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时代高校学术期刊传播力提升路径研究

2024-09-19 00:00:00孙帅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13期

摘要:媒体融合时代,高校学术期刊提升传播力能够助力自身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学科建设以及受众新需求。然而,当前高校学术期刊提升传播力面临着纸质学术期刊在学术传播环节丧失主体地位、现有新媒体平台运营质量低且传播效果差、编辑人员媒体融合意识不强等困境。文章基于高校学术期刊学术传播实践,采用理论分析、个案研究等方法,建议从平台、受众、内容三个层面提升学术期刊的传播力,以期助力高校学术期刊在新的时代更好地担负起应有的职责与使命。在平台层面,学术期刊应坚持一体化发展战略,构建立体化传播体系,形成学术传播媒体融合矩阵,在推动现有平台高质量运行、实现平台间有效互融及高效能互补的同时,借助短视频平台、期刊数据库提升传播力。在受众层面,学术期刊应强化服务理念,做好知识服务工作,在增强受众媒介使用主动性参与性、做好内容高效检索与精准推送、服务受众媒介化新需求的同时,发挥好学术交流的桥梁纽带作用。在内容层面,学术期刊应不断提升优质内容供给力,在切实把好政治方向关、学术质量关和价值取向关的基础上,通过服务学术建设、引领学术研究提升传播力,并加强编辑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升编辑人员新媒体素养。

关键词:学术期刊;传播力;媒体融合;学术传播;媒体平台

中图分类号:G23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13-0227-04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23年度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编辑学研究课题一般项目“媒介化理论视阈下高校学术期刊媒介融合发展路径探寻”成果,项目编号:YB2023030

传播力是一种通过传播实现基本要求、满足传播目标及期望的能力[1]。传播力是为使期刊达到良好传播效果运用的各种方法、技术和手段的总和[2]。媒体融合时代,高校学术期刊如何通过提升传播力适应时代发展新需求、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进而更好地履行职责使命,成为亟待思考的重要议题。

一、高校学术期刊提升传播力的必然性

(一)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加快提升学术期刊内容质量和传播力影响力,加强优质内容出版传播能力建设,推动学术期刊加快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高速发展的数字技术与互联网技术使学术期刊迎来新变革,成为学术期刊提升传播力的重要驱动。学术期刊应顺应媒体融合发展趋势,推动媒体融合转型升级,提升传播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更好服务高校学科建设的必然要求

助力学科建设是高校学术期刊的基本功能。《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将“创办高水平学术期刊”作为全力推进“双一流”高质量建设的举措之一。作为学术成果展示平台,刊登传播学术论文是学术期刊助力学科建设的主要途径。学术期刊要想更好地服务学科建设,高质量传递学术成果、提升学术传播力,是必经的关键环节。

(三)服务受众新时期新需求的应然要求

2023年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了第二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2022年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Pad阅读等)的接触率为80.1%[3]。更习惯通过新媒介高效便捷地开展阅读活动的受众,对阅读学术论文有了新需求。学术期刊应把握受众新需求,通过精准推送等方式提升传播力,并适时提供能满足受众新需求的产品与服务。

二、当前高校学术期刊提升传播力面临的困境

(一)纸质学术期刊丧失在学术传播环节的主体地位

媒体融合时代,越来越多的受众通过互联网查阅学术论文。商业期刊数据库平台凭借内容丰富、搜索便利等明显优势,成为受众首选。高校学术期刊由于缺乏足够的精力与能力开发真正属于自己的数据库平台,只能委托大型数据运营商进行数字资源的整合传播。而在入编数据库平台之后,学术期刊就被分解成一篇篇单独的论文,原有的整体风格、编排模式不复存在。

