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中,人地协调观是组成要素之一。所谓人地协调观,是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所秉持的正确价值观。一直以来,人地协调观在高中地理教学与考试评价中,都有着明确的要求,而且从教学到评价都表现出相对一致的特点,那就是总是通过某些真实的素材来创设学习或考查的情境,然后让学生进行分析,以形成人地协调观或用人地协调观去阐释。这也就给日常教学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思路,那就是人地协调观的培养,需要以情境为载体,需要以问题为驱动,促进学生正确观念的形成。下面以鲁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二单元第三节《产业结构转型地区的发展——以珠三角地区为例》的教学为例,谈谈人地协调观的培养。
一、人地协调观的理解
首先,人地协调观促进学生建构地理学科知识体系。
学习一个知识是容易的,形成一个知识体系是不容易的。要将不同的知识衔接起来,很大程度上需要一个主线勾勒出不同地理知识之间的关系。人地协调观就能够作为这一主线来让地理知识之间的关系更加清晰,从而促成知识体系的形成。
其次,人地协调观引导学生的思维深入发展。
地理虽然是传统意义上的文科,但却是对思维要求较高的学科。地理知识的学习不能囿于死记硬背,应当通过人地协调观来引导学生的思维在建构知识及其体系的过程中深入发展。
再次,人地协调观统领着地理教学的方向。
地理学习的目标不仅在于掌握知识与发展思维,更在于认识目标,促进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二、人地协调观的培养
认识到人地协调观的以上三点价值,在具体的教学中,一个重要且现实的问题就是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有同行认为,人地协调观的培养可以从三个角度入手,即了解自然地理环境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了解人类活动及其影响自然地理环境的方式和后果,对人地关系做出正确评价。对此,笔者以为在这三个角度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概括为:在具体情境中,引导学生思考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判断后者对前者的影响,进而形成人地协调观念。
在本节课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图片和视频给学生介绍珠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所经历过的变化过程,让学生直观感知到曾经的桑田逐步演变为当下的现代化厂房,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这样的变化对于人地协调发展来说意味着什么?
在情境感知与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具体学习表现是:学生对珠三角地区变化的感触是非常深刻的,他们能够从这种变化中感受到经济的飞速发展,能够认识到当下的美好生活离不开这种飞速发展。这种认识纯粹来自于直接的感觉,来自于对生活的思考,还没有涉及人地协调层面。因此,在上述第二个问题的驱动之下,学生开始思考并判断经济的恢复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变化之间的关系。由此学生能够认识到:经济的发展对环境必然会产生影响,当传统农业向加工制造业转变,然后再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变的时候,地理资源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支撑作用。反过来,经济的发展对环境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常常有正反两个方面。今天的中国人民已经意识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因此在追求经济发展的时候,总注意将负面影响减到最小,以让人与地能够真正协调发展。
三、培养人地协调观的反思
很显然,当学生在具体学习中有了上述认识时,他们就能够将多个地理知识整合在一起,从而完善自己的认知体系。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够自然地将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地理环境的保护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极为自然的人地协调的认识。
由此反思日常的高中地理教学,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人地协调观的重要价值,要用其来统领高中地理教学的方向,要让地理知识的学习与人地协调紧密联系起来。事实证明,只要做到这一点,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时候就不会感觉枯燥,反而会生成责任感——这是高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显著特点之一。有了这种责任感,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就会积极思考,从而将地理知识的建构、思维的发展,以及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这也就说明,用人地协调观来引领高中地理教学,可以满足传统教学的需要,也可以为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开辟一条有效的途径。因此,以人地协调观的培养为抓手来优化地理教学,是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的基本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