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滥用和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已严重危及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本研究建立了一种水环境中17种磺胺类抗生素(SAs)的全自动固相膜萃取-稳定同位素稀释-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方法,并将其用于自来水、河水和海水实际样品的检测,同时探讨了残留特征,评估了生态风险。取1 L 含0.5 g/L Na2EDTA 的水样(pH=3),采用3M SDB-XC 膜片进行全自动固相膜萃取,洗脱液为10 mL甲醇-丙酮(1∶1,V/V)混合溶液,每6 个样品前处理仅需60 min。本方法的线性检测范围为0.05~100 μg/L,相关系数(R2)gt;0.999,检出限低至0.012~0.052 ng/L(S/N=3),回收率为76%~110%,相对标准偏差为0.5%~9.6%(n=5)。利用本方法检测实际样品中的SAs,在自来水中均未检出SAs,浙江舟山河水以及温州海域海水中分别检出3种和9种SAs,检出总浓度分别为0.875~21.826 ng/L和1.024~20.768 ng/L,均以磺胺甲恶唑(SMX)为主,分别占SAs总浓度的81% 和74%。生态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在区域河水和海水中检出的SAs对3种营养级生物(藻类、大水蚤和鱼类)的风险商值(RQs)均小于0.01,生态风险较低。
关键词 磺胺类抗生素;全自动固相膜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水环境;生态风险
自2000 年以来,全球抗生素的消费量增速超过46%,市场规模在2021 年达到500 亿美元[1]。其中,磺胺类抗生素(SAs)作为预防和治疗各类疾病的药物在医疗、水产和畜牧等行业中广泛使用。SAs在人和动物体内不完全代谢,最终随尿液和粪便排泄到环境中。SAs 具有高溶解度和化学稳定性,在污水、地表水、地下水、海水甚至饮用水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检出浓度通常在ng/L~μg/L数量级[2]。通过生物和非生物作用,SAs 在水环境中的残留不仅影响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而且会通过食物链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3]。其中,检出率较高的磺胺甲恶唑(SMX)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3类致癌物清单[4]。因此,准确监测水环境中SAs并评估其潜在的健康和生态风险至关重要。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GB 31650—2019)[5]规定动物源性食品中SAs的最大残留限量为100 μg/kg,但尚未建立水环境中SAs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
相比微生物/免疫分析法和光学/电化学传感法,以色谱为基础的检测技术更适合于SAs测定[6],如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7]、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8]、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UPLCHRMS)[3]、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9]和毛细管电泳(CE)[10]等,其中,UPLC-MS/MS因其灵敏度高、选择性好以及可用于快速分析而被广泛使用。近年来,关于SAs的测定多集中在畜禽和肉类等食品检测,而水环境中SAs的检测较少,因此,开发绿色高效的水环境中的SAs检测方法十分重要。由于水环境中的SAs含量相对较低且水体基质复杂,在色谱分析前需采用固相萃取(SPE)[8]、磁性固相萃取(MSPE)[7]、固相微萃取(SPME)[11]和分散液液微萃取(DLLME)[12]等样品前处理技术。其中,MSPE和SPME 快速、简单,在回收吸附方面具有优势,但吸附剂材料的合成过程较复杂;DLLME易实现快速分离,对环境友好,但灵敏度较差;SPE因其富集系数高而应用最广泛。然而,传统的SPE涉及多个手动操作步骤,检测时间长,增加了人为误差和回收率不稳定的可能。近年来,自动在线SPE-UPLC-MS/MS已成功应用于环境水体中SAs残留的测定,大大减少了样品体积(~10 mL)和萃取时间(~20 min)[13],但灵敏度和重复性较差。固相膜萃取作为SPE的另一种形式,具有截面积大和可快速萃取大体积水样的优势,在水环境中的痕量有机污染物富集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固相膜萃取已成功应用于水体中邻苯二甲酸酯[ 14]、多氯联苯[ 15]和羟基多环芳烃[ 16]等的萃取富集,但多采用传统SPE 方法萃取水体中SAs[8,17-18],尚未见固相膜萃取用于水体中SAs 检测的报道。董恒涛等[17]建立了Oasis HLB 固相萃取-UPLC-MS/MS测定水产养殖水体中的21种SAs,采用内标法定量,回收率在70%~110% 之间,测定结果满足准确度要求,但检测时间较长, 200 mL水样过柱(2 mL/min)需100 min。
研究表明,饮用水源地水,甚至水龙头出水中均有不同程度的SAs 污染[19],但目前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20]和《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23)[21]中均无对SAs的限量要求及检测标准。本研究基于全自动固相膜萃取,建立了一种稳定同位素稀释-UPLC-MS/MS 方法,用于水环境中17种SAs 的检测,并优化了固相萃取膜的种类、洗脱溶剂、Na2EDTA 用量和水样pH值等前处理条件。同时,考察了本方法的基质效应,并应用于浙江温州海域海水、舟山市内河水和自来水等不同基质水样的检测,对其残留特征和生态风险进行评估,以期为SAs环境污染控制和风险管理提供技术手段和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