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信息交流成本降低,全媒体传播格局已然形成,涵盖多种媒体形式和传播手段,不同形态的媒介产品具备跨平台矩阵传播的基础条件。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媒体行业迈入全新的发展阶段。从纪录片领域来看,全媒体模式给纪录片制播体系造成巨大冲击,当前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如纪录片所占据的市场份额逐渐被直播、短视频等媒介产品抢占,市场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
为进一步挖掘全媒体时代纪录片发展的潜力和空间,文章首先分析当前纪录片制播体系面临的问题,包括受众心理发生变化、融合层次较浅、内容同质化等。然后阐述纪录片在全媒体视域下的融合范式,具体从矩阵式传播、创作微纪录片、现代科技赋能三方面入手,为纪录片制作提供样本案例。最后,提出全媒体视域下纪录片转型发展路径——从受众视角出发、创新创作手法、转变创作理念、注重视觉包装、开启市场化道路等。文章旨在尝试打破纪录片与真人秀综艺节目等其他媒介产品之间的界限,不再从狭隘角度界定节目类型,从根源上解决纪录片同质化严重与受众审美疲劳的现实难题;同时要突破传统纪录片制播体系的束缚,使纪录片重焕生机,在全媒体时代展现出新的传播价值,探索纪录片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关键词:全媒体视域;纪录片;融合范式;制作传播;转型路径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13-0113-04
(一)受众心理发生变化
传统媒体时代,媒体占主导地位,传播渠道较为单一,受众往往只能被动接收新闻信息,缺乏自主选择权。进入全媒体时代,随着传播渠道、媒介产品类型和数量的持续增多,受众掌握主动选择权,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媒介产品。换言之,全媒体时代,受众参与信息传播的程度大幅提高,占据了主导地位。在此背景下,媒体必须贴合受众需求来生产产品,以达到吸引受众、提高收视率、强化传播效果的目的[1]。制作纪录片也应遵循这一原则。
(二)融合层次较浅
全媒体时代,纪录片呈现出多媒体融合、多终端融合、多渠道融合的发展趋势。多媒体融合是借助多种媒体形式进行广泛传播;多终端融合是在不同终端上重复开发利用纪录片;多渠道融合是整合诸多传播渠道,形成立体化传播矩阵[2]。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纪录片的融合效果并不理想,存在融合模式趋同、媒介种类单一、技术层面以外其他要素的融合进程缓慢等问题。例如,一些媒体机构针对纪录片的制播分离机制不成熟,直接从电视台购买播放版权,仍处于战术性融合阶段,仅在内容互动、营销合作等层面合作,并未触及所有权归并统一等深层次问题。可将其视为一种“媒体互动”行为,理想状态下的“台网联动”实质演变为“台网联播”[3]。
(三)内容同质化
一些媒体为了迎合受众的碎片化阅读和泛娱乐化需求,生产题材类型、内容流于表面的纪录片,缺少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记录以及对主流价值观的引导[4],内容缺乏厚重感与时代性。从受众角度来看,进入全媒体时代,虽然纪录片的类型、风格发生巨大变化,给人耳目一新的观看体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同类纪录片不断增多,最终会造成受众的审美疲劳[5]。从媒体角度来看,盲目借鉴市场上成功的纪录片,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一定的效益,但也会间接加剧市场恶性竞争,扼杀纪录片行业多元化发展的可能性。
(一)矩阵式传播
全媒体时代给纪录片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强调以先进技术为支撑,新旧媒体实现内容深度融合,高效整合媒体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创作形式多样、内容新颖的纪录片。同时,在各种媒体的支持下建立纪录片网站,基于闪联协议,在诸多媒体终端传播纪录片,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传播矩阵,通过扩大传播范围,吸引更多流量[6]。
