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课程赋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

2024-09-21 00:00戴健
农村农业农民·A版 2024年9期

摘 要:着眼于时代需求,培养国家战略布局所需人才,是中国高校当下提升服务供给社会匹配度的现实课题。大学语文课程作为新农科教育体系中的一门通识课,在人文性、工具性、创新性等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故在课程教学中引入“乡村振兴人才培养需求”的时代要求,努力在稳固专业思想、满足人才培养需求、激发学习内生动力等方面发挥课程作用,是可行且有效的。这种结合,不仅可为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提供人才保障,同时也可为高校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提供现实经验。

关键词:大学语文;乡村振兴;人才培养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当前及今后我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建成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乡村振兴分“三步走”,到2050年达成“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的目标,宏图雄伟,时间紧迫。现实表明,高素质涉农人才短缺是影响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的重要原因。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组织引导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社会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等领域人才到基层一线服务,支持培养本土急需紧缺人才。从高校担负自身责任的角度,重视涉农专业大学生的培养,让新时代的大学生成为新农村建设中“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之人才,乃当务之急。大学语文课程是新农科教育体系中通识课程的重要构成,在人文性、工具性、创新性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故而发挥其在立德树人中的独特价值,与专业课程形成育人效果的合力,是当下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破局之思。

一、立足社会服务,确立大学人才培养方向

现代大学的三大功能,以往的排序多为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但随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持续推进,原来排位居后的社会服务功能越来越被重视,服务内容也从传统的政策咨询、实践指导等,转而变为将人才培养的适用度作为前置条件,改变以往“人才供给”与“社会服务需求”之不匹配。通识课程在这一转变中大有作为。通识教育的本质是人本教育,即追求人类生活的根本价值与意义,追问世界的本源与终极,服务社会时更能输出具备亲和社会、目光长远、合作共赢等人格品性的人才。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正是基于这一学理服务于乡村振兴:既有对当下中国社会国家战略布局“人才需求”现实的洞察,也有对“教育是基本公共服务”现代教育观念的践行。

第一,大学语文是乡村振兴中优质人力资本积聚的支撑之一。乡村振兴作为国策,着重破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全域性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难题,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施效果又主要由乡村民众的现代化程度所决定。用教育的公共服务功能来提高人口质量,尤其是厚植乡村振兴建设所需人力资本,不仅能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更能凸显人才“亲社会”人格培养的价值。大学语文课程在传播通识教育的人本精神时,是让学习者以“亲知”的方式感受对通识教育两大核心问题——“以什么人为本”和“以人的什么为本”——的探索与解答,即“以全体学生为本”和“以完善人格为本”,由此培养大学生对现实社会和人类未来的友善态度。这种在受教育者最具可塑性的时候给予的人文抚慰与滋养,可在他们大学毕业后转化为服务乡村的自觉自愿;在推动乡村社会价值观念形成上,也有助于建设者们更有韧性地肩负起文化传承、文明倡导的责任。

第二,大oxGyfCOZnSkfsBBvM5srfq7nW5BB//LPeWf6DymmyOI=学语文课程可成为乡村振兴进入课程教学的重要一环。通过学校教育普及乡村振兴的基本知识、落实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各级要求,已在全社会有较好践行,尤其在义务教育、职教、普通高中等学段,实践非常充分,但在大学尤其是大学具体课程落实上仍相对迟缓,亟待改进。当下中国的大学新生入学普遍在18岁成年之后,这一年龄段的受教育者对未来有憧憬,但心理与思想都易波动,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确立过程中,更需要尊重学习者自主意识的引导。开设于大学一年级的大学语文课程,让青年学子通过课程学习认真思考未来,如在乡村振兴中的“应为”与“可为”,不断锤炼,反复琢磨,如此形成的理性认知,在学生的人格塑造中具有牢固性和恒定性。大学的课程教学必须体现乡村振兴的国策地位,如此才能使受教育者的学校教育连贯、一致,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责任才能得以具体落实,服务社会的良好愿望也才不会落空。

二、厚植“三农”情怀,稳固农科学生专业思想

专业思想是大学生对所学专业和学科的认识、理解和态度,是专业教育和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农科类专业招生,近年来虽在第一志愿招录比上有提升,但毋庸讳言,相当多的学生对专业了解不深,进校后专业思想不牢固的现象仍很突出。故而,专业教育是涉农专业学生教育尤其是新生教育的重心。开设在大学一年级的大学语文课程,在稳固专业思想教育上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马克思曾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里的“社会关系”,既有当下的成分,也有历史的因素。故而对农科大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既可突出“当下”,如勇担乡村振兴重任的现实使命意义,亦可从传统文化、历史经验等角度,作润物无声的人文滋养。