这就意味着,在学术传播环节,纸质学术期刊“已经丧失了传播主体的地位,沦落为零件(单篇论文)的提供者”[4]。

(二)学术期刊现有新媒体平台运营质量差、传播效果弱

新媒体时代,高校学术期刊实现传播平台的多样化,但媒体融合仍停留在表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内容同质化,更新不及时。各大新媒体平台传递的内容多“源于纸版的原始论文数据,缺乏具有创新意义的知识服务内容”[5],内容同质化阻碍了传播力的提升。同时内容更新不及时,如官网的当期论文展示栏目时效性有时甚至滞后于纸质期刊。二是栏目功能不健全,媒介形式单一。官网除了期刊介绍、当期论文展示、投稿审稿栏目外,其他如过刊浏览、文章检索等体现服务功能的栏目欠缺。信息呈现形式以文字为主,论文格式仍为PDF文档,缺少图片、音视频等形式的运用。三是平台之间不互融,受众体验差。平台之间缺少互融互通的渠道,如官网中未提供微信公众号或其他应用软件的二维码,反之亦然。平台间内容传递多为生硬拷贝,如微信公众号推送的查看原文只是简单链接到官网,文章的排版、字号均不适应移动终端阅读习惯,未考虑到受众阅读时的舒适性。

(三)媒体融合的观念与意识不强,阻碍传播力的提升

现有期刊体制下,由于审批制度的严格以及退出机制的缺失,所以已获得刊号的高校学术期刊处于一种“超稳定结构”中,源自体制的保护使得部分编辑人员安于现状,即便意识到提升传播力的紧迫性与必然性,最终也因没有内在动力而行动迟缓。同时在人员短缺成为常态的情况下,编务工作占用编辑大量精力,使其无法专注于提升应用新媒体新技术的能力,提升传播力也就无从谈起。

三、媒体融合时代高校学术期刊传播力提升路径

(一)有效利用及高效融合各平台,形成学术传播媒体融合矩阵

各类媒体平台是传递学术论文的主渠道,提升传播力的主战场。学术期刊应进一步顺应媒体融合发展趋势,坚持一体化发展战略,构建立体化传播体系,推动学术传播媒体融合矩阵的形成。

1.推动现有平台高质量运行

一是维护好现有平台并充分发掘其内在潜力。搭建平台的同时应做好平台的维护。如对于官网来说,可使用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对论文进行结构性分解与再加工,提升内容数字化水平。通过提供论文检索、论文推荐等服务以及建立导航栏等途径,优化受众体验。同时,充分挖掘现有平台的内在潜力,如在官网中利用超链接的强大功能,以专题形式编辑整合内容资源进行传播,集中展示优质论文,形成规模效应。

二是根据不同平台的运行逻辑开展信息传播。如在运行微信公众号时,根据一定时段内推送次数受限这一现实,精选优化发布内容,优先展示最能体现学术水平或办刊特色的论文。同时,考虑到推送内容最先是以标题、少数文字与背景图片相组合的折叠形式呈现在屏幕上这一现状,凝练创新性观点作为引导语,以吸引受众点击阅读。

2.实现平台之间的有效互融及高效能互补

一是多平台间有效衔接形成传播合力。按照“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的目标创新优化学术传播手段,对内容进行精准加工与快速分发,使其适应不同媒介平台的呈现形式,实现平台间互文性衔接,确保平台资源与内容要素的有效融合,形成传播合力。可利用HTML在平台衔接融合中的优势促进平台间的互融互通,在HTML阅读模式中,不仅可以链接图表、音频、视频,还可实现平台之间的有效对接,在增强受众阅读便捷性的同时提升受众参与互动的积极性。国外很多数据库如Elsevier平台很早就提供了全文HTML的阅读模式,论文各个章节之间的调转和参考文献的链接大幅度提高了论文的传播效率[6]。

二是实现平台间的优势互补。平台之间的优势互补能有效提升传播力,学术阅读是一种功利性的深度阅读,其“学习体会更多来源于传统的纸媒阅读”[7],而基于各类新媒体的屏读则更适合受众进行选择性的信息浏览。学术期刊应在继续保持纸质期刊出版优势、发挥纸本载体所拥有的深度阅读功能的同时,通过灵活多样的编排方式和文本呈现使学术内容适应屏读浅层化、碎片化乃至大众化的阅读特性,使纸质期刊与各移动终端平台在学术阅读中实现优势互补,拓展传播深度和广度。

3.开通短视频平台提升传播力

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络视频、短视频用户规模分别达10.67亿人和10.53亿人,用户使用率分别为97.7%和96.4%[8]。网络视频、短视频的迅猛发展,为学术期刊传播力的提升提供了新契机。学术期刊可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对学术论文的研究步骤、实验过程等进行视频解说,也可采用“短视频+直播”的方式进行学术推广。短视频平台传播的广泛性、交流的便捷性可有效助力学术期刊传播力的提升。

