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法治意识培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2024-09-23 00:00李述哲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24年7期

初中阶段,学生心智尚未成熟,正是形成正确法治意识的重要阶段。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思维,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合理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活动,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一、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情境教学法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是指联系现实生活,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利用多媒体将抽象的内容进行形象化展示,加深学生对法治知识的记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八课《国家利益至上》时,教师首先可以使用多媒体展示材料“一家三代人接力守边疆”,让学生感受陆之方一家的爱国精神,认识到国家利益的重要性。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先进事迹分享会,让学生分享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先进事迹。有的学生分享了铁人王进喜的故事,有的学生分享了“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的故事,等等。最后教师做总结:要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维护国家利益。

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培养学生的使命感。

二、结合生活案例,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初中阶段,学生开始拥有独立思考能力,但是由于其社会阅历浅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所以,教师应该加强法治教育,结合生活案例,将抽象的课堂知识形象化,由难化简,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融入示范案例,对学生进行详细的讲解,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提高教学的趣味感。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性、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与途径等。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引入生活案例。不久前,警方抓获了一名年仅13岁的纵火犯小明,经调查,在小明不满一岁时,父母离异,法院将他判给了他的父亲,由于父亲的阻拦,小明从来没有见过自己的母亲。但日常生活中,他的父亲对他不管不问,甚至经常打骂。学生就这个案例讨论小明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提高学生对法治的敬畏感。

三、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任务不只是教授学生教材中的基础知识,而是要帮助学生意识到法治的重要性。为了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教师应该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根据学生的个人学习能力,让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做到知行合一。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一课第二框“在社会中成长”时,教师首先让学生了解社会的特点,培养学生亲近社会的能力。其次,在学生学完理论知识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慰问孤寡老师”的活动,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实践小组,帮助老人打扫卫生、为老人理发等。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认同感,培养学生的尊老爱幼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

四、加强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师除了要保证课堂教学效果,还要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沟通频率,获得学生的信赖与喜爱。教师在与学生积极探讨时,要给予学生回应,鼓励学生大胆提问,认同学生的观点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与评价。这样,学生可以更加专心地听讲,从而有效提升学习效率,营造一个浓厚的学习氛围。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三课第一框“公民基本权利”时,教师首先让学生了解公民的政治权利自由、人身自由等基本权利,认识到公民权利的重要性。其次,在学生学完理论知识后,教师可以出一些简单题让学生抢答,如:小云接受九年级义务教育,体现了她享有 权利;妈妈当选人大代表,体现了她享有 权利。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频率,帮助学生掌握课堂知识,发散学生的逻辑思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

综上所述,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法治教育,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利用情境教学法,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结合生活案例,加深学生对法治教育的理解;开展多元化教学活动,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意识,进一步实现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