第一,从文化渊源上,让学生理解农业的地位、农民的贡献与农村的象征,从而培养“业农”的亲厚感和自豪感。中华民族有灿烂悠久的农业文明史,距今七八千年前,长江与黄河流域已有成熟完备的农业生产体系;三皇五帝的传说中,炎帝神农氏即为农业类尊神,是这一行业和行业翘楚备受推崇的体现。古代文献记载中,多有“农本思想”的阐述。《管子》中所说:“民无所游食必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乃道家体认农业为治国之本的重要言论。《韩非子》中认为:“仓廪之所以实者,耕农之本务也”,是法家以农为本思想的证据。《荀子》中所谓“田野县鄙者,财之本也”,是儒家强调农业具有根基性作用的先驱性阐述。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亦多有“三农”描绘。《诗经·豳风·七月》生动记述了古代先民一年四季的农事劳作与乡居生活,是中国农耕文化起始阶段的真实描述。遵循《诗经》所开创的现实主义传统,劝农、慰农、恤农、颂农既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母题,更是封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正因如此,陶渊明逃避官场污浊时,选择的是“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淳朴乡村,因为只有返归田园,享受乡村的宁静与自然,人之天性才能真正地舒展。而当白居易看到治下农民一边辛勤劳作一边忧愁温饱,即会反躬自省:“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进而为失地民众呼告,为底层百姓发声,“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希望“劳不果腹”的不公能引发最高统治者的关注。这些“情动于衷而形于言”的名篇佳作,是鲜活生动的“三农”情怀教育材料。

第二,从中国革命历程角度,让学生感知发展“三农”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业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古有“农稳社稷,粮安天下”之训,蕴含先哲对“三农”是国家长治久安基础这一规律的把握。回顾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得天下、安天下,也与把握和运用这一规律有关。1921年,刚刚成立自己组织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共产党纲领》中指出:要把工人、农民和士兵组织起来。待1927年大革命失败,又反思提出土地革命才是核心问题。此后制定《井冈山土地法》,激发了农民的革命热情,由此领导中国革命一步步走向胜利,并最终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胜利的背后,离不开通过“农村包围城市”而奠定的群众基础与物质基础。改革开放初期,解放生产力的“第一枪”也是在农村打响。安徽凤阳县小溪河镇小岗村18位农民的血手印,拉开了中国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体的“三农”改革大幕,推动全社会生产关系的革新,对我国发展壮大成为世界前列的经济体,有首创之功。由此可知,重视“三农”发展,是我党一百多年来建国、治国的制胜法宝之一,这是未来中国建设者的大学生们不可不知的宝贵经验。

让农科大学生对所学专业产生亲近与稳固的认知态度,固然可从“专业导论课程”之类新生入学教育的常规课程着手,但若能辅以从通识教育、人文素养等角度的话题展开与持续输出,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情怀培养作历史语境及未来趋势的生动注脚,则学习者的接受会更自然,效果会更持久。

三、精心组织教学,满足乡村振兴人才之需

课程教学组织是一种社会性的建构,其背后隐藏的是知识具备政治属性这一事实,英国社会学家麦克·扬于20世纪70年代在专著《知识与控制:教育社会学新探》中对此已有揭示。故而,将社会性建构需求及时吸纳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如从树立农科大学生报效祖国信念角度体现乡村振兴的现实教育需求,是当下高等教育达成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内在需要。

从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自身来说,它虽强调规范性,但更提倡实效性。落实到教学内容上,根据授课对象的专业特点、现实需要而在“取材”上有针对性地优选,是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具体体现。故而,教师只有追求学养的“通”与“专”,才能更圆融地落实知识的政治属性,培养真正认同主流价值观的人才。此处的“通”既是对通识教育即人本教育内涵的深刻把握,也是对大学语文课程通体要求的了然于胸。综合起来,即视大学语文课程为人本教育的重要途径,从“育人为本”和“以人为本”的结合点上,理解和把握大学语文课程的学理逻辑和实践追求。此处的“专”也有多层涵义,它既可以是基础的农科常识,如中外农业文明史等;也可以是涉农信息,如最新的农业科技进展、农业新政等;还可以是本地特色、本校资源,如地方文化、校史、校友中的相关内容等。

总之,农科类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内容的编排与组织,既需依托于教材,但也可不局限于教材,即以接近性、时效性、针对性为总原则,在一定比例的总体要求下,让授课者拥有更大的选篇自主权,鼓励吸纳更具时代意义的篇目,以此传递和彰显时代呼声。教学内容更新的真正目的是提升教学效果,即通过更好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与参与度,助推“三农”人才培养效能的最大化。

