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格局下中国特色产业链战略:理论与实践探索

2024-09-19 00:00李萌
重庆社会科学 2024年8期

摘 要: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的关键,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迫切需要。中国特色产业链战略是中国政府和企业界基于相关理论探索,为实现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政策集合。该战略以系统的战略定位和精准的施政方针,着力于从主体和结构意义上协同提升产业链的“现代化水平”“韧性和安全水平”,以拓展产业链主体的创新能力、创造附加值能力、数字化程度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打造安全可靠、协调顺畅的链中结构。从经济思想史和经济政策史的角度梳理新发展格局下中国特色产业链战略的理论特征与政策体系,可以更加清晰全面地审视其全貌,从而进一步系统地把握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为理解这一重大命题提供更多元的学理支撑。

关键词: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新发展格局;中国特色产业链战略;产业链现代化;产业链韧性和安全

[中图分类号] F124;F092 [文章编号] 1673-0186(2024)008-0044-01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码] 10.19631/j.cnki.css.2024.008.003

产业链是经济循环畅通无阻的关键。实现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一方面需要畅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打造上下游、产供销的有效衔接与高效运转,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另一方面需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创新吸引外资、扩大开放的新方式新举措,聚合全球资源要素,提高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影响力,提升国际循环的质量和水平[1]。近年来,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呈现本土化、多元化、区域化等发展趋势,我国产业链不稳、不强、不安全的风险日益凸显[2]。适应于新发展阶段的产业链战略是中国政府在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下做出的主动调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时[3]7,明确“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这一任务[3]12;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4];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列为九大任务之首,重点强调“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与“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重要性与急迫性[5]。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被列为2024年政府工作首要任务——“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部署。以各类企业及其衍生的现代化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为主体承担直接优化配置资源并创造价值职能的产业组织体系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要素之一[6]。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与“韧性和安全水平”的提升,是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基础。以此为理论根基,逐步形成了以市场为主要机制,以中央与区域政策协同引导为辅助机制,以企业为实施主体的中国特色产业链战略。该战略是新发展格局构建过程中为实现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所形成的一系列政策和实践的集合。

一、文献综述

中国学者关于产业链问题的研究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7]。2015年以来,随着一系列中央顶层设计下的地方政策出台,学术界涌现出大量针对新发展格局下中国产业链问题的研究成果。

一是回顾和梳理中国经济发展历程中产业链的演进路径和发展逻辑。以不同时间为基点进行的研究包括:建党百年来中国式现代化与产业链韧性的历史逻辑[8]、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保障产业链安全的历程及令人瞩目的历史成就[9],以及“十一五”以来中国政府探索产业链现代化的实践[10]等。

二是探讨和总结我国产业链发展的理论渊源与理论体系。有的学者从分工理论、资本循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角[11-13],以及中国古代经济思想视角探索产业链的理论渊源[14]。有的学者针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产业链发展的相关重要论述进行了理论探讨[15-16]。诸多学者梳理了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产业链现代化、产业链韧性与安全等理论概念[17-20],辨析了产业链韧性、产业链安全和产业链现代化三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产业链韧性占据基础性、兜底性和决定性地位,产业链韧性有助于实现产业链安全,产业链安全是产业链现代化的基本要求[21];实现产业链的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是产业链现代化理论的内涵之一[10,15]。有的学者则总结了我国产业链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同阶段的发展,并提出构建中国特色产业链经济学理论[14]。

其三,从我国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发展水平等角度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探讨提升产业链现代化、产业链韧性与安全水平的政策取向。学界认为当前中国产业链处于产业生态体系不断完善的状态[22],但存在产业基础仍较薄弱、关键环节控制能力不强等问题[18,23]。学者们相应地提出了推进研发合作、数字治理和产业配套等政策建议[21],认为应增强产业链协同发展创新政策的核心作用、效率政策的导向作用和安全政策的保障作用等[24],并强化产业链现代化政策支撑,构建国家层面的产业链安全与韧性管理体系[2,22]。

其四,众多成果分别聚焦于数字经济与绿色转型开展研究,认为这两个领域是当前产业链发展的关键。数字化转型能为产业链供应链主体要素和结构要素的发展提升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有效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抵抗力、恢复力和转变力[25]。绿色转型作为一种理念将产业链健康发展的本质内涵向宽领域和立体化的方向拓展,作为一种方法可以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并作为一种状态使产业链向上下游拓展延伸的同时扩大市场范围[26]。

