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驱动模式在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中的课例研究

2024-09-23 00:00李伟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24年7期

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一直是教育领域关注的问题。教学方法和学生认知特点的不同导致初高中历史课程之间难以顺畅过渡。本研究旨在通过问题驱动模式解决这一问题,以促进学科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设计和实施问题驱动模式的初高中历史教学,为改善历史教学衔接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一、初高中历史课程衔接不畅原因分析

1.教材编写侧重点不同。

随着《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使用,初高中历史教材编写正式进入“双通史”阶段。但由于课程理念、教育目标、课程内容及质量标准的差异,初高中历史教材编写侧重点不同,而这也成为影响教学衔接的关键因素。首先,初中历史教材注重事件的简要介绍和基本概念的传达,其重心在于为学生打好历史基础。然而,高中历史教材更加注重深度剖析,强调学科知识的丰富性和深远影响,要求学生进行更多的分析和综合运用。这种编写差异导致学生在初中积累的基础知识难以与高中深度学习形成衔接,可能阻碍其对于历史知识的更深层次理解。

其次,初中历史教材偏向于线性叙事,注重事件发展的脉络。相对而言,高中历史教材更强调多维度的历史理解,涉及不同学科的交叉内容,要求学生具备更高层次的思考能力。这样的编写差异可能使学生在思维结构上出现断层,阻碍其对历史知识的系统把握。

2.教师教学方法不同。

初中历史教学通常采用较为直观、生动的教学方式,强调历史事实的呈现和基础概念的传达。然而,高中历史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深度分析能力,教师倾向于采用更具挑战性和引导性的方法。

这种差异可能导致学生在从初中到高中的转变中感到困惑。在初中习惯了被动接收和简单记忆的学习方式后,面对高中教学的要求,学生需要适应更为主动参与、深入思考的学习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没有及时调整,学生可能会在认知和学科素养上出现问题。

3.学生思维方式和认识特点的差异。

学生思维方式和认识特点的差异也是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不畅的一个重要因素。因初高中学业质量标准的差异,特别是部分地区初中历史开卷考试的现状,学生更习惯于从表面现象出发,对历史事件的复杂性缺乏深层次的理解。而高中历史学习则要求学生更多地关注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历史原因和深远影响。这种思维方式和认识特点的差异可能无法满足高中历史教学的要求,影响其对历史学科的整体认知。

二、问题驱动模式对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促进作用

问题驱动模式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在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中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首先,问题驱动模式注重学生主动探究,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问题驱动模式有助于打破初高中历史教学的界限,促使学科知识有机衔接。学生在初中通过问题驱动学到的基础知识,在高中时可以通过更深层次的问题探究进一步发展和应用。这种渐进的学科发展模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的结构体系。

此外,问题驱动模式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高中历史教学要求的深度思考提供了很好的铺垫。通过针对性问题的讨论和解答,学生逐渐形成了辩证、批判性的历史思维,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高中历史教学的挑战。问题驱动模式引导学生通过提问,学会主动寻找历史事件的原因、影响和内在联系,培养了对历史现象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三、问题驱动模式在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中的应用

1.问题驱动模式在初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问题驱动模式在初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是一种旨在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通过问题引导,引发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好奇心,不仅能够使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历史知识,还有助于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

例如,在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题驱动模式引导学生思考: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对各个阶层有哪些影响?学生可以问题为导向,自主探究农民、士人、商人等社会群体在战国时期的地位、权力结构的变化以及其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教师可以设计问题驱动的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合作讨论,收集相关信息,形成自己的见解。

而在统编版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的教学中,问题驱动模式同样可以发挥作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诸侯纷争如何促进了变法运动的发展?学生可以问题为引导,深入研究战国时期诸侯间的竞争,探究各国政治、经济的发展,以及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到后来的变法运动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就这一问题展开辩论,从而深化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问题驱动模式在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中的优势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通过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高中的学习环境,形成扎实的历史学科基础。同时,问题驱动模式也有助于衔接两个阶段的历史教学,因为它关注的是学科思维和问题解决的能力,而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积。

然而,实践中也会面临一些挑战,比如学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学生学科思维的培养需要长时间的积累等。因此,在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提高问题解决的深度和广度,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2.问题驱动模式下的设计和实施。

问题驱动模式的设计和实施是一项需要精心策划的任务,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在初中历史课程中,以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的教学为例。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可以聚焦古代思想家的不同观点和影响,如:百家争鸣时期,儒家、道家、墨家等思想派别对于社会和政治的看法有何异同?这些思想对后来的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两个问题将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等方式,深入挖掘各个思想派别的观点,并将其与历史事件联系起来。实施阶段,可以分组进行项目研究,每个小组代表一个思想派别,向全班呈现他们的研究结果。采取这种方式不仅促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历史,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和表达能力。

在高中历史课程中,以统编版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的教学为例。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可以围绕中国古代诸侯国的纷争和统一进程展开,如:在列国纷争时期,诸侯国是如何形成的?这个问题将激发学生对历史背后深层次原因进行思考,并引导他们综合运用历史知识进行分析。在实施过程中,可以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与同学交流。教师要起到引导和促进作用,确保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必要的历史概念和信息。

设计和实施问题驱动模式时,教师需要注意:明确学科目标,问题设计应与学科知识和能力标准相契合,确保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达到预定的学科目标;问题要具有启发性,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能够激发他们对课程主题的兴趣;设定合适任务,为学生提供适当的任务,收集、整理和分析信息,确保他们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能够有序进行;鼓励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展示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及时反馈,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给予学生及时反馈,帮助他们纠正错误,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通过巧妙设计和精心实施问题驱动模式,教师可以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热情,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采用这一教学方法不仅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历史,同时为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提供了有力支持。

3.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和拓展。

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和拓展是教育体系中的关键环节,旨在保持知识的连续性并促进学科的深度发展。问题驱动模式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能够促进初中与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和拓展。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采用问题驱动模式,通过对《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的探讨,引导学生逐渐建立对古代中国社会变革的整体认识。通过问题驱动,学生可以深入研究战国时期不同社会群体的生活变化,理解各个阶层在社会变革中所起的作用。

在初中历史教学结束时,教师可以通过对初中历史内容的总结和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更深层次的历史问题,为学习高中历史课程打下基础。例如,让学生回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思考:这一时期的社会变革如何影响了后来的政治、文化演变?

进入高中历史教学阶段,问题驱动模式的运用可以通过更复杂、多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历史事件。以《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的教学为例,问题设计得可以更加深入。

通过问题驱动模式的拓展,高中历史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发展对历史事件的批判性思考、独立研究的能力。

问题驱动模式的应用还能促进初高中历史教学的整合。通过设计问题,将初中阶段的历史知识与高中阶段的深度学科内容有机结合,形成一个连贯的学科体系。例如,引导学生思考:战国时期社会变化是诸侯纷争的基础吗?

这个问题旨在促使学生对初中和高中的历史学科内容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整合。通过深入研究战国时期社会变化,学生不仅能够深刻理解社会变革对不同社会群体的影响,还能将这一理解扩展到后来的诸侯纷争的发展中,形成对整个历史时期的全面认知。

通过问题驱动模式的整合,可以形成一个更为有机、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提高学生对历史学科内在联系的认识。这样的整合不仅能够促进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跨学科思维和系统思维能力。

通过深层学习和多方位能力培养,学生不仅掌握了更为全面的历史知识,更培养了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的本领。通过解答具体问题,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收者,而是主动的思考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复杂的历史事件。问题驱动模式为培养具备综合历史素养的学生提供了有力支持,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