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农科类研究生具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兴农本领、具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创新能力、具备深切真挚的爱农情怀,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力军。但部分农科类研究生对毕业与就业的认知失衡,就业取向过于求“稳”,求职缺乏正确的自我认知。基于此,应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学业安排与职业规划相融合;坚持问题导向,促进科研水平与创新能力共同提高;挖掘社会资源,实现榜样力量与优质平台共同发力;强化思政育人,推动个人追求与国家需要相统一。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科类研究生;就业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战略组成。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推进乡村振兴,需要高素质人才支撑。农科类研究生作为新时代实现乡村振兴的生力军,承载着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然而,面对复杂多变的就业环境和多元化的职业选择,部分农科类研究生在毕业与就业的认知、就业取向及自我认知等方面存在诸多困惑,不仅制约了他们个人价值的实现,也潜在影响了乡村振兴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发展。全面剖析农科类研究生在乡村振兴中的角色定位、成长路径和发展前景,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念,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农科类时代新人,促进其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实现自我价值、发挥更大作用。
一、价值逻辑:农科类研究生在乡村振兴中大有可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并强调必须长期坚持、毫不动摇。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认为“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从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方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完善乡村振兴投入机制,健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人才是强国兴国之基,新时代建成农业现代化强国,实现乡村振兴,必须意识到人才振兴这一题中应有之义,以人才为突破口,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一)具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兴农本领
目前,乡村振兴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要朝着“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的目标昂头迈进,就需要大批符合乡村振兴发展需要的高质量人才投身到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中。农科类研究生在“三农”领域拥有更为系统深入的知识积累与科研经验,他们在解决乡村振兴中的具体问题时,能够提出更具针对性和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可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二)具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创新能力
实现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包含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石,发展现代农业是产业兴旺最重要的内容。要实现乡村振兴尤其是产业振兴,就需要一批勇于创新、敢想敢为的人才队伍,带领农民充分利用各类资源,因地制宜,探索创新型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农科类研究生能够在农业科技创新、农产品深加工、农业现代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以创新驱动现代农业和乡村产业的发展,引领现代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三)具备深切真挚的爱农情怀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人才队伍不仅需要过硬的兴农本领、独到的创新能力,也需要对农业、农村、农民始终保持高度热忱。“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是农科类研究生特有的情感标识,农科类研究生始终对“三农”抱有深厚的情感认同,更将服务“三农”视为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他们内心充满为乡村谋振兴、为农民谋幸福的爱农情怀,在推进乡村振兴的实际工作中更能深入了解农民需求,为农民解决实际问题。
二、现实困境:农科类研究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科类研究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对毕业与就业的认知失衡。农科类研究生往往认为毕业必要且紧急,而就业则是必要但非紧急。因此,绝大多数农科类研究生会把时间精力更多地用在完成毕业事项,如毕业实验、毕业论文等,对于“就业”则缺少相关准备,对听宣讲会、听就业指导讲座、走访参观用人单位等有关促进就业的活动兴致不高,不做与毕业争时间和精力的一切“无用功”。但是当论文送审、答辩通过后,他们往往已经错过了当届毕业生的最佳求职时机,而这种对毕业和就业的认知失衡是直接造成近年来农科类研究生中普遍存在的慢就业、缓就业现象的重要因素。
