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是高中阶段的重点科目之一,有着教学内容广泛和知识点较为零散等特点。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好高中政治教材、整合课内外教学资源,将知识点融入大单元之中。这对教师的挑战是比较大的。所以,教师要认真总结教学经验,结合新课标,对课内外教学内容进行细致分析,找到突破点,进而体现大单元教学的效果。
一、选择大单元教学主题,奠定教学基调
大单元教学是核心素养引导下的重要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知识逻辑性,增强学生对知识的长久记忆,符合高中政治教学特色。大单元教学主题是教师开展教学的基础,是整个单元教学的重点,能够帮助教师建立更加完善的教学思维。因此,笔者认为高中政治教师应该选择大单元教学主题,以此来奠定教学基调。教师可以从教材的单元主题或者比较重要的时事政治等方面出发设计大单元主题。教师应该以政治教学内容为中心,选择适合新课标和学生发展的单元主题。大单元主题一般具有争议性、思辨性和综合性等特点,能够引领学生参与思考和自主学习。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必修1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时可以设置如下单元议题:
单元:主题分主题课时议题
神奇的货币、多变的价格、多彩的消费、正确对待金钱
以货币知识为中心货币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对消费有什么影响
了解多变的价格与消费之间的关系了解供需对价格的影响
了解不同的消费形式感受不同消费形式之间的差异
如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正确的消费观是什么?
这样就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比较完整的单元学习框架,构建完整的学习系统,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运用。
二、整合大单元教学内容,增强内容的科学性
大单元教学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教师对单元教学内容的整合,构建单元知识之间的有效联系。整合大单元教学内容需要教师对政治教材和课内外教学资源有一定的了解和把握。政治教学知识点是与时俱进的,需要教师关注教材内容的同时融入适当的时政内容。
例如,在教学个人收入分配的相关内容时,可以将个人收入分配、财政与税收等和时事政治融合在一起。教师在教学征税和纳税的内容时可以与退税等相关内容结合在一起。这样就能够将有限的课本知识内容生活化,也能让学生深入体会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相关联系,帮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时候更加高效地利用知识,感受政治知识的适用性,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三、设置大单元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整合大单元教学内容和选定教学主题后,教师应该注意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导入教学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情境教学是能够激发学生政治学习兴趣的主要教学方式之一,主要是指教师通过文字描述、图片展示和视频播放等方式来构建政治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增强学生的自主参与性。因此,笔者认为高中政治教师可以设置大单元教学情境,来推动教学的发展。例如,在教学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播放政府服务人民的视频。教师设置教学情境还可以突破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让学生根据大单元教学内容和主题进行角色扮演,从而感受政府的作用。这样的情境化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减轻学习压力,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
总而言之,高中政治大单元教学能够引导教师将零散繁杂的知识系统化和框架化,帮助学生提高记忆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和构建长久记忆的政治知识系统,能够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思维、树立正确社会责任感。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应该重视大单元教学的作用,寻找合适的途径促进大单元教学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