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财务风险防控的角度来看,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管理是相互依存的,它在这些单位的运营中扮演着多重关键角色。然而,在财务风险防控的视角中,这些单位的内部控制管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风险防控意识不足、内控制度不够完善、风险辨识和评价不够周全等问题。部分事业单位沿用的管理方式已经与现实情况脱节,导致它们难以应对新形势下的财务风险挑战。
财务风险防范与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的内在联系
财务风险防范与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的联系是不可切分的,它们追求的宗旨是确保单位的经济行为遵循法规、资产不受损害、财务数据精确可靠,进而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与效能,同时预防和解决各种潜在风险。同时,财务风险防控要想有坚实的制度以及规范化流程,那么拥有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是必不可少的。此外,高效的财务风险管理也有助于内控体系的优化,能够及时揭示内控的不足之处,从而提升内控流程和规范。同时,内控管理在执行过程中搜集和整理的财务数据、业务信息等,在财务风险的评价与跟踪环节,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参考信息。在对财务风险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所收集的风险情报,还能反向作用于内部监管体系,促进其不断优化升级。而财务风险管理能有效预防财务风险的发生,内部监管体系的完善则确保了机构的运作合规和高效,这两者互为支撑,共同作用促进单位的长期稳定发展。
内控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作用
内控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作用是提高服务质量,保障资产安全,防范风险等。首先,内控管理能够保障资产安全,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规范资产的购置、使用、处置等环节,防止资产流失。同时通过定期盘点和清查,确保资产账实相符,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其次,提升财务管理水平,规范财务收支行为,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加强预算管理,严格控制经费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防范财务风险,如防止违规报销、挪用公款等行为的发生。再次,还能提高工作效率,明确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减少工作中的推诿和扯皮现象。加强内部监督和考核,激励员工积极工作,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最后,可以增强风险防范能力,识别和评估单位面临的各种风险,如经济风险、法律风险、廉政风险等。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财务风险防范视角下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存在的问题
风险防范意识薄弱 行政事业单位面临的一个现象是风险防控意识的缺失,这种情况可能导致一连串的不良后果。个人层面,员工对于潜在风险的应对往往缺乏足够的迅速性和警觉性。他们通常没有充分认识到常规工作中暗藏的风险因素。在进行日常业务时,员工会由于忽视法律法规及政策要求,导致不恰当的操作,进而引发法律风险。组织层面,单位整体对风险防控的轻视尤为突出。单位可能并未构建起有效的风险预警系统及应对策略,面对风险事件时,不能迅速且有效地应对,进而导致损失加剧。在进行决策制定的时候,因为缺乏风险评估,大概率会没有目的地推进项目或者施行相关政策,从而对单位的财务状况和声誉造成损害。造成这种风险防控意识欠缺的原因是复杂多元的。一方面,可能是教育和培训的不到位,员工没有接受到全面的风险防控教育,对风险的本质、特点及其危害缺乏了解。另一方面,单位内部可能存在一种不鼓励风险防控意识形成的文化,过分关注业绩而忽略风险。另外,缺乏适当的监督和激励机制,未能对有效防控风险的行为给予充分的激励,对那些大意忽视风险造成损失的行为也未能实施严格的惩处。
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管理规章方面存在明显漏洞。首先,这些规章未能涵盖机构的全部运营流程。其次,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缺乏足够的认知和防范措施。在资产的管理方面,未制定出对资产减值、报废等情形的明确评估和处理程序,从而提高了资产损失的可能性。再次,规章内容往往过于抽象,缺少具体的执行细节和标准。这些规章的不足之处使得执行过程中遭遇重重难题。工作人员对于含糊不清的规章难以做到精确执行,导致执行标准的不一致。某些环节由于缺少详细的操作指引,执行时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从而弱化了规章的权威及约束效力。最后,规章的不完善也给了某些人员利用漏洞进行违规操作的机会。
风险识别和评估不全面 某些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风险辨识与评价工作时,往往显现出一定的制约性。在确定风险关注的领域时,它们倾向于过分关注那些频繁出现或已被披露的风险类型,但对于那些不太明显或刚出现的财务风险,却缺少应有的重视。这种片面的风险视角致使这些单位在对风险的整体认知上存在较大的漏洞。由于没有全面地审视和分析可能面临的各种财务风险,单位在理解风险的性质、来源、影响范围和可能的后果等方面就会出现偏差。这会导致制定风险控制相关措施时,依据的风险认知有限,从而遗漏了那些未被关注到的重要风险。
