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文化传播策略探讨

2024-09-19 00:00:00谢俊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13期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已成为当代社会信息传播的主要媒介,媒体融合成为必然。高校图书馆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承担着传承与弘扬文化的重要使命,在融媒体背景下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需要充分发挥文化传播功能,拓展文化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合理运用融媒体,实施有针对性的文化传播策略,高校图书馆不仅可以吸引更多师生的关注和参与,提高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而且能够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社会影响力,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基于此,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和经验总结法,在融媒体背景下,深入探讨高校图书馆文化传播策略,解析高校图书馆的文化传播意义,揭示图书馆文化传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研究发现,融媒体为图书馆文化传播带来了多元化渠道,但也带来了媒体融合手段不完善、读者互动参与度低等挑战,文化教育难以实现预期效果。因此,文章提出增强融媒体意识、建设优秀校园文化、创新文化呈现形式、组织传统文化推介活动、拓展服务职能以及提高馆员媒体素养等策略,旨在强化融媒体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文化传播效果,提升学生文化素养,进一步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关键词:融媒体;高校图书馆;文化传播;文化素养;媒体融合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13-0049-04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23年度贵州财经大学项目“贵州省民营经济社会责任蓝皮书”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3HX321

一、引言

近年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以数字化、网络化为主要特征的融媒体时代已然到来。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形式得到充分整合,实现了信息的快速传播和广泛覆盖。在此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和文化传播阵地,具有鲜明的文化传播功能,是师生获取信息、提升文化素养的重要场所。

然而,传统文化传播方式已难以满足师生的多元化需求,融媒体的应用为高校图书馆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创新文化传播形式,高校图书馆可以更好地发挥其优势,强化文化传播效果。因此,研究融媒体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文化传播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融媒体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文化传播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文化素养

高校图书馆作为广大教师与学生阅读学习的场所,在融媒体背景下,其文化传播功能得到了极大的拓展。融媒体技术的应用,丰富了图书馆的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这些资源不仅包含传统的文化知识,而且涵盖现代科技、艺术等多个领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自主学习[1]。通过融媒体平台,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访问图书馆的资源,无论是在校内还是校外,都能轻松获取所需的信息。在浏览和阅读各种文化资料的过程中,学生能受到文化的熏陶,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二)有助于调动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近年来,信息传播形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校图书馆受到巨大冲击。融媒体背景下,融媒体技术的应用使文化传播形式更加多样和生动,对调动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具有显著作用[2]。高校图书馆以为学生服务为宗旨,利用各种新媒体手段,筛选出适合学生的各种图书资料,并且有机整合网络资源与图书资源,通过线上讲座、互动展览、虚拟现实等,为学生带来更加丰富的文化体验。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能让他们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到文化的魅力,从而提高参与度。

(三)有助于校园文化建设,推进文明校园发展

作为校园文化的关键载体,高校图书馆内部的书籍资料是学生的精神食粮,能够起到丰富精神世界、拓展文化传播功能的目的。融媒体背景下,高校图书馆能够通过传播优秀文化成果,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从而推动校园文化建设[3]。

在融媒体的支持下,高校图书馆可以更加广泛地宣传校园文化,将高校的办学理念、精神风貌等传递给师生,并且举办各种文化活动,为师生提供思想交流的平台,丰富师生的文化生活,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促进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

三、融媒体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文化传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面临的机遇

1.文化传播范围得到进一步拓展

融媒体背景下,文化传播的地域界限逐渐被打破,高校图书馆的文化传播迎来了新的机遇。通过搭建网络平台,高校图书馆可以轻松地将馆内丰富的文化资源推向全球,让更多的人得以共享这些宝贵的知识财富。此外,在融媒体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可以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精准分析受众需求,实现文化资源的个性化推送,进一步提高文化传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4]。

2.文化传播渠道日益多元化

融媒体背景下,文化传播渠道日益多元化,高校图书馆拥有更多的选择。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这些新兴平台宣传传统文化,吸引来自各个渠道的用户,充分借助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深入分析用户的浏览记录等,并根据分析结果推送其感兴趣的内容。另外,融媒体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形式进行文化传播,这些新媒体形式具有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受众覆盖面广等优势,能够有效提升文化传播的效率[5]。图书馆借助多元传播渠道,能够有效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从而使文化传播达到预期效果。

3.文化传播思路不断创新

融媒体背景下,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方式发生深刻变革,为高校图书馆文化传播提供了创新思路。高校图书馆可以紧密结合时代特点和学生需求,不断探索和创新文化传播的内容和形式。例如,结合热门话题和时事新闻,策划系列讲座和展览活动;运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先进技术,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空间;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互动活动,增强受众的参与感和体验感,使文化传播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高校图书馆应不断提高文化传播水平,充分彰显自身的现代化程度[6]。

