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实践研究

2024-09-23 00:00周越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24年7期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中应当重视学生法治意识的培育,教师可以将自身的法治思维意识、议题式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时事热点等作为出发点,持续强化学生的法治意识。议题式教学是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重要教学法之一,在全面坚持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培育学生的法治观念。

一、培育学生法治观念的必要性

1.培育学生的法治观念是一个国家落实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要求。

我国是一个法治国家,身处这样一个国家,每一位公民都必须具备法律意识,具备法治观念。初中阶段的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正处在思想观念逐步形成的阶段。教师应当重视对中学生加强法治教育,特别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应当重视对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法治思维展开议题式教学。

2.目前中学生的法治意识不够完善。

有些中学生正确的“三观”尚未形成,心智等各方面都不够成熟,法治意识较为浅薄,自我保护能力较弱,一旦遇到不法侵害时,无法及时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这就要求教师应当在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

二、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相关问题

1.时代性不强。

在传统的议题式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识,学生只需要基本或初步了解即可。学生面临的学习压力及负担巨大,还要面对不同专业科目的考试,自然而然对法律知识的学习次数较少,甚至逐渐忽略。

2.培育方法过于单一化。

在传统的议题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讲授知识的过程仅仅停留在单向式的灌输过程中,课堂中的师生关系变成了“你听我讲、你说我做”的议题式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与进步。这种过于形式化、单一化的议题式教学模式使得师生在议题式教学过程中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时间。

三、培育中学生法治意识的主要途径

1.提升教师的法律专业能力及素养。

教师教育学生的基本要求应当是教书育人和言传身教,要想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教师自身首先应当具备较高的法律专业能力及素养。为此,教师应当自觉主动地学习更多的法律知识,掌握并熟练运用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具备一定的法律行为常识和法律观念常识。并且,教师应当具有较强的法治理念,从自身做起,做到知法、懂法、爱法、守法。另外,教师应当多了解一些时事政治。

2.教师熟悉教材知识,合理利用议题式教学内容。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以学生作为议题式教学的主体,以教材内容为核心。教师应当深挖教材当中关于法治知识的内容,把握好教材中的重难点问题,合理利用好教材中“运用你的经验”“探究与分享”等栏目。

总而言之,伴随我国关于教育体制的改革力度不断深入和加大,学生对于自身道德与法治方面的观念需求逐渐变得多样化,内容也逐渐变得更加丰富。教师在对学生讲解道德与法治知识时,要求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科具有正确的认识与看法,逐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便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尊法、守法、知法、爱法,人人争当新时代的“三好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