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远县文旅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研究

2024-09-25 00:00:00唐正健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19期

摘 要:文旅产业成为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生力军,靖远县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依托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为乡村振兴提供重要动力。同时,由于开发不足、保障体系不健全等原因,靖远县乡村旅游还处在低层次发展阶段。该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靖远县文旅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系统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优化路径,以实现靖远县文旅产业更高效地赋能乡村振兴。

关键词:乡村振兴;靖远县;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9902(2024)19-0110-04

Abstract: The cultural tourism industr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orce in empower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the process of promot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Jingyuan County relies on its rich tourism resources to vigorously develop rural tourism and provide important impetus for rural revitalization. At the same time, due to insufficient development and imperfect security system, rural tourism in Jingyuan County is still at a low-level development stage. This paper uses SWOT analysis method to systematically analyze the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ltural tourism industry in Jingyuan County, and proposes corresponding optimization paths to realize that the cultural tourism industry in Jingyuan County can more efficiently empower rural revitalization.

Key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Jingyuan County; cultural tourism industry;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SWOT analysis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1]”甘肃省靖远县内旅游资源丰富,在脱贫攻坚战中,靖远县充分开发这些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文旅产业,助力靖远人民走向了全面小康。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靖远县把发展文旅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使其成为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

1 文旅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价值意蕴

1.1 经济价值:实现乡村产业兴旺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是解决农村发展问题的关键。文旅产业为乡村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的产业优势和雄厚的经济力量。近年来,靖远县积极探索文旅产业发展路径,以“兴一个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群众”为目标,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推动文旅产业的繁荣发展,同时推动了观光农业、民俗观光、文化创意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各产业融合发展,书写了文旅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靖远画卷。

1.2 政治价值:提升政府治理效能

发展文旅产业是对政府治理能力的巨大考验,政府治理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文旅产业的发展水平。首先,在发展文旅产业的进程中,靖远县积极转换政府角色,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其次,靖远县通过出台一系列相应的政策法规,为文旅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有序的环境,提升了政府政策科学化水平。最后,靖远县充分发挥政府的协调和引领作用,整合各方资源,实现各方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优化配置。以上这些方面有效提升了政府治理效能,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1.3 文化价值:培育良好乡风文明

培育良好的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也是乡村建设的灵魂。在发展文旅产业过程中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对于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靖远县利用各种文化节会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引领乡风文明建设。弘扬孝贤文化,注重优秀家风家训的挖掘,评选最美家庭,营造了良好的乡风文明。此外,靖远县还建成了红军渡河战役纪念馆、吴家川红军战斗旧址纪念园、西征公园等红色文旅景点,对培育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具有重要作用。

1.4 社会价值:促进城乡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标志,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发展文旅产业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一项重要举措,为实现共同富裕注入了新的动力。一方面,文旅产业为农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另一方面,在发展文旅产业过程中修建的大量公共基础设施,可以为村民提供良好的文化学习平台,保证村民享有的基本文化权益,实现精神上的共同富裕。

1.5 生态价值:打造生态宜居乡村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条件和重要目标。发展文旅产业可以从整体上改善乡村自然环境,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近年来,靖远县开展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和“厕所革命”,提高农民环保意识,显著提升了农村环境卫生质量。杜绝秸秆焚烧,运用现代科技和管理方式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科学编制规划,加强县道绿化美化工作,打造枫林景观带。通过上述措施,靖远县不仅实现了文旅产业的兴旺,而且逐步建设了干净整洁、美丽宜居的乡村环境。

2 靖远县文旅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现状分析

2.1 优势分析

2.1.1 靖远县农业发达,文旅基础良好

农业是文旅产业的基础。靖远县位于黄河上游,水资源丰富,全年日照充足,发展农业条件优越,盛产枸杞、大枣、硒砂瓜等农产品,被誉为“枸杞之乡”“籽瓜之乡”“大枣之乡”,入选“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为促进“农业+旅游”融合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天然条件。近几年,靖远县依托发达的农业培育开发了以“靖远枸杞”“小口大枣”“靖远羊羔肉”“靖远黑瓜籽”“靖远旱砂西瓜”“大庙香水梨”“靖远文冠果油”7个国家地标产品为主的一批特色文旅产品,“农业+旅游”发展势头强劲,为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1.2 靖远县底蕴深厚,文旅资源丰富

靖远县历史悠久,境内文物古迹众多。战国末期,秦灭义渠戎,设北地郡,靖远境域开始划入秦国。汉武帝元鼎三年,初设祖厉、鹑阴两县,为靖远县级行政建制之开端。清朝雍正八年,改靖远卫为靖远县,该称谓延续至今。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一代代靖远人民辛勤耕耘,砥砺奋进,为后世创造了宝贵而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据调查,靖远县有法泉寺石窟、黑城子、钟鼓楼等235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外,靖远县还有西滩跳鼓、靖远民歌、靖远孙氏鞭杆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靖远皮影戏、荷包、刺绣等38项市级非遗保护项目。这些为靖远县文旅产业打破景区同质化怪圈、获得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后盾。

