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家庭作业的思考与设想

2024-09-24 00:00高德胜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4年8期

家庭作业在当下社会备受关注,前一段时间网络上的“秦朗的寒假作业丢在巴黎”事件,就是流量博主对家庭作业的广泛社会关注度的一种利用。

每一个受过教育的人,在家庭作业上,可以说都有一段“辛酸史”。即使成绩优异者,也要每天面对“作业题海”,他们之所以在家庭作业之外还有精力去校外补习,在于善于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比如,将一些零碎的、容易的作业在课间写完,晚上在家再集中精力完成那些“大块”的、繁难的作业。对于那些学习吃力的学生来说,家庭作业几乎是他们每天都要翻越的“高山”,写到半夜并不是稀奇事,牺牲掉的是休闲、睡眠与生活时间,甚至是身心健康。

对有学生的家庭来说,家庭作业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家庭生活的定调者。为了孩子完成作业,家庭成员需要改变生活方式,比如,祖辈晚上在家也不能看电视,以免影响到孩子写作业。家庭作业甚至改变了父母在家的生活内容。父母有自己的工作,也要操持家务,到了晚上、节假日,本来应该是休闲调整的时间,现在却要用来辅导、监督、检查孩子写作业。家庭作业还成了亲子关系的一个“变量”:本应温馨和谐的亲子关系,如果经不起家庭作业的考验,就会冲突迭起、紧张激烈。

作业负担是学生课业负担的“重头”,“双减”的一个重要指向就是家庭作业。包括“双减”在内的减负政策,所追求的政策效果是课业负担的减少、减轻。也就是说,家庭作业重不重、多不多,是研究者、政策制定者与社会大众所关注的焦点。但这样的关注点,其实是有预设的,即以家庭作业存在的合理性为基本预设。它内在的逻辑是:家庭作业本身是合理的,现在之所以要治理,只是因为家庭作业的量太多了,如果将家庭作业的量减到合适的程度,家庭作业就没有问题。

家庭作业(homework)说到底还是“学校工作”(schoolwork),只是因为从学校带回家里来做,就变成了“家庭作业”。这里就牵涉到学校与家庭这两个社会实体的权力关系问题。“家庭作业只要不超量就是合理的”这一判断是基于学校有权通过布置家庭作业等方式干预学生及其家长的家庭生活这一前提的。这一前提,现在可以说已经变成了我们的潜意识,已经有点儿“天经地义”了,我们已经失去了对其合理性进行质疑的意识。从道理上讲,家庭与学校是各有边界的社会实体,各自只能在自己的功能范围内活动,超出边界,将手伸到对方领域,就是越界。子女虽然在学校上学,家长可以关心子女的学校生活,但不能干预学校在课程、活动等专业安排上的事情。反过来也是一样,学校有自己的专业事务,但学生及其父母在家如何生活,如何安排家庭范围内的时间与活动,是家庭自己的权利,学校是无权干预的。如今,通过家庭作业这一方式,学校将手伸到了家庭之中,某种程度上说,改变了家庭生活的内容与形式,改变了亲子关系。可以说,学生将家庭作业带回了家里,实际上也就意味着“将学校搬回了家里”,家庭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学校的延展部分。

道理如此,但我们已经很少能够意识到这个道理的存在。我们很难去设想这样的生活:学校无权布置家庭作业,学生在学校做学生,履行学习职责,回到家里就不再是学生而是子女,履行做子女的责任,与父母一起过与学校学习无关的家庭生活。

在目前的思想认识与激烈的教育竞争条件下,学校只将自己的活动限制在学校边界之内并不现实,减少家庭作业量、减轻学生家庭作业负担,虽然是权宜之计,但如果能够真正落实到位,也还是有意义的。问题是,任课教师都觉得自己在家庭作业布置上已经很克制了,但学生总体上的作业量并不少,还是负担重。问题的症结在于,各科教师在布置作业问题上,缺乏沟通机制,每个任课教师都觉得自己布置的作业并不算多,但加在一起,就很多了,甚至超出了学生能够完成的时间量。

因此,在目前情况下,学校建立“家庭作业的学科联席制度”就很必要。在班主任的协调下,各任课教师每天进行沟通,对各自将要布置的作业进行汇总,衡量总体作业的多少,然后进行适当的增减。当然,对当天作业量的这种衡量,是预判性的。预判就会有失准的时候,这就需要进行事后检查与验证,根据学生的反馈为下次作业布置提供经验。任课教师还可以就家庭作业布置,进行每周的工作交流。甚至可以建立每月会议制度,邀请学生、家长代表等共同交流作业问题。

不容回避的是,“家庭作业的学科联席制度”如果建立并运行起来,班主任、任课教师每天都会由此多出一项工作。但家庭作业是如此重要的一个教育问题,国家出台那么多政策,采取那么多措施,都是为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通过“家庭作业的学科联席制度”展开家庭作业的学科合作,如果确实有助于减轻学生的家庭作业负担,学校与教师所增加的负担就是值得的。当然,不能将负担全都转嫁到教师身上,社会、政府与学校,也应花大力气,将教学工作之外、与教学无关的各种负担降下来,为开展“家庭作业的学科联席制度”创造条件。

编辑 _ 李刚刚 配图 _ 陈孟宇

高德胜,华东师范大学“紫江学者”特聘教授、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执行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版初中《思想品德》《道德与法治》教材主编。出版《生活德育论》《道德教育的时代遭遇》《道德教育的30个细节》《道德冷漠的教育省思》等专著10部。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及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著作与研究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全国首届优秀教材特等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上海市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其他多项部(省)级优秀成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