总的来看,“产业链”作为一个被赋予新内涵和时代使命的长期课题,是当前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关于该命题的研究视角颇为丰富、研究成果多维呈现。但深入梳理相关文献,可以发现两方面的不足:第一,学界就产业链与供应链、价值链、创新链、空间链等相关链条之间的关系尚未达成共识,对新发展格局下产业链的内涵有待廓清。第二,当前成果主要围绕“产业链现代化”与“产业链韧性和安全”两个主题分别展开探讨,对产业链“现代化”与“韧性和安全”的概念边界及关系界定较为模糊。本文聚焦于中国特色产业链战略,基于经济思想史研究范式分析其学理内涵与生成逻辑,从制度设计与政策实践层面研究其发展路径。尽可能系统深入地刻画其富有中国特色的基础、目标与举措,以更加清晰全面地审视新发展格局下中国产业链发展的全貌,从而进一步系统地把握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为理解这一重大命题提供更多元的学理支撑。

结合学术界相关研究所奠定的良好学理基础,本文的逻辑理路在于:新发展格局下,中国特色产业链战略中的产业链是一种融合供应链、价值链、创新链、空间链等相关链条的价值网络体系,该网络的形态由主体与结构要素共同组成(图1)。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作为中国特色产业链战略的目标,包含有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韧性和安全”水平提升这相辅相成的两大任务,其具体维度同样从产业链主体与结构两部分展开。梳理新发展格局下中国“产业链”相关政策,从链中主体能力提升、链中结构打造两个方面进行归纳与总结,可以发现中国特色产业链战略的实践举措。

二、中国特色产业链战略的学理探讨

高质量融合产业链与相关链条并实现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下,“现代化水平”“韧性和安全水平”的协同提升是中国特色产业链战略的基础与目标所在。

(一)中国特色产业链战略的基础是实现产业链与相关链条的高质量融合

深刻理解中国特色产业链战略的基础,首先需要廓清产业链概念及与其相关联的供应链、价值链、空间链等相关链条的内涵和源起。产业链概念肇始于阿尔伯特·赫希曼提出的“产业关联效应”,即特定产业在生产、产值和技术等方面的变化通过前向、后向和侧向关联对其他产业部门产生直接和间接影响,进而对产业结构演进和整体经济增长发挥正向或负向的作用[27]。供应链最早源于彼得·德鲁克提出的“经济链”,经由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分析方法”和“价值体系”概念[28]的补充,最终演变为哈里森等人的定义——是指以关键企业的需求为导向,基于对物资、信息、资金等的管理,实现从原材料采购到中间产品和成品加工,再到成品分销和用户匹配的功能网链[29]。创新链包含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量产与市场化等四个既相互影响又彼此独立的阶段,或包括研究市场需求、评估开发风险、建立工作方案、凝练创新思路、推敲研发细节、推进应用研发、前期测试及商业化量产等七个更为细化的环节[30]。价值链则是将技术、原材料与劳动等生产要素有机融合并通过市场交易和消费完成价值循环和增值的链条[31]。此外,产业链在空间上的分布形成空间链,一般包括国家与全球之间的布局关系、国家内部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布局关系两个层次。从空间视角衍生出“全球价值链”概念,即为实现商品价值创造活动而形成的全球性跨企业网络组织,其关注的是产品生产的价值增值过程和对全球价值链核心战略环节的控制。格里菲基于生产网路理论,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产业经济学理论研究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按照价值链中主体间的协调程度,将治理模式从高到低依次区分为层级型、领导型、关系型、模块型、市场型等五种类型[32]。

