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新常态的宏观背景下,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其稳健运营与风险防范能力对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促进市场健康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而内控制作为企业管理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有效性直接关系到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资产的安全完整以及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深刻变革和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国有企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机遇。本文旨在探讨经济新常态下国企内部控制的现状、问题及其与财务风险预防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经济新常态对国企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经济新常态作为当前宏观经济环境的显著特征,对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提出了更加严峻与多维的新要求。在新常态背景下,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转向中高速,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深化,国有企业面临着更加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与竞争态势。因此,内部控制作为保障企业稳健运营、防范风险的重要机制,其有效性与适应性成为关键。
国企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内控制度执行不力 尽管多数国企已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但在实际操作层面,通常存在“重制定、轻执行”的现象。内控制度被视为“纸上谈兵”,未能有效融入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之中,导致制度执行流于形式,难以发挥其应有的约束与指导作用,这背后既有管理层对内控重视不足的原因,也有员工对内控要求理解不深、执行不力的因素,共同构成内控制度执行力不强的现状。
风险管理不到位 随着市场环境的日益复杂多变,国企面临的风险种类与强度显著增加。然而,部分国企在风险管理方面仍存在明显短板,表现为风险识别机制不健全、风险评估方法落后、风险监控体系松散以及风险应对策略缺乏针对性与有效性,导致风险管理不到位,使得企业难以及时识别潜在风险,更无法有效应对已发生的风险事件,严重制约企业的稳健发展。
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 信息化是现代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但在国企群体中,信息化水平却呈现出显著的差异,一些前瞻性较高的国企已构建起高度集成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内部控制流程的自动化与智能化,大幅提升了管理效率与风险防控能力。而另一些国企则因资源投入不足、技术基础薄弱等原因,内部控制信息化程度较低,难以适应经济新常态下对高效、精准管理的要求,信息化水平的参差不齐,进一步加剧了国企内部控制效果的不均衡。
监督机制不健全 完善的内部监督机制是确保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执行的重要保障。然而,部分国企在内部监督机制建设上仍存在不足,监事会等监督机构未能充分发挥其独立性与权威性,导致对内部控制活动的监督与评估力度不足。此外,内部审计、纪检监察等监督资源也未能形成有效合力,使得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难以被及时发现与纠正,进而削弱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为腐败等违规行为提供滋生土壤。
国企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预防的关系
内部控制是财务风险预防的基础 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规范企业的业务流程、明确岗位职责、强化内部监督等措施,确保企业经营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完整、财务报告真实可靠,为财务风险预防提供坚实的基础。通过内部控制,企业能及时发现和纠正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有效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
财务风险预防促进内部控制的完善 财务风险预防作为内部控制的重要目标,通过对财务风险的识别、评估、监控和应对,企业可以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流程,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同时,财务风险预防还能促进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提升,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经济新常态下国企内部控制及财务风险预防的策略
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在经济新常态下,国企应根据要求和自身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在构建内部控制体系时,明确内部控制的目标与原则,紧密结合企业发展战略与经营管理需求,确保内部控制活动与企业长期目标相一致。内部控制目标包括提升经营效率、保障资产安全、确保财务报告真实可靠、促进合规经营等多个维度,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内部控制框架。同时,明确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如全面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制衡性原则等,为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与执行提供根本遵循。针对现有内部控制流程中存在的冗余环节和效率低下问题,国企需进行全面梳理与优化,通过流程再造和精细化管理,简化审批程序,减少不必要的层级,提高决策效率和执行效率。在此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ERP系统、大数据分析等,实现内部控制流程的自动化、智能化,提升内部控制的精准度和时效性。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是内部控制体系有效运行的基础,国企应围绕关键业务环节和高风险领域,制定和完善各项内部控制制度,包括财务管理制度、采购管理制度、销售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等,并明确各岗位的职责、权限和责任主体,确保内部控制活动有章可循、有据可查。通过建立健全的问责机制,增强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力和约束力,形成全员参与、共同监督的良好氛围。
强化风险管理能力 在构建高效的风险预警系统中,国企应通过多渠道、多来源的信息收集与分析,及时发现并预警潜在风险,这要求企业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政策敏感度,能够准确把握市场动态、政策走向和技术发展趋势。同时,运用现代风险管理工具和技术手段,如风险地图、压力测试等,对潜在风险进行量化评估,为风险应对提供科学依据。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估,综合考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影响程度及企业承受能力等因素,确定风险等级和优先处理顺序。并建立风险监控机制,对风险进行持续跟踪和监控,确保风险变化得到及时捕捉和应对,通过定期的风险评估与监控报告,为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指导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风险应对策略的调整。风险应对作为风险管理的最终目的,国有企业应制定科学的风险应对预案和应急措施,明确各类风险的应对策略、责任主体和操作流程,在风险事件发生时,能迅速启动应急预案,调动各方资源,有效控制和减轻风险损失,并注重风险应对后的总结与反思,不断优化风险应对机制,提升企业的应急响应能力和风险防控水平。
推进信息化建设 面对经济新常态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国有企业应积极响应数字化转型的浪潮,将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入内部控制体系之中,构建高效、智能、透明的内部控制信息系统。首先,国企需基于自身业务特点与管理需求,定制化开发或引入成熟的内部控制管理软件,实现内部控制流程的数字化重塑,覆盖企业运营的全链条,包括采购、生产、销售、财务、人力资源等各个环节,确保内部控制活动能够无缝嵌入业务流程之中,实现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监督的闭环管理。其次,系统还应具备高度的灵活性与可扩展性,以应对企业未来业务发展与战略调整的需求。在信息化建设中,数据是核心资源,国企应打破部门壁垒,建立跨部门、跨业务的数据共享机制,确保内部控制所需信息的全面、准确、及时获取。通过构建统一的数据平台,实现数据的集中存储、标准化处理与智能化分析,为内部控制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再次,利用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深度挖掘,揭示潜在风险点,预测未来趋势,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革新,更是管理模式的转型。最后,国企还需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内部控制深度融合的路径,例如利用区块链技术增强数据透明性与不可篡改性,保障内部控制信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通过人工智能算法优化内部控制流程,提高审批效率与准确性,降低人为操作风险。运用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控关键业务环节,实现风险预警的即时响应与快速处置。
提升员工内控意识与专业能力 国企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不仅依赖于制度的完善和技术的革新,更离不开员工内控意识的增强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因此,国有企业应高度重视员工内控意识与专业能力的培养。通过建立常态化的内控培训机制,将内部控制知识纳入员工培训体系,确保从高层管理者到基层员工都能深刻理解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培训内容应紧密结合企业实际,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涵盖内部控制的基本原理、法律法规、风险识别与评估方法,又包括具体业务操作中的内部控制要点与技巧。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方式,增强培训的互动性与实效性,提升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与实际操作能力。还应激发员工参与内部控制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国有企业应将内部控制执行情况纳入员工绩效考核体系,作为评价员工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设立内部控制专项奖励基金,对在内部控制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团队给予物质与精神双重奖励,形成正向激励效应。同时,建立健全内部控制责任追究机制,对违反内部控制规定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刚性执行。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与基石,国企应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将内部控制理念深深根植于每位员工的心中,成为企业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举办内部控制主题活动、编发内部控制宣传手册、设置内部控制宣传栏等多种方式,营造“人人讲内控、事事要合规”的良好氛围。让员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内部控制文化的熏陶,将内部控制要求转化为自觉行动,共同推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不断完善与提升。
经济新常态下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及财务风险预防需从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强化风险管理能力、信息化建设与人力资源培养方面协同推进。构建起更加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为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作者单位:安徽省生态环境产业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