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勘企业成本控制技术

2024-09-24 00:00:00章翾
中国经贸 2024年26期

地质勘查项目是一类较为特殊的工程,其承担各种复杂的风险,包括环境风险、经济风险以及政策风险等,如今地勘领域的市场经济愈发复杂,相关企业也开始寻找提高竞争水平的路径,其中强化成本控制是一项有效对策,此外,企业还要基于经营发展实情来采用适当的成本控制举措。本文通过分析地勘企业成本控制的基本要求,进一步探究了地勘企业成本控制的有效技术手段。

地勘企业成本控制的基本要求

地质勘查工程项目对于资金的耗用较大,其成本控制也一直是关注的重点,企业在实施成本控制时会遵循下述几项基本要求。

第一,在保证地勘业务质量的条件下将成本控制在最低标准,地勘成本控制应做到“应省尽省”,实现成本的最低化管控,如此才能提高企业的经营利润。尤其是资金需求较大的环节,可以从多个角度开展成本管控,如调整资源配置、明确超支责任等,最终使总成本降低,确保项目获得较高收益。

第二,围绕地质勘查项目实际情况开展动态控制,地质勘查是一项较为复杂和烦琐的工作,其作业周期较长,也可能遇到各项不确定性的影响因素,因此其始终存在动态变化特点,成本控制要作用于地质勘查的每项工作,因而也要围绕着这种变化来调整控制策略,切实把握实情,防止成本超出合理范畴,强化控制的精准度与有效性。

第三,地质勘查的成本费用要做到专款专用,成本的规范控制必须确保费用按要求应用到对应项目或环节当中,如此才能细化成本控制的责任,使控制更为有效。例如,材料费用需要全用在材料的采购方面,不可挪作其他支出,如此才能使材料成本核算更为准确,也便于成本控制中对资金用途的有效追踪。

第四,要落实地质勘查成本控制的考核评估,成本控制不能只是空喊口号,许多企业支出高居不下的原因就在于成本控制不到位,尤其是部分地勘单位虽然搭建了成本管控机制,但其执行流于形式,因此,为强化成本控制,有必要落实考核工作,考核时可以将实际成本支出与计划支出的指标进行比对,深入分析偏差出现的缘由,再针对性调整。

地勘企业成本控制的有效技术手段

依据编制的预算表来确定项目的可行性 地质勘查单位要想从根源上控制成本,还要做好预算表的编制工作,依据预算表涉及资金额度来判断项目是否可行,使勘查业务的承接更为慎重,因此,地质勘查单位要全面收集项目有关的文件,考虑各种影响成本的要素,尽量避免有超出预期的增加成本,可以安排专业人员组成项目预算分析工作队伍,对项目各方面条件进行调查,提前进行经济风险的客观评估,把控好大额支出的部分,严格遵守《国土资源调查预算标准》与《地质勘查工程预算编制方法》的要求来进行编制,围绕项目实施预算的专业监管,明确物探与化探预算编制实施的各项要点,保证预算结果的精度达到要求,例如预算时所能够承受的勘查地形等级最高为1∶5图幅比例的等级,在采用大地电磁测深勘查技术时,若实际测点距离超过10000m,则每增加千米其实际预算标准都应当提高15%,若测区同时采用多类物探技术,且实际测网只需布置一次,那么在预算编制时要避免测网成本的重复预算。表1为某地质勘查项目编制的预算表情况。

依据预算表可以估算出地质勘查项目的总金额,再依据企业的经济实力来判断项目可行性,最终做出承接决策。除了要编制预算表外,也要补充预算编制说明书,其需要对预算编制方法做出解释说明,明确预算表式,工程概况、技术指标以及类似项目往年预算执行的状况等。地质勘查单位也应按照流程标准来分析项目承接后的效益,保证每个项目都能有效实施成本控制并获得收益。

实行全面预算管理 对于已经确定立项的地质勘查项目,对应企业也要实行全面预算管理。这种管理模式近些年在成本控制中的应用较为普遍,也展现了许多优势,其能够基于预算来合理配置企业各项资源,同时协调项目、部门、投资、财务以及经营等多方面的预算管理,全方位保障地质勘查企业的经济效益。全面预算管理在地质勘查单位的实施还要注意几点要求。