4.借助商业期刊数据库提升传播力

首先,发挥期刊数据库在学术传播环节的强大功能,加强合作过程中版权保护,维护作者群体及学术期刊权益。其次,利用优先出版渠道助力传播力提升。当前,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都在探索运营优先出版模式,可利用这一渠道实行网络首发,从而缩短论文发表时滞、提高出版时效。最后,利用学术不端检测功能加快审稿进度。如知网近期开通的AIGC检测服务系统,可以快速、准确识别学术文本中的AI生成内容,从而为引导和监管AIGC技术的科学合理使用、维护学术诚信和保护知识创新提供有力支持[9]。

(二)把握并服务好受众新需求,发挥好学术交流桥梁纽带作用

作为专业性强的小众媒体,高校学术期刊的作者群和读者群高度一致。学术期刊应强化服务理念,在了解受众媒介化时代新需求的基础上,做好知识服务,并发挥好学术交流桥梁纽带作用,以提升受众的满意度与忠诚度。

1.增强受众媒介使用的主动性、参与性

媒体融合时代,受众尤其是作者希望在学术传播中增强自身的主动性、参与性。可借助各类新技术满足这一新需求,如运用期刊协同采编系统代替邮箱收稿,使作者及时了解审稿进度,并就审稿意见、校改情况及时和编辑沟通。又如运用XML一体化生产管理平台,可使作者查看编辑修改痕迹、在线修改论文,还可随时与编辑互动。新技术的使用将有效增强受众的参与性、主动性,提高受众的黏度和忠诚度。

2.做好内容的高效检索与精准推送

面对高度饱和的信息,受众更在意以有限的时间和精力获取等价的资讯。应不断强化自身的学术服务功能,基于碎片化、情景化阅读实际,做好内容的高效检索与精准推送。一方面,在各新媒体平台提供论文检索服务,让受众可以在搜索栏中按照主题、关键词、作者等类别进行搜索;另一方面,借助智能传感设备和用户数据分析等外力支撑,根据受众研究方向进行个性化推送,如《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自2021年起每期文章出版后,便会通过科技情报大数据挖掘与服务系统平台Aminer进行精准推送。作为第三方推广平台以及科技情报大数据挖掘与服务系统平台,Aminer平台能基于关键词、作者合作圈等精确匹配,挖掘合适的读者进行精准推送[10]。

3.服务受众自我认同的媒介化需求

受众出于自我认同与自我塑造的需求,会进行媒介化的自我表达与自我展示,如在社交平台对学术文章进行转发、点赞或推荐,或者创建个性化学术信息文库。这些媒介行为更多是出于社交和社会融入的需要,是受众借助新媒体平台实现“自我建构与自我认知,维系自己的社交网络获取社会资源”[11]的一种方式。学术期刊应尽量为其提供必要的支持与服务,受众尤其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者创建的学术信息空间,能助力学术期刊提升传播力。

4.发挥好学术交流的桥梁纽带作用

学术期刊应利用各类新媒体技术,履行好推动学术交流互动这一基本职能,在学术共同体中提升传播力。首先,利用社交软件的“写留言”功能,让包括作者在内的受众发表评论,并相互之间展开讨论。其次,搭建线上交流互动稳定平台。如利用微信群这一社交平台,为分散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受众形塑一个新的互动模式。再次,利用各类视频会议软件组织在线学术会议、研讨会,实现受众之间面对面的交流互动,深化学习交流。最后,可借助数据库平台移动端的分享功能推动学术交流。如万方数据创办的学术圈分享方式,实现与即时通信软件之间的互融,建立起作者、读者、专家之间沟通的桥梁[12]。

(三)增强优质内容的供给力,夯实学术传播之根基

新媒体的出现不会代替原有媒体,“每一种旧媒介都是另一种新媒介的内容”[13]。媒体融合时代,学术期刊的学术水准、治学态度会通过各类新媒体平台得以传递。高质量的学术内容、高品质的学术水准依旧是学术期刊的生存之本,是提升传播力的根基所在。

