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审计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基层审计机关作为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执行主体,在深化研究型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面临诸多问题和困难。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新要求,促进审计工作取得实效,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深化研究型经济责任审计的有效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旨在对此进行深入研究,以期对新形势下基层审计机关更好地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提供有益借鉴和启迪。
新形势下基层审计机关深化研究型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意义
适应经济发展新要求,提升审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期的今天,审计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在此背景下,基层审计机关需要适应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增强经济责任审计的政治属性和政治功能,把党中央部署把握准、领会透、落实好,自觉融入大局,主动服务大局,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提升审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审计工作要与新的经济形势更加契合,重视新兴产业、新模式,使审计在经济发展中更好地发挥作用。科技不断发展,审计工作数字化、智能化成为趋势,基层审计机关要投入更多资源用于购置先进的审计技术装备和信息化建设,提高审计精准度和效率。在适应经济发展新要求的过程中,基层审计机关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履职能力。坚持全面从严治审,始终做到依法文明审计、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坚持用政治眼光观察和分析经济社会问题,得出的所有审计结论都要用证据说话、用事实说话;始终做到坚持原则、一查到底,在职责范围内大胆监督、如实报告,塑造敢于担当的职业精神,维护审计队伍良好形象和审计监督权威性,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审计工作的新要求。
不断拓展审计监督领域,增强经济责任审计监督的覆盖面 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审计工作已广泛覆盖各个领域,包括国民经济核算、财政资金使用、国有资产管理、自然资源利用等多个方面。随着政府的工作重点会不断调整,审计工作应围绕政府工作中心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确保审计内容与国家政策保持高度一致。在新形势下,研究型审计是审计发展的必由之路,按照审计署“全覆盖”“两统筹”“聚焦主责主业”等工作要求,基层审计机关研究型经济责任审计应重点聚焦国家的重大政策落实和战略部署贯彻执行等方bcaf73bb1742500d00eac00890247562面,将研究型审计理念贯穿于经济责任审计全过程,在项目立项、审计对象、审计重点、项目管理、质量把控、审计整改等环节,全面深入开展分析研究工作,增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前瞻性和科学性。
增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审计机关要加强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支素质过硬、业务精湛的审计人才队伍。这包括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加强对新兴领域和新业态的专业知识培训,为适应新经济形势下审计工作的要求,不断增强审计人员的综合能力和专业技能。审计机关要加强对审计法律法规的学习和研究,不断提高理解和运用审计法律法规的水平,增强法治意识,确保审计工作合法规范。对审计标准和方法进行研究和创新,不断提高审计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确保审计工作的准确可靠。审计机关还应加大对审计技术装备和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提高审计工作现代化水平,提升审计工作的专业性。
基层审计机关深化研究型经济责任审计面临的挑战
专业研究型人才队伍建设不足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涉及层面较高、政治属性强、内容范围广、时间跨度长、经济事项复杂、审计难度大等特点,对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结构、组织协调能力、研判和分析研究问题的能力等综合能力素质要求较高,研究型经济责任审计的专业性、理论性、政策性、宏观性、系统性更强,要有政策水平与综合分析能力较强的专业人才支撑,但是目前基层审计机关在研究型经济责任审计的专业人才储备相对不足。这就造成了在开展复杂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时,缺乏足够的专业人才来应对挑战,影响了审计工作的专业性。现有审计人员在知识结构、能力水平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对研究型经济责任审计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缺乏系统性、专业性的知识储备。这就造成了在开展审计工作时,很难做到全面深入地进行研究分析,影响了质量和效果。由于审计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审计人员应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和应变能力,但目前这方面的培养和储备在人才队伍中尚有欠缺,基层审计机关亟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审计工作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 现行的审计法规对涉及研究型经济责任审计存在一定的空白和不足,对新形势下审计工作的需要还不能完全覆盖。在经济责任审计实践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比如,在数字化审计过程中,如何保障数据安全、防止数据泄露成了一个重要问题。