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媒体时代,网民话语权的强化构成了更为复杂的舆论场。信息过载、谣言传播、舆论反转和群体极化等现象充斥网络,可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判断。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个人成长成才和国家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高校热点事件引发的网络舆情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舆情的匿名性、难控性、无界性和传播迅速等特点容易对大学生的价值判断产生影响。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研究高校热点事件网络舆情的发生机制和传播特点,发现社会各界对高校的密切关注、社交媒体影响力的提升、大学生群体极化等现象与高校热点事件网络舆情的发生息息相关。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发现,高校热点事件网络舆情对大学生价值判断产生的积极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提升大学生的思辨能力、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拓宽大学生的视野。消极影响则表现为扭曲大学生价值观;导致大学生出现恐慌心理,对高校产生信任危机;导致学生盲目跟风,造成非理性情绪波动。
关键词:高校;热点事件;网络舆情;大学生群体;价值判断
中图分类号:G206;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13-0019-04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2年度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思政专项)“新时代大学生对热点问题关注度的心理演变及教育引导机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JGSJ2022029
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人,较2022年12月增长248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7.5%[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2]。大学生作为网民中受教育程度较高、思维活跃且与网络有较强黏性的一个群体,社会阅历尚浅,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面对网络上纷繁复杂的观点和言论时,容易丧失独立判断、思考的能力。高校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阵地,面对日益复杂化的网络舆情生态,要深入把握高校网络舆情生成和传播规律[3],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高校热点事件网络舆情是指以学校、教师和学生为主体形成的某个事件在网络上快速传播,形成公众舆论的焦点,公众针对此事件所表达的内容和个人认知、意见、观点、态度和情绪的集合体[4]。高校作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摇篮,网络舆情容易引起大学生的广泛关注,而且高校网络舆情通常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5]。
(一)社会各界对高校的密切关注是高校网络舆情爆发的催化剂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表示,我国建成世界最大规模高等教育体系,在学总人数超过4430万人[6]。大学生作为一个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不仅数量较大,而且受关注度高。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阵地和高等教育、科研机构,其中的工作涉及师生权益,会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二)社交媒体促进高校热点事件网络舆情扩散
随着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网民数量几乎覆盖全部高校师生,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深刻。社交媒体作为多种信息、思想和声音的集散地,对发生在高校的热点事件引起的网络舆论具有放大器作用。同时,社交媒体因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逐渐成为营造舆论氛围和引导公众舆论方向的重要平台。一般情况下,高校热点事件首先经过个人或网站披露,随即引发大量网民关注,并由各大网站和社交媒体转载及深度报道,迅速形成网络舆情。社交媒体平台的算法推荐机制使一些有热度、有争议的舆情信息被推荐给更多用户。因此,社交媒体显著推动了高校热点事件向网络舆情演化的进程。
(三)高校热点事件网络舆情的发生受大学生群体极化的影响
网络舆情群体极化是指某一社会问题或热点事件在网络空间传播的过程中,网民的观点越来越极端化,最终产生极端言论和行为的网络现象[7]。新媒体时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强,并习惯于在社交媒体上表达个人立场和观点。由于大学生的社会阅历浅、认知方式趋近,因此在大数据和算法推荐等技术的推动下,容易价值观相似,或对某些事件和问题的见解趋于一致。同时,这一群体内部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对外则表现出极强的排他性[8]。高校一旦出现热点事件,处于相同网络圈层的大学生就可能产生群体共鸣,迅速聚焦,引发更多网友关注,从而聚集更多持有相似观点和态度的大学生网民,通过社交媒体平台的评论、转发等方式快速扩散。在此过程中,大学生更倾向于接纳与自己观点相近的信息,甚至出现极端言论,推动高校热点事件网络舆情发展[9]。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10]。新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是话题生产者、意见评论者、舆论传播者,因此从舆情传播主体来看,高校热点事件网络舆情的传播离不开大学生这一网络舆论场中的活跃群体。从舆情传播的客体来看,新媒体快速发展带来网络交流自发性、匿名性、无界性、难控性和信息传播快速性等特点,这些都为高校热点事件网络舆情的传播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
(一)高校热点事件网络舆情传播的主体特殊性