靖远县革命历史光辉,红色资源丰富。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翻开了中国历史新的一页,也使靖远史跟党史密切相关。从党成立到新中国成立的28年中,英勇顽强的靖远人民前赴后继,奔赴国难,用鲜血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据统计,靖远县有虎豹口红军强渡黄河旧址、红四方面军中和堡总指挥部旧址、红军渡河战役纪念馆等12处红色旅游景点,为靖远县发展红色旅游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2.2 劣势分析

2.2.1 旅游资源开发不足,缺乏系统整合

靖远县旅游资源潜在优势深厚,但是在开发的过程中未与本县实际充分结合,未与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完全对接,导致其开发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因而开发水平较低。以对“黄河文化”的挖掘为例,长期以来对黄河的开发只停留在低水平的自然景观开发,而对靖远黄河古渡、靖远黄河水车、靖远八大自流渠等黄河历史文化缺乏有效挖掘。另外,黄河风情旅游区发展水平较低,相应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可供观赏和消费的产品不多,加之气候条件的劣势,导致其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强。除此之外,景区分布不合理、景区景点分散、景区间各自为政等问题也比较突出。

2.2.2 保障体系不够健全,影响接待能力

发展文旅产业需要举全县之力,调动全县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共同打造一个全方位的综合保障体系。然而,靖远县文旅产业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这已成为制约靖远县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第一,专业人员较为匮乏。相当一部分景区从业人员未接受系统专业的职业技能培训,出现景区资源破坏、游客投诉等问题。这些严重影响靖远县文旅产业的做大做强和可持续发展。第二,工作机制不够健全。发展文旅产业需要文旅部门和发改、财政、交运、自然资源等部门合作交流,而靖远县文旅产业仍处于文旅部门单打独斗的状态,各部门由于工作理念、工作内容、工作方式等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协调沟通的难度较大,导致产业的深度融合受限。第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交通、网络、水利和电力等基础设施亟需升级,住宿、餐饮、购物和娱乐等设施不够齐全,停车场、景区标识、公共厕所等设施没有完全达标,严重影响游客体验感,降低游客的重游率。

2.3 机遇分析

2.3.1 政策大力支持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关注文旅产业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要求“把旅游等服务业打造成区域支柱产业”[2],为靖远县因地制宜发展文旅产业提供了重要依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森林人家、康养基地、乡村民宿、特色小镇”[3],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赋能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靖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域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相继出台了《靖远县关于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靖远县旅游业发展规划》《靖远县文化和旅游产业“十四五”规划》等一系列文件,统筹文旅发展、生态保护和乡村振兴,推进景区改造升级,有力提升了靖远旅游的品牌影响力。

2.3.2 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随着疫情的结束,人们的旅游欲望越发强烈,旅游业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财务司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23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3年,国内出游人次48.91亿,比上年同期增加23.61亿,同比增长93.3%。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4.91万亿元,比上年增加2.87万亿元,同比增长140.3%[4]。同时,靖远县旅游业发展势头也逐渐增强,靖远县人民政府发布的《2023年靖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年全县旅游总收入25.46亿元,比上年增长987%。全年接待游客总人数489.89万人次,增长571%[5]。可见,旅游市场存在着巨大的消费潜力,发展前景明朗。

2.4 挑战分析

2.4.1 大众旅游需求转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增加,对旅游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在消费需求方面,由原来的低层次和一元化向高品质和多样化转变;在旅游模式方面,由注重观光的单一模式向兼顾观光与休闲度假的多元模式转变。大众旅游需求发生了深刻变化,线上线下旅游加速融合,对县域文旅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更大的挑战。靖远县文旅产业由于投入资金少、经营管理不善等原因,总体上处于低层次粗放发展阶段,主要表现在旅游产品档次低、成熟产品较少、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难以适应旅游需求的转变。

2.4.2 可持续发展问题严峻

文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由于政府过度追求政绩、旅游企业片面追求利益最大化、当地村民期望获取更多收益等原因,导致文旅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文物损坏等问题,严重影响其可持续发展。靖远县在发展文旅产业过程中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生态保护问题。靖远县地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旅游产品的过度开发可能导致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二是文物保护问题。部分重点文物,如明长城遗址、吴家川岩画、法泉寺中的诸多古建筑等,由于年代久远、保护措施不足等原因,已不同程度地遭受破坏,这对靖远县文旅产业的发展造成不可弥补的重大损失。

