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生活素材 促进素养发展

2024-09-14 00:00:00谢云琦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24年8期
关键词:个数生活化核心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将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回归学生生活,以学生生活经验作为立足点和生长点,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认知经验,逐步探索数学概念、定理、规律等知识。初中数学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集中体现为“三会”,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组织开展好生活化教学,不仅可以将数学和现实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而且可以达到培养初中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在做、思、学中驱动自身全面均衡发展。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生活化教学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方法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是每一位初中数学教师应该思考的常态化课题。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发展抽象能力

生活化情境是初中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要素,可以将数学知识还原到特定的社会生活背景之中,促进数学知识和学生社会生活经验之间相互转化,驱动学生从情境中发现、提出问题,从而保护并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在初中数学的生活化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生活化情境作为数学知识的呈现载体,鼓励学生从现实社会生活中抽象出数量关系或几何形式,以此发展学生的抽象能力等核心素养。

例如,笔者在执教“图形的运动”时,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书法图、汽车雨刷图、雷达扫描图、旋转门图等,利用图片创设生活化情境,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并对比图片,从中发现、总结图形的运动规律,并用总结的规律解释生活中自行车车轮为什么旋转形成圆面等生活现象,从而让学生对平移、翻折和旋转三种图形的运动理解得更加深刻,也使得学生对于教师接下来的教学活动更加好奇,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再如,教授“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笔者创设一个关于足球比赛的情境,通过计算某球队在主、客场比赛中的净胜球数,引导学生把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进而探索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这样贴近生活的实际问题生动有趣,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使学生充分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生活化情境能使数学学习走向现实社会生活,使学生通过观察、探索、实验等一系列实践性活动来认知客观事物的规律与联系。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开展实践性学习活动来锻炼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为学生提供发现和解决现实社会生活问题的机会,从而使学生在实践性学习活动中逐步形成核心素养。

二、聚焦生活化问题,培养模型观念

数学模型是联系数学和生活的“纽带”,也是解决现实社会生活问题的有效途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关键在于将发现、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探究性学习,学会用数学语言来描述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表达数量关系或数学规律,让学生感悟数学的应用价值,而还原真实的生活场景,赋予学生学习和运用数学的“新身份”是有效方法。在创设生活化情境的基础上,教师要将学生带到情境之中,从数学的视角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

例如,笔者在执教“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时,通过月历游戏,引导学生探索月历中数的排列规律,渗透模型思想,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首先,设计“猜数游戏”,让学生任意框出月历中某一行(或某一列)中相邻的3个数,告诉同伴3个数的和,请同伴猜猜是哪3个数。这个游戏的秘诀是寻找3个数的关系,发现隐含的一般性结论,从而进行猜数。接着,设计“算数游戏”,让学生用“十字框”任意框出1个数以及它的上、下、左、右相邻的4个数,把这5个数的和告诉同伴,请同伴算出这5个数。在这个游戏中,数据变多了,猜起来有困难,需要学生发现问题中的变化规律和相等关系,体会用方程模型解决问题的优越性。随后,让学生设计游戏,自行设计框的形状,比如Y形框、T形框、平行四边形框等,告诉同伴框出的数之和,请同伴说出框出的各个数,进一步体会用方程解决问题的必要性和优越性。

在学习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只有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才能够有效理解和掌握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知识的举一反三,灵活应用,实现思维的发展和素养能力的提升。

三、开展跨学科活动,促进全面发展

教学回归生活,也就是要解放学生,促进学生自由探索、自由创造,因此还需要教师突破学科限制,利用现实社会生活中问题的复杂性、多样性来开展跨学科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来解决问题。

例如,笔者在执教“有理数的乘方”时,开展以“细菌分裂中的数学”为主题的跨学科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生物学科细菌分裂中蕴含的数学问题”。笔者把本节课设计成以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为核心的跨学科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运用生物实验,收集数据,解释数据,预测数据,最后根据数据得出结论并用乘方的形式表示出来。类似“假设这种细菌每分钟1个分裂成2个,经过3分钟,1个细菌可以分裂成多少个?经过3小时,这种细菌1个可繁殖多少个?”这类问题的提出,可以让学生感受相同因数(大于1的数)的积的增长速度很快,有利于学生理解乘方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还引导学生探究日常生活中抑制有害细菌的有效途径,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数学的价值。这样集生物、数学、科学于一体的跨学科学习活动不仅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领略数学之美,而且可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总之,广大数学教学工作者要将生活素材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支撑和补充。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尝试找一找生活化教学与核心素养之间的结合点,促进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相互转换,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鼓励学生采用独立思考、合作互助、调查实践等多种方式来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主动参与、深度学习,从而实现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作者单位:淮阴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个数生活化核心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 08:16:40
近观天和核心舱
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 08:16:22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军事文摘(2022年12期)2022-07-13 03:12:18
怎样数出小正方体的个数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1:38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34
等腰三角形个数探索
怎样数出小木块的个数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