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2024-09-24 00:00王莹会
今古文创 2024年33期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真正做到文化自信,离不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丝弦锣鼓作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土家族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体现了土家族的文化价值观和豁达的人生观。建始“丝弦锣鼓”起源于薅草锣鼓,后逐渐融合发展成为完整的丝弦锣鼓乐。近些年来,随着外来文化的冲击,加上建始“丝弦锣鼓”传承与保护过程中面临传承场域变异、传承人保护意识不足等突出问题,其传承与发展面临困境。本文针对建始“丝弦锣鼓”传承与保护中面临的困境,对其传承与保护工作提出对策与建议:注重原生场域的保护、联合旅游部门、加强专业人才保障、提供强有力的经济保障,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更好传承与保护。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丝弦锣鼓;传承与保护

【中图分类号】J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33-0081-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33.024

建始“丝弦锣鼓”是建始县声名远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间艺人智慧的结晶。作为不同器乐曲牌融合而成的产物,建始“丝弦锣鼓”是鄂西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民间音乐。丝弦锣鼓原本是一种古老的吹打乐,流入建始县后被本地的锣鼓吸收,形成了新的演奏形式。在当地各种民俗活动之中都能够看到丝弦锣鼓的身影。但是,随着民族地区与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本土文化不断接受着外来文化的挑战,人们开始产生不一样的文化需求。建始“丝弦锣鼓”原本为大众所喜闻乐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这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困境。

一、建始丝弦锣鼓概述

(一)丝弦锣鼓是相互融合的产物

丝弦锣鼓作为土家本地吹打重要表演形式之一,从发展之初到现在已经有二百年之久。文世昌和袁希正在其编著的《建始丝弦锣鼓》一书中指出本地的薅草锣鼓和耍锣鼓是昆曲曲牌与“梆子”“二黄”“西皮”三种声腔相互融合而成的产物。[1]“丝弦锣鼓”这个名称乍听起来似乎不太合情理,但却是当地人约定俗成的名称。当地的艺人们在演奏的时候经常会说来一板锣鼓或来一板丝弦,由此可见,丝弦和锣鼓是两回事。但艺人在教授技艺的时候,经常是既教丝弦又教锣鼓,社会上认为他们是“丝弦锣鼓”艺人,把他们称为“打丝弦锣鼓的”。所以,把他们所演奏的不同类别的曲牌统称为“丝弦锣鼓”。作为土家族音乐文化和汉族音乐文化融合形成的产物,丝弦锣鼓承载了土家族的社会观念、民间习俗,展现了当地人的精神面貌。[2]

(二)丝弦锣鼓发展之初不是为了演奏

建始县是以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地区,自古被称为“楚蜀咽喉”,县内高山居多,户与户之间距离很远,而田地多在山上,时常会遇到野兽袭击,因此,当地居民在田间劳动时会相互提醒,逐渐发展成在薅草的时候敲锣鼓以示警醒。后来,人们也会在薅草、插秧的时候敲锣鼓以祈求风调雨顺,谷物丰收。

(三)丝弦锣鼓内容和形式颇为丰富

丝弦锣鼓表演形式丰富。一种是“干牌子”或“小牌子”的纯锣鼓乐,这种形式指的是纯噪音的打击乐且比较短小,一般不会超过两个乐句;一种是曲牌体鼓吹乐,它是由连吹带打的鼓乐和大量的唢呐独奏曲牌组成;一种是融合了笙、竹笛、月琴、胡琴等板腔体的唢呐曲牌;一种是唢呐吹戏,唢呐吹戏不能和其他曲牌联奏,只能单独演奏。

二、建始丝弦锣鼓的传承保护概况

建始“丝弦锣鼓”经过两百多年的历史积淀,以长梁为辐射中心,基本上在建始全境都可以听到“丝弦锣鼓”的声音,看得到“丝弦锣鼓”艺人的身影。为加强丝弦锣鼓的传承与发展,建始县组建了许多丝弦锣鼓班队,长梁乡被认定为州级民间艺术丝弦锣鼓保护乡,建始县“丝弦锣鼓”已经纳入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列。[3]建始县也在为全方位地推进丝弦锣鼓的传承与保护工作贡献各方力量。

