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活动本身既是学生理解运用知识技能、发展潜能的过程,也是师生共同发现、体验、追求、创造美的过程。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数学的美育功能,使学生不仅能够得到美的享受,还可以获取知识、开发智力,实现“德”“智”“美”的协调发展。
1.从数学知识中发现美、体验美
数学教师应充分发掘教材中的数学美育源泉,将发现美作为学生掌握真知的先导。通过展示数学美的内容和本质,让学生获得美的体验,逐步形成数学美的观念,以美的规律、美的方法去获取、掌握数学知识。
一是探索、揭示数学内在之美。数学的美无处不在。美的形式能够激发学生兴趣,诱发丰富联想,提高思维能力。由美产生的愉悦心理体验,是学生追求真知的支柱和动力。教学中,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探索、揭示和欣赏数学的内在之美。例如,在计算练习时,出示算式“0×9+1=1,1×9+2=11,12×9+3=111,123×9+4=( ),1234×9+5=( ),12345×9+6=( )……”引导学生观察算式的特点,找出规律。当学生面对由算式组成的“宝塔”时,不禁惊叹数学的神奇之美。这样的计算教学,便是一种美育。
二是体验、品味数学的对称美、形象美。对于高度抽象的数学知识,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尽可能选择较为直观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让数学中的美看得见、摸得着,从而触动学生情趣,激起学习兴趣。例如,在几何图形教学中,充分利用幻灯片进行旋转、抽拉、覆盖等操作变化,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欣赏图案的对称美、操作美。还可以把教学内容制作成动画课件,利用形、声、色、动等形式,使静态的画面动作化、抽象的知识形象化。
2.联系生活实际想象美、创造美
华罗庚指出,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因此,教师应挖掘数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因素,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例如,在学习了如何求长方体表面积之后,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一个能将自己的牙膏装进去的牙膏盒。学生在测量、计算、制作中,既增强了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也锻炼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能在欣赏自己与他人的作品中,提高审美情趣。
同时,教师也应注重挖掘学生潜能,创造想象美。例如,在教学圆面积计算公式时,让学生把圆平均分成16等分,并进一步拼成近似的、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即用化归思想——“化曲为直”,来实现化未知为已知的目的。当学生推导出圆面积求积公式后,教师可以再创设一个将圆平均分成32、64、128、256、512等份的情景,让学生闭着眼睛想象,拼出的图形是否越来越接近标准的平行四边形或梯形。在这种“有限割拼、无限想象”的学习中,学生大脑潜能得以发挥;在数学美的陶冶中,实现主动且生动地成长。
编辑 _ 李刚刚 张睦函(见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