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基本价值追求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关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关乎思维品格的养成,关乎环境意识、国家意识和全球意识的形成,关乎未来生活质量的提高。作为一名中学地理教师,要为学生全面发展努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全面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
作为一名地理教师,具备专业而扎实的地理知识素养及较高的教学技能属于教师的业务素质;具备广阔的知识面属于教师的业务素质;具备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属于教师的业务素质。概括地说分为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
从专业素质方面来看,地理教师应该具备该学科深厚的专业知识、广博的学科相关知识和丰富的教育管理学知识。当学生在生活上或心理上遇到困难时,教师能够用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开导学生,使学生走出困境,健康成长。
在专业能力方面,地理教师首先应具有较高的执教能力,使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组织能力、教学技术运用能力得到充分发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地理教师还应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
二、改变地理学习方式
地理学习,不仅要求在学习后达到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要强化地理意识。显然,以口头讲授为主的课堂和死记硬背的方式不能满足需求。在地理课堂内外,应充分挖掘探究、合作和自主等方式在地理学习中的作用。在新的学习方式下,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广泛的调动。在动手、交流和反复的思考过程中,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地理情感素养得到培养。
三、积极开展探究式学习
探究式学习主要是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参与一系列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能力的一种方式。
探究式学习能够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已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协调人地关系,促进可持续发展,“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探究的学习态度”。
四、广泛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调查中反映的地理课堂,教师讲授地理知识的时间都占一节课的绝大部分,这明显不能达到新课标所提出的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要求。
在地理教学中,地理教师应广泛地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给学生更多交流和讨论的机会。合作学习主要是通过“明确任务—进行分组—讨论交流—选派代表陈述合作结果”这一过程来实现的。
按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主要是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建构对事物的理解的。由于学生各自的知识体系、生活经验等都不相同,使得他们对每件事情都有自己的见解。开展合作学习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意识,锻炼学生的交往能力和表达能力,形成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和谐人际关系。
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采用讲授法来让学生获取知识,但学生在长期专注听课的状态下容易疲劳、走神,学习兴趣得不到调动。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教师大胆地把时间交给学生,并且充分地相信学生能解决问题,问题的难度也要适中。当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以给予适当指导。
六、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评价机制
一张地理试卷无法反映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无法反映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表达能力,也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教师既要关注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举、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创设一种“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的激励性评价机制。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地理教师一项任重而道远的重要任务,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更多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