第一,完善管理的组织架构,发挥出不同部门的优势,全面预算管理需要企业各部门、各级人员的积极参与,如此才能将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单位内部要设置专门负责预算管理工作的部门,作为协调沟通其他部门的引领主体,同时还要设计项目组和预算跟踪考查的绩效组,保证其职责的准确划分与落实。

第二,积极宣传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确保每个部门的人员都能了解成本控制的要求,认识到自身参与预算决策的重要影响,增强其主人翁意识,使预算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第三,抓好全面预算管理的“四项结合”,首先是将全面预算管理与企业现金收支管理进行结合,资金的收支会直接影响成本,在进行全面预算管理时,要考虑企业能否将资金回笼,也要分析支出的合理范围,由财务人员做出管控,避免产生资金损失的风险问题,其次是将全面预算管理与目标成本管理模式有机结合,成本管理控制依据目标来进行执行,而预算管理也要纳入该目标的要求,如此才能避免成本超出预算,使地质勘查企业的利润水平不断提高,也助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再次是将全面预算管理与企业整体管理制度结合,可以参考宏观管理要求制定奖惩措施,对于预算指标未能够完成的项目负责人做出惩戒,防止成本控制不善而带来严重经济损失,最后是将全面预算管理与职工个人利益相互结合,例如将预算管理水平与部门、个人绩效挂钩,预算管理达标的集体或个体可以提高工作水平,这也能使其管理的积极性更强,保证地质勘查企业的成本控制有效落实。

完善地勘项目结算机制 地质勘查企业的成本控制,也不能忽视项目结算环节,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有些因素的影响具有不可抗性,容易造成成本超出预算范畴,还有些项目则是会中途变更,这也是适当增加结算时的成本,因此,现场的一切签证手续都要按要求获取,在结算时成为参考依据,以避免项目成本失控。企业可以安排专业的预算人员携带签证和预算编制文件来协助结算工作,也可委托一些造价服务机构进行结算书的科学编制,避免结算时出现遗漏或失误情况,对于项目的坏账内容要严格审查,逐一核对依据,以免造成损失。同时,地质勘查单位也要重视合同管理,在与承包方签订合同时,确认对方的资信条件,合同中也要包含工期、质量标准、计价方式、预付款以及结算时间等内容,使合同成为后续结算的有力支持文件,保障地质勘查单位的权益。此外,如今的工程项目规模越来越大,许多地质勘查项目也会持续较长时间,这也会拖延了工程款的结算进度,对此,地质勘查单位可以采用分步、分项结算的模式,使最终的竣工决算更为合理准确,也避免合作方推迟进行结算款项的支付而引发经济风险。

落实全过程的成本细化管控 与一般企业相比,地质勘查单位在成本控制方面的专业要求颇高,这源于其业务项目的复杂性特征,因此,为了使成本控制的目标达成,有必要落实全过程的成本细化管控,完善成本系统性控制的机制,确保每项资金都能合理使用,提高成本控制的规范水平。例如,在勘查项目正式实施前应制订可行的成本控制计划方案,对每个阶段、每个环节的项目成本指标进行分析,可以同类似工程项目比对,尽可能节省成本支出,对于项目总体的预算指标实施分解处理,使其成为更加细致的指标,在项目实施中落实到具体环节,在明晰指标的情况下也会传递压力,对应环节的负责人员则会自觉开展成本管控,从细节入手,避免施工中出现材料浪费、设备闲置等不良问题,造成成本损耗,也能够使施工作业的管理更为有力,保证地勘工程项目的质量,以防止出现返工风险。地质勘查项目结束之后也要做好分析总结,分析成本控制的有效做法,汲取先进理念,在后续其他工程的成本控制执行中也能运用。总之,地质勘查企业要保证成本管控落实到工程项目的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等所有流程当中,全面把控经济成本,使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除了上述几种成本控制的技术举措之外,地勘企业的成本控制也要注重侧面影响支出的内容管理,如强化地勘作业的安全管理,若项目出现安全事故,将会导致地勘成本支出的大幅增加,同时工程项目的进度、质量等也会受到不利影响,其经济损失不容忽视。因此,企业要加强宣传安全的重要性,将安全放在首位,也要设置安全管理专项费用,使其分摊落实。

地质勘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有效控制项目成本,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如此才能实现长期健康发展。由本文分析可知,现阶段地勘企业成本控制的有效技术手段包括:依据编制的预算表来确定项目的可行性、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完善地勘项目结算机制、落实全过程的成本细化管控等。

(作者单位:江西省地质局第三地质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