势,拓展他们的视野,启发他们的创业灵感。

创新创业导师制度为园艺教育专业学生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支持,有助于他们在创业道路上稳步前行。通过导师的指导和资源支持,学生可以更加理性地规划创业项目,降低创业风险,提高成功的机会;同时,导师的激励和启发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推动学生创业梦想成真。

3.4 创新创业竞赛激励

举办创新创业竞赛是激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的重要方式。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构建“学校-项目-竞赛-社会服务”相融合、分层次、多样化和阶梯式的创新创业协同培养体系,通过校内外联动、系统协同和要素整合,将协同创新的理念、思维和新时期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激励:①创新创业项目大赛。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创业项目大赛,鼓励他们提出创新的商业模式、产品设计和市场营销策略,展示他们的创业潜力。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分析和团队协作,这些经验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大赛还提供了与其他团队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可以学习不同的创业思路和经验。②资金支持与奖励。为优秀的创新创业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和奖励,鼓励学生将创意转化为创业实践,推动项目的落地和发展。通过资金支持,学生可以更好地开发和推广他们的产品,增强创业实践的可行性。此外,奖励机制还可以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创新创业,从而在校园内营造积极的创业氛围。③行业合作与孵化。与园艺产业相关的企业合作,为优秀的创新创业项目提供孵化和合作机会,促进学生的创新成果得到实践应用。这种合作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促进他们的创业成果得到实践应用。同时,孵化基地的设立可以为学生创业提供更好的环境和资源支持,帮助他们在创业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通过课程设置创新、实践活动强化、导师指导支持和创新创业竞赛激励等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可以构建一种全方位的园艺教育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新模式。这种新模式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激情,提升其创业能力和竞争力,为园艺产业的发展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推动园艺教育专业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4 结束语

在“互联网+”时代,园艺教育专业面临着独特的机遇和挑战。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园艺教育可以借助在线平台和数字化工具进行创新教学,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同时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开设在线课程和教学资源,让学习更加灵活和便捷。然而,随之而来的挑战也是不可忽视的。园艺教育需要与时俱进,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农业产业需求。传统的园艺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的要求,因此,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使他们具备适应未来农业发展的能力。这意味着教育者需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引入前沿技术和理念,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园艺教育专业的发展不仅关乎个人的就业前景,更是关系到国家农业现代化和休闲农业产业的繁荣。只有不断适应时代的变化,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才能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和休闲农业产业的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YASER J, SANA F, MOATH J, et al. Smart and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Fundamentals, enabling technologies, and future directions[J]. Computers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2023,110(12):108799.

[2] MIAO L, FENG S, LIN Y. Benefits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Based on Agricultural Internet Platform[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Agriculture, 2024,7(4):458-462.

[3] 李鑫,吴正海.产业融合视角下的休闲农业:形成机理、类型特征及发展建议[J].新余学院学报,2023,28(6):42-49.

[4] YANG J, JIAN Y. The Influence and Measures of Developing Sightseeing and Leisure Agriculture on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J]. IOP Conference Series: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2020,526(1):012061.

[5] 陈贺兵.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J].新农业,2023(21):85-86.

[6] 袁勇强.探讨城镇化背景下的休闲农业——源城区休闲农业发展思路[J].中国农业信息,2013(9):278-279.

[7] 李飞.乡村振兴背景下休闲农业经营人才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基于博罗县田牌村的样本分析[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5(2):9-15.

[8] 李阔,刘鑫,邢传军,等.大学生创新创业与乡村振兴战略融合的实践探讨[J].山西农经,2024(3):43-45.

[9] 贾芝妍,董盼婕.论陕西临潼石榴果业文化农庄实施的可能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实践[J].农场经济管理,2021(9):26-28.

[10] 袁照程,刘旭,薛雯.“互联网+农业”背景下农林类高校大学生双创能力培养的探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7):96-97.

[11] 周靓.涉农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途径探索[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35):38-40.

[12] 王娟.乡村振兴战略下激发大学生农村创新创业活力的对策[J].南方农业,2020,14(32):17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