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传统新闻业正经历一场由智能化技术驱动的重大转型。这一变革的显著标志之一,是虚拟主播的广泛应用。从真人形象到虚拟形象,虚拟主播不仅实现了身份意义的流动,还借助可供性举办了一场以虚拟主播和用户为主角的互动狂欢。文章从媒介可供性理论视角出发,分析狂欢式交互下虚拟主播技术与经验背后的可供性逻辑,并借用“狂欢”隐喻以形象地描绘虚拟主播与用户之间活跃的交互状态,进而从生产可供性、社交可供性和移动可供性三个维度分析这场狂欢盛宴,解答狂欢什么、谁来狂欢和如何狂欢三个问题,得出虚拟主播通过丰富的资源库、紧密的圈层关系和沉浸的应用场景,使用户实现信息和情感双重满足的结论。文章旨在填补虚拟主播领域的媒介可供性理论空白,并为办好狂欢盛宴提供可行性路径。
关键词:虚拟主播;虚拟数字人;媒介可供性;情感交互;元宇宙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13-0001-03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逐渐渗透人们的日常生活,催化传播模式的迭代和创新,加速传统新闻业的智能化变革。在探讨虚拟数字人应用示范的推广中,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旨在向观众呈现一种更具沉浸感的虚拟现实服务,并致力于拓展其服务领域,以构建持久、稳定的商业模式[1]。
转捩严肃庄重的真人主播形象和单一乏味的演播室环境,形态丰富、接地气的虚拟主播和千变万化的直播间正涌动着一种未知感与新鲜感。VR和AR等先进技术延伸了用户的感官,使他们平等亲昵地与主播对话、游戏,实现信息接收和情感满足双重目标。互不相识的用户也因虚拟主播聚集在一起,并产生现实生活以外的勾连。一场以虚拟主播和用户为主角的狂欢正在上演,而不断滋生的情感助推着狂欢走向高潮。基于此,本文从媒介可供性理论视角出发,分析虚拟主播与用户狂欢式交互下技术与经验之间的可供性逻辑,并进行客观反思。
生产可供性表现为可编辑性、可关联性、可复制性、可伸缩性、可审阅性,这一方面证明了媒体能够有效利用和调配各种资源,另一方面体现了用户在内容创造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2]39。
(一)协调各方资源,赋予多元个性内容
虚拟主播可与5G、云平台、区块链等技术实现融生,延展大数据监测、集存与学习使用能力,为主动播报提供文本数据库的硬件和高端算法数据支持[3]。与之对应,生产可供性强调的可编辑、可复制和可审阅被现实不断印证。
一方面,独特的技术优势使虚拟主播具备“超强大脑”,可以在“7×24”全时段无休模式下高强度工作,实现新闻生产降本增效。以封面新闻虚拟主播“小封”为例,其可在短短8秒内迅速生成“小封地震速报”,确保了节目的时效性和连续性。另一方面,虚拟主播还有一颗“超软内心”,用庞大的知识储备和出色的功能,为小众群体量身定制个性化内容,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以AI手语数智人主播“聆语”为例,其在北京冬奥会上为听障人士提供手语解说服务。虚拟主播的应用为新闻传递了硬核的内容和柔软的表达,在保持新闻权威性的同时,丰富了其内在的表达层次,使新闻在形式和内涵上均得到了升华。
(二)调动用户参与,赋予双向互动内容
在技术赋能下,虚拟主播调动用户通过互动参与节目创作和场景设计,赋予节目更多可能。真人主播以直播和录播为主,互动较匮乏,而虚拟主播可以迅速获取用户评论并进行情感分析,及时作出反馈。此外,虚拟主播还可以通过与用户进行共创式的合作与互动,增强用户的参与感和归属感。例如,生产可供性理论中提及的可关联、可伸缩与融媒作品《你的生活AI为你唱作》不谋而合,它可以根据用户上传的各类照片,分析元素并生成写意性歌词,再由康辉和微软AI“晓晓”共同演唱,为用户提供定制化个人专属作品[4]。虚拟主播与用户实现了双向的互动交流,一方面让用户的身份完成由接收者和传播者到生产者的嬗递,给予用户生产自由度;另一方面极大地提高了内容的新颖性和趣味性,有助于吸引用户参与和传播。
