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图书馆创客空间研究文献综述

2024-09-19 00:00邢军
河北科技图苑 2024年4期

摘要:为全面了解国外图书馆创客空间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为我国图书馆创客空间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文章系统梳理了国外图书馆创客空间的相关研究文献。研究发现,国外学者对图书馆创客空间的概念及意义、创客空间类型、创客空间的管理等都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对我国图书馆完善创客空间类型建设以及成功进行创客空间运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创客空间;国外图书馆;知识学习创新;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G250.73文献标识码:A

DOI:10.13897/j.cnki.hbkjty.2024.0054

0引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教育理念的兴起,图书馆创客空间应运而生。创客空间最早出现于2005年的美国,随后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图书馆、费耶特维尔公共图书馆率先设立 “创客空间”,并在国外迅速普及。近年来,国内图书馆界也对创客空间进行了大量的实践与研究。2012年,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与中创春雨(北京)科技孵化器合作建成我国第一个专业图书馆创意空间。2013年,上海图书馆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公共图书馆创客空间——创新空间。此后,清华大学、苏州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图书馆也纷纷成立创客社团或创建自己的创客空间。

图书馆创客空间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创新实践、交流学习的平台,推动了创新教育的发展。创客运动兴起以来,国外图书馆利用其知识资源、技术形态与服务模式等基础优势,纷纷另辟空间,形成了类型多样的创客空间场域。基于此,国外学界对这一现象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对创客空间的类型、运营以及管理进行了大量的学理性探索和实践性探究,形成了许多重要成果。本文通过Web of Science、Scopus、LISTA、LISA、IEEE等国外经典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全面梳理了国外学界对创客空间的研究动态,以期从一个新的视角,窥见国外图书馆创客空间的具体实践,以为我国图书馆创客空间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1图书馆创客空间的概念及意义

图书馆创客空间满足了读者的知识学习、创造与生产需要,呈现出显著的新特征。这一现象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国外学者对图书馆创客空间的意义、特征及与用户知识生产之间的关系展开了大量研究。

关于图书馆创客空间的概念,学者进行了相关解读:Moorefield[1](2015)认为,图书馆创客空间是指在图书馆内设立的一种创新实践空间。Willett

[2](2016)认为图书馆创客空间是指图书馆提供的公共空间,用户可以在这个空间内使用各种工具、技术和材料进行创作、实验、学习和分享。Barniskis[3](2016)认为,图书馆创客空间是一个开放和共享的空间,鼓励用户之间互相分享和协作。Colegrove[4](2013)则认为图书馆创客空间也是一个学习和教育的场所。Loertscher[5](2013)认为,图书馆创客空间是一个社区合作场所。由此可见,图书馆创客空间是满足用户学习、创新、开放和共享的空间,它通过不同空间塑造,满足读者的不同需求。图书馆创客空间利用优质的馆藏资源与技术形态促进了知识的交流、传播与生产。一些学者认为,图书馆创客空间的开辟,对于知识生产的意义重大。

图书馆创客空间对图书馆而言也具有重要意义。Brady[6](2014)认为,读者借用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可以开发新技能、交流知识、解决问题以及尝试新的创新方法。Mersand(2021)[7]则认为图书馆创客空间有助于激发用户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Okpala[8](2016)认为,图书馆创客空间促进读者数字素养的提升。CLN[9](2019)认为,创客空间提供了各种不同的培训、研讨会和工作坊,让用户可以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Oliver[10](2016)认为图书馆创客空间是一个公共空间,让用户可以共享他们的想法和项目,并从其他用户那里学到新的技能和知识。

由此可以发现,图书馆创客空间是在图书馆内设立的一种创新实践空间,为用户提供了一个用于学习、探索、合作和创新的环境。创客空间还是一个学习和教育的场所,用户可以参加各种不同的培训、研讨会和工作坊,以学习新的技能和知识。同时,图书馆创客空间也是一个社区合作场所,用户可以利用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与其他用户一同互动学习和合作,分享项目和想法。图书馆创客空间鼓励用户使用各种工具和技术来探索新的项目,激发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图书馆创客空间促进读者数字素养的提升,提供了一系列的数字工具和技术,让用户掌握这些技能并提高他们的数字素养。创客空间还可以让用户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习能力和自我提升能力。因而,图书馆创客空间的开辟具有重要意义。

