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路径研究

2024-09-19 00:00:00王强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13期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已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极大影响。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不仅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对教育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在此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首先,新媒体为思政教育提供了新的工具和平台。通过社交媒体、网络论坛、在线教育平台等,教师可以更加灵活多样的方式传达思政教育内容。例如,利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与学生实时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通过网络将抽象的思政理论知识以生动具体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其次,新媒体环境下的教育模式强调个性化和学生中心。这要求思政教育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转变为“引导式”和“探究式”教学。教师需要设计富有挑战性的课程任务,鼓励学生思考和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理解思政知识,培养其批判性思维能力。为了实现全方位育人目标,本研究提出了创新的思政教育理念。这一理念强调将思政教育与专业学科知识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时代精神的理解。因此,文章构建了一个融合新媒体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包括线上互动学习、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新媒体;思政教育;思政元素;专业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13-0190-03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22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思想政治教育专项)“互联网时代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2zsszsx236

信息时代,新媒体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重要渠道,从某种程度说,新媒体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种变化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的认知方式和学习习惯,也对高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有效地实施思政教育,使其与专业课程教学相融合,成为教joL5xf0M5sgeYbNg1Z85yw==育工作者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传统的思政教育往往采用集中授课、灌输式教学等方式,这种方式在新媒体环境下显得力不从心[1]。

本研究旨在探索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即在新媒体背景下,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一、新媒体的发展及对教育模式的影响

(一)新媒体的发展

从社交网络服务、即时通信软件到内容共享平台,新媒体无处不在,渗透进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对于年轻一代,新媒体已成为他们获取信息、沟通交流的主要渠道,并对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同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智能手机成为人们接触新媒体的主要终端,这使得新媒体的接触和使用更加便捷、高效。在此背景下,社会各领域均感受到了新媒体带来的变化。

在教育领域,新媒体为传统的教与学提供了全新的方式和路径。教育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使学习不再局限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成为可能[2]。

(二)新媒体对教育模式的影响

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教育模式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教育者不再拥有信息传递的垄断权,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轻松获取各种信息资源。因此,教学方式变得更加多元和灵活。

借助网络平台和多媒体工具,教师可以创造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利用视频、音频、互动讨论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强化教学效果。同时,翻转课堂、在线教学等新模式使学生可以在课后自主学习,然后在课堂上与教师进行深入探讨,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形成批判性思维[3]。

另外,学习方式变得更加个性化和自主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节奏选择学习内容和时间,通过在线课程等形式实现自我提升。这不仅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也激励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加积极地参与和创新。

(三)新媒体时代教育领域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在新媒体背景下,教育领域面临诸多挑战和机遇。

首先,面临信息过载的挑战。网络上充斥着大量未经筛选的信息,学生很容易受到误导,注意力被分散。这要求教育者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如何甄别信息的真伪,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其次,学生注意力分散的挑战。新媒体环境下,学生习惯于快速切换不同的信息源,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这对深度学习和持久关注内容极为不利[4]。因此,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中有效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成为教育者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挑战中也蕴藏着机遇。新媒体为思政教育提供了新的途径和工具,如利用社交网络进行主题讨论、使用多媒体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数据分析工具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思想动态等,这为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提供了新的可能。

二、思政教育的发展历程及新媒体时代现状

(一)思政教育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悠久,其发展变迁与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紧密相关。在早期的革命战争年代,思政教育主要通过政治工作进行,重视提升干部战士、人民群众的政治觉悟,培养革命斗争所需的坚定信仰和牺牲精神。这一时期的思政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战斗性,目的在于团结人民、打击敌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面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任务,思政教育开始系统化、规范化。学校成为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课程设置更加科学,涵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现代史、道德与法治等多个方面的内容[5-6]。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社会文化的多元化,思政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二)思政教育现状

1.思政教育的主要特点与挑战

新媒体时代,思政教育呈现出新的特点,面临新的挑战。这些特点和挑战是在长期教育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且与时代发展紧密相连。首先,当前思政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广泛应用新媒体。互联网、移动通信技术的普及,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教育内容和形式,也提高了教育的互动性和趣味性[7]。另外,当前的思政教育更加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而是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应用理论知识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2.思政教育的创新与实践