但目前的法律法规体系对这些情况和问题还没有做出明确规定,造成审计工作在处理这些问题时有一定的难度和不确定性。在实际审计工作中,可能会涉及不同领域的法律法规,这些法规之间的衔接和配套还不完善,导致审计工作无法准确判断和处理跨领域的问题。审计工作法规制度在适应新形势下也有一定难度。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变化,审计工作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在不断增加和变化,但现行法律法规体系对这些变化未能及时跟上,造成审计工作在处理新问题上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经验不足和案例不足 由于研究型经济责任审计相对较新,审计人员在这一领域缺乏相关的实践经验。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复杂的审计情况,比如对一些特殊的行业和领域开展经济责任审计,被审计对象所处的行业、适用的行业标准及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等方面,没有相关经验参考和借鉴,审什么、怎么审都是全新挑战,使得审计人员在处理这些情况时缺乏有效的指导和支持,容易产生盲区,出现失误,都需要审计人员对所审计对象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在审计实践中,案例是审计人员学习和借鉴的重要资源,但由于研究型经济责任审计案例相对较少,在处理类似问题时,审计人员无法提供借鉴的案例,造成审计工作难以开展。研究型经济责任审计案例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有些案例可能需要较长时间的积累和总结,但目前审计机关在这方面的工作还比较滞后,导致案例不足的问题尤为突出。基层审计机关要针对经验不足和案例不足等问题,加强对研究型经济责任审计的实践经验积累和案例总结。
基层审计机关深化研究型经济责任审计的有效策略
加强审计人员专业培训和能力建设 审计人员需要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上不断提高,以适应日趋复杂的经济形势和审计工作需要。审计人员通过业务培训班,能系统地掌握审计理论、方法和工具,提高审计技能和水平,增强对复杂经济活动的研判和分析能力。审计人员通过学习培训,不断提高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以更好地适应审计工作的需要,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通过培训使审计人员认识到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和自身业务能力的不足之处,有利于激发审计人员进行业务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增强审计工作激情和责任感,增强审计事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审计工作中,为深化研究型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积累知识储备。
加强相关制度的建设和完善 完善研究型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机制是保证审计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这包括明确审计机关的职责权限、规范审计程序与方式、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完善制度,保证审计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有利于增强审计工作的公正性。明确审计工作的程序和标准,将审计结果和报告公之于众,可以提升公众对审计工作的信任度,增强其公信力和权威性。建立灵活、开放的审计制度,鼓励审计机关探索新的方法和手段,推动审计工作向更加科学、智能的方向发展,有利于提升审计工作的前沿性、领先性。加强相关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对于深化研究型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意义重大。
加强经验交流和案例积累 经验交流是审计机关取长补短、相互借鉴的重要方式。不同地区、部门的审计机关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经验交流,可以促进各地审计机关经验互补、资源共享,提高整体审计水平。案例积累是审计工作一笔宝贵的财富。通过总结归纳审计实践中的典型案例,形成宝贵的案例库,为审计人员提供实践参考和借鉴,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复杂的审计工作。加强经验交流和案例积累,有助于促进审计工作的创新发展,促进审计机关整体业务能力的提升,激发审计人员的工作激情和创造力,推动审计工作朝着更加科学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加强经验交流和案例积累,能够提升公众对审计工作的认同感和信任度,增强审计机关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对于推动深化研究型经济责任审计,促进审计工作水平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新形势下基层审计机关深化研究型经济责任审计的路径探索意义重大。基层审计机关经济责任审计坚持走研究型审计之路,把研究当成基本的思维方式和工作习惯,沿着“政治—政策—项目—资金”这条主线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开展研究,贯穿审计立项、实施、报告、建议等环节。加强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理论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经济发展。加大对各类经济责任审计力度,提高审计机关权威性和威慑力。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基层审计机关的扶持力度,为基层审计机关提供更多的政策、资源支持。新形势下,基层审计机关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不断探索,全面把握审计全覆盖的本质要求,积极拓展审计工作领域,深入实际、深入一线,深刻认识和把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规律,总结推广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在实践中寻找破解深化审计、提升成效、评价定责、结果运用等难题的办法和路径,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作者单位:徐州市铜山区审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