2图书馆创客空间的类型

通过对国外创客空间研究文献的梳理可以发现,图书馆创客空间类型多样,按照服务类型、服务对象、载体类型进行了如下划分:

2.1按照服务类型划分

国外学者按照服务类型对图书馆创客空间进行了归类,大致可以分为技术型、学习型、研究型及生产型创客空间。

(1)技术型创客空间。技术型创客空间是图书馆内专注于科技设备和工具的创新实践区域。Slatter[11](2013)认为,技术型创客空间利用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为用户提供与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相关的书籍、期刊和在线数据库等。这些资源为用户提供了理论知识和实践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利用创客空间的设备和工具。Purpur[12](2016)认为,图书馆通过技术型创客空间提供各种高科技设备和工具,如数字孪生等。这些技术载体为用户提供了实践机会,让他们在动手操作中掌握新技能和解决问题。Heydari[13](2022)认为,技术型创客空间改变了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从被动式服务转变为主动式服务。图书馆通过提供培训课程、工作坊和指导服务,帮助用户更好地利用技术型创客空间的设备和资源。此外,图书馆还为用户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解决他们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以上的研究可以发现,技术型创客空间作为图书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为用户提供了一个集理论学习、实践操作、交流分享和指导服务于一体的创新实践平台,推动了知识的传播和创新。

(2)学习型创客空间。学习型创客空间是图书馆内一个以学习和教育为核心的创新实践区域。Melo[14](2023)认为,图书馆创客空间可以为读者创造一个自主学习与探索的空间,其研究指出,学习型创客空间鼓励用户自主学习和探索,借助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培养用户的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自主学习和探索式学习有助于用户深入理解知识,从而为创新实践提供基础。Li[15](2019)认为,图书馆学习型创客空间通过举办各类培训课程、工作坊和讲座,帮助用户提高技能和扩大知识面。这些活动涉及多个领域,如编程、设计、艺术等,为用户提供实际操作和互动学习的机会。由此可以发现,学习型创客空间结合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和基本服务,为用户提供自主学习、探索、合作和创新的环境。通过丰富的馆藏资源、教育活动、实践机会和个性化服务,学习型创客空间能够激发用户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一步推动知识的传播和创新。

(3)研究型创客空间。研究型创客空间是图书馆内一个以研究和学术为核心的创新实践区域。Moorefield[16](2019)认为,研究型创客空间充分利用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如书籍、期刊、数据库、电子资源等,为用户提供丰富的研究资源。Love[17](2022)认为,图书馆创客空间可以为读者进行一定的研究支持,包括文献检索、引文管理、数据分析、研究方法等。此外,图书馆还可以提供与研究相关的软件和工具,帮助用户更高效地进行研究。Keune[18](2019)则认为,图书馆可以提供便利的交流设施和活动,如学术研讨会、讲座、研究小组等学术交流,有助于知识的传播和创新,也能提高研究水平和质量。由此可以发现,研究型创客空间结合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和基本服务,为用户提供一个专注于研究、探索和学术创新的环境。通过丰富的馆藏资源、研究支持、学术交流、培训与教育等服务,研究型创客空间能够支持用户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新的知识、提高研究能力和推动学术创新。

(4)生产型创客空间。生产型创客空间是图书馆内一个以知识生产和创新为核心的实践区域。Gahagan[19](2020)认为,图书馆知识生产型创客空间是将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技术形态和基本服务相结合,打造成一个以知识生产为主要目的的创客空间。它将传统的图书馆资源和现代的创客工具相结合,为用户提供丰富的资源和支持,鼓励用户进行创新实践以促进知识的生产和传播。Julian[20](2017)认为,图书馆知识生产型创客空间是为用户提供丰富的资源和支持,鼓励用户进行创新实践,促进知识的生产和传播。这种创客空间不仅可以为用户提供一个实践创新的场所,也可以扩大图书馆的服务范围,让图书馆成为一个创新型、开放式的学习空间。March[21](2022)则认为,图书馆生产型创客空间可以提供知识产权相关的服务,如专利检索、版权咨询等,帮助用户了解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规定和程序,促进学术成果的合法保护与传播。通过这些文献梳理可以发现,知识生产型创客空间结合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技术形态与图书馆能提供的基本服务,为用户提供协作、创新和知识生产的环境。通过丰富的资源、设备、支持和机会,知识生产型创客空间能够支持用户在知识生产过程中发现新的知识、提高创新能力和推动知识创新。