(一)开馆授徒

丝弦锣鼓的重要传承人在民间被尊称为师傅,他们精通各类演奏技艺,在民间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很强,在红白喜事各种场合总能看到他们的身影,有部分艺人会在家中开馆授徒,选择资质比较好的孩子亲自教授技艺,丝弦锣鼓通过这种形式得以传承和弘扬。

(二)民间的红白喜事

民间的红白喜事既是丝弦锣鼓传承的重要场所,也是传承的主要方式。丝弦锣鼓主要用于婚丧嫁娶等活动中。土家族人有着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在嫁娶、添丁、祝寿、节庆、丧事等重要场合中,都会请丝弦锣鼓班子在场演奏。特别是在老人去世的时候,办丧礼的主人家中有坐堂锣鼓,前来吊丧的宾客根据与主人家的亲疏关系相应地也会请一班丝弦锣鼓。红白喜事是每个人不可避免要经历的,在这些人生重要场合总少不了丝弦锣鼓的身影,丝弦锣鼓在这一过程中又唤起人们的记忆,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丝弦锣鼓得到传承。

(三)徒弟请师傅的传承方式

“家族式”“跟师式”“坐庄式”等方式,是丝弦锣鼓常见的几种传承形式。“家族式”即在家族内部传承,如茅田乡。茅田乡是建始丝弦锣鼓分布的三个核心地域之一,具有悠久的丝弦锣鼓发展历史,村内有非遗传承人,并且还经常举办丝弦锣鼓的表演。在表演丝弦锣鼓的过程中,老艺人带着家中的小辈,久而久之,小辈们耳濡目染,也可以独自演奏,这样丝弦锣鼓逐渐在家族内得以传承下去。“坐庄式”就是学习丝弦锣鼓的徒弟们挨个承担学习丝弦锣鼓需要的开销费用,轮流请师傅上门教授。“跟师式”就是跟在师傅身边学习。中国人特别看重传宗接代,戏曲艺人也不例外。他们不希望自己的一身本领后继无人,因而特别看重那些刻苦学艺的徒弟,如果遇到资质比较好的,就让他跟在身边,有的还把他当作自己的亲生子女一样培养。师傅会手把手、一对一地传授演奏多种器乐的技法,有活动外出时,也会将徒弟一起带着,遇到合适的时机还会让徒弟露两手,锻炼临场反应能力。

(四)教育传承

长梁乡率先推广了丝弦锣鼓器乐知识,使丝弦锣鼓器乐知识纳为全乡中小学音乐教学的一部分。长梁民族小学还专门组建了一支校园丝弦锣鼓队,并和丝弦锣鼓传人合作,让他们定期到学校给学生授课。除此之外,学校也积极联系丝弦锣鼓艺术大师,将他们请到学校传授技艺。丝弦锣鼓队经常参加各地的演出活动,对于丝弦锣鼓的传承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五)文化场馆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稳定的传承场所。文化馆可以承担这一重任,成为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平台。长梁乡建立了建始县丝弦锣鼓传艺馆,传艺馆基础设施完善,有专业素养高的文化工作者及非遗传承人,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培训班,让当地村民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学习丝弦锣鼓。广大村民在这一过程中,深入了解丝弦锣鼓,进一步增强了文化自信,激发了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