(二)面临的挑战

1.媒体融合手段尚未完善

目前,许多图书馆已开始尝试运用多种媒体形式进行文化传播,但在实际工作中,各媒体的融合并不顺畅。由于缺乏有效的整合机制,文化传播的效果不尽如人意,融媒体的优势难以充分发挥。另外,一些图书馆尚未明晰媒体融合的内涵,内部媒体平台各自为政,数据无法实时共享,相关资源难以有机整合,这给学生阅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2.读者评论互动参与度较低

融媒体具有互动性强的特征,通过多种互动吸引读者广泛参与。但从总体上看,目前仅有部分图书馆的融媒体账号吸引了大量粉丝,平时粉丝的活跃度比较高。而大部分图书馆的账号低效运营,粉丝活跃度不高,对相关活动的参与度也偏低[7]。出现这一现象是因为高校图书馆的互动功能设计不够吸引人,宣传推广不够到位,读者对互动功能的了解和参与意愿不足。

3.融媒体建设人员能力不足

融媒体建设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耗时长、创新度高,需要跨媒体、跨领域的专业人才的支持。目前,一些高校图书馆的融媒体人才储备相对不足,缺乏具备相关技能和经验的专业人员,也没有成立单独的部门,大部分新媒体工作由其他馆员兼职完成,导致在融媒体建设过程中难以有效应对各种挑战,影响了文化传播的质量[8]。

四、融媒体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文化传播策略

(一)增强融媒体意识,注重融媒体矩阵建设

融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作为校园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应有效增强融媒体意识,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资源构建融媒体矩阵,拓展图书馆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首先,高校图书馆应充分认识到融媒体对文化传播的重要性。融媒体能够为高校图书馆提供独特的传播方式,实现广泛的受众覆盖,扩大文化传播空间[9]。因此,高校图书馆需要紧跟时代步伐,快速接受融媒体理念,将其作为增强文化传播效果的重要手段。其次,图书馆应当注重融媒体矩阵的建设。融媒体矩阵是多元化、立体化的传播体系,包括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直播平台等多个渠道。高校图书馆应当根据自身特点和受众需求,选择合适的媒体形式,构建适合自己的融媒体矩阵。同时,各媒体平台之间应相互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文化传播。最后,高校图书馆应打造属于自己的融媒体平台,优化内容生产,结合时代热点和受众需求,生产出高质量、有吸引力的文化产品,提高融媒体平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强化融媒体传播效果[10]。

(二)积极建设文献资源,建设优秀校园文化

融媒体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作为文献资源的集散地,应当加强文献资源的建设和管理,为建设优秀校园文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首先,高校图书馆需要深入挖掘各类文献资源,尤其是具有历史价值、学术价值的珍稀文献,不断优化馆藏结构。通过这种方式,为师生提供高质量的阅读材料和学习资源,推进高校的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另外,高校图书馆需要密切关注新兴学科和领域的发展动态,及时更新和补充相关文献资源,满足师生不断变化的学习需求[11]。其次,高校图书馆应当结合自身定位和学校特色,精心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校园文化。通过举办系列讲座、展览、文化活动等方式,将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传播模式。例如,高校图书馆可以定期举办主题书展,展示与学校特色相关的经典著作和研究成果;邀请专家学者进行学术讲座,分享前沿知识和研究成果,激发师生的学术热情和创新精神。最后,高校图书馆需要注重与校内其他文化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校园文化持续发展。例如,可以与宣传部、学工部、团委等部门密切合作,共同策划和组织校园文化活动,并且与校内外的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实现相关文献资源的共享利用。

(三)创新文化表达,提升文化传播趣味性

融媒体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窗口,应当不断探索创新文化呈现形式,提升文化传播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加深师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激发他们的文化热情。

一方面,高校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打造具有趣味性和互动性的文化传播产品。例如,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还原一些古籍资料中的场景,为读者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借助增强现实技术,为图书馆的阅读空间增添趣味性互动元素,丰富读者的阅读体验。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应尝试制作短视频、漫画等新型文化产品,以更加生动直观的方式展示文化成果。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平台传播新型文化产品,并且结合热点事件和节日庆典等,策划制作相关主题的文化产品,增强文化传播的时效性[12]。

(四)组织传统文化活动,与读者展开互动

融媒体背景下,高校图书馆需要积极组织多种形式的传统文化推介活动,为学生提供多元互动机会,提升学生在文化传播中的活跃度。

首先,高校图书馆可以定期举办传统文化讲座,邀请专家学者就某一传统文化主题进行深入解读和分析。通常情况下,讲座内容涉及的范围较广,包括历史领域、文学领域等,能满足多样化的读者需求。通过讲座的形式,高校图书馆不仅能够向读者传递传统文化知识,而且能够引导他们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13]。

其次,高校图书馆可以策划举办传统文化展览,展示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珍贵文物、古籍书画等。展览的布置和设计应当充分考虑读者的观赏体验,通过多媒体、互动装置等,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此外,高校图书馆可以结合展览内容,开展相关的互动活动,如文化问答、手工制作等,增强读者的参与感和体验感。再次,高校图书馆应当组织传统文化演出活动,邀请艺术家和表演团体进行传统文化表演。演出形式包括戏曲、舞蹈、民乐等,精彩纷呈的演出能让读者亲身感受到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在演出过程中,图书馆可以设置互动环节,如观众提问、演员互动等,加强与读者的互动和沟通。