2.2按照服务对象划分

在技术不断迭代、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各类对象都面临着不同的知识需求。国外学界将其划分为企业型创客空间、社区居民创客空间与特殊群体创客型空间三类。

(1)企业型创客空间。企业型创客空间是图书馆内一个以创新型小微企业发展为核心的实践区域。它结合图书馆的基本服务特征,为用户提供一个协作、创新和商业发展的环境。Kang[22](2018)认为,企业型创客空间充分利用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如书籍、期刊、数据库、电子资源等,为用户提供丰富的商业信息和行业知识,帮助用户在创业过程中获取所需的信息和知识。Williams

[23](2019)认为,一些图书馆在企业型创客空间中,适当提供专业的指导服务,包括知识产权、数据库建设等。Einarsson[24](2020)认为,企业型创客空间可以协助用户与潜在投资者、合作伙伴、顾问等建立联系,促进对接和合作。图书馆可以通过与当地的投资机构、企业孵化器、创新园区等建立合作关系,为用户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通过以上文献回顾可以发现,企业型创客空间能为用户提供一个协作、创新和商业发展的环境。

(2)社区居民创客空间。社区图书馆通常设在社区中心位置,为周围居民提供各种基本服务。社区图书馆的特征是面向社区、服务本地、参与度高、开放性强、资源共享等。基于这些特征,社区图书馆可以发展出社区型创客空间,为当地居民提供一个实践创新的场所,促进社区的发展和进步。Dousay[25](2017)认为,社区型创客空间旨在服务当地社区,关注社区居民的需求和利益,根据社区的特点和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和支持,让社区居民有机会参与到创新实践中来。Curry[26](2017)认为,社区型创客空间是开放式的,社区居民可以自由进入和使用,同时鼓励居民分享自己的创新项目和成果,促进资源共享和知识共享。综上所述,社区型创客空间是基于社区图书馆的基本特征,面向社区居民提供实践创新的场所,为社区居民提供丰富的资源和支持,鼓励居民参与到创新实践中来,促进社区的发展和进步。

(3)特殊群体创客空间。这类群体主要是残障人士,国外学者认为,图书馆创客空间应尽可能兼顾残障人士的创新需求。如,提供无障碍通道、配备助听设备、安装护栏等。Melo[14](2023)指出,图书馆残障人士创客空间可为残障人士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和支持,如提供残障人士专属的创新项目、提供可视化的教育资源、提供残障人士专属的创业支持等。图书馆残障人士创客空间是一个针对残障人士的创新平台,结合图书馆的特征和资源,为残障人士提供无障碍环境、专门设备、定制化课程和个性化服务,帮助他们实现知识获取、技能提升和社会融入。

2.3按照载体类型划分

(1)物理创客空间。图书馆物理创客空间是指在图书馆内设立的一个具备物理设备和工具,提供学习和实践机会的创客空间。Mann[27](2018)认为,物理创客空间最显著的特征是实体资源与设备的支持,如实体馆藏资源等。这些资源和设备可以帮助用户进行实践操作,锻炼手工技能和创新能力。Daley

[28](2015)认为,图书馆物理创客空间提供专门的工作场地和环境,以适应不同类型的制作活动。因而,图书馆物理创客空间是一个提供实体资源、设备和工具的创新环境,关注实体制作过程,鼓励用户进行实践、探索和创新的实体空间场域。

(2)线上创客空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发生以后,线上图书馆风靡全球,线上创客空间随之兴起。线上创客空间是一个关注数字技术、网络资源和在线服务的创新平台,鼓励用户进行数字创作、学习和交流。线上创客空间侧重于编程、多媒体制作、数据分析等数字技能的培养,提供虚拟环境和在线支持。Adakawa[29](2022)认为,图书馆借助其丰富的数字资源和在线工具,如数字图书馆、软件教程、开源代码库、多媒体素材,可以帮助用户学习和掌握数字技能,进行创意创作和项目开发。Molnár[30](2022)认为,图书馆创立的线上创客空间鼓励用户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合作和交流,如在线讨论区、项目协作平台等。这些平台可以促进用户之间的资源共享、知识传播和创新合作。通过以上的文献回顾可以发现,图书馆网络创客空间是一个关注数字技术、网络资源和在线服务的创新平台,提供数字资源、在线学习、虚拟合作和跨学科整合等支持。