1.切实把好政治方向关、学术质量关和价值取向关

首先,应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党对出版工作的领导,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领域发挥应有作用。其次,坚持以学术创新水平和科学价值把好稿件的学术质量关,严格落实执行“三审三校”把关制度,始终保持高质量的编校水准、恪守高标准的学术规范。同时,还应对纸质期刊排版印装等环节进行有效监控,避免出现质量问题。

2.在服务学科建设、引领学术研究中提升传播力

首先,在服务学科建设中提升传播力。可根据学校一流学科建设战略规划、发展需求,适当调整办刊方向,优先发表、集中展示研究团队的高水平研究成果。专栏策划是增强期刊创新性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14],学术期刊可立足高校优势学科资源,创建并做好特色专栏,在聚焦关键问题、热点问题、凸显学科特色的同时提升传播力、影响力。其次,学术期刊所具备的优质内容供给力,主要通过刊发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实现,可围绕学术前沿重大问题做好专题策划,通过组稿约稿等方式扩充优质稿源渠道,通过刊发校内外研究人员在相关学科的优质稿件,逐渐成为该学科研究成果的汇聚平台,进而提升学术品质。

3.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升编辑人员素养

编辑人员是学术期刊发展的主力军,是提升传播力的关键因素。

首先,学术期刊主办单位应重视并积极组织对编辑人员各项业务能力的培训,尤其是对新媒体技术的培训。其次,编辑人员应以积极进取的姿态应对技术迭代的挑战,增强在学术期刊传播力提升进程中的责任心、使命感。最后,编辑人员应积极参加各类专业技术培训,提升理论水平,提高业务素养,增强对新技术的应用能力,加强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智慧连接等新兴技术的融合应用[15]。此外,可在与同行的交流中借鉴同行提升传播力的办刊经验,在实际工作中向各新媒体平台运营人员请教,进一步增强实操能力。

四、结语

高校学术期刊传播力涉及内容质量、传播渠道、传播方式、传播范围、受众需求等领域。媒体融合为高校学术期刊提升传播力带来了新机遇、新挑战,学术期刊可在审视当前困境的基础上,从平台、受众、内容三个层面出发提升传播力。由于办刊实践、学科特色等因素的不同,因此学术期刊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量体裁衣,将各项任务分解细化,逐步完善,从而在提升传播力的同时,更好地担负起促进学术研究和文化繁荣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 李冰玉,孙迎春.跨文化传播的视觉化趋向与中国出版“走出去”的实践场域[J].现代传播,2020(1):62-66.

[2] 谢文亮,王石榴.学术期刊的传播力与传播力建设策略[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4):425-430.

[3]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二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发布[EB/OL].中国出版网,(2023-04-23)[2024-03-17]. http:// www.chuban.cc/yw/202304/t20230423_32710.html.

[4] 朱剑.传播技术的变革与学术传播秩序的重构[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36-51.

[5] 余溢文.高校学报传播现状与传播能力提升对策研究:基于入选“卓越计划”的几种高校学报[J].中国传媒科技,2022(9):7-9.

[6] 刘钊.媒体融合下高校学报的微信公众号与网络运营现状和优化建议[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9,30(6):613-620.

[7] 秦开凤.传统纸媒数字化转型与学术期刊的应对[J].澳门理工学报,2021(1):100-110.

[8] 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24-03-22.

[9] AIGC检测服务系统介绍[EB/OL].知网,(2024-04-02)[2024-04-12]. https://aicheck.cnki.net/#/login.

[10] 汤梅,孟瑶.新媒体时代高校科技期刊的学术推广实践:以《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例[J].传播与版权,2023(3):12-14,36.

[11] 彭兰.新媒体用户研究:节点化、媒介化、赛博格化的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245.

[12] 李赛,朱娜.中国科学院人文社科类期刊融合出版现状与对策:基于CSSCI来源期刊(2019—2020)[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1,32(5):655-661.

[13] 克劳斯·布鲁恩·延森.媒介融合:网络传播、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三重维度[M].刘君,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20:88.

[14] 杨建肖,刘伟霄,王雅娇,等.策划行业特色专栏提升期刊影响力[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7(4):449-454.

[15] 游登贵.全媒体时代学术期刊编辑能力提升路径探析[J].传媒,2019(18):32-33.

作者简介 孙帅,编辑,研究方向: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