总体而言,在这场狂欢中,虚拟主播的生产可供性充分调动自己的海量数据库和智能语料库,通过智能化的、不间断的新闻产出机制来保障新闻的客观真实。值得注意的是,虚拟主播能与用户同步互动交流,对用户的评论给予及时的积极反馈,能够满足用户信息和情感双重需求。与此同时,用户也为这场互动狂欢注入了独特的个人色彩。当可编辑性等可能性越突出时,生产可供性就越强,这场狂欢所承载和展现的内容也就越丰富。
社交可供性涵盖了四个主要方面,分别是可致意性、可连接性、可协调性和可传情性。其中,可致意性与可传情性为用户提供了通过媒介来表达自己情感和意愿的途径;可连接性与可协调性则体现了用户借助媒介构建和维系其社会关系网络的能力[2]40。
(一)连接屏幕前后,打开用户情感的表达入口
虚拟主播作为一种关系媒介,为用户开辟了崭新的社交机遇,连接了互不相识的用户,并为他们建立起新的社会关系网络。而社交可供性的可协调、可连接表征,昭示着这一网络将编织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密。如今,传统的基于血缘的熟人社会模式正逐渐瓦解,取而代之的是以地缘、趣缘、业缘为基础的新型关系网络。这种新的社会关系形态呈现出部落化、群属化特征,可称之为新熟人社会网络[5]。例如,虚拟偶像“洛天依”在B站拥有300多万粉丝,基于趣缘聚拢的用户以评论、弹幕、点赞等形式实现互动。实时的社交互动增强了社交化传播空间的凝聚力,打开了用户情感寄托的窗口。
(二)连接用户之间,突破基于血缘的熟人社会
基于感知和情感的驱使,用户在同一空间交流想法、表达情感,可传情和可致意功能观此可见。技术支撑下的交互方式连接起屏幕前后的虚拟主播和用户,打开用户情感表达的入口,将其引入同一沟通语境中,建构起虚拟主播与用户之间的社交空间。以苏州广播电视台的“苏小新”为例,其在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与真人主播熙雯展开了记者连线和网友互动,成功地将远程对话转化为面对面沟通方式。
此外,由于真人主播通常在用户心中颇有影响力,因此融合了真人主播特性的虚拟主播有望成为虚拟偶像,从而与用户建立起崭新的情感纽带[6]。这种紧密的情感纽带对于提高用户忠诚度、报道的可信度和感染力,具有积极作用。
总之,在这场狂欢中,虚拟主播的社交可供性基于趣缘等聚集用户,并建立起共同的圈层社群,这有利于媒体形成长期稳定的受众群。同时,拟人化的虚拟主播深得用户喜爱,甚至成为用户追逐的虚拟偶像。虚拟主播与用户之间的情感联结有助于消弭传统主流媒体与受众之间的交流鸿沟,提升新闻报道的互动效果。这些正是可传情性、可致意性、可协调性、可连接性表征的外化显现。当这些可能性越突出时,社交可供性就越强,狂欢的主体就越庞大。
在移动可供性的特征中,可携带性反映了受众对媒体终端物理特性的直观感知;可获取性是指用户能够通过移动媒介来获取信息;可定位性代表用户能基于自身位置信息与其他相关信息进行连接;可兼容性是指媒介设备具备多媒体功能[2]41。
(一)再现与展望,延伸时空的触角
虚拟主播在传媒行业的实践正逐步打破传统新闻播报的时空壁垒,将用户的视野拓展至更广阔的边际,可携带和可获取特点愈发重要。
一方面,虚拟主播拓展了新闻报道的空间触角,超越真人主播的生理限制。另一方面,虚拟主播不囿于时间的枷锁,可以带领用户再现过去的情境或展望未来的场景,为用户解锁更新颖、丰富的狂欢场景,并且一定程度保障了真人主播的生命安全,减轻其工作压力。
(二)多元与兼容,延伸功能的边界
当前,虚拟主播衍生出一条可定位、可兼容的新路径,通过对新闻现场和用户进行精准定位,运用多元化的表达方式来丰富新闻的内容和形态。在VR、AR技术的赋能下,虚拟主播突破二维平面,展现三维立体的新闻现场,从而拓展用户体验场景的边界,激发用户生理和心理的双重触动。以新华社为例,全国两会报道期间,“新立方”演播室实现了沉浸式内容呈现,为新闻交互提供了全场域、多维度支持,让参与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别致而愉悦的存在感[7]。
简言之,在新兴技术的驱动下,虚拟主播的移动可供性得以充分展现,从而开启了更加多元化的移动应用场景和个性化的空间服务,并且带领用户沉浸式体验新闻现场和激活用户身体感官要素。