(3)虚拟现实创客空间。元宇宙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图书馆的服务形态发生改变,尤其是元宇宙的虚拟现实技术,为图书馆的创客空间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Yuen[31](2022)指出,利用元宇宙技术,图书馆虚拟现实创客空间是一个以虚拟现实技术为基础,提供沉浸式、交互式创新环境的创客空间。在这个空间中,用户可以进行虚拟现实相关的学习、创作和体验。Yamyim[32](2022)认为,图书馆虚拟现实创客空间提供丰富的三维模型和场景,如,用户可以在虚拟环境中探索、学习和创作,拓宽知识视野和提高空间认知能力。由此可以发现,图书馆虚拟现实创客空间是一个以虚拟现实技术为核心的创新平台,利用元宇宙技术提供沉浸、立体的体验,为用户进行学习、创作和交流提供支持。同时,图书馆也可以通过虚拟现实创客空间,拓展传统服务范围,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

3图书馆创客空间的运行管理

通过国外文献的梳理可以发现,图书馆创客空间的运行包括了策划、建设、运营和管理等方面,需要综合考虑用户需求、资源投入、技术支持等多方面因素。

(1)图书馆创客空间的策划。策划是图书馆创客空间经营的第一步。国外学者普遍认为,在策划阶段,需要确定创客空间的目标、定位、服务内容、用户群体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综合考虑图书馆的特点,如馆藏资源、技术形态、基本服务以及所在地区的经济、文化、社会背景等因素。Koh[33](2015)认为,图书馆需要明确创客空间的目标和定位,以便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和支持。例如,创客空间可以专注于学习型、研究型、知识生产型、企业型等不同类型,以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Nagle[34](2023)则认为,图书馆需要进行规划资源,规划创客空间所需的资源和设施,如空间布局、设备配置、网络环境等。合理的规划有助于提高创客空间的使用效率和用户满意度。Chang[35](2017)则认为,图书馆需分析用户需求,调查和分析目标用户的需求,包括创新工具、技能培训、协作空间等方面。通过文献梳理可以发现,图书馆策划创客空间需要关注目标与定位、用户需求分析、空间与设施规划,通过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图书馆可以策划出符合用户需求的创客空间。

(2)图书馆创客空间的建设。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国外学者认为建设阶段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创客空间的设计、硬件设备、软件系统等方面。在建设阶段,需要对投资成本、空间布局、设备选型等进行全面评估和计划,并确定合适的合作伙伴和技术支持。Moorefield-Lang[36](2018)认为,创客空间的设计需要考虑到空间的使用效率、用户需求、安全要求等因素进行建设设计。在设计阶段,需要确定创客空间的功能区域,例如工作区、休息区、会议室等,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布局。同时,还需要考虑创客空间的用户体验,例如光线、噪音、气味等因素,以确保用户在空间内工作的舒适性。Taylor[37](2016)则认为,图书馆创客空间的软件系统需要提供用户管理、设备管理、预约管理等功能。在软件系统建设中,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软件,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自定义开发。同时,还需要考虑到软件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兼容性,以便后续的功能扩展和升级。Beavers[38](2019)认为,在建设阶段,图书馆需要对投资成本、空间布局、设备选型等进行全面评估和计划。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预算,制定出全面的建设计划,并根据计划进行投资、采购和建设。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创客空间的运营和维护成本,以确保创客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3)图书馆创客空间的经营管理。通过文献梳理可以发现,图书馆创客空间的经营管理是创客空间建设的重要环节,它包括运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和市场营销管理等多个方面。Sheshadri[39](2018)认为,图书馆创客空间的运营管理是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包括创客空间的日常运营管理、设备和工具的维护保养、安全管理等方面。此外,还需要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服务标准和操作流程,确保创客空间的正常运营和服务质量。Teasdale[40](2020)提出了图书馆创客空间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其认为,图书馆创客空间的人力资源管理是确保创客空间人员能够胜任各项工作任务的关键,包括招聘、培训、激励和管理等方面。图书馆需要根据创客空间的规模和需求,合理配置人员,并制定相应的工作职责和绩效考核标准,激励员工提高服务质量和用户满意度。Lee[41](2017)则提出了图书馆创客空间的财务管理问题,包括预算编制、费用控制和收支管理等方面。需要制定合理的财务预算,统筹管理各项支出,并通过有效的收入渠道(例如会员制度、活动收费、服务收费等)确保创客空间的财务收支平衡和可持续发展。Melo[42](2023)指出了图书馆创客空间的市场营销管理,包括市场分析、品牌宣传和服务推广等方面。需要对目标用户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其需求和行为特征,并通过各种宣传推广手段(例如社交媒体、公共关系、展览活动等)提高创客空间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用户前来体验和使用。通过以上的文献回顾可以发现,图书馆创客空间的经营管理需要全面规划和有效实施,以确保创客空间的高效运营和用户满意度,同时保证创客空间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效益。