第二,就业取向中存在过于求“稳”心态。受专业特性和行业特性影响,许多与农科类研究生专业对口的工作往往存在工作地点偏远、工作环境艰苦、工作待遇一般等问题。因此,除了少数有意愿继续深造的研究生,多数人在规划职业生涯时,更倾向于把体制内的工作列为就业首选。如选调生、公务员或事业单位等,这些工作虽算不上高薪,但是在工作环境、法定节假日等综合待遇方面有保障,工作稳定且体面。尤其是在与部分民营企业的比较之下,其工作的“稳定性”与“体面性”特点更是被赋予了特殊意义。这也加剧了部分农科类研究生考取编制的执念,“铁饭碗”的工作成为许多人躲避竞争、规避风险的“避风港”。这种过于求“稳”的心态限制了他们择业视野的广度和高度。
第三,求职过程中缺乏正确的自我认知。部分农科类研究生对自我缺乏正确的认知,在设定求职门槛时,没有充分认识自己的科研水平、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是否达到了理想岗位的要求,设置一些过于理想化的条件,进而限制了自身的选择范围。部分农科类研究生在求职过程中显得迷茫而无所适从,常常陷入对岗位要求的过度解读,以至于忽视了自身能力与岗位需求的匹配度,导致求职中自身能力、未来期待、岗位需要三者之间的交互错位。这不仅让他们错失了许多适合自己的工作机会,也让他们在求职道路上受到严重阻碍。
(二)原因分析
第一,学业压力不断增大,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随着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研究生毕业论文送审、答辩、抽检等环节不断完善,研究生面临的学业压力增大。农科类研究生一般需要通过做实验来完成学业任务,动物植物实验存在周期长、影响因素复杂的特点,如果实验不顺利,则需要反复重来,甚至面临换课题的风险;农科类研究生“整天泡在实验室,两耳不闻窗外事”成为常态。同时,有的学校没有设立专门的机构对研究生开展就业指导、没有专门的就业规划指导课程,而身兼数职的辅导员们具备的专业知识、工作阅历、社会资源参差不齐,且负责管理的学生众多,仅依靠他们完成对研究生的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和成效性往往较为有限。
第二,世俗观念影响深远,缺乏正确的就业价值观教育。当前社会仍有不少人认为农业落后、低端,研究生作为高知群体,一旦选择从事涉农基层工作,则会被认为是“没出息”。在这些世俗观念的影响下,就业面本就相对较窄的农科类研究生,更是把考编制作为就业的首选,部分学生甚至拒绝其他工作,一心一意“二战”“三战”考编。同时,农科类研究生因为没有系统接受“择己所爱、择己所长、择世所需、择己所利”的择业观引导,缺乏“认识自我、认识职业、锚定目标、制定规划”的入职匹配教育,很容易局限在自己的执念中难以挣脱。
第三,“小我”融入“大我”不足,缺乏扎根农村的责任担当。2020年《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坚持需求导向,扎根中国大地,全面提升研究生教育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能力。这就要求农科类研究生要厚植家国情怀,把青春挥洒在祖国大地上,但是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重专业知识传授、轻思想政治教育的倾向则加剧了部分农科研究生在学习科研、人际交往、择业就业等方面的功利化,以至于部分农科类研究生缺乏将“小我”融入“大我”的意识,缺乏个人成长成才与社会发展进步相辅相成的认识,缺乏扎根农村的家国情怀,与农科院校培养学农爱农、强农兴农的高素质人才目标存在差距。
第四,创新意识不足,缺乏有效的创新思维训练。在培养农科类研究生的过程中,对于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偏少。比如在研究选题上,农科类研究生主要是围绕导师项目开展的课题进行选题,在选题方面思考不够,选题过程中较少锻造自主探究的能力,这在无形中削减了创新能力培养。在研究方法上,研究生大多是借助已有的方法和手段,较少创新。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研究生运用创新思维解决新问题、产出新成果的意识不足、能力不足,原创性成果不多,甚至于还会影响到他们在未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和魄力。
三、破解之策:引导农科类研究生树立正确就业观
(一)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学业安排与职业规划
第一,在研究生培养计划中,增加系统性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农科类研究生的学业安排基本上是第一年完成专业课程学习,后面根据选择的课题项目在校内外做实验、写论文,整个学习过程比较松散,与同学、老师的交流、合作有限。为此,有必要开展系统、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兴趣与优势,引导他们确立职业兴趣与职业目标,将研究生生涯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培养学生良好的择业观和就业观,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思想、心理和素质根基。第二,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配备一支就业指导工作队伍。组建由导师、辅导员、班主任、专任教师、校外老师和相关职能部门教师共同构成的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充分发挥不同岗位教师的优势,形成育人合力,实现学科和思政相互融合、校内和校外协同联动的工作矩阵。尤其要注重发挥导师言传身教的作用。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是研究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既要做学业导师又要做人生导师,要以自身的良好品德和人格魅力影响和鼓舞研究生。第三,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队伍还需参加专业系统的培训,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为培养学生至诚报国的理想追求、敢为人先的科学精神、开拓创新的进取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奠定基础。
(二)坚持问题导向,提高创新能力