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15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3072所。高校数量的不断增加意味着高校网络舆情传播主体不断增多。高校网络舆情发生的主体通常是高校师生,而参与传播的往往也是大学生群体。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熟悉并擅长运用各种社交媒体平台。当与自身权益相关的问题未能得到妥善解决时,大学生更倾向于通过网络表达诉求和获取支持。由于大学生年龄结构差异小、行为习惯和心智趋同,因此容易对高校热点事件持相似的观点和意见,在网络上形成话题聚焦,助推高校热点事件网络舆情发展。同时,因高校的特殊性,一些别有用心的组织或个人会为了谋求自身利益或宣传个人观点,蓄意捏造或夸大某些事件并大肆传播,从而引发高校网络舆情[11]。
(二)高校热点事件网络舆情具体传播特点
首先,高校热点事件网络舆情传播具有匿名性。网络空间的虚拟性使人们在网络空间的交往是一种匿名的、没有时间和空间限制的交往。在网络空间,人们能够卸下防备、释放情感、宣泄情绪,甚至肆无忌惮地发表言论。高校热点事件通常涉及与大学生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而网络的匿名性为一些敏感话题提供了安全空间,这极大地增强了网民参与讨论和表达的积极性,促进了网络舆情的传播。同时,网络的匿名性降低了信息的可信度,导致虚假信息和谣言的出现。
其次,高校热点事件网络舆情传播具有无界性。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沟通交流的地域限制,社交媒体的盛行使各种信息、思潮、价值观等在网络上传播。这意味着发布在网络上的任何一个争议性事件都有可能被无数网友评论、转发,进而助推网络舆情发展。
最后,高校热点事件网络舆情传播具有难控性。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和网民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热点事件经媒体发布后,能够引发大量网友关注,短时间内传遍互联网,引发网络舆情。此外,由于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因此西方敌对势力容易借高校的负面事件煽风点火、造谣生事,对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加剧舆情传播的复杂性和难控性[12]。
(三)高校热点事件网络舆情传播速度快
社交媒体多对多的信息交换模式为信息发布者和受众提供了便于沟通的平台,同时网络上的每个人都是潜在的信息发布者,因此新闻和热点事件能够突破地域限制,在短时间内引发广泛关注。高校热点事件经网络媒体传播,可瞬间扩散至全国各地,从而在短时间内掀起广泛的讨论,吸引各方注意,形成网络舆情[13]。
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个人成长成才和国家未来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价值判断是价值观形成的前提和基础,是明辨是非、区分善恶的能力。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够帮助大学生清醒地认识自己、理性地看待社会、辩证地看待事物。
近年来,一些高校热点事件一旦在网络上发布,便能引起多方关注,最终导致网络舆情的发生。例如,2023年6月3日,澎湃新闻在微博平台上发布的话题“4篇论文现同一划痕钢尺遭撤稿”,疑似论文研究数据造假,4篇论文中的3篇已经撤回,分别涉及吉林大学、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和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澎湃新闻发起微博投票“如何看待论文造假”,截至2023年6月30日,有1.6万人参与,其中“论文造假已成产业链,必须严查”选项票数超过1万。该话题在微博平台先后经由23家媒体传播,阅读次数超2.4亿,讨论次数达2798次,共有663人参与原创。
(一)高校网络舆情可以促进大学生思考,提升大学生的思辨能力
对于高校发生的热点事件,大学生不仅会主动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还会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因此,应培养大学生的思辨能力,使其形成全面且理性的思考方式,提升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如“4篇论文现同一划痕钢尺遭撤稿”事件引发的学术不端问题,反映出当前学术界存在的学术道德与诚信问题,能使大学生深刻认识到学术不端行为的严重后果,从而督促他们在学术研究中尊重知识产权,遵守学术规范,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戒骄戒躁,对科研成果负责。
(二)高校网络舆情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
部分高校热点事件网络舆情可能涉及社会责任问题。大学生通过参与舆情讨论,能够了解事件反映的问题、矛盾和多数人的需求,激发他们的责任意识,使他们积极关注并参与到对社会有积极作用的议题中,为社会的进步作出贡献。
“4篇论文现同一划痕钢尺遭撤稿”事件引发网友热议,大量学生参与到此次舆情事件中,表达对此事的态度和立场,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批判,建议涉事高校对学术文章进行严格审查,强烈抵制学术不端行为。这彰显出大学生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为该事件的解决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三)高校网络舆情能够拓宽大学生的视野和获取信息的途径。
大学生关注高校热点事件可以了解社会动态,认识不同的价值理念,能够接触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的思想,树立包容、开放、多元的价值观。在高校网络舆情中,不同的观点与声音交汇,这就需要大学生学会自主思考、比较、分析、筛选,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思维和理性看待、处理问题的能力。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网络舆情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热点信息和了解时事政治的重要途径。受到广泛关注的正向积极的事件能够拓宽大学生的视野,为大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热点事件往往通过网络迅速、广泛地传播,引起高校学生的关注,同时可能对大学生的价值判断产生消极影响。以“鼠头鸭脖”事件为例,2023年6月1日,江西某高校学生在食堂吃饭疑似吃出老鼠头,南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核实后确认是鸭脖。由于网络舆论持续发酵,6月10日,江西就“鼠头鸭脖”事件成立联合调查组。6月17日,人民日报在微博平台发布联合调查组认定饭菜中的异物为鼠头,话题发布后,一日之内阅读量就超2亿次,讨论达2.2万次,共有85家媒体参与报道传播。
(一)高校热点事件网络舆情传播可能扭曲大学生的价值观