最后,高校图书馆需要充分利用社交媒体等渠道,与读者进行线上互动。例如,在举办传统文化推介活动前,图书馆可以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相关宣传内容,做好宣传工作,吸引更多读者关注;在活动期间,图书馆可以实时发布活动进展和精彩瞬间,与读者分享活动的乐趣和收获;活动结束后,图书馆可以邀请读者发表评论和意见,收集他们的反馈和建议,不断改进和优化传统文化推介活动。

(五)拓展图书馆服务职能,适应融媒传播要求

融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面临新的传播要求和挑战,需要积极拓展服务职能,提供更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满足师生在融媒体时代的文化需求。首先,图书馆需要提高对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视度,根据实际需要开设相应的课程,向师生传授信息检索、数据分析、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此外,高校图书馆可以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帮助师生解决在学习和研究中遇到的问题[14]。

其次,图书馆应当发挥自身的功能,在全面了解师生兴趣、需求的基础上,提供优质个性的推荐服务,使其获取需要的各种资源。例如,高校图书馆通过绘制用户画像、分析用户行为等方式,使推荐结果更加精准有效。

最后,图书馆需要积极搭建学科服务平台,满足不同学科师生的要求,并且为其提供专业程度较高的服务。通过整合学科资源,建立学科导航系统,师生能够更便捷地查找和获取相关学科的文献资源。在具体实践中,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开展读者调查、举办读者座谈会等方式,了解师生的需求,不断优化服务内容和方式。

(六)提高馆员媒介素养,打造专业融媒团队

融媒体时代对高校图书馆馆员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高校图书馆应当加强对馆员的媒体素养培训,提升他们在融媒体建设方面的能力和水平,打造一个专业的融媒体建设团队。

首先,图书馆需要开设相应的课程,专门进行媒介素养培训,并且定期邀请行业领域的专家到图书馆授课,向馆员传授新媒体新技术、传播策略、内容生产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其次,图书馆应当鼓励馆员自主学习,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和平台,帮助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15]。最后,图书馆应当积极引进和培养具有跨媒体、跨领域背景的专业人才,确保这些人才具备丰富的融媒体实践经验,能够将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融合在一起,为图书馆的融媒体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通过提高馆员的媒介素养,打造专业的融媒体建设团队,高校图书馆能够更好地适应融媒体时代的发展要求,创新文化传播方式,提高文化传播的质效。

五、结语

随着媒体融合的深入发展,高校图书馆需要紧跟时代步伐,掌握融媒体文化传播的规律,积极探索和实践新的文化传播策略,更好地适应融媒体时代的新要求和新挑战。通过不断创新和完善文化传播方式,高校图书馆能够更好地满足师生的文化需求,为提升学校文化内涵和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作出积极贡献。在融媒体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增强融媒体意识、积极建设文献资源、创新文化呈现形式、组织传统文化推介活动、拓展服务职能并提高馆员的媒介素养等方式,更好地发挥其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提升学生文化素养,推动校园文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文林,刘洪,张云.高校图书馆与博物馆融合共建促进文化传播的实证研究[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23,41(6):81-87.

[2] 景晓璐.文旅融合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文化服务模式[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3,7(27):121-125,131.

[3] 段鹿杰.文化自信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创新建设[J].大陆桥视野,2023(9):73-75.

[4] 陈伟伟,崔鑫宇,刘孟乔.高校图书馆红色文化智能传播路径探索:以中国传媒大学图书馆为例[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3,43(8):51-53.

[5] 牛珊,王智丽.社交媒体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基于文化传播视角的考察[J].编辑学刊,2023(4):51-57.

[6] 郭丽娜.公共图书馆红色文化传播路径研究:以山东省图书馆为例[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3,43(7):14-17.

[7] 杨欢.国家文化战略背景下用好用活高校图书馆文化资源[J].文化产业,2023(18):130-132.

[8] 张之.高职院校图书馆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办公室业务,2023(11):176-179.

[9] 杜媛媛.图书馆文化教育职能与文化品牌形象塑造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3,43(4):112-114.

[10] 王长宇.新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红色文化传播策略[J].河南教育(高等教育),2023(3):43-44.

[11] 赵霞琦,李爱民,王南.新时代高校图书馆文化传承场景构建研究[J].山东图书馆学刊,2023(1):12-17.

[12] 张晓燕.新时代高校图书馆加强文化建设的价值意蕴和路径探索[J].科技风,2022(32):161-163.

[13] 龙腾.泛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提升文化传播功能的策略分析[J].文化产业,2022(30):112-114.

[14] 王莉.加强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研究[J].文化产业,2022(21):86-88.

[15] 王彩霞.民族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阅读推广策略探析[J].文化产业,2022(11):101-103.

作者简介 谢俊,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