同时,用户从固定的时空观看规则中抽离出来,对于何时看、何地看有了更多自主权。创新的新闻叙述手法充实了传统媒体的数字化实践,促进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随之而来的是便携性、兼容性、定位性和可获取性这四个显著特征。当这些可能性越突出时,移动可供性就越强,狂欢的形式就越多元。
(一)优化生产链技术
与真人主播相比,虚拟主播更依赖于数据思维,但数据的输入容易造成现实的违和和数据的失真[8]。要想呈现更自然、真实的虚实互动,虚拟主播必须优化生产链技术,充分发挥科技能量,生产有速度、有深度、有广度的高质量新闻作品。
(二)打造人格化IP
要想虚拟主播实现从“形似”到“神似”的跨越,离不开人格化IP的打造。
一方面,应针对不同节目类型的虚拟主播进行形象定位,设计与之对应的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9]。另一方面,根据用户画像细分用户群体,从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出发,量身打造特定人设的虚拟主播,从而强化虚拟主播可传情、可致意的能力,提升社交可供性,扩大狂欢主体数量。
(三)构建高沉浸场景
现有虚拟主播构建的场景仅局限于视觉和听觉,时常产生虚拟和现实相互割裂的感觉。在线上打通嗅觉、味觉等感官,既是元宇宙发展的突破口[10],也是虚拟主播构建高沉浸场景的一大思路。因此,应改善用户在虚拟世界里的生命体验,进一步强化虚拟主播可兼容的能力,提升移动可供性,优化狂欢场所效果。
媒介可供性理论为探讨虚拟主播与用户的互动机制下技术与经验之间的可供性逻辑提供了一条可行性路径,有助于理解虚拟主播如何以技术为剑实现变法之道。在生产可供性维度上,虚拟主播优化内容生产流程,极大地丰富了内容供给的多样性,释放了用户的创作热情,为狂欢赋予了充足、优质、共建共创的内容;在社交可供性维度上,虚拟主播不仅构筑了用户与用户、用户与主播之间的情感交流桥梁,还维系着圈层内部的情感纽带,提升了用户的互动黏性,为狂欢保障了高忠诚度的参与主体;在移动可供性维度上,虚拟主播突破固有时空限制,将用户带到新闻现场,优化用户的观看体验,为狂欢营造定制化、沉浸式的场所。
从真人主播到虚拟主播,主播与用户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虚拟主播不仅完成了身份意义的流动,还依托可供性举办了一场以虚拟主播和用户为主角的互动狂欢。尽管当前仍面临诸多困境,但在技术演进和实践推进下狂欢将愈演愈烈。
参考文献:
[1] 丁美栋.虚拟主播“上岗”有啥不一样?[N].人民日报(海外版),2023-10-16(08).
[2] 喻国明,赵睿.媒体可供性视角下“四全媒体”产业格局与增长空间[J].学术界,2019(7):37-44.
[3] 张标,徐春娟.智媒时代AI合成主播的局限与前景[J].青年记者,2020(14):23-24.
[4] 张帅.人工智能主播的前景分析:基于新华社“AI合成主播”的思考[J].中国记者,2019(5):80-83.
[5] 赵睿,喻国明.“赛博格时代”的新闻模式:理论逻辑与行动路线图:基于对话机器人在传媒业应用的现状考察与未来分析[J].当代传播,2017(2):5.
[6] 丁红菊,张雷昊.真人主播的“数字化身”:媒介可供性视域下AI虚拟主播对新闻业的重塑与掣肘[J].北方传媒研究,2023(6):17-24.
[7] 孙玉凤,杨娟,陈智慧.新华社AI主播新闻报道研究[J].新闻前哨,2024(3):32-35.
[8] 陈昌凤,黄家圣.“新闻”的再定义:元宇宙技术在媒体中的应用[J].新闻界,2022(1):55-63.
[9] 刘亚龙.从人机对话走向数智对话:AI主播的对话策略与跨界实践分析[J].视听界,2023(2):44-46,54.
[10] 喻国明.未来媒介的进化逻辑:“人的连接”的迭代、重组与升维:从“场景时代”到“元宇宙”再到“心世界”的未来[J].新闻界,2021(10):54-60.
作者简介 蒋希,研究方向:传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