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专业成长路上的“相遇”

2024-09-14 00:00:00柳咏梅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24年8期
关键词:新教材教材情感

人,始终在走向成为人的过程中。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伴随职业发展的长久之事。每一位教师在专业成长的过程中,都会经历很多有意义的相遇,值得我们去感恩、去珍惜,并努力让这样的相遇成为专业发展中的催化剂。

感恩与学生们的相遇。教师是学生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学生又何尝不是教师专业成长中的重要他人?每个学生都有不同背景,不同层次,不同个性,不同需要,我们要尊重教育规律,努力因材施教。在每一次与学生的相遇中,在师生彼此的相伴中,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智慧得到提升。曾经让我们心烦意乱甚至寝食难安的学生不也是推动我们进步的独特力量吗?悦纳、感恩每一名学生,是一种需要,更是一种境界。

珍惜与课改的相遇。教育改革始终在螺旋式前行的路上。每一轮课改,教师们都是从一片茫然到逐渐清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应对,从盲目跟从到理性实践,这就是专业成长的过程。新目标、新概念、新要求、新实践,也许会带来困惑与困难,但它们都是专业成长中的新动力。主编语文教材的洪宗礼老师,创立情境教育的李吉林老师,都是勤恳扎根教学,深入思考并不断改革创新的教育家。每一轮改革,都会造就一批先锋人物。教师要珍惜课改提供的专业成长的新平台、新可能、新角度,在新课改的洪流中,迎风破浪练本领。

用好与新教材的相遇。秋学期教材将有较大的调整和改革。安逸保守的教师不愿接受新事物,注重专业发展的教师则积极面对,早早准备。与其抱怨和等待,不如以行动创造精彩。在大概念、大情境、大单元漫天飞舞的“大”字热浪中,保持清醒的头脑,紧扣新课标精神,深入解读教材,提高运用教材的能力,早一步与新教材相遇,就会多一次成长的机会。在研读和开发教材价值方面,余映潮老师对文本的深挖细品,肖培东老师对助学系统的巧妙利用,都为我们提供了用好教材的范例。

重温与教育经典的相遇。教育经典,从不过时。教育经典,常读常新。读教育经典,就是与伟大的教育家对话。读《论语》,让我们羡慕孔子那份深情的教学之恋;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苏霍姆林斯基仿佛就在身边指导我们如何对学生循循善诱;读《民主主义与教育》,使我们意识到杜威揭示的教育内容与社会生活相脱节的现象依然存在,进而理解“在做中学”以及加强实践性课程的重要性;读朱小蔓的《情感教育论纲》,帮助我们从理解、把握人的情感需求、适应等方面理解儿童,做好学生的心理建设和情感关怀,这在当今这个时代是多么重要。

相遇是一种缘,不论是与人物、与读物还是与事物相遇,我们都当珍惜并感恩这一段随缘的相伴。作为教师,永远走在专业成长道路上,更要以明媚的心态、积极的行动,善待和用好一切的相遇,走向更明亮的那方,书写精彩的教育人生。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外国语学校)

猜你喜欢
新教材教材情感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地理教育(2022年10期)2022-09-29 09:23:56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师道·教研(2021年2期)2021-03-28 02:20:53
教材精读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教材精读
担当意识:历史新教材渗透不可或缺
教书育人(2020年11期)2020-11-26 06:00:34
失落的情感
北极光(2019年12期)2020-01-18 06: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