三、建始丝弦锣鼓传承保护中面临的困境

(一)传承场域发生变异

经济全球化以及互联网的兴起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场域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丝弦锣鼓源自薅草锣鼓,那时的传承场域是田间地头。自21世纪以来,西方音乐受到了新生代年轻人的喜爱,逐渐形成了以西方音乐为核心的世界音乐发展趋势。在这种形势下,建始“丝弦锣鼓”遭到了强烈的冲击,先前的地位逐渐丧失,并面临持续被边缘化的潜在风险。[4]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传统音乐形式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难以引起年轻人的兴趣。久而久之,丝弦锣鼓的传承场域发生了变异,在民间许多场合人们不会再请丝弦锣鼓,只有在举办丧事时才会请锣鼓班子来热闹一下,丝弦锣鼓离民众的生活越来越远,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小。

(二)丝弦锣鼓学习难度大

丝弦锣鼓传承中的学习难度主要体现在技艺的复杂性上。这一传统艺术形式要求学习者具备高度的音乐感知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同时还需要深刻理解传统曲目的文化内涵。这些技艺的传承通常需要长时间地刻苦学习和反复练习,在传统的艺术传承中,师傅通常通过亲自传授、示范和点拨,使得学习者能够更直观地领悟到技艺的精髓。然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更多的年轻人远离故土进入城市寻找发展机遇,他们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留在家中跟着师傅学习,导致一些精湛的演奏技法逐渐失传。

(三)传承人保护意识不足,老龄化较为严重

一方面,传承人缺乏保护意识,在丝弦锣鼓发展之初,艺人将其视为养家糊口的手艺,就目前发展来说,丝弦锣鼓无法为传承人带来稳定收益,大量丝弦锣鼓传承人纷纷转投其他行业,导致丝弦锣鼓出现无人表演的窘境;另一方面,传承人老龄化问题较为严重。建始县内有100多支队伍,大约有900多人从事丝弦锣鼓工作。但建始“丝弦锣鼓”传承人大都年纪比较大,以五十岁左右的老年人居多。而年轻人受现代教育的影响,对建始“丝弦锣鼓”并不感兴趣,目前仍然是那些年长的老艺人承担传承丝弦锣鼓的重任。现阶段,丝弦锣鼓传承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丝弦锣鼓传承人对民族民间艺术的保护意识不强,年轻人则没有接好“接力棒”,传统民间文化正在流失,建始“丝弦锣鼓”处境十分艰难。

(四)缺乏资金支持和专业人才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离不开大量资金的投入,但建始“丝弦锣鼓”在传承与保护的过程中,缺乏资金的投入。建始县内多个地方都有保护传承基地,也有一定数量的传承人在基地工作,但是没有专项基金用于丝弦锣鼓的保护与发展,目前丝弦锣鼓所需的各种费用都是由文化局等相关机构单独出资。[5]文化局接手丝弦锣鼓的保护工作之后,通过简单的收集形成了初级数据库,之后没有进一步的保护措施,说明政府对于丝弦锣鼓的保护工作重视程度还不够,有关部门没有严格执行国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要求。另外,从事保护丝弦锣鼓工作的专业人才十分缺乏。目前建始县非遗保护的队伍并没有专业对口的工作人员,传承人大都是村内的干部根据自己的意愿确定,传承人的素质并不高,有的甚至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训练,对非遗保护工作认识不够深入。

四、建始丝弦锣鼓传承与保护的对策与建议

(一)注重原生场域的保护

活跃于婚丧嫁娶等民俗活动中的建始“丝弦锣鼓”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很大的不同,原因在于丝弦锣鼓表演的过程就是传承的过程。建始“丝弦锣鼓”的原生场域是各种白事活动,政府在对其进行保护的过程中必须将白事仪典这一原生传承场的保护放在第一位。原生场域承载着建始“丝弦锣鼓”传统文化的历史痕迹和文化底蕴,是传承的重要环境。保护这些场域,有利于保持传统文化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使后人能够更好地了解、学习和传承。原生场域通常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是建始“丝弦锣鼓”文化的根基所在。保护这些场域有助于维护和传承建始“丝弦锣鼓”独特的文化氛围,促进文化传承和创新。