图书馆创客空间的后续改善。在技术不断完善以及读者需求多元化的发展背景下,图书馆创客空间的服务评估和改进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Nagle[43](2023)认为,图书馆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收集读者对创客空间服务的反馈信息,如用户调查、在线问卷、访客记录、社交媒体评论等。通过收集和分析这些反馈信息,可以了解读者对创客空间服务的满意度和不足之处,为改进服务提供参考。March[21](2022)认为,图书馆可以根据收集的反馈信息,对创客空间服务进行评估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评估分析可以从设备设施、服务流程、人员培训、活动举办等多个方面入手,综合评估创客空间的服务质量和效果。Emes[44](2022)则指出,图书馆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展开创客空间的服务评估,图书馆可以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如增加设备设施、改进服务流程、加强人员培训、丰富活动形式等。通过文献回顾可以发现,图书馆评估和改进创客空间服务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用户需求、设备使用情况、服务效果等,再进行针对性的改善,以提高服务效率。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图书馆创客空间已经成为了图书馆服务创新的一种重要形式,它能够为读者提供多元化的学习、创新、实践、交流的场所和服务,有助于促进知识创新、技能提升、社会参与等方面的发展。图书馆创客空间的建设需要考虑图书馆的基本特征,包括公共性、开放性、多功能性和社区性,同时需要考虑投资成本、空间布局、设备选型等方面的问题。在建设过程中,需要重视设计、设备选取、系统建设、空间布局、成本概算等方面,同时在经营管理方面也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策略和措施。通过不断地完善创客空间的建设和管理,图书馆可以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推动图书馆服务的发展和创新。

4图书馆创客空间展望

国外学界普遍认为,图书馆创客空间因其集知识、技能、工具和社群于一体的特点,可以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自我学习和自我实现的需求,符合当代社会学习和创新的趋势。同时,创客空间的开放性、创新性和互动性,为图书馆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此外,随着新兴技术的应用,如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图书馆创客空间还有更多发展潜力和空间,可以不断推动图书馆的创新发展。因此,图书馆创客空间的发展前景广阔,受到越来越多图书馆的重视和投入。

诸多学者表达了创客空间的发展前景。Dousay[25](2017)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创客空间将涵盖更多的技术应用,例如增强现实、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使得创客空间在知识生产、技能培训、科学研究等方面具备更多的可能性。Melo[14](2023)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知识和技能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创客空间作为一种新兴的知识生产和技能培训场所,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需求。因此,可以预见图书馆创客空间在未来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同时也需要持续改进和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

面对技术多元化、需求多样化的变革,图书馆如何创新其创客空间服务与管理,学者们对此进行了研究。Kang[22](2018)认为,图书馆可以保持技术敏感性,积极关注用户需求和技术趋势以及创客空间的最新发展,通过不断地更新设备和软件、举办各种活动来保持其竞争力。及时更新相关的技术,如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提高创客空间的创造技术基础。Einarsson[24](2020)则认为,图书馆可以加强与其他组织的合作,如与大学或科技公司建立伙伴关系,以便获得更多的资源和知识。另外,图书馆也可以开发创新的服务模式,提供在线创客资源和远程支持等,与其他图书馆、企业、高校等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共享资源和经验,拓宽创客空间的服务范围,提高资源利用率,以便满足更广泛的用户需求。Mann[27](25653707e9c9b3912e0b45dcd7e9b017d4e7c4d29d32e812915dc5975885842c2018)则认为,图书馆需要定期收集和分析用户需求,调整创客空间的资源配置、活动策划和服务模式,以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例如,增加针对特定领域的技能培训、提供更多种类的硬件设备等。

