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是对现行的教材进行整合并划分成多个大单元,教师针对大单元主题进行集中教学,让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大单元知识点,强调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性和完整性。大单元教学既能促进学生系统学习地理知识,又能落实新课标要求。笔者在本文以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为例进行深入研究。
一、结合新课标要求,确定地理教学主题
教师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可以根据课标要求确定地理教学主题,进而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也就是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充满趣味性的主题活动,激发学生参与地理学习的热情。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激发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意识。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时,教师指导学生以“认识家乡的气候”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指导学生利用学过的地理知识收集相关资料,明确气候包含的两种主要因素是气温和降水,从这两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究。然后,教师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个小组,并布置学习任务:搜索家乡最近三年的降水量和气温变化,从中总结气温和降水的特点以及规律。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会发现气候非正常变化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从而提高地理学习效率。
二、解读课程标准,增强学生地理情感
在新课标指导下,教师要注重开展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地理情感,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主题活动或者实践活动,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建议,在地理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和创新能力,帮助学生提高核心素养。
例如,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天气和气候》主要讲述了多种气候类型,以及高原山地的气候特点,从海陆位置、地形海拔等方面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但是由于纬度位置对气候影响比较抽象,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纬度阳光照射对不同农作物造成的影响。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天气和气候在世界不同纬度的特点,能够培养实践能力,提高抽象思维能力。
在学生了解了我国气温变化和降水变化对气候的影响后,对学生提出引导性问题:世界气候是否会受到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呢?结合前面学过的知识,让学生带着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学生通过自主查阅资料、小组分享交流等,可以了解到世界气候会受到气温和降水变化的影响,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让学生了解大气环境质量、环境与健康、增强环保意识的重要性等,从而提高学生对世界气候的关注度,并培养学生对地理课程的情感。
三、设计单元作业,提高学生地理技能
大单元教学通常是多个课例组合起来进行教学,在作业设计上也要进行精心布置。如果按照地理课时进行作业设计会增加学生的作业负担,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只有从大单元整体设计,才能发挥作业功能。教师可以将绘制单元内容示意图作为单元作业培养学生地理绘图能力,让学生加深对地理知识的深度理解。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时,教师可以将世界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图形轮廓图绘制出来,并标明各大洲的名称,然后指导学生尝试自己绘制地图。教师将七大洲的人口分布特点以及主要动植物特点结合地图进行讲解,让学生在绘制地图的同时积累地理知识。另外,利用多媒体让学生了解陆地和海洋的变迁过程。通过数据分析和材料汇总,学生能够从地理知识中了解海陆变迁,这对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深入探究能力有很大帮助,而且能够打破历史和地理之间的学科隔阂,帮助学生形成跨学科知识应用能力,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完成单元作业,进而提高学生的地理技能。
总而言之,在新课标指导下利用大单元教学能够提升学生对地理课程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在地理课堂上遇到问题时,在教师的协助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能不断提高地理知识应用水平,同时提高对地理学科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