近年来,在针对产业链的顶层设计中,中国政府将产业链与供应链视为整体,并多次提及价值链、创新链等与产业链的共享互联相通。国内早期的研究提出产业链是在上游至下游的产业环节中由价值链、企业链、空间链和供需链相互融合形成的链路[33]。后续成果不断深入研究产业链与相关链条之间的关联。新发展格局下,产业链的发展必须与各相关链条有机结合。其中,供应链是包含所有参与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的经济主体,以及主体间要素流动和经济活动的链条,它深度嵌入产业链,是产业链生成的基础。价值链与空间链是产业链发展的价值实现路径,布局不同价值环节之间的链条关系和时空分布形态,体现着生产价值增值过程;创新链是产业链发展的基本动力来源,侧重于从知识增值角度来描述各创新主体之间的链路和布局[17,34-36]。此外,数字经济赋能下的产业组织变革对产业链的数据要素顺畅流通以及资源集聚和匹配提出了更高要求,数据链、资金链、服务链、人才链等成为产业链的重要支撑,同时这些链条也是产业链战略的中国特色所在。完备以数字化为驱动的数据链是加速企业降本提效增质的关键,并有助于通过物联网、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对产业链内外部风险及时作出预警并制定预案。打造以金融为纽带的资金链,立足于资金投入、资金运营和资金回笼的全过程,可有效缓解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问题。拓展以现代生产者服务、公共服务为载体的服务链,使被服务部门提高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并加速大中小企业的资源集聚和供需对接。提升以队伍建设为抓手的人才链是着力发展以产业知识、技能、成果、经验等传递与关联而形成的链式人才集合体,可促进构建更具竞争力的产业链[37-38]。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对中国特色产业链战略中的“链”有更深刻的把握。供应链、价值链、创新链、空间链等基于产品供需、运行目的、科技创新和地理布局内含于产业链。数据链、资金链、服务链、人才链等作为关键要素支撑起产业链。相关链条对产业链进行全面阐释。新发展格局下,产业链涵盖全产业体系下全流程中的各类价值创造活动及相关主体,是一种基于产业供需网络(包含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形成的以价值创造为中心的价值网络体系,其典型形态是以链式集合社会再生产“片段”形成最终产品为逻辑的模组化纵向网络,这就将产业链与相关链条天然融合在了一起。分解与相关链条高质量融合的产业链,这一网络囊括了以企业、地区、国家等为链中“节点”的主体要素,和包含纵向合作关联、横向交互关联与空间布局关联等链中主体关系的结构要素[9,17,22,34,39]。

(二)中国特色产业链战略以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实现产业链“现代化水平”“韧性和安全水平”协同提升

中国政府在顶层设计中多次强调要提升产业链“现代化”“韧性和安全”水平①。产业链“现代化”“韧性和安全”是实现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中国特色产业链战略的核心任务。“现代化”是达到较高水平“韧性和安全”的保证,“韧性和安全”是进一步提升“现代化”水平的先决条件,两者间相辅相成,具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高度统一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提纲挈领地指明要“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40],其中“优化”和“稳定”正是分别对产业链“现代化”与“韧性和安全”的最准确概括。“现代化”与“韧性和安全”不仅决定了产业链的状态,更指的是经济发展动态升级的过程。

产业链现代化是兼容中西方产业链理论,基于新的国际竞争环境和国家发展战略而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概念,是对传统产业链理论的深化与拓展。产业链现代化在由预判、选择、淘汰、创新构成的现代化产业链治理进程中不断螺旋式上升,是推动产业链从传统到现代、从低级到高级的动态演化过程[19]。其目的是创造新兴产业链,改造传统产业链,使产业链具备高端链接能力、自主可控能力和领先全球市场的竞争力。相关链条现代化的实现是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的基础,首先,从供应链的角度,现代化供应链包含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的现代化,是以现代化的方式将产品生命周期各个环节中的市场主体和生产要素协调整合而形成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现代供应链概念”,其具有三个重要特征,即:组织结构从简单、静态和线性结构向开放、动态和网络结构转变;通过数据、管理流程、物流等环节的高度信息化和标准化,提升供应链各主体和各节点之间经济活动的高效性和敏捷性;通过在全球范围配置研发资源、售后渠道和供应商推进供应链空间形态的全球化[41]。其次,从创新链角度,现代化产业链是指多方创新主体互为关联,通过多层次的价值创造形成的整合性创新组织,其结果输出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42]。现代化创新链具有资源协调、主体丰富、价值增殖、市场导向等显著特征,其主要模式从工业化初期“研发—试验—生产—市场”单向流动式的线性创新链向技术与市场交互作用的非线性创新链,进而向企业、市场和消费者等多个创新主体在各个创新环节交互作用的循环创新链演进。必须指出的是,数字经济对产业链创新投入和产业链创新利润均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是引致产业链发生颠覆性变革的重要力量。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应在思维引领和政策支持上成为产业链创新的一项长期战略[42]。最后,从价值链和空间链相融合的角度,产业链现代化意味着向本国或全球价值链高附加值各环节延伸和升级的能力[17]。价值链可区分为全球和国内两种类型,国内链可进一步区分为区域内价值链和区域间价值链[44]。以全球产业链重构为契机构建自主发展型产业体系,在国内市场和全球市场两个层面与外国跨国企业展开竞争,摆脱对发达国家核心技术的过度依存,建立安全可控的“内循环”产业链体系;持续通过自主创新对现有的产业链进行“创新性颠覆”,向全球产业链的高端环节进军;同时加强对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产业链风险评估,做好产业备份,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筑牢产业基础[45]。新发展格局下我国产业链仍存短板,例如产业基础能力不足,在很多产业基础领域依然缺乏核心技术;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尚少,上中游环节的许多企业缺乏独具特色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制造业产业链结构不优,传统制造业产能过剩,而高端产业链上的制造业产能不足等,中国特色产业链战略所致力于的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实际上精准地应对了上述困境。