财务风险防范视角下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优化策略
强化风险防范意识 强化对风险防控的警觉性是一项极为重要且影响深远的工作,它对个人的发展、单位的运行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进步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个人层面,提高对风险防控的警觉性意味着提升对潜在风险的洞察能力和评估能力。这要求持续地充实自我,掌握各类知识,洞悉不同行业潜在的风险类别、展现形态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在职业生涯中,预见职场竞争、技术变革等带来的挑战。经过持续性地学习以及实践,个人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时能够快速做出明智的决策。并实施有效的预防策略。对于机构来说,提高风险防控警觉性意味着构建一整套健全的风险管理机制。明确风险管理责任的主体,将风险防范任务详细分配至各个部门和人员;制定周密的评估程序,定期对内外部环境进行扫描,以识别潜在风险;同时,强化团队内部沟通与配合,确保各部门在风险防控上能够通力合作,形成强大的合力。从教育与培训的角度来看,单位应该为员工提供丰富多样的风险防范教育培训资源。这些教育资源可以通过举办讲座、在线课程、案例研讨等多种方式展开,帮助员工掌握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的方法与技能。并且,借助模拟演练等实践活动,员工能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在组织文化方面,单位需要营造一种重视风险防范的氛围。通过普及和强调风险防控的重要性,让员工将此视为日常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形成主动的行动习惯。同时,对于在风险防控方面表现突出的员工给予表彰和激励,以树立典范,激发全体员工积极参与风险防控的热情。加强风险防控警觉性还需建立高效的监督与反馈体系。定期对防控措施的执行成效进行审核与评价,及时揭示问题与不足,进行必要的调整与优化。鼓励员工积极提出风险防控方面的建议,构建一个开放且持续改进的防控体系。
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完善行政机构和公共事业单位的管理规范,强化风险防范本领,关键在于打造一套严密的内部监管体系。针对不同单位的实际状况,优先考虑对内控体系的精细调整,作为工作启动的关键环节。而对业务流程的深入分析则是这一过程中的核心所在。这需要对单位各项业务,如财务收支、资源分配、项目审批、员工监督等进行全面剖析。比如在资金管理方面,就要彻底理顺预算编制、资金拨付、报销审核到财务决算的每一个环节。揭示潜在风险点是工作的重点。在分析业务流程时,要利用风险评估的方法和工具,查找可能导致经济损失、违规操作、效率下降的风险因素。例如,项目审批中权限划分不清晰、监管不到位都可能导致风险的产生。明确内控规范的具体内容,针对识别出的风险点采取有的放矢的控制措施。比如在资源管理上,要详细制定资源采购、使用、维护、报废等各个环节的操作规程,并明确各环节负责人及必须遵守的审批程序。制定明确的操作规程和标准,旨在提升制度的导向性和可操作性。以费用报销为例,应详尽规定报销类别、报销额度、所需凭证及其填写要求等。确保内控机制的合理性,即内控体系应遵循基本内控原则,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并与单位的战略规划和业务发展相适应。同时,制度的实用性要求其在实际应用中简洁明了,避免烦琐 复杂,以便员工能够快速理解并顺畅执行。
风险识别、评估与控制 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的风险识别体系,组建跨部门的风险识别小组,共同参与风险识别工作。定期开展风险识别研讨会,鼓励成员分享各自领域的潜在风险,并进行全体讨论以及个人见解分析。加强风险教育与培训,为单位员工提供风险识别和评估的培训课程,提高他们对各类风险的认知和敏感度。邀请外部专家举办讲座,介绍行业内新兴的风险类型和应对策略。引入先进的风险评估工具和技术,运用大数据分析、情景模拟等方法。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制定详细的风险识别和评估流程,明确各部门在其中的职责和工作要求。构建风险信息库,对发掘出的风险实施分门别类、登记归档及持续监控。实施规律性与临时性的风险评价工作,确保每年至少完成一次全方位的风险评价,实时更新风险目录。在重要政策发生调整、经济环境出现变化或者单位重大工程启动之时,进行有针对性的风险评估。强化对外沟通与协作,与行业内其他机构交流互动,汲取他们在风险发现与评价领域的宝贵经验及优良做法。关注政策动态和行业研究报告,及时获取关于新兴风险的信息。建立风险监督和反馈机制,对已制定的风险控制措施进行监督和评估,检查其执行效果。鼓励员工反馈在工作中发现的新风险或风险变化情况。
只有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持续完善内控体系,全面提升风险识别与评估能力,才能在日益复杂的经济环境中稳健前行,为社会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服务。解决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风险防范和内控管理中的问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念,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改进和优化管理机制,就一定能够实现单位的可持续发展,为公共事业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