通过文献回顾可以发现,图书馆创客空间是图书馆面向社会大众提供的一种新型服务形式,具有知识生产、科技创新、文化传承、社区互动等多重功能,已经成为图书馆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图书馆创客空间将不断扩展其服务领域,推出更加丰富的服务模式和内容,包括更加多样化的技术设备、更加个性化的服务体验、更加贴近社区需求的创新活动等。同时,图书馆创客空间的发展也将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政策支持、技术更新、社区需求等。因此,图书馆应当积极研究社会变化和用户需求,不断改进和完善其创客空间服务和管理,以满足社会和用户的需求,进一步推动图书馆向现代化、智能化与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5结论与启示

图书馆发展创客空间是为了顺应信息化和数字化时代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是为了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知识和文化需求。创客空间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实践和交流的平台,让读者可以通过实践探索知识,提高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创客空间也为图书馆提供了一个机会,通过与读者的互动和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兴趣,进而提供更好的服务。此外,创客空间还可以促进社区的发展和创新,吸引更多的社区成员来图书馆参与活动和交流,提高社区的凝聚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发展创客空间已经成为现代图书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国内学界对图书馆创客空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创客空间的建设、服务定位及发展策略等方面。如,和旭[45](2024)以蚌埠医学院图书馆为例,探讨了高校图书馆组织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项目的实践与探索。廖紫莹[46](2024)对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建设进行了研究。张灿等[47](2024)研究了面向科技创新的大数据知识服务模式。张佩佳[48](2024)探讨了公共图书馆创客空间的服务定位与发展。张英杰[49](2023)研究了基于用户画像的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知识服务实现路径。许思茵[50](2023)以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为例,对图书馆创客空间建设进行了研究。杨亚非[51](2023)提出了公共图书馆创客空间服务能力提升策略。石剑兰和高波[52](2022)则关注了我国公共图书馆少年儿童创客空间服务。

通过对国内外图书馆创客空间研究文献的梳理可以发现,国内学界对图书馆创客空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实践路径的探索,包括创客空间建设模式、服务定位、知识服务路径以及服务能力提升策略等;国外学界在深入探讨创客空间内涵、意义及发展类型的同时,也关注创客空间的具体运作和服务实践。我国图书馆创客空间建设应广泛借鉴国外的相关研究成果,以促进其创新发展。(1)完善创客空间类型建设。图书馆创客空间的类型建设应充分考虑多样化和功能性的需求。基于服务类型,图书馆可以建立学习型创客空间,提供各种教育工具和资源,帮助用户学习新技能,如编程、电子制作等;研究型创客空间则更注重提供高级科研设备和专业指导,适合进行科学研究和创新项目。针对不同服务对象,图书馆可以开设企业型创客空间,这类空间支持初创企业和小型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社区创客空间则侧重于服务地方社区,促进居民的互动和共创;特殊群体创客空间则专为残疾人、老年人等提供定制化服务。此外,图书馆还应发展线上创客空间和虚拟现实创客空间,利用数字平台和VR技术提供远程创作和交流,拓宽服务范围。(2)图书馆创客空间的运作可参考国外成功案例中的策划、建设、运营与评估等。在策划阶段,图书馆需要进行市场调研,了解用户需求和最新技术趋势,确定创客空间的主要功能和服务目标。建设阶段应关注空间设计的合理性和技术设备的先进性,确保空间既有吸引力也具备实用性。运营阶段,图书馆需定期举办工作坊、讲座和创新比赛等活动,以激发用户的创造力和参与热情,同时也要提供持续的技术支持和资源更新。最后,在评估阶段,图书馆应通过用户反馈、活动效果和使用数据等多种方式评估创客空间的效用和影响,根据评估结果调整策略和服务,确保创客空间持续有效地服务于公众。

参考文献

[1]Moorefield-Lang H.Change in the making:Makerspaces and the ever-changing landscape of libraries[J]. TechTrends, 2015, 59(1): 107-112.

[2]Willett R. Making, makers, and makerspaces: A discourse analysis of professional journal articles and blog posts about makerspaces in public libraries[J].The Library Quarterly, 2016, 86(3): 313-329.

