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困境及对策研究

2024-09-25 00:00:00程意涵王志鑫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19期

摘 要: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征程,农村始终是党的重要阵地,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重要作用。进入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肩负着助力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承载着保障广大农民群众利益的重大责任;而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组织建构薄弱、经济发展滞缓、文化缺失活力等困境。各级党和政府应不断优化组织体系、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推动文明乡风建设,壮大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引领力。

关键词:新时代;乡村振兴;农村基层党组织;现实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D26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9902(2024)19-0069-04

Abstract: Rural primary-level Party organizations are the ruling foundation of the Party in rural areas. Looking back on the Party's century-long struggle journey, rural areas have always been an important position of the Party, and rural primary-level Party organizations 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new era, rural primary-level Party organizations shoulder the primary task of help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bear the major responsibility of safeguarding the interests of the broad masses of farmers; at present,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primary-level Party groups faces difficulties such as weak organizational construction, sluggish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lack of cultural vitality. The Party and government at all levels should constantly optimize the organizational system, strengthen the rural collective economy,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civilized rural customs,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primary-level Party organizations, and give full play to its important leading force.

Keywords: new era; rural revitalization; rural primary-level Party organizations; practical difficulty; countermeasures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在农村工作的战斗堡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解决好“三农”问题、发展好农村地区建设水平、实现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任务在于如何建设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好其上传下达、统筹协调的关键作用。揭示进入新时代以来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探寻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效路径,是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1 新时代落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

1.1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的战斗堡垒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便十分注重党组织的建设问题,1923年成立了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安平县台城特别支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重视群众的力量,向广大群众传播党的先进理论、宣传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增强党在群众中的公信力;组织动员农民进行土地革命来反抗封建地主统治阶级;号召农村青壮年参军入伍,农村群众的大力支持推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取得胜利,而后新中国成立,这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虽经历了曲折发展,但也推动了农村集体经济体制的改革,使得农村群众得以穿暖衣、吃饱饭。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调整并壮大发展,在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产业经济、建设精神文明方面发挥领导核心作用[1]。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提出城乡融合发展战略,这更需要农村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政治功能,贯彻落实好党对农村的各项政策,引领农村全面协调发展,实现农村治理现代化。

1.2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推动乡村振兴的组织保障

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是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现代化农村,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解决农村发展问题的重要战略方针。农村基层党组织分布于农村基层战线,熟悉农村的土地情况、经济发展模式,掌握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可以有效整合起农村资源,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实的重要组织保障[2]。作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在政治方面,农村基层党组织可以很好地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在开展工作时能够团结农民群众,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在经济方面,农村基层党组织可以根据当地农村的特征特色因地适宜地发展本地特色产业,带动农村产业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在文化方面,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着继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摒弃落后腐朽乡村文化、树立文明乡风的重要作用;在生态方面,农村基层党组织起到引领与监督作用,落实生态政策的同时监管出于利益考虑而损害生态环境的企业,为保证生态宜居型现代农业农村发展承担起重要责任。农村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抓手,可避免乡村发展出现无序化和盲目性等问题。

1.3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保障群众利益的坚实基础

以人民为中心是党的根本执政理念,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践行这一理念的坚实基础。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的领导机关同农民群众联系的重要纽带,维护着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解决农村地区问题矛盾的关键。农村基层党组织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帮助农民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上的问题,做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发挥好领头羊作用。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最贴近农村群众的组织,融入群众生活,承载着帮助群众解决最急切、最直接、最现实问题的职责,并且也是落实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终端和末梢。农村基层党组织也是一个系统化的基层政权,保证着广大农村地区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党内开展党建工作,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在规范党内建设的同时着重整治农村村干部腐坏堕落、恶势力欺凌群众等不良现象,为维护农民群众切身利益作出重要贡献。

2 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

2.1 组织建构薄弱涣散

第一,农村基层党组织数量日益减少,工作开展难度加大。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发布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7年,全国共有547 152个建制村建立了党组织,但截至2022年,全国仅有490 041个行政村已建立党组织,5年间减少了约5.7万个农村基层党组织。城镇化进程快速发展,农村自然村落大量减少,农村基层党组织也合并减少;随之而来的是每个农村基层党组织管辖的范围扩大,村落地缘辽阔、村民分散式分布,这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增加了难度。第二,党员老龄化问题严重,缺少优质年轻党员的有力支撑。2011年底我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城镇化率突破50%,这标志着我国已经从乡村社会转型为城市社会。城市经济发展迅速,为青年人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就业平台,越来越多的优秀青年选择走出农村,去往城市寻求发展机会。这导致农村基层党组织中没有充足的后备力量,党员老龄化问题严重,据统计,农村年龄在61岁以上的党员占比高达近30%。党员年纪较大,受旧思想、旧体制、旧习惯影响深,难以接受新鲜事物,工作易循规蹈矩没有创新;缺乏活力,敢打敢拼的精神不足,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不强;工作效率滞缓,工作质量难以保证。缺乏优质年轻党员的补充,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难以高质量发展,始终处于缺失活力、停滞不前的状态[3]。第三,组织管理体系不健全,工作懈怠松散。干部选拔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任务,但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存在“贿选”“霸选”等现象。农村群众文化水平不高,法治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容易受到经济诱惑和威胁恐吓的影响,导致选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班子以自身利益为重,缺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脱离基层群众。

