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阶段,很多学生在地理学习中都存在一定困难。地图种类、地理知识非常复杂,单纯依靠死记硬背的方式,只能掌握一些理论知识,难以保证学习质量。为此,教师应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积极贯彻落实深度学习理念。
地理属于文科范畴,但对多数文科生而言,地理却是如同理科一般的存在,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深思考。当前,深度学习已在教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它注重对学生探究、思考能力的培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深度学习,可以达到提升核心素养的目标。
一、深度学习概述
在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只注重学生地理理论知识的背诵与记忆,而忽视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与内化。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不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处于肤浅的学习状态,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也很难得到提升。而深度学习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掌握地理知识逻辑关系和地理学习规律与方法,自主构建地理知识体系,实现地理综合能力的发展。落实深度学习理念,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学情及具体教学内容,运用多元化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过程,为学生创设深度学习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状态,探究地理知识的逻辑关系,增强学习动力,提高地理思维能力。
二、深度学习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路径
1.定位目标,加强自我反思。
以学习目标为激励,学生可以明确地理学习的方向,并且在这一方向的基础上进行深度学习。所以,教师要对学生的学情及教学内容进行深度分析,明确学生在学习中会遇到的问题,从而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重难点,引导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状态。例如,在教学热力环流的相关内容时,教学的基本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热力环流形成原理,并且能看懂、绘制示意图;重点目标是让学生学会结合示意图分析热力环流的成因及其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难点目标是利用热力环流形成原理分析城市热岛效应的成因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等造成的影响,理解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密切关系。教师在教学中以目标驱动学生深入探究。在目标激励下,学生投入了更大的热情,从而化解与突破学习重难点,有效达成预期目标。值得注意的是,教学目标的设计要由易到难,具有层次性,让学生逐步迈入知识的更深层次。
2.解决问题,提升思维品质。
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生思维运用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互动与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互动中进行思考,实现意见与观点的交流,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深度探讨。这样,学生获取的知识才更牢固,才能更深入地分析问题,掌握地理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提高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气候类型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地形图、气候分布图并提出问题:东南亚的气候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具备这些特点?通过分析地图,你认为东南亚适合哪些植物生长?等等。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思考,不仅对东南亚气候特点有了深入了解,还通过地形及气候特点等,了解该地区的农业及工业特点,甚至了解地理环境对该地区产生的影响等,真正对知识融会贯通,达到深度学习目标。
3.探究实践,推进深度学习。
地理教学中的实践探究活动可以让学生自主发现和探究地理知识。学生结合现实生活学习地理,摆脱课堂上学习地理理论知识的枯燥感,有助于对地理知识的深度探究和理解,学会结合生活观察地理现象,解决地理问题。例如,在教学城市的地域结构相关内容时,教师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查询相关地理信息,并对本地城市地理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绘制城市全景图,标出工业、农业、商业等区域范围,再以地理的视角分析城市内部结构中的各种因素。由于地理教学与实践活动密切结合,学生对本课知识学得主动,学得深入,有助于掌握地理探究方法,提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综上,地理学科是一门理论性、严肃性、灵活性比较强的综合性学科,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把握重难点,同时还要引导其形成深度学习的习惯与能力。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应该基于深度学习理念优化教学过程,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要以学习目标和问题情境促进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开展地理实践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