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思维能力培养

2024-09-24 00:00高俊梅杨照霞张雅青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4年8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古诗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思维材料。作为语文教师,可以适时使用想象、分析、质疑、比较等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1.借助吟诵,培养直觉思维

在古诗教学中,通过反复吟诵,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直觉思维。以《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为例,学生通过反复吟诵,会比较出诗中的“喜”是有细微区别的。“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是诗人历经了七年多的安史之乱之后得以返乡生发的喜极而泣的情感;而“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是惊喜,是狂喜。学生在反复吟诵中,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语感,形成直觉思维。

2.借助想象,培养形象思维

借助画面想象。学生从诗句中有画面感的词语展开想象,可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圈出有画面感的词语,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描述诗中所描写的景物,真正地理解诗的内涵,培养形象思维。

借助音乐想象。选择恰当的音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挥想象力。例如,学习《雪梅》一诗时,配以乐曲《梅花三弄》,让学生边听边想象,感受梅花高洁的品质,培养形象思维。

借助意境想象。根据古诗的内容,有意识地创设情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的含义。以《出塞》为例,教师可以播放苍凉的音乐,出示边塞的关卡和清冷的明月,还可以播放表现古代将士战场厮杀的视频,帮助学生理解。

3.借助比较,培养辩证思维

借助背景比较。结合创作背景进行比较阅读,能真正理解古诗中所表达的内涵和情感。例如,《出塞》和《凉州词》都是描写戍边战士保家卫国的情怀,但情感却有不同。王昌龄生活在边塞战争频繁的年代,感叹朝廷用人不当,国无良将,远离家乡的将士们不能回归故乡。《凉州词》描写的是将士们出征之前,在酒筵上豪饮的场面,展现将士们为国出征、不惧生死。比较背景之后,学生发现,虽然两首诗主题相同,但是表达的情感却各有侧重。

借助语言比较。学生要习得诗歌所特有的表达方式,这会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感受古诗的意蕴。例如,《马诗》《石灰吟》《竹石》这三首诗非常适合学生进行比较阅读。教学时,教师要聚焦诗人所依托的事物,引领学生通过比较阅读古诗和相关材料,才能更好地把握诗歌所蕴含的价值。

4.借助质疑,培养创新思维

质疑对于学生在古诗阅读中提升思维具有重要作用。以《夏日绝句》为例。在上课伊始,学生结合预习提出自己的质疑,如“为什么这首诗要写项羽而不是其他英雄人物”等。为了解决疑问,学生通过研读诗中的典故,深入思考诗所蕴含的情感。因此,这些质疑成为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

编辑 _ 李刚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