第一,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定位科学研究方向。农科类研究生的学术TehG6AYneGhmHGdIr49f1A==研究要扎根在祖国大地上。鼓励引导他们积极走出校园,深入农村基层,与农民面对面交流,了解当前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农民生活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和迫切需求,精准定位科研方向,确保研究课题既具有学术价值,又能够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引导他们学会从实际问题中发现科研机会,从科研过程中激发创新潜力。第二,强化创新思维,助推跨学科合作交流。高校要鼓励支持农科类研究生与其他学科研究生开展交流合作,共同组建跨学科研究团队,针对乡村振兴中的综合性难题开展联合攻关,打破学科壁垒,激发创新思维,拓宽农科类研究生研究视野,从而提出更具创新性、更富全面性的解决方案。
(三)挖掘社会资源,实现榜样力量与优质平台共同发力
第一,选树先进典型,发挥优秀校友的榜样作用。榜样示范的力量是无穷的。优秀校友在各行各业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他们或扎根基层,奉献社会,弘扬社会正能量,为构建和谐美好社会作出贡献;或厚积薄发,开拓创新,将个人理想融入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事业之中。以优秀校友为榜样,可感、可信、可学习,有生动性和亲和性的优势。以优秀校友的先进事迹激励学生,对于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就业观,特别是积极投身于乡村振兴、现代化农业强国的建设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力。第二,搭建优质平台,推动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一方面,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提高农科类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是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的有益探索,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只有将研究生的培养过程、科研项目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学业、就业与产业的共赢。另一方面,要搭建优质就业平台,拓宽农科类研究生的就业渠道。为此,要举办“线上+线下”双选会、专场宣讲会,全面拓宽就业渠道。对接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加强同政府职能部门、校友会、各用人单位的沟通联系,为农科类毕业生就业和企业招聘搭桥铺路。引导毕业生自觉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鼓励更多毕业生到基层发光发热,到中小微企业开创一片新天地。
(四)强化思政育人,将个人追求融入国家需要
积极探索构建“党建引领+课程思政+社会实践”的农科类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体系,将学科育人资源转化为思政教育优势,提高思政育人实效,推动农科类研究生将自我价值的实现与投身国家需求有机结合。
第一,全面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依托课题组、实验室、科研团队等学术单元设置研究生党支部,在重要战略领域的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建立研究生党组织,选配“双带头人”担任研究生党支部书记,由不同年级、同一个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共同组成党支部,实现党建与业务相融合、相促进,切实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第二,充分发挥课程思政育人作用。深入挖掘专业知识体系中蕴含的思想价值和bBE5E/goH9ql36e7Oe+pAQ4yPRY3yMFY3lFYgnTxYYY=精神内涵,将科学道德、治学精神、形势政策等内容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不断增加专业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提升引领性和时代性,引导培养他们理解形势政策、解决实际问题,进而服务国家战略。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话语方式,通过案例式、探究式、体验式教学让课堂“活”起来,发挥隐性教育作用,引发情感共鸣,在润物细无声中完成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第三,重视发挥社会实践育人作用。一方面,从广度入手,整合实践资源,拓展实践平台,依托高新技术开发区、大学科技园、科研院所等单位,打造校内外协同、产学研融合的实践育人共同体。另一方面,建立社会实践基地,推进“实践+专业”“实践+科研”“实践+就业”的社会实践创新模式,重点挖掘社会实践资源育人的深度,引导研究生在科技攻关创新中培养创新能力、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厚植爱国情怀、在面向重大需求中实现卓越成长。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001).
[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32.
[3]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4:22.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49.
[5]李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策略:兼论自然景观资源公益化[J].求索,2020(4):14-21.
[6]刘晓晨.以优秀校友为榜样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黑河学刊,2019(3):145-146.
[责任编辑:樊 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