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向衔接,横向联合,统筹推进小初高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2024-09-24 00:00张斌平袁立新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4年8期

作为一所教改试验校,北京景山学校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党建引领,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始终把培养“有爱国情、立报国志、效强国力”的攀峰学子作为培养新时代青少年的基础工程,着力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纵向衔接,横向联合,统筹推进小初高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1.组织建设一体化:加强顶层设计,强化组织力量

在党组织领导下,学校强化问题导向,推进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的校本组织体系。党组织充分发挥领导作用,通过横向联动、纵向破壁统筹推进,强化薄弱环节,把支部建在教育教学一线,打破校区、学段界限,以学科组或行政岗位为基础,内设10个党支部,如思政(含心理)支部,包括南北校区小初高思政课和心理教师共16人。支部学习时间也是党员教师研究学段衔接和学科贯通培养的时间,通过支部建设将党建与教育教学重点任务深度融合,实现以党建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根本目的。

对一贯制学校来说,要充分发挥长链条育人优势,打破学段壁垒和学科藩篱,在学校层面成立小初高贯通的思政课教学领导小组,建立由各学科教师组成的课程思政研究小组,在全学科德育的基础上,强化课程思政;坚持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衔接、家校社融合,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合作,成立家校社共育基地,为家庭教育提供正确引导;积极拓展社会资源,促进师生在社会实践和真实情境中开展思政教育。

2.课程教学一体化:着眼学生成长,形成育人合力

学校持续探索思政课教学小初高十二年一体化建设,按照“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原则,统筹研究各学段思政课程的目标、内容、育人方式和评价方式,探索一体化教学模式。

科研引领,推动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有效融合。学校成功立项北京市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小初高学段思政课教学衔接的实践研究”,并组建教师协作体,由学校党委书记作为负责人,邀请小初高思政课教师20人全部参与,围绕思政课教学衔接问题,通过教学研讨、听评课指导、课例研究等,夯实理论基础,反哺教学,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实效性,实现课程建设、教学改进和课题研究能力的同步提升。

整合教学内容,打通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知识点。把一体化的切入点定位到教材知识点打通上,弄清楚小学、初中、高中这12年思政课到底讲了哪些内容、分布在哪一段、教学目标是什么。特别是要把交叉内容重点整理出来,将不同学段的层次性和区别研究出来,强化不同学段循序渐进、纵向衔接。小学阶段重在道德情感启蒙,注重讲人、讲事,落在情感认同;初中阶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础,注重体验式学习,在讲事的基础上明理;高中阶段重在提升政治素养,注重常识性学习,重点讲理的产生和推演的要求。

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为例,学校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方面进行一体化的递进衔接设计(见下表)。

同课异构,进行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实践。组织开展不同学段的同课异构,通过磨课、观课、研课等,深入研究不同学段思政课教学的有效衔接,不断提高教师的衔接意识。通过研究教材内容,确定了“坚持党的领导”“中国梦”“共同富裕”“权利与义务”等多个主题。通过同课异构,教师关注学生在知识、能力、习惯、方法等方面的衔接,对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过程等核心问题进行重构,并结合主题意义迁移、延伸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式,找准衔接点,设计多样的教学活动,探索小初高思政课教学一体化的实践方向。例如,“坚持党的领导”主题教学,小学重在激发学生对共产党的热爱,初步感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初中阶段引导学生从宪法角度认识中国共产党,认识党的性质、宗旨和领导地位;高中阶段重在让学生理解并认同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又如,“中国梦”主题教学,小学阶段旨在让学生初步认识重要历史事实,感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初中阶段引导学生对国家发展现状有宏观的认识,了解国家未来发展的方向,能把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结合起来;高中阶段要求学生了解中国梦的内容指向和历史意义,明确青年在中国梦实现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加强教研,构建一体化教研体系。学校重视校本教研,努力打通学段壁垒,加快推进一体化培养、一体化研修、一体化教研和一体化备课,全面提升教研水平,建立纵向贯通的一体化交流研修机制。立足“高站位、宽视野”,要求思政课教师树立整体贯通的课程观、教学观,具有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和开阔的研究视野,更加系统地设计和实施课程教学。适当安排小初高教师在学段衔接年级流动,形成跨学段教师任教。聚焦跨学段,加强小初、初高教学衔接研究,使研修成为教师工作的常态,形成了“教研一体化”运行机制。

3.活动实施一体化:创新实践活动,提升育人实效

学校不仅重视思政课教学一体化建设,而且采取课内课外协同、党团队活动与教学有机融合的实践创新方式,确保学生所感、所学与实践紧密联系,做到知行合一。全面打造党、团、队与思政课教学有机融合的“大思政”格局,形成活动共融、资源共享的小初高思政教育衔接新格局。

开展目标整合的主题式活动。牢牢把握思想政治引领这一灵魂主线,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对法治教育、安全教育、节日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进行统一主题设计、形式分层设计。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学校举办了“传承红色基因 铸就攀峰精神”纪念建党100周年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从“学”“讲”“做”三个维度构筑,分年级、分学段且面向全体师生开展。

开展学段衔接的联合式活动。充分发挥跨学段贯通培养、联动育人的机制优势,通过大手拉小手共同参与实践活动,使少先队员建立起对共产党、共青团的真挚情感和政治向往,传承红色基因。学校少工委组织共青团员给少先队员进行团队衔接的团前教育,组织少先队员为一年级学生进行队前教育。结合“六一”儿童节、“1013”建队日等少先队重大节庆日,探索开展跨学段的少先队仪式教育,开展了“‘三个面向’助攀峰 强国少年共筑梦”主题队日活动,为九年级、二年级举行集体离队、入队仪式,离队队员为新入队队员戴上红领巾、九年级中队旗手为二年级中队授中队旗,彰显了星星火炬的传承。

开展资源共享的协同式活动。积极开发社会教育实践基地和校外辅导员资源,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模式。大力整合家长教育资源,建立以党员为主体授课群的家长辅导员资源库,组织“攀峰家长讲堂”,开展了“祖国的传统医学——中医药文化”“少年强则国强 科技兴则国家兴”“法律相伴、护航成长”等讲座。在四年级和八年级联合开展的“红领巾相约火焰蓝”活动中,以家庭为单位,自愿参与自主实践活动,共同关注、学习消防安全常识,突出家庭教育在学生安全意识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协同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本文系2022年北京市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一般研究课题“小初高学段思政课教学衔接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XXSZ2022YB60)阶段性成果

编辑 _ 汪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