3 靖远县文旅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优化

3.1 强化政府引领,打造协同管理新机制

在文旅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政府治理能力显得尤为关键。在新的背景下,政府不仅是重大事项的决策者和重要政策的制定者,而且应当是协同管理的推动者和管理机制的创新者。一方面,政府应该加强政策法规的制定,强化其引领作用。在未来的发展中,靖远县应根据国家、省、市文旅工作发展部署,结合本县实际,制定适当的财政、金融、税收等优惠政策,拓宽投资渠道,加强资源开发、项目建设和投资经营。另一方面,政府应该创新工作机制,提高协同效率。靖远县应该积极适应新时代文旅产业的发展需要,加快建立部门协作、地区协同的新型旅游行政服务体系,加强文旅部门与发改、财政、交运等部门的协同合作,构建更加高效、创新、协同的工作机制。

3.2 加强人员培训,建设专业化人才队伍

人是产业兴旺的核心要素,靖远县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才。第一,提高各乡镇干部的认识水平和管理能力。要组织干部培训班,邀请专家针对新时代旅游发展趋势、乡村旅游与乡村运营、旅游业改造升级以及常规管理、突发事件处理、紧急公关等进行授课,提升乡镇干部对文旅产业重要性的认识和发展文旅产业的能力。第二,提高景区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景区工作人员直接与游客接触,他们的服务水平直接影响着游客体验感,进而影响景区的收入和声誉。要定期对景区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重点培训商务礼仪、应急救援、设施维护等能力。第三,提高当地村民的文化水平和主人翁意识。要加强对当地村民的文化知识教育,普及普通话,避免因交流困难而影响服务质量。增强当地村民的主人翁意识,鼓励他们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3.3 适应市场变化,开发高质量旅游产品

旅游产品是文旅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开发和打造高质量旅游产品逐渐成为文旅产业面临的突出问题。靖远县要不断适应旅游市场的新变化和顾客的新需求,扩大高品质旅游产品供给。第一,挖掘黄河文化。大力收集与黄河有关的历史文物,挖掘黄河古渡、黄河水车、黄河运输等载体中所蕴含的黄河文化,拍摄制作以黄河为主题的宣传片,使黄河文化充分融入文旅产业中。第二,挖掘红色文化。依托各类革命遗址建设红色景区,建设并运用好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打造“红色主题游”,让红色文化真正“活起来”。第三,挖掘农耕文化。保护传统文化村落,建设农耕文化展览馆、村史馆等公共文化场所,加强对村俗村史、乡规民约等农耕文化符号的挖掘与整理。

3.4 拥抱互联网技术,推进数字文旅新发展

积极拥抱互联网技术是实现靖远县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传统文旅向数字文旅转型的必由之路。靖远县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互联网与传统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第一,完善景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景区无线网络的全覆盖,在景区、酒店、超市、车站和停车场等重点区域设置旅游信息互动终端,加强景区信息的实时共享,真正实现智慧旅游。第二,推动景区数字化平台建设。将景区各景点纳入数字化管理平台,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和高科技投影技术,实现对景区的数字化管理。第三,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大宣传力度。靖远县要深入挖掘社交网络的传播效应,充分利用直播、短视频等现代传播方式,加强对本地特色旅游的宣传力度。

3.5 重视景区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景区保护是景区的头等大事,景区生态环境的优劣、旅游产品的保护程度直接影响景区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一方面,坚持合理开发、充分保护,将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在开发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应充分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美化,实现文旅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新项目启动之前应先进行环境影响评定,制定科学合理的环保措施,坚决避免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旅游资源开发与运营。另一方面,加大重点文物保护力度。要充分发挥法治的引领作用、规范作用、保障作用,将文物保护工作纳入法治轨道,加大破坏文物行为处罚力度。对文物受损情况进行详细排查,对受损严重的重点文物如长城遗址等实行抢救性保护修缮。

4 结束语

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乡村振兴是有机统一的,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靖远县在发展文旅产业的过程中,要牢牢立足本县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和策略,保证各项政策都落到实处,推动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并以此赋能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26(001).

[2] 习近平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强调:进一步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奋力谱写西部大开发新篇章[EB/OL].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404/content_6947130.htm.

[3]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8-02-05(001).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财务司.2023年国内旅游数据情况[R/OL].(2024-02-09)[2024-04-26].https://zwgk.mct.gov.cn/zfxxgkml/tjxx/202402/t20240208_951300.html.

[5] 靖远县人民政府.2023年靖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OL].(2024-04-18)[2024-04-26].https://www.jingyuan.gov.cn/zfxxgk/bmhxzxxgk/bmdw/tjj/fdzdgknr/tjxx/tjgb/art/2024/art_423

bf95380f6454ba8cd24f2c982d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