[3]Barniskis S C.Access and express: Professional perspectives on public library makerspaces and intellectual freedom[J].Public Library Quarterly, 2016, 35(2): 103-125.

[4]Colegrove T.Editorial board thoughts: libraries as makerspace?[J].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Libraries (Online), 2013, 32(1): 2.

[5]Loertscher D V, Preddy L, Derry B. Makerspaces in the school library learning commons and the uTEC maker model[J]. Teacher Librarian, 2013, 41(2): 48-51.

[6]Brady T, Salas C, Nuriddin A, et al. MakeAbility: Creating accessible makerspace events in a public library[J].Public Library Quarterly, 2014, 33(4): 330-347.

[7]Mersand S. The state of makerspace research: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TechTrends, 2021, 65(2): 174-186.

[8]Okpala H N. Making a makerspace case for academic libraries in Nigeria[J].New Library World, 2016, 117(10): 568-586.

[9]CLN O O. Creating makerspaces in Nigerian Libraries: Issues and challenges[J]. Indian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ources and Services, 2019, 9(2): 49-52.

[10]Oliver K M.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onsiderations for makerspace leaders, part one: Addressing “what?” and “why?”[J].TechTrends, 2016, 60(1): 160-166.

[11]Slatter D, Howard Z.A place to make, hack, and learn: makerspaces in Australian public libraries[J].The Australian Library Journal, 2013, 62(4): 272-284.

[12]Purpur E, Radniecki T, Colegrove P T, et al. Refocusing mobile makerspace outreach efforts internally a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J].Library Hi Tech, 2016, 34(1): 130-142.

[13]Heydari M, BasirianJahromi R, Ravanipour M, et al. Investigating Facilitators and Hazards in Establishing Makerspaces in Public Libraries[J].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s, 2022,34(7):56-62.

[14]Melo M M, Hirsh K, March L. Makerspaces in Libraries at US Public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 Census[J].portal: Libraries and the Academy, 2023, 23(1): 35-43.

[15]Li X, Todd R J. Makerspace opportunities and desired outcomes: Voices from young people[J].The Library Quarterly, 2019, 89(4): 316-332.

[16]Moorefield-Lang H. Lessons learned: Intentional implementation of second makerspaces[J].Reference Services Review, 2019, 47(1): 37-47.

[17]Love T S. Examining the influence that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has on educators’ perceptions of integrated STEM safety in makerspaces[J].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 2022, 31(3): 289-302.

[18]Keune A, Peppler K.Materials-to-develop-with:The making of a makerspace[J].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2019, 50(1): 280-293.

[19]Gahagan P M, Calvert P J.Evaluating a public library makerspace[J].Public Library Quarterly, 2020, 39(4): 320-345.

[20]Julian K D R, Parrott D J. Makerspaces in the Library: Science in a Student's Hands[J].Journal of Learning Spaces, 2017, 6(2):22-37.

[21]March L, Arnsberg E, Melo M M. Social Media Representations of Makerspaces[J].Journal of Learning Spaces, 2022, 11(2):56-71.

[22]Kang B S, Jung Y. Awareness on the Establishing and Operation of the Makerspaces in School Libraries[J].Journal of the Korean Society for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2018, 52(3): 171-192.

[23]Williams R D, Willett R. Makerspaces and boundary work: the role of librarians as educators in public library makerspaces[J].Journal of Librarianship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2019, 51(3): 801-813.

[24]Einarsson á M, Hertzum M. How is learning scaffolded in library makerspac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hild-Computer Interaction, 2020, 26(1): 100199.

[25]Dousay T A.Defining and differentiating the makerspace[J].Educational Technology,2017,45(3): 69-74.

[26]Curry R. Makerspaces: a beneficial new service for academic libraries?[J].Library review, 2017, 66(4/5): 201-212.

[27]Mann L. Making a place for makerspaces in information literacy[J].Reference & User Services Quarterly, 2018, 58(2): 82-86.

[28]Daley M, Child J. Makerspaces in the school library environment[J].Access, 2015, 29(1): 42-49.

[29]Adakawa M I. D-Space, makerspace, and hackerspace in cyberspace: Cybersecurity strategies for digital preservation of library resources in the post-Covid-19 pandemic[J].Advanced Notes in Information Science, 2022, 21(1): 59-69.