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是组建农科专业方向的教研组,以通力协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在教师专业化成长中,以“教学共同体”的方式来减轻个体压力,通过集体力量支持实现共同进步,是行之有效、值得尝试的组织形式。

如前所述,为实现乡村振兴背景下农科人才培养的教育目标,任课教师需要应对更多的挑战,困难之大,仅靠教师的单打独斗,难以完成。故此,以教研组形成文化上的共同价值体系,引领和塑造参与者的行为规范、专业素养、认识能力等,是更符合教学实践规律和专业标准达成要求的选择。如在课程内容确定上可按如下步骤操作。第一步,收集两个层面的意见与建议,即教师与学生的各自推荐;集思广益后形成教研组的组织决定,并予以确认。第二步,以集体备课方式研究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升个体教学水平。第三步,认真进行教学反思,又可有两个方向:一是教师教学能力的反思,如采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方式,准确复现教学现场、找到问题的关键;二是重新审视和评价既定篇目教学效果的反思,即从学生角度反思教师立场的合理程度。以上完整教学过程的经验,又可用于指导下一轮的教学实践。如此反复,螺旋上升,可为农科专业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探寻到更有实效的人才培养方法。教学实践中还可拓宽大学语文教师队伍的组成范围,如吸纳农科专业背景的教师加入,从专业角度对教学内容进行把关和提升,完善共同体认知体系,整体提高教研组成员“专”之方向的素养与技能。

四、优化教学手段,激发学习者的内生动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行为主体的内驱力是达成目标的关键。如美国学者艾利特·菲什巴赫基在其专著《内在动力》中,详细阐述了“想到”与“做到”之间的动机学原理,为深入认知学习行为提供了更为具体的实践方向。此类研究成果无时不在提醒教师:有效教学不能是信息的单向度传播,而是师生双向的高效互动。这一效果的达成,又必须以对学习者意愿与需求的尊重与满足为前提,即从了解个体自我实现、自由发展的目标出发,提炼出群体的共性需求,由此建立课程教学逻辑,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最根本的动机保障。

从教学论范畴来看,教学手段的选择至关重要。教学手段是指为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运用教学工具传递信息的方式,其革新速率与社会的科技发展进程往往表现为某种正相关性。如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教育界经历了从视听教学到计算机教学,再到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的发展过程。故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来说,激发学习者内在动力,必须从优化信息传递方式入手,将学习者最为喜闻乐见的资讯接受方式列为首选。例如,目前国内高校普遍使用的网络教学平台,是集资源共享、互动深入、高效便捷等优势为一体的数字化教学手段,为当前课程建设的主导方向。

在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课程建设时,教师可通过版块设置来构架体系,体现课程在人才培养上的主导倾向。如通过“乡村振兴国策小播报”“乡村振兴建设进程小追踪”等版块吸引大学生关注政令及其现实推行;通过“乡村振兴与新农人新行当”“乡村振兴与农业出海”等版块打开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思路与认知格局;通过“我为乡村献一计”“推介家乡新乡贤”等版块锻炼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让课程思政的培养目标在现实关注和能力提升中自然巧妙地实现。

同时应根据不同版块的内容特点,灵活采用建设方式。如“乡村振兴国策小播报”版块,以完整、准确传达党的十九大、党的二十大两份报告中的相关内容为价值取向,故需设计为“教师权限”的“转载”方式。同时配套推出此类政策解读的最新研究成果,从学理层面持续推动农科生对“乡村振兴战略”了解、接受的广度与深度。又如“我为乡村振兴献一计”版块,则可设计为学生的“主场”,给学生以权限,让他们各显神通,以此调动他们关注现实、建设乡村未来的热情,激发他们的聪明才智,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中,“人才是关键”的理念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高校肩负人才培养的重大使命,在畅通教育兴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大循环上,地位重要,舞台广阔,但还需作更多面向现实的积极转向。从乡村振兴的战略要求出发,结合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专业特点,为农科大学生的人才培养设计更接地气、更符合时代需求的方案,并付诸实践,是提升高校服务供给与现实匹配度的针对性之举。

参考文献:

[1]叶兴庆.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战略论纲[J].改革,2018(1):65-73.

[2]白双翎.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大学生“三农情怀”的培养路径研究[J].农业经济,2021(2):125-126.

[3]王大伟,孔翠芳,徐勤贤.百年城乡关系:从农村包围城市到城乡融合发展[J].区域经济评论,2021(3):5-12.

[4]刘歆立,王怡爽,庞永锋.文化自信融入知农爱农教育的施教策略:以大学语文课程为例[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24(2):52-54.

[责任编辑:樊 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