例如,江苏广播电视总台携手凤凰视频推出《你所不知道的中国》,作为国内首款全媒体模式运营的纪录片节目,以“中国骄傲”为主题,通过多元视角展现神州大地的魅力。受众可以通过电视频道、网络视频平台、网络社交平台等渠道收看节目,通过评论留言等参与互动。
(二)微纪录片
全媒体时代,受众的阅读习惯发生变化,碎片化阅读取代深度阅读,受众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与移动智能设备获取世界各地的新闻信息,对媒介产品的时长、节奏、话语风格提出更高要求[7]。面对全新的受众需求,必须优化改进现有纪录片制作模式,从现实生活中搜集素材,反映人们真实的生活状态,再现某一生活截面或人物经历,体现以点带面、短小精悍的鲜明特征。
微纪录片概念于2010年提出,央视网、搜狐、优酷等媒体陆续打造微纪录片渠道,并得到相关政策扶持。近年来,微纪录片逐渐被更多的受众所接受,其凭借鲜明的特点与良好的传播效果受到一致认可。早期的微纪录片包括《故宫100》《资本的故事》。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微纪录片的制作模式日趋成熟,后期推出的微纪录片节目的取材标准、拍摄方式、观看体验都发生了显著变化[8]。例如,中宣部联合央视于2018年推出的《如果国宝会说话》,单集时长控制在5分钟,通过国宝来延伸讲述背后蕴含的中国精神、价值观念与审美体系,带领受众读懂中华文化。该节目应用高清3D、平面信息采集、立体环绕音效等新兴技术手段,给受众提供了沉浸式的观影体验。
(三)现代科技赋能
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纪录片带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在类型主题、文本内容相同的情况下,运用新媒体技术创作的纪录片能给受众带来截然不同的观影体验。现代科技赋能的纪录片可以引导受众进一步探索节目场景,获得震撼人心的视觉体验。在现代科技的支持下,纪录片的视觉效果得以优化,主要从展现微观画面的壮观、奇观两方面入手。
展现微观画面的壮观。转变构图方式,从常规的大全景构图转变为以近景、特写以及中近景为主的浅景深构图方式,利用大特写画面来取得理想的视觉效果,通过细节感染受众[9]。例如,《舌尖上的中国》遵循突出画面主体、省略冗长烦琐信息的创作思路,采取贴近式拍摄方式,灵活运用大量微距镜头,清晰展示拍摄物体的肌理质感,使受众跨越时空,获得身临其境般的体验。
展现画面奇观。大力应用碎片式剪辑方式,针对相同主题、故事,穿插剪辑不同时空的画面,通过组合诸多空间画面来讲述同一故事[10]。《舌尖上的中国》通过穿插蒙太奇剪辑方式,组合不同时空画面,讲述陕西、山西等地馒头的做法、吃法与妙处,再现农作物从生长到被制成美食的过程。
(一)从受众视角出发
全媒体时代,受众选择导向、选择差异发生明显变化,对纪录片内容、风格提出全新要求。在受众选择导向层面,内容为主、渠道为辅成为主流。内容缺失是早期纪录片面临的首要问题,受众更青睐观看题材新颖、内容丰富的纪录片。在受众选择差异层面,中青年受众更倾向于通过新媒体平台收看纪录片。纪录片口碑评分成为挑选纪录片的一项重要衡量指标,通过打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可以吸引更多受众。这要求纪录片制作者在制作纪录片时必须代入受众视角,围绕受众需求来开展各项工作,采取尊重受众习惯、锁定目标受众、开展口碑营销三种措施。
尊重受众习惯。既要围绕受众的阅读习惯优化纪录片的内容和形式,又要保留纪录片权威、专业的核心优势,向受众提供篇幅较短、内容精良的新型纪录片[11]。例如,根据受众历史观看数据,了解不同受众的单次观看时长,压缩纪录片篇幅,将纪录片时长从早期的45~60分钟压缩到10~20分钟。篇幅较短的纪录片具备在短视频平台上传播的条件,这有助于增加受众观看纪录片的途径,扩大纪录片的有效传播范围。
锁定目标受众。要运用大数据技术来绘制用户画像,从中定位观念相符、审美喜好趋同的目标受众,并根据目标受众的需求制作并传播纪录片,进而培养一批忠实受众[12]。
开展口碑营销。制作团队可在新媒体平台与受众互动,如宣传节目物料、设置节目话题、不定期发起选题投票活动等,从而吸引受众广泛关注。可以利用优质内容来树立品牌形象,引导受众进行二次传播,进而形成良性循环。也可以借助明星效应,不定期邀请明星、名人作为特邀嘉宾参与节目制作,通过明星来带动粉丝转发、推广节目,提升节目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二)创新创作手法
