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实践让劳动育人更高效

2024-09-24 00:00李树新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4年8期

近年来,北京市燕山东风中学坚持“以五美教育培养美的学生”的课程开发理念,以“优势学科为龙头,推动促进其他学科课程开发”的战略思路,建立并实施了德、智、体、美、劳五大校本课程体系,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为贯彻落实劳动育人,学校不断丰富课程内容,优化系统设置,整合教育资源,把劳动教育落实到课程教学和校园日常中,逐渐形成了浓郁的劳动教育氛围。同时,学校充分发挥校内外实践平台优势,开辟劳动教育的社会实践渠道,实现了校内与校外、劳动与教育的协同发展。

1.劳动教育与校本课程相结合

学校积极开发校本课程资源,着力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以植物园设计为例,学校在食堂边开辟植物园,并聘请专业人员带领学生种植庄稼、蔬菜、水果。从春种到秋收,从种子萌发到果实累累,学生亲身体验农事劳动,观察植物成长,分享收获喜悦。学校每年秋天都会举办“采摘节”,学生在亲手采摘、硕果品尝中,对劳动教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感悟,也更全方位地感受到劳动之美。目前,这片植物园已经挂牌成为燕山中小学生实践基地。通过劳动实践,学生不仅掌握了种植的基本技能,培养了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也在集体活动中增强了团队意识和责任感。

2.劳动教育与社团活动相结合

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生活技能,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学校与燕山东风街道、少年宫等合作,开设了烹饪、剪纸、衍纸、扎花、园艺等多门社团课。通过学习与实践,学生不仅掌握了动手操作的基本技能,还培养了动脑能力、合作意识和创造精神。此外,学校还积极邀请家长走进课堂,带领学生体验制作酸奶、葡萄酒、驴打滚等。学生在跟随家长学习烹饪的过程中,体会到了父母的艰辛和不易,培养了主动参与家务劳动的意识。同时,学校还为学生提供展示作品的平台,持续激发学生劳动实践和创作的热情。

3.劳动教育与传统节日相结合

为发扬中华民族热爱劳动的传统美德,学校积极把劳动教育与传统节日相结合,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内涵,为学生提供亲身体验和践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机会。例如,在端午节中,学校组织学生包粽子,每一个环节都由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仅感受到了传统节日的魅力,而且收获了劳动的成果与快乐;在重阳节中,学校号召学生为家中的长辈和身边的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组织学生走进敬老院和孤寡老人家中,帮老人打扫卫生,陪老人聊天畅谈,学生们积极参加活动,为老人献上精彩的节目和真挚的祝福,将自觉劳动的意识转化到实际行动中。

4.劳动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为拓展劳动教育空间,丰富和深化劳动教育内容,学校每学期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大课堂。通过翻地起垅、田间种植等劳动体验,学生体会了春种秋收的劳动意境,掌握了基本的生存技能和劳动技能。每学期学校还组织学生走进燕山职业学校和教育基地,体验彩绘、拓印、染纸、模型制作等既生动有趣又具有技术含量的活动;完成了农事劳动、植被认知、体能拓展等既新奇又富有挑战性的实践任务。此外,学校还与燕山东风街道积极合作,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在劳动实践和生活体验中,学生不仅提升了劳动能力和传统文化素养,还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和沟通能力,在活动中感悟不同职业辛苦的同时,更加尊重劳动者的辛勤付出。

5.劳动教育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

为科学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学校建立了一套科学、系统、立体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力求关注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进而激励和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学校以促进学生持续发展为目标,注重过程评价,建立合理、公平、透明、易操作的评价系统,采用线上与线下评价相结合、过程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形式,制订“劳动大盘点”清单制度,通过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家长参评等方式,推动劳动教育形成闭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例如,在家庭劳动中,要求学生主动承担家务劳动并参与家庭事务管理,参加家务劳动时间每周不少于2小时;要求学生建立详细的家务劳动清单,并通过影像资料、劳动心得、家长评价等形式反馈劳动成果;最后,学校会将学生的劳动情况记入综合素质档案中。

未来,学校将持续坚持“五育”并举,在劳动育人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以实在而丰富的劳动教育关照每一位学生的未来。

编辑 _ 汪倩 智雨荷(见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