在新媒体环境下,中国的思政教育正经历创新与实践的新阶段。在这一阶段,不仅要改革传统教育模式,而且要在挑战中寻找机遇,更好地完成育人任务。

新媒体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交流平台和信息获取渠道,这为思政教育的创新提供了条件。教育者可以设计更具互动性和参与感的教学内容,通过模拟社会实践、在线辩论等形式,激发学生对思政类内容的兴趣,增强其主动探索和学习的动力[8-9]。同时,这也能让教师更精准地把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思想动态,从而提供个性化的引导。

三、新媒体背景下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路径

(一)整合思政教育内容与专业知识

整合思政教育内容与专业知识的意义在于打破传统教育模式中两者之间的壁垒,形成一种新的综合教育模式。这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还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其不仅仅是专业知识的学习者,更是社会责任与使命的承担者[10-11]。此外,整合思政教育内容与专业知识还有利于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从而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

例如,在法律类专业课程中,可以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法律实务课程相结合,通过分析当代中国法律制度的发展、具体法律规定,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在现实中的应用。在讲授公司法时,教师可引入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让学生理解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应如何履行社会责任,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历史类专业课程中,可结合党史、国史,引导学生学习近现代中国历史的进程,了解民族复兴的艰辛,激发其爱国情怀。在工程类专业课程中,教师可以在讲授专业技术知识的同时,结合国家重大工程项目案例,介绍工程技术人员的使命担当,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职业道德和专业奉献精神。

(二)利用新媒体优化教学方法

利用新媒体优化教学方法的意义在于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主动探索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教学方法已难以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新媒体可以带来更丰富和直观的教学资源,以图文、音视频等多种形式传递知识,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12-13]。

例如,在文学类专业课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课外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参与在线讨论,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在新闻宣传类专业课程中,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分析工具帮助学生实际跟踪和分析新闻事件的传播路径和社会影响,培养他们的数据意识。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课程中,可以通过搭建在线编程平台和论坛,鼓励学生分享代码、解决问题并协作项目,这既能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又能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在化工类专业课程中,可创建微信小组或使用化学分析模拟软件进行虚拟实验教学,让学生在视觉上直观感受反应变化过程,深化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三)完善实践教学环节

完善实践教学环节的意义在于实现知识与行动的有效结合,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锻炼其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并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其社会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和使命感也能得到增强[14-15]。

例如,在教育服务类专业,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教育服务活动,如支教、家庭教育咨询等,让学生将教育理论应用于实际教育场景,了解教育对个体成长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在环境监测类专业,学生可以参与校园环保项目或社区环境改善计划,实地调研环境污染问题,并设计解决方案,践行环境保护的理念。在机械工程类专业,学生可以参加工程项目设计大赛,将所学专业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机械设计和制造中,这有利于培养其工程整体意识、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意识。

四、结语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对推进教育现代化、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意义。整合思政教育内容与专业知识,利用新媒体优化教学方法以及完善实践教学环节,不仅能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而且能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进行价值探索,使之与时俱进,从而有效实现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 马世栋.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模式研究[J].才智,2024(9):101-104.

[2] 夏传红.新媒体视角下课程思政数字化育人实践与探索[J].新闻研究导刊,2023,14(24):191-193.

[3] 薛静.面向专业的课程思政数字资源建设策略研究[J].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23(4):43-48.

[4] 胡洁,林坤海.新媒体语境下大学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刍论[J].成才之路,2023(33):113-116.

[5] 韩雪晴. 5G新媒体赋能高校思政教育教学实践探析[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23,21(6):28-32.

[6] 庄雷.课程思政数字化建设及案例研究[J].大学,2023(33):105-108.

[7] 张学超,曲嫒娣.新媒体赋能课程思政亲和力和针对性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24,44(2):121-123.

[8] 郭岁.新媒体时代“微思政”模式思考[J].中国报业,2023(22):86-87.

[9] 刘玉婷.“四全媒体”框架下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创新探索[J].传媒,2023(16):87-89.

[10] 吴艳艳,庞洋.全媒体视域下传媒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思考[J].新闻研究导刊,2023,14(14):68-70.

[11] 赵晶晶,肖剑锋.新媒体视域下美术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3(9):63-65.

[12] 祝伟,王军,张珏.财经类专业课程思政的路径与思考[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5):80-82.

[13] 向宁.课程思政理念在新媒体营销课程教学中的创新融入:评《新媒体营销》[J].中国油脂,2022,47(8):163-164.

[14] 李银淑.课程思政融入新媒体运营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大学,2022(21):169-172.

[15] 李丽,郎润华.新媒体营销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研究与实践[J].对外经贸,2022(7):81-84,125.

作者简介 王强,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