受众的需求和喜好直接影响纪录片创作手法。全媒体时代,受众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对千篇一律、缺乏创新的纪录片产生了审美疲劳。这要求纪录片制作者积极创新创作手法。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把创新创作手法作为推动纪录片转型升级的重要一环,具体可从创新主题、创新拍摄手段、创新叙事方式三方面着手。
创新主题。早期纪录片主要选取宏大主题,具有叙事完整、宏观理论具备相同内涵的特点,但与受众的日常生活相距甚远,缺乏沉浸感与代入感。全媒体时代,纪录片选题应聚焦大众的日常生活,从普通人视角出发观察身边人、身边事。例如,《上海100》微纪录片将城市生活中的人、事、物娓娓道来,讲述上海城市建设发展期间的真实故事,以及人民照相馆、华亭画庭等令人怀念的城市标识,通过平常的生活场景勾勒上海的性格、气质[13]。
创新拍摄手段。基于数字摄像技术创作更具质感的纪录片,准备单台或多台数字摄像机拍摄视频素材,并利用专业剪辑软件进行二次加工,最终产出具备良好视听体验的纪录片。随着数字摄像技术的问世,纪录片制作门槛降低,单人单机即可满足基本制作条件,无须组建规模庞大的制作团队。
创新叙事方式。纪录片《中国梦365个故事》通过展现主人公的生活、工作状态,把简单而真实的梦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相联系[14]。该纪录片采用不拘一格的叙事手法,契合“全民记录”的时代精髓,减少叙事铺垫部分的篇幅比重,开篇直奔主题,不依赖人物事件本身的悬念,而是采取蒙太奇手法快接组合大量短镜头,彻底颠覆纪录片的叙事节奏。
(三)转变创作理念
全媒体时代,早期纪录片节目的创作理念不再适用。为增强纪录片的市场竞争力,有效应对其他媒介产品发起的挑战,制作团队必须打破思维定式,转变纪录片创作理念。新的创作理念包括纪实性与艺术性结合、主题多元化、题材多样化。
纪实性与艺术性结合。纪录片并非单单记录事件发生的全过程,而是通过艺术语言再现事件全貌,融入创作者的思想情愫,运用蒙太奇等艺术手法,让受众获得艺术享受,引发其进行深入思考。
主题多元化。当前,受众需求呈现出个性化特征,不同受众的生活方式、审美喜好、阅读习惯与价值观念存在显著差异,制作团队要挑选形式活泼、接近受众生活实际的选题。例如,《西单女孩》《中国阿甘》等纪录片的成功就在于挖掘出平凡人生中的不平凡之处,引领受众感悟生命、思考人生,使受众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人物事件原型,有效拉近受众的心理距离,引发了情感共鸣[15]。
题材多样化。当前,纪录片题材类型持续增多,主流题材类型包括新闻类、自然环境类、历史事件类、人文类以及科学文化类。制作团队不应局限于单一类型的纪录片,而是应尝试制作各类纪录片,以反映人民群众的生存生活状态、反映时代变迁为初衷,实现纪录片内容多样化,以此满足不同受众的个性化需求,给纪录片的未来发展带来更多可能性。
(四)注重视觉包装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类媒介产品的视觉冲击力不断增强,内容质量不断提高,这也间接提升受众的审美水平。缺少精美画面和视觉冲击力的纪录片,将很难吸引受众。因此,制作团队必须注重纪录片的视觉包装,在制作过程中灵活应用数字技术、3D技术等新兴技术手段,引导受众进入故事场景,获得沉浸式体验。
数字技术包括水下拍摄、高速摄影、超大广角拍摄等。运用数字技术可以实现非线性编辑,以数字信号的形式存储全部素材,在计算机软硬件环境的支持下编辑素材,做好配音等后期工作,反复选择和剪辑所拍摄画面,使纪录片的画面更加生动。例如,《国家地理杂志》《人与自然》都采取数字技术来拍摄画面。3D技术以再现历史场景作为应用方向,搭配应用主观镜头、场景模拟、光影、声音等多种表现手法,再现历史事件的真实经过与相应场景,纪录片画面气势恢宏、生动形象,极具视觉冲击力。
(五)开启市场化道路
如今,多数纪录片依赖政府部门的专项拨款,所取得的实际经济效益甚至无法覆盖制作成本。基于此,纪录片开启市场化道路,以价格机制作为市场核心要素,势在必行。一方面,推行制播分离制度,网络视频平台与电视台联手提高纪录片采购价格,通过投入更多资金来加快纪录片发展步伐;另一方面,着手构建多元化的营收模式,重点增加纪录片的渠道收入与广告收入,如在短视频平台等传播剪辑加工后的纪录片,或携手新媒体平台制作全新的纪录片。B站陆续制作的《众神之地》《不止考古》《历史那些事》等多部纪录片,就利用会员付费收入来覆盖纪录片的制作成本。