网络舆情传播具有无界性、匿名性和难控性等特点,因此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称和信息过载的情况。网络信息真假难辨,可能导致大学生受到误导,无法了解事件的真相。他们可能被一些带有偏见的观点影响,从而作出失之偏颇的价值判断。
例如“鼠头鸭脖”事件,学生发布疑似在食堂吃出鼠头的帖子后,学校官微发布经学生确认为鸭脖,随后经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核实是鸭脖。但由于网络舆情持续发酵,网民需要更可信的解释,因此江西就“鼠头鸭脖”事件成立联合调查组,一周后通报认定饭菜中的异物为鼠头,调查组同时发现学生吃出的异物于事发当日被涉事食堂工作人员丢弃。网民认为当事人受学校威胁才不得已承认鼠头是鸭脖。与此同时,涉事学校禁止学生发表该校食品问题言论。在此事件中,相关部门失去公信力,容易对大学生造成心理创伤,导致部分大学生对相关部门产生信任危机,造成价值观扭曲。
(二)高校热点事件网络舆情可能导致大学生出现恐慌心理,对高校产生信任危机
网络舆情往往以夸张、煽动和负面信息为主。高校发生热点事件后,谣言容易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导致社会舆论失控,引发大规模的恐慌和担忧[14]。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可能感到不安和焦虑,对高校产生信任危机。尤其是发生涉及高校安全的事件,可能强化大学生的恐惧感和焦虑感。例如,高校食堂“鼠头鸭脖”事件,涉事食堂档口几乎没有人再去吃饭,引起大学生对食品安全的担忧,进而引发高校信任危机。
(三)高校网络舆情可能导致学生盲目跟风,造成非理性情绪波动
网络舆情往往带有情绪化的特点,网络情绪已成为舆情演变过程中的重要推动力量[15]。部分舆论通常以极端的情绪表达和煽动性言论吸引大量关注和讨论。大学生正处于思想和价值观的塑造期,心理尚不成熟,由于事件发生突然,舆论场信息体量大,因此容易受到外界舆论的影响,难以保持客观的态度,无法理性思考,易受到舆论操纵,盲目跟风,出现非理性情绪波动。“鼠头鸭脖”事件在网络上引起热议,其他高校学生受此影响,也会对自己所在高校的食堂产生食品安全焦虑,不少网友甚至表示已经对鸭脖产生阴影,不敢再吃鸭脖。因此,高校网络舆情可能造成大学生非理性情绪波动,对大学生的价值判断产生消极影响。
新媒体时代,各种社会思潮充斥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安全面临新的挑战。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高校学生是网络社交媒体的重要用户群,正确引导高校热点事件网络舆情发展走向对于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维护校园和谐稳定,防范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风险具有重要作用。加强高校热点事件网络舆情管理有利于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维护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有利于维护校园和谐。
因此,高校必须重视网络舆情管理工作,把握热点事件网络舆情的发生机制和传播特点,不断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监管,发现问题及时进行预警和正确引导。高校要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现实需求,加强与学生交流,增强大学生对网络的认知能力,引导大学生理性对待网络舆情。高校应广泛传播积极、正面的热点事件,引发大学生情感共鸣,增强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此外,高校要以客观、公开的态度应对负面网络舆情,及时疏解大学生的非理性情绪,避免他们盲目跟风,降低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24-03-22.
[2]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人民日报,2021-11-17(01).
[3] 盖青,朱瑞新.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策略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23(Z2):67-70.
[4] 马旭.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与演化研究[J].情报科学,2022,40(12):120-125.
[5] 王宁邦.大数据背景下自媒体时代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判与应对[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1,15(1):134-143.
[6] 叶雨婷.我国建成世界最大规模高等教育体系[N].中国青年报,2022-05-18(01).
[7] 冯刚,黄渊林.大学生网络舆情群体极化的成因与表征[J].思想教育研究,2021(9):93-98.
[8] 林春逸,刘冬妮.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的形成原因、负面影响及引导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22):65-68.
[9] 王哲,何飞.高校网络舆情危机演化及管理机制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43(8):157-162.
[10]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44.
[11] 范五三,谢兴政,官文娟,等.网络原住民知识共享行为驱动因素的实证研究:以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0(1):81-89.
[12] 王楠,王保华.治理视域下的高校网络舆情应对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20(9):93-96.
[13] 羊悦.融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策略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1,39(4):128-131.
[14] 李明超.高校网络舆情的类型、特征及引导措施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2023,25(2):69-73.
[15] 孙璐.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探析[J].新闻爱好者,2021(6):91-93.
作者简介 刘晓艺,研究方向:高校网络舆情、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孙明哲,教授,哈尔滨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