2.2 经济基础发展滞缓

第一,集体经济发展滞缓。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在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法律观念、伦理道德、宗教意识、哲学思想等等,是由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4]。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发展受限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情况。农村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关系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大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施行虽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在艰苦年代达到了家家户户吃饱饭的目的,但也使得部分农民群众缺失集体意识,抵触农村集体经济的推行。加之农村基层工作者缺乏优质人才储备,不能对经济政策进行科学详尽的解读,难以带领农村群众积极发展集体经济,经济状况堪忧无法吸引人才回流,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随之滞缓,由此形成恶性循环。第二,党费缴纳金额微薄。根据《关于中国共产党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的规定》有关规定,农村党员同志缴纳的党费用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如党员教育培训、表彰优秀党务工作者、补助生活困难的党员等。党费缴纳标准依据工资金额区间段进行差别划分,工资越高缴纳党费越多,离退休、生活困难、失业的党员按最低生活补助进行缴纳。农村群众多为村干部,有固定工资收入,其他人员以务农为主要收入,其缴纳的党费为每月0.2~1元。整体党费缴纳金额较为微薄,难以支撑农村基层党组织开展各项工作,导致党员工作开展不顺,服务群众显得捉襟见肘。第三,政府财政补贴不足。我国十分重视农业农村发展,财政补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财政补贴虽已调整发展多年,但依然存在问题,如财政补贴总量偏小、城乡财政补贴配置不均、各地补贴的标准和方法不一致等;管理体制也存在冗杂状况,因补贴政策涉及财政、农业、民政和银行等多个部门,故而协调困难也加大了财政补贴的下放难度。

2.3 文化建设缺乏活力

文化建设是新时代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的主要内容,也是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平稳发展的精神保障。现实情况下,农村文化建设缺乏活力,没有充分发挥其带动鼓舞作用。一方面,传统乡村文化趋于衰落。由于现代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乡村社会逐步趋于衰落,社会结构、价值体系发生变化,一些传统的乡约、村规、宗族观念在不断被解构与淡忘[5]。由小农经济衍生的传统伦理道德在不断异化,但新兴经济模式下带来的文化体系还没有构建完成,城市文化及外来文化等多种文化来袭,导致出现价值体系混乱,缺少精神寄托的局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农村基层党组织应注重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乡风民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农村群众的智慧与精神谱系,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诸多优秀文明乡风的遗失是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中的一个重大遗憾与缺失。此外,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没有满足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活动开展的形式比较单一、渠道较为单调,蜻蜓点水式的“送文化下乡”,效果浮于表面,没有真正丰富农村群众的精神世界。文化基础设施相比城市也明显落后,文化广场年久失修、文化站疏于管理、文化资源被挤占,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没有达到理想水平。并且农村地区易受外来不良文化的侵袭,不良陋习容易滋养,如聚众赌博、传播淫秽资料、封建迷信等等。相当部分的农村群众不理解、不配合文化建设活动,“等要靠”的心理严重,这些都严重影响文明乡村建设,干扰农村社会秩序。农村基层党组织不能“对症下药”,没能赢得农村群众的精神信任,文化建设缺乏活力与动力。