产业链韧性是指在开放经济环境中,上下游相互关联的产业在面临外部冲击或风险时所呈现的抵御、修复、再组织和避免断链的能力。产业链安全则是指为了避免产业链损失而塑造的一种状态,也是关乎国家利益的重要内容[21]。在地缘政治冲突、公共卫生事件、贸易和产业政策变化等供给端外部因素的冲击下,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既存和潜在的风险来源是多元的,与供应链、价值链和空间链等因素密切相关:第一,西方发达国家对重点中间品进口限制和产业链核心环节控制,导致中国目前短缺主要包括以金属矿物、天然气和煤炭等为代表的26种能源和矿产资源产品,以及以集成电路、高端航空装备等为代表的76种高技术产品。同时为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和制裁,跨国公司控制了关键技术、主导了行业技术标准制定并形成垄断性的市场结构;第二,中美贸易争端加剧,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并将安全发展视为国家的重要战略考量,导致部分外资制造业企业回流本土;第三,全球产业链链条长度逐步收缩,部分要素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成为全球重要的中低端制造业转移承接地,我国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链环节已有外迁趋势,影响了产业链的完整性[46]。其中,导致中国产业链面临安全风险的最大问题是诸多“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问题,究其实质是在由发达国家主导和控制的全球产业链分工和价值链空间链体系中,中国既有的产业链体系缺乏上述关键零配件和元器件、关键工艺、关键材料与关键设备等。其更深层次的原因,一是中国在国家和企业层面从零到一环节的基础研究能力不足;二是中国在国家和企业层面从一到十环节的应用基础研究、应用开发研究、中间试验研究以及工程化产业化研究自主能力不够;三是中国产学研用贯通体系存在机制体制不顺畅等问题。事实上,这些问题同样是中国产业链现代化水平难以到达世界顶尖的根本阻碍。

厘清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与“韧性和安全”水平提升的内涵、生成逻辑、侧重点以及两者间的关系,有助于进一步剖析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这一目标的具体维度。从主体要素来看,应提升链中主体创新能力,实现创新驱动的内涵经济增长;提升链中主体创造附加值能力,推动产业进入更高价值环节;提升链中主体数字化程度,实现产销者一体化、形成新的企业价值创造链、压缩企业间技术知识时空距离;提升链中主体可持续发展能力,助推产业链融入可持续循环的经济系统。上述链中主体能力的提升可使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基础产品自给自足、自然资源掌控更强,从而降低技术对外依存度、化解关键环节“卡脖子”风险,避免产业链受制于人,降低经济系统运转出现中断的风险。从结构要素来看,应打造安全可靠的链中结构,使产业链具备较高水平的抗风险、快速恢复、结构调整和创新转型能力;应打造协调顺畅的链中结构,使产业链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增加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对于本国或地区的依赖性,同时调整产业空间布局以抵御外界潜在风险[9,18]。总结而言,链中主体能力的提升、链中结构的协调顺畅与安全可靠,可以使产业链在“优化”中保障“稳定”,以“稳定”为基础达到“优化”,从而推进产业链“现代化水平”“韧性和安全水平”的协同提升,同时响应新发展格局构建的时代要求。

三、基于政策设计与实践对中国特色产业链战略举措的综合考察

市场与非市场、国际与国内、风险与效率等多重因素相互作用,治理结构、动力机制、优势条件等多方面相互制约,多元目标并存交织,导致中国特色产业链战略施行的复杂。中国高度重视产业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依托产业政策这一市场经济中“看不见的手”,2020年以来基于“中央—省—市”三级政府共颁布了超过600个以“产业链”命名的政策文件①。《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更是从“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一体部署实施”“有效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加快形成绿色低碳供应链”等多方面指引了2024年的产业链发展的方向。此外有众多与“供应链”“专精特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相关的规划对产业链发展进行了部署。

相关政策着眼全球产业链发展大势和我国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大局,立足于链中主体创新能力、创造附加值能力、数字化程度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的提升;链中结构安全可靠与协调顺畅的打造,以实现中国特色产业链战略目标。归纳总结这些政策,重点包含以下举措。

(一)推行“链长制”、培育专精特新市场主体和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格局以提升链中主体能力