[30]Molnár T L, Vas G T. New community spaces in the library-Makerspace[J].Journal of Applie Technical and Educational Sciences, 2022, 12(1): 270-271.

[31]Yuen K, Liew C L. Examining Public Library Collaborative Partnerships with School Makerspaces and “Making Programmes”[J].Journal of Library Administration, 2022, 62(6): 793-809.

[32]Yamyim K, Songkram N, Inchamnan W, et al. A Model for the Acceptance of Immersive Learning Through Virtual Reality Games[J].Journal of Positive School Psychology, 2022,34(4): 2734-2745.

[33]Koh K, Abbas J. Competencies for information professionals in learning labs and makerspaces[J].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2015, 56(2): 114-129.

[34]Nagle S.Makerspaces: Hubs for Interdisciplinary Learning[J]

.Educational leadership,2023,21(3):122-128.

[35]Chang Y. A Study on the Concepts and Programs of'Makerspaces' at Public Libraries[J].Journal of the Korean Society for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2017, 51(1): 289-306.

[36]Moorefield-Lang H, Kitzie V. Makerspaces for all: Serving LGBTQ makers in school libraries[J].Knowledge Quest, 2018, 47(1): 46-50.

[37]Taylor N, Hurley U, Connolly P. Making community: the wider role of makerspaces in public life[J].Microbiology Australia,2016,45(2): 1415-1425.

[38]Beavers K, Cady J E, Jiang A, et al. Establishing a maker culture beyond the makerspace[J].Library hi tech, 2019, 37(2): 215-228.

[39]Sheshadri K N, Shetty S, Babu A. Makerspaces in libraries to promote an entrepreneurship: a conceptual stud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n Recent Trends in Business and Tourism, 2018, 2(4): 58-62.

[40]Teasdale R M.Defining success for a public library makerspace: Implications of participant-defined, individualized evaluative criteria[J].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 2020, 42(4): 101053.

[41]Lee R J.Campus-library collaboration with makerspaces[J].Public Services Quarterly, 2017, 13(2): 108-116.

[42]Melo M, March L, Hirsh K, et al. Description framework of makerspaces: Exami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atial arrangement and diverse user populations[J].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23(2):18-25.

[43]Nagle S, Kouse C. Demonstrating Impact of Library Makerspaces: Examples and Future Directions[J].Marine Technology Society Journal, 2021, 55(3):78-84.

[44]Emes T, Orr A. A Brief Tour of Mapping Makerspaces[R/OL]. Ottawa: The Conference Board of Canada, 2022.[2024-03-25].https://ir.lib.uwo.ca/fims_evolvingtech_finalproj_winter2022/20/.

[45]和旭.高校图书馆组织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项目实践与探索——以蚌埠医学院图书馆“悬壶书院”项目为例[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24(3):103-108,116.

[46]廖紫莹.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建设研究[J].图书馆学刊,2024(3):29-33.

[47]张灿,熊莉君,王晴,等.面向科技创新的大数据知识服务模式研究[J].图书馆学刊,2024(2):55-59,65.

[48]张佩佳.公共图书馆创客空间的服务定位与发展[J].文化产业,2024(6):157-159.

[49]张英杰.基于用户画像的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知识服务实现路径研究[J].图书馆界,2023(6):19-25.

[50]许思茵.图书馆创客空间建设研究——以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为例[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3(11):180-181.

[51]杨亚非.公共图书馆创客空间服务能力提升策略[J].建筑结构,2023(17):154.

[52]石剑兰,高波.我国公共图书馆少年儿童创客空间服务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2(5):112-121.

作者简介:

邢军,女,硕士,辽宁科技大学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读者服务、创客空间。

(收稿日期:2024-05-21责任编辑:孙炜)

Literature Review of Library Makerspace Abroad

Xing Jun

Abstract:

In order to comprehensively understand the current research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library makerspace abroad,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and enlightenmen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library makerspace in China,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reviews the relevant research literature on library makerspace abroad. This paper finds that foreign scholars have conducted extensive and in-depth research on the concept and significance of library makerspace, types of makerspace, management of makerspace, etc. These studies have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for Chinese libraries to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of makerspace types and successfully operate makerspace.

Keywords:Makerspace; Foreign Library; Knowledge Learning Innovation; Literature 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