3 新时代促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建议

3.1 优化组织建设体系,夯实战斗堡垒

第一,探索农村基层党组织新型建设方式。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自然村落向行政村落过渡,村落合并成为不可避免的大趋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要充分考虑社会效益,不能只考虑经济效益因自然村落衰落和农村人口减少就直接削减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数量,应努力贯彻落实“全覆盖”的乡村组织架构体系。村落间地广人稀,易疏于管理,农村基层党组织应投入更多的资源进行组织建设,改变以往“一村一支部”的构建模式,按照产业相近、优势互补、以强带弱的特点,村与村、村与企业、村与居委会之间联合建立党总支,以此为中心辐射到各党支部,充分实现统一管理、统一调度,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第二,建设优质的党员队伍。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一些农村发展乏力,关键在于缺人才,缺发展引路人、产业带头人、政策明白人[6]。农村基层党组织中党员老龄化严重、缺乏优质党员,导致党员开展工作缺少领导力量,创新性与进取性不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过程中,要注意吸纳优秀中青年党员,重点关注返乡大学生、返乡务工人员、返乡创业者,在其中选拔与培养优秀党员加入农村基层党组织,给予其政策优待、取消严苛的入党限制、减免冗杂的入党程序,以求充分发挥其知识、技能、资金等优势来带动农村地区快速发展[7]。重视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的选拔工作,提高选拔标准,将政治素养列为最重要的考核条件。第三,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监督、管理,塑造高素质党员队伍。坚持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定期开展理论知识学习,提高党员同志的党性修养,坚定对党忠诚,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提高责任意识,增强落实各项政策方针的自觉性。形成制度化的管理机制,明确目标责任并定期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党员工作成效的5521978b840a2bf47803d5179595132a重要标准,考核结果向群众公示,优秀者可进行表彰并予以一定薪酬奖励;不合格者批评指出其工作中的不足,给出改正意见,引导其进步发展。落实上级巡回检查制度,加强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监督,严肃惩治贪污腐败及作风问题,将党内监督、国家机构监督与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形成监督合力,保证党员队伍质量。

3.2 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拉动振兴引擎

第一,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经济引领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着重提出“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抓住农村经济建设主线,提高对农村经济建设的引领与开拓,增加农民群体收入,从而按比例收取更充足的党费,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实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发展。农村基层党组织应结合本地乡村特点,设计并落实适合的集体经济发展规划,成为领导村民致富的“领头羊”与“主心骨”。农村基层党组织应帮助党员干部树立新型经济发展观,并外请专家教授向党员干部、村民传授最新技术经验,以求经济政策落到实处。发展农业现代化和集体经济,努力实现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带领农民群众走上致富之路。第二,促进提升政府财政支持力度。财政支持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基层党组织要起到沟通协调的作用,为农业农村的建设争取尽可能的资金支持。及时向政府反应本地农村发展的难题,促使政府加大对农村发展的经济投入,对符合条件的项目开发进行政策和财政补贴。第三,探索开创新型经济发展模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治方向,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性质,发展新型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注意农村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开发农业经济的多重空间,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将产业链在农村地区延伸发展,将更多利益让渡给农民群众。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基础上,推进承包权和经济权分离,促进经济流转运行。融合互联网技术,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构建完整产业体系;探索资产参股、物业出租等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方式。将工作下放到基层群众之中,为农民群众做实事、干实业,拉动经济发展引擎。

3.3 推进文明乡风建设,发挥精神动力

第一,改善农村党员干部作风。良好的作风建设,是党员干部正确发挥工作能效、密切联系群众的关键。应严格开展理论学习班,让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的先进理念,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党的优良作风与优良传统。加强政策法规教育,提高农村基层党员的文化素养,保持清正廉洁依法办事,并自觉接受监督。鼓励嘉奖优秀党员,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严肃治理党员违法乱纪现象,营造良好党内环境。第二,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正确认识农村群众文化水平较低、陈规陋习尚存的情况,针对性地推行精神文明建设[8]。一方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开展文明建设工作,利用优秀文化滋润、凝聚人心。面对农民群众,党员干部应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弘扬劳动精神、创造精神,让农民在实干中创造价值,增强勤劳致富的信心。另一方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教育途径。采用信息化、网络化方式帮助农民了解适应新的乡村发展模式,传授新兴知识与技术,培育新时代实干型农民,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第三,继承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我国农耕文明历史底蕴深厚,蕴含着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要将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是德治的关键组成部分。深入挖掘农村勤劳节俭、诚实守信、善良淳朴的美德,继承以和为贵、重实际轻幻想的优良传统,弘扬尊师重友,孝敬父母的优良家风,摒弃落后腐朽思想,改造陈规陋习,打造新时代文明乡风。

4 结束语

推动农村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任务,也是维系社会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环节。推动农村高质量发展必然要依靠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引领促进作用,新时代面临新挑战,自然村落衰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升级、农村地区文化发展滞缓等弊端使得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受阻。农村基层党组织应贯彻自我革命精神、强化问题意识,加强组织建设与监督管理,提高经济引领能力,推进文明乡风治理,为实现乡村振兴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1] 王立峰,孙文飞.建党百年来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演进历程与经验启示[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21(5):84-91.

[2] 霍军亮,吴春梅.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困境与出路[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1-8,152.

[3] 林星,王宏波.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内涵、困境与出路[J].科学社会主义,2019(5):115-120.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9.

[5] 霍军亮,吴春梅.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与路[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9(1):69-77.

[6] 习近平.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J].新长征,2023(7):4-11.

[7] 王同昌.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振兴研究[J].中州学刊,2019(4):14-19.

[8] 于衡.做好辽宁农村党建工作引领乡村振兴[J].农业经济,2022(6):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