以推行“链长制”、培育专精特新市场主体和打造大中小企业融通格局为主要内容的产业链政策主要服务链条企业、“链主”和“链长”等微观主体。“链长”作为政策制定者,设计相对科学的经济政策,推动“链主”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实现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链长”是协调资源的核心角色,在充分发挥“链主”治理的市场优势基础上,帮助“链主”企业高效精准协调关键生产要素的供应关系,使特殊材料、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的发展主动权牢牢地掌握在中国产业体系中[47]。

“链长制”作为重要的政策创新,是一种地方政府引导主导产业发展的协调机制,旨在优化产业链上下游的连接环节,以提高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韧性[48]。“链长制”的提出,是政府在掌握与顺应产业发展自身规律的前提下,对区域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精准化调控的重要转变体现,也是落实中国特色产业链战略的重要抓手。当前,“链长制”在中国内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了实施,达到了空间面的广覆盖。部分地区出台专门工作方案精确系统部署链长制的组织构架和协作机制。各地链长制运行模式虽不尽相同,但有三个共通特点:第一,主要由省长、市长承担总“链长”职责,各重点产业链分“链长”由省、市政府相关领导担任,各链“链长”在与区域内行业、企业共同探讨并预判全球产业链发展态势的基础上,基于本地制造业自身特征,选择符合未来产业演进方向的优势产业,并以完备的协调、组织和支撑机制助力全产业链稳固高质量发展,促进全产业链运行效率、韧性、安全性的提升[49]。第二,一般选择产业链中游企业,或规模较大的系统集成、加工制造企业,或贴近最终消费者而对市场需求极为敏感的企业作为“链主”企业,使其依据上述优势直接或间接影响产业链中大部分企业的资源配置,进而提升产业链效率[50]。第三,从支撑措施来看,各地方链长制工作方案统筹考虑核心技术、人才引进、招商引资项目等多方面工作,聚焦区域范围内主要产业和薄弱环节,协调处理产业协作难点问题[51]。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一种主要处于产业链上游细分行业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它们与大企业合作,开发出具有颠覆性的创新技术,保障产业链的畅通和安全。它们是助力制造业产业基础能力增强、打造“中国制造”质量品牌、促进制造业结构转型升级与重塑制造业产业组织形态的“急先锋”[52]。相关政策方针明确指出,要以中央财政资金为引导,推动上下联动,将培优中小企业与做强产业相结合,加速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提升其数量和质量,助力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增强产业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积极培育和壮大专精特新市场主体是中国特色产业链战略中的重要政策手段,是兼顾经济发展与安全的主动出击。应推动中小企业转型,充分释放它们的创新活力,使其成为我国产业链中的有力支撑。首先,要构建企业识别体系,通过专业化、成长性、精细化、特色化、创新能力、主导产品所属领域、产业链配套等为指标,分层评定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次,要搭建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平台与优质中小企业数据库,进行分类动态管理。最后应以专精特新发展为方向,对优质中小企业进行培育与扶持。一是搭建梯度培育体系,制定分层分类的扶持政策,优化发展环境,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二是发挥协调机制作用,加强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统筹运用多种政策工具,持续支持优质中小企业发展;三是立足服务链,构建协同促进的服务体系,搭建多种服务平台,并创新服务方式,为中小企业提供全面高效的服务;四是促进中小企业管理水平提升,以防范风险实现健康发展①。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需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大中小企业和各类主体融通创新,企业被赋予了新的战略使命。融通创新指大中小企业以社会需求和价值创造为导向,与外部创新网络中的不同主体进行知识协同、资源融合和价值共创,是一种跨组织合作创新模式[53]。政府多次提出要“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鼓励大企业带动更多中小企业融入供应链创新链”,大中小企业融通格局的建立使产业链上大企业通过自身创新资源与能力带动中小企业发展,是构建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关键[34,50]。在我国经济体系中,中小企业数量占据压倒性比例,然而,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之间的协作与融合却未受到充分关注。大中小企业缺少融通的动力与机制,未能形成“小企业铺天盖地,大企业顶天立地”的良性生态。2022年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一部门对建立大中小企业融通格局进行了精确部署:一是推动协同创新、推动创新资源共享、推动创新成果转化、推动标准和专利布局、推动绿色创新升级。二是协同突破产业链断点堵点卡点问题,以大企业为龙头提升中小企业配套支撑能力,打造融通发展区域生态。三是加强供应链供需对接,完善供应链合作机制。四是发挥大企业数字化牵引作用,增强工业互联网支撑作用。五是创新产业链金融服务方式,推动直接融资全链条支持。六是搭建专业化融通创新平台,培育国际合作服务平台。七是加强人才培养引进,提升人才队伍融通创新能力。以创新、市场、数字化、金融、平台和人才为关键要素,打造大中小企业多链融合发展战略,旨在激发产业链微观主体的创新动力和资源,促进创新要素流动、知识共享和成果转化,构建中国特色产业链体系②。