(二)联合旅游部门

旅游业是非遗与产业的最佳结合点之一。建始县可以和当地旅游局合作,整合传统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通过开展联合活动、设计联合线路等方式,将“丝弦锣鼓”融入旅游行程中,在旅游宣传资料、景区介绍等方面加入“丝弦锣鼓”文化元素,提升其文化知名度。可以开展工艺制作体验、文化讲解等活动,增加游客参与度,提升游客满意度。开发创新的“丝弦锣鼓”主题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群体的需求。也可以组织丝弦锣鼓艺人进行商业表演,通过表演让更多的人了解丝弦锣鼓这一优秀传统文化。与此同时,表演获得的演出经费也可用于丝弦锣鼓的传承与保护工作。

(三)加强专业人才保障

随着科技和娱乐方式的日新月异,年轻一代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逐渐减弱,选择丝弦锣鼓作为学习对象的人数相对较少,丝弦锣鼓传承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为了更好地促进建始“丝弦锣鼓”的传承和保护工作,要充分认识到专业人才的重要性,要建立人才保障体系,组织民间艺人到高校进行讲学,推动丝弦锣鼓人才培养,开设非遗传承课程培养专业型传承人,引导更多学生了解关注这一民族民间艺术,扩大丝弦锣鼓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让更多年轻人投入到丝弦锣鼓的非遗传承与保护之中。通过非遗传承人与高校联动,提高非遗传承人的专业素养,增强传承后劲。同时,也需要与时俱进,对传统节目及曲牌进行新的编排,可以将流行音乐元素融合到传统演奏风格之中,寻找到二者的契合点,激发传统音乐的新活力。

(四)提供强有力的经济保障

政府可以设立专门的文化传承基金,用于资助丝弦锣鼓传承项目、培训传承人、修缮相关设施等。这种专项资金的设立可以有效确保传承经费的稳定性,提高传承工作的长期可持续性。通过加强文化产业发展与资本运作,将丝弦锣鼓等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文化产业相结合,通过打造丝弦锣鼓品牌,推出相关产品,进行演出和文化旅游,吸引更多投资,形成良性循环。同时,政府可鼓励社会参与,形成多元化支持。吸引社会各界的爱好者和文化爱好者积极参与传承项目,通过募捐、赞助等形式筹集经费。可以成立丝弦锣鼓爱好者协会,通过志愿者服务、宣传推广等方式,促进传承事业的开展。也可与企业合作推动文创产业,推广相关产品,增加传承的收益来源。

五、结语

作为土家族独特的艺术,丝弦锣鼓体现了土家族人豁达的人生观、勤劳淳朴的人生秉性。建始“丝弦锣鼓”从民间吹打乐转变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有关部门为推进丝弦锣鼓的传承与保护做了许多方面的努力。但是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外来文化的冲击,建始“丝弦锣鼓”传承与保护中也面临传承场域发生变异、丝弦锣鼓学习难度大、传承人保护意识不足,老龄化较为严重、缺乏资金支持和专业人才等困境。建始“丝弦锣鼓”经过二百多年的历史积淀,已经是建始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丝弦锣鼓的传承与保护,满足了新时代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顺应了乡风文明建设的需要,对地方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文世昌,袁希正.建始丝弦锣鼓[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4.

[2]陈伦旺.建始丝弦锣鼓的传承变异研究[J].歌海,2016,(5).

[3]尹发艳.建始丝弦锣鼓的文化空间研究[D].湖北民族学院,2016:21.

[4]闫涛.鄂西南建始县“丝弦锣鼓”的现代传承研究[D].湖北民族大学,2019:70.

[5]张文丽.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丝弦锣鼓为例[J].大众文艺,2019,(22).

[6]杨善武.民族音乐学的西方根源、西方视角与西方观念—— 《民族音乐学的学科本质及研究局限》之一[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5,(4).

[7]陈虹.试谈文化空间的概念与内涵[J].文物世界,2006,(1).

[8]周雨城.湖北省民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作者简介:

王莹会,女,汉族,安徽亳州人,湖北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民族学理论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