(六)纪录片与真人秀创作融合
纪录片与真人秀节目存在的共性特征,为二者融合创作奠定了基础。真人秀节目问世之初,业界并未将其归类为新型电视节目形态,而是将其称为“建构纪录片与‘纪实肥皂剧(Docusoap)’”。真人秀与纪录片均以追求真实理念、提倡记录性拍摄手法为创作理念,搭配跟拍、抢拍、抓拍等拍摄手法,禁止打断事件进程,强调真实性与现场感。同时,二者的观看体验存在一定的差异,纪录片负责纪实性呈现历史事件,真人秀是真实再现假定情境,介于虚构节目形态与非虚构节目形态之间。
对纪录片、真人秀的融合创作,既可以保留纪录片的精髓,又可以向受众提供不可预知的节目进程与结局,勾起受众的观看兴趣。以坚持真实创作、突破题材桎梏、年轻化记录语态作为融合创作方向。真实创作是将真实属性作为作品底色,虽然节目嘉宾在规定情景下遵守规则、完成给定任务,但节目过程中的表现、观点具备现实逻辑,向受众传递嘉宾的真情实感,在保证内容客观真实的前提下,巧妙融入真人秀元素,并不会解构纪实类作品的真实本质。突破题材桎梏是将真人秀明星思维和纪录片节目形态加以融合,以明星嘉宾为核心,把嘉宾完成挑战任务作为选题策划,引导明星的粉丝凝聚形成“媒介社群”,达成扩大节目受众范围、增强娱乐属性的效果。以腾讯视频出品的明星纪实真人秀节目《奇遇人生》为例,节目主旨为“用探索世界的方式探索自己”,主持人与嘉宾去全球各地旅行,嘉宾暂时离开工作岗位,在旅途中展现自己真实的一面,体验、观察不同的生活方式,获得全新的感受。而B站自制的宠物医疗观察类真人秀《宠物医院》,以人和宠物的情感依存关系作为表现题材,节目内容与年轻受众的真实生活息息相关,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年轻化记录语态是创作者主动迎合新生代受众的收看习惯,调整节目时长、拍摄手法与互动方式,采取网页交互设计方式,有机结合纪实性照片、音视频、文本等要素,或运用VR技术创作VR纪录片。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给纪录片的制作与传播带来了巨大机遇和挑战。因此必须树立正确的转型发展理念,在深入分析成功案例的基础上,完善纪录片融合范式,坚持走从受众视角出发、创新创作方法、转变创作理念、注重视觉包装、开启市场化道路、纪录片与真人秀创作融合的转型路径,才能促进纪录片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怡冰,刘汶汶.全媒体视域下纪录片的融合范式与转型[J].中国报业,2023(19):84-85.
[2] 庞贵祥.全媒体时代下微纪录片创作传播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7.
[3] 方秀莲.新媒体环境下的纪录片创作[D].扬州:扬州大学,2011.
[4] 苏煜雅.从受众视角探析中国纪录片媒介融合实践的困境与突破[D].南京:南京大学,2018.
[5] 张烨.媒介融合视域下对新媒体纪录片技术美学的考察[J].当代电影,2022(3):73-78.
[6] 牛光夏,成亚生.新媒体时代纪录片的融合范式与转型路径[J].电影艺术,2020(3):120-125.
[7] 王雷.新媒体视域下纪录片创作教育生态重构探究[J].新闻前哨,2024(4):61-63.
[8] 管美娜.新媒体视域下纪录片的叙事策略分析[J].记者观察,2023(30):136-138.
[9] 肖安吉.新媒体视域下主流纪录片叙事与传播研究[J].艺术评鉴,2023(14):111-116.
[10] 李墨芬.融媒体视域下微纪录片的融合发展与美学创新探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2,13(24):186-189.
[11] 王成东.融媒体视域下中国纪录片的发展特点与趋势展望[J].新闻世界,2022(9):55-59.
[12] 李小双.新媒体视域下互动微纪录片的叙事特征探析[J].国际公关,2020(11):7-8.
[13] 仲恒.纪录片《人民的选择》:宏微观融合视域下的叙事话语与传播范式[J].电影评介,2022(12):85-88.
[14] 邓笠懿.融合创新视域下双语微纪录片的国际传播研究:以《非遗有新人》为例[J].传媒,2024(1):56-58.
[15] 谢雨新,邱泽辉.媒介融合时代微纪录片的文化内涵和节目模式研究:以《“字”从遇见你》为例[J].传媒论坛,2023,6(21):71-74.
作者简介 曹春光,主任记者,研究方向: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