(二)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以提升链中主体能力

现代化产业体系以高附加值的产业链为载体,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实体经济为基础,以现代金融为支撑,以人力资源为保障,是具备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结构[39]。中国特色产业链战略的落实必须与实现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要求相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所阐述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路径同样是中国特色产业链战略的指引,即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以提升链中主体能力。高端化与智能化针对经济效率,使产业价值提升,绿色化聚焦于社会效率,使产业可持续发展。主要措施包括:第一,针对产业链核心环节和显著短板,开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行动,打造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的产业链,突出优化下游品牌营销环节附加值占比,通过高端化产业链建设实现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上攀升;第二,加快供应链新技术集成应用,推进数字化供应链发展提质增效。数字化生产模式创新以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为代表,重塑了产业链运行方式,把握产业链数字化机遇有利于巩固和提升规模、市场、配套、质量、效率等方面的优势。智能化产业链的建设既能保障关键环节的稳定运行,又能解决核心技术的短板问题,还能打造产业链中的优势和竞争力,增强发展主动权,促进产业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提升产业链的韧性;第三,促进绿色化转型,披露企业环境和碳排放信息,打造绿色供应链,引领绿色消费新风尚。绿色发展既是突破后发大国工业化过程的资源环境限制、推动中国工业走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动力,也是提升产业链优势和竞争力的关键①[54]。

(三)以优化国内国际产业区域布局实现链中结构的协调顺畅

产业链兼具产业组织形式与空间组织形式双重特征,其呈现为区域间与区域内的产业分工,因此在空间维度上,区域产业布局是产业链发展的空间映射,中国特色产业链战略的实施需要优化区域产业布局。针对区域经济布局,国家提出:要构建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商品和要素市场,深化区域合作机制;要改革土地管理制度,赋予优势地区更大发展空间;要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提供有效转移支付。《“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了优化区域产业链布局,引导产业链关键环节留在国内,强化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建设等战略任务。要以“国家先进制造业中枢—先进制造业集群—产业园区”协同联动为基底,将重点城市群、都市圈,建设成技术创新策源地与孵化地,围绕主导产业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集群梯队,以区域产业链良性分工为目标建设先进制造业集群框架下的错位竞合型产业园区。

放眼全球区域,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资本充裕优势与产业链完备优势,吸引国际产业安全合作,加大世界各国直接投资中国力度,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可以对我国产业链起到增强、完善、延伸作用[15]。第一,优化产业链的物流运行效率,推进物流枢纽资源的协同发展,打造国际国内物流的互联互通,提升现代物流服务的质量水平,延伸物流服务价值链条,建成供需适配、内外联通、安全高效、智慧绿色的现代物流体系;第二,将我国产业优势和资金优势与国外需求相结合,创新对外合作模式、增加政策支持力度、完善服务保障体系,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以实现科技围堵的突破。第三,优化营商环境,依托建立的产业链“地图”和“清单”,开展点对点精准招商,推动与跨国企业交流合作②。

(四)以多层次、全方位的产业链风险管理体系维护链中结构的安全可靠

打造安全性产业链是实现国家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是统筹发展与安全的题中应有之义。产业链呈现网络化的结构,其内部的节点或链路相互依赖和影响,一旦某环出现问题,会迅速向它环扩散,从而导致网络层面的风险放大效应[18]。使产业链链中结构更加安全可靠,首要便是构建产业链风险管理机制。国家在众多政策文件中对产业链风险管理中的识别、预警、处置机制与监测体系提出构建方向。具体而言,一是分析产业链环境和风险源,评估风险等级和优先级,为制定应对措施提供依据;二是建立产业链风险指标体系,收集和分析风险数据,为采取防范措施提供信息支持;三是制定产业链风险应急预案。四是加强产业链修复和优化能力,提高抵御和适应风险的能力①。

四、结语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布局产业链的探索为世界提供了富有开拓性和建设性的方案,以“引导向产业链高端延伸—聚焦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升产业链现代化、韧性和安全水平”此渐进式部署应对了不同阶段我国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逻辑关系层层递进,前者是后者的实现基础,后者在更高层次上推进前者的布局,形成了中国特色产业链战略。

作为中国式现代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产业链战略结合自身国情,借鉴各国产业链建设经验,以产业链与相关链条的高质量融合为基础,以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将实现产业链“现代化水平”“韧性和安全水平”协同提升作为主要任务,以紧密契合目标的政策方针为战略举措对我国产业发展进行部署。中国特色产业战略着眼于从微观组织层面出发探寻政策与各类组织的最佳结合点。对于各类不同的产业链和不同的区域发展特点,针对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突破战略,可因地制宜地选择“国内龙头企业嵌入全球产业链体系”路径、“国内大中小企业及国有和民营企业组成的全产业链体系组建国内创新链体系反制全球产业链体系封锁”路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自主能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全创新链突破全球产业链体系”路径。本质上,上述路径均带有“市场+政府”融合驱动型属性。从深层次来看,中国要真正突破这些领域的“卡脖子”问题,必须完善中国特色的“市场+政府”协同体系,构建中国特色的产业链战略体系[55]。这一特色不同于美国以规则、法律、制裁等多种手段强化对产业链的“国家干预”,不同于欧盟注重以供应链审查和安全立法提升产业链韧性,也不同于日本通过设立专项资金推动产业链多元化本土化的相对单一的产业链政策。

中国特色产业链战略充分体现了历史、理论和实践逻辑的高度统一,它总结了不同时期产业链建设经验,在理论指引下前进的同时发展了产业理论,更立足于中国实情进行了实践创新。在新发展格局下,应牢牢把握党的二十大顶层方针,进一步探索中国特色产业链战略的学理内涵,以深刻落实战略举措,推进我国产业链实现更高水平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新时代新征程上加快推动产业链现代化[N].中国改革报,2023-09-25(2).

[2] 盛朝迅.新发展格局下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发展的思路与策略[J]. 改革,2021(2):1-13.

[3]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4]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 年 10 月 16 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8.

[5]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N].人民日报,2023-12-13(1).

[6] 孙智君,安睿哲,常懿心.中国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构成要素研究——中共二十大报告精神学习阐释[J].金融经济学研究,2023(1):3-17.

[7] 阮正福.把食品工业建成支柱产业[J].江西社会科学,1986(1):59-63.

[8] 高洪玮.中国式现代化与产业链韧性:历史逻辑、理论基础与对策建议[J].当代经济管理,2023(4):11-19.

[9] 李天健,赵学军.新中国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探索[J].管理世界,2022(9):31-41.

[10] 张其仔.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新进展、新挑战、新路径[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1):131-140.

[11]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安全研究课题组,沈尤佳,陈若芳,等.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研究——基于马克思资本循环理论[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3(2):64-71+158.

[12] 王馗.现代产业链分工中的利润分配问题——基于马克思经济学视角的分析[J].经济学家, 2017(6): 25-32.

[13] 龚勤林,张衔.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产业链解读[J].社会科学战线, 2015(11):55-62.

[14] 汪延明.中国特色产业链经济学构建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1-13.

[15] 黄泰岩,片飞.习近平关于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理论的逻辑体系[J].经济学家,2022(5):5-13.

[16] 潘为华,贺正楚,潘红玉.习近平关于产业链发展重要论述的理论内涵与实践价值[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67-75.

[17] 黄群慧,倪红福.基于价值链理论的产业基础能力与产业链水平提升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20(5):11-21.

[18]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张其仔.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路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21(2):80-97.

[19] 汪延明,李家凯.产业链现代化:基于概念内涵的辨析逻辑[J].科学管理研究,2023(1):65-73.

[20] 李伟,贺俊.基于能力视角的产业链安全内涵、关键维度和治理战略[J].云南社会科学,2022(4):102-110.

[21] 肖兴志,李少林.大变局下的产业链韧性:生成逻辑、实践关切与政策取向[J].改革,2022(11):1-14.

[22] 宋华,杨雨东.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内涵与发展路径探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2(1):120-134.

[23] 张虎,张毅,韩爱华.我国产业链现代化的测度研究[J].统计研究,2022(11):3-18.

[24] 张其仔,许明.实施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导向型产业政策的目标指向与重要举措[J].改革,2022(7):82-93.

[25] 许益亮,苟建华.以数字化转型助推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升[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3(24):94-97.

[26] 许彩慧,张开.全球产业链绿色转型——“双碳”窗口期下中国的机遇、挑战和路径[J].国际贸易,2023(12):29-39.

[27] A.O. Hirschman. The Strateg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M].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58:51-57.

[28] 李彬,季建华.应对供应中断风险的供应链鲁棒运作模式——对我国企业的启示[J].经济管理,2013(3):64-73.

[29] 艾伦·哈里森,雷姆科·范赫克. 物流管理与战略:通过供应链竞争[M].任建标,杜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0.

[30] Bamfield P. The Innovation Cha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Management in the Chemical and Pharmaceutical Industry[M]. Weinheim: Wiley-VchverlagGmbh& Co.,2004:225-244.

[31] KOGUT B. Designing Global Strategies: Comparative and Competitive Value-Added Chains[J]. Sloan management review,1985(4):15-28.

[32] Gereffi G. Humphrey J, Sturgeon T. The Governance of Global Value Chains[J]. Forthcoming in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2003(4): 5-11.

[33] 吴金明,邵昶.产业链形成机制研究——“4+4+4”模型[J].中国工业经济,2006(4):36-43.

[34]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曲永义.产业链链长的理论内涵及其功能实现[J].中国工业经济,2022(7):5-24.

[35] 高洪玮.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理论内涵、现实进展与对策建议[J].当代经济管理,2022(5):73-80.

[36] 张晓兰,黄伟熔.我国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的趋势特征、经验借鉴与战略要点[J].经济纵横,2023(1):93-101.

[37] 王海杰,孙冬阳.数字经济时代的产业组织变革与产业链群生态构建[J].中州学刊,2023(12):39-44.

[38] 刘志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端化:基于“链”的经济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12(3):9-17.

[39] 黄群慧.以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提升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0(6):38-42.

[40]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2021年11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N].人民日报,2021-11-17(1).

[41] 王佳元.现代供应链:演变特征与发展战略[J].宏观经济研究,2019(7):98-106.

[42] 丁雪,杨忠,徐森.创新链概念的核心属性与边界——一项提升概念清晰度的文本分析[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20(3):56-64.

[43] 杨晓霞,陈晓东.数字经济能够促进产业链创新吗?——基于OECD投入产出表的经验证据[J].改革,2022(11):54-69.

[44] 孙文婷,许山晶.价值链嵌入、数字技术与制造业出口竞争力——基于全球和国家价值链双视角[J].当代经济管理,2023(5):34-42.

[45] 王爱华,党洲.新发展格局下我国产业链升级路径探析[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21(6):48-54+107-108.

[46] 王春宇,王海成.我国产业链安全风险特征及应对策略[J].经济学家,2023(5):57-67.

[47] 刘志彪,徐天舒.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补链强链的专项行动[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1):23-32.

[48] 林淑君,倪红福.中国式产业链链长制:理论内涵与实践意义[J].云南社会科学,2022(4):90-101.

[49] 郑茜,王臻,蒋玉涛.产业链“链长制”的理论内涵与实施路径——基于扎根理论的多案例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22(23):209-215.

[50] 盛朝迅.从产业政策到产业链政策:“链时代”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J].改革,2022(2):22-35.

[51] 孙智君,文龙.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维度:理论阐释与政策实践[J].经济评论,2023(5):3-16.

[52] 刘宝.“专精特新”企业驱动制造强国建设: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J].当代经济管理,2022(8):31-38.

[53] 陈劲,阳银娟,刘畅.面向2035年的中国科技创新范式探索:融通创新[J].中国科技论坛,2020(10):7-10.

[54] 杨丹辉,戴魁早,赵西三,等.推动中国全产业链优化升级[J].区域经济评论,2021(2):5-16.

[55] 张杰,陈容.产业链视角下中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突破路径与对策[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116-126.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Exploration of the Industrial Chain Strateg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Development Pattern

Li Meng

(School of Economics, 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Wuhan, Hubei 430073)

Abstract: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ial chain is the key to enhancing the endogenous power and reliability of China's domestic macrocycle and upgrading the quality and level of the international cycle, as well as the urgent need to build a new development pattern. The Industrial Chain Strateg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a series of policies formulated and implemented b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nd the business sector based on relevant theoretical explorations to realiz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chains. With systematic strategic positioning and precise governance, the strategy focuses on synergistically improving the "modernization level", "resilience and security level" of the industrial chain in terms of the main body and structure, so as to expand the innovation ability, value-added creation ability, digitalization degre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bility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industrial chain, digitaliz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at the same time create a safe, reliable, coordinated and smooth structure in the chain. By sorting out the theoretical features and policy system of the industrial chain strateg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under the new development patter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history of economic thought and the history of economic policies, we can examine its overall picture more clearly and comprehensively, so as to further systematically grasp the great achievements and valuable experiences in the process of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and provide more diversified doctrinal support for the comprehension of this major proposition.

Key Words: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Chains; New Development Pattern; Industrial Chain Strateg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Modernization of Industrial Chains; Resilience and Security of Industrial Cha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