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活动观视域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2024-09-14 00:00:00刘英
新课程·上旬 2024年20期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了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概念,对初中英语教学起到了指导作用,强调活动是学习英语的基本形式,也是促进学生形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文章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Unit 7 Will people have robots?Section B阅读课为例,探讨英语学习活动观视域下的阅读教学。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Unit 7 Will people have robots?属于“人与社会”主题范畴。Section A的主要内容是对未来社会的设想,Section B的主要内容是未来社会中机器人的功能。本课的教学内容是Section B的阅读文章“Do you think you will have your own robot?”该语篇是一篇科技说明文,主要讲述了机器人在未来社会的发展,介绍了机器人过去和现在的状况,以及两派科学家是如何预测机器人的未来发展的。教师应深入解读语篇内容,把握主题意义、内容、深层含义和价值取向。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并且好奇心和求知欲十分强,在课堂上能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本节阅读课的主题是Robot,这个新颖的话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很多学生在生活中也会关注机器人的发展,为语言实践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三、教学目标

1.在语境中掌握新词汇,如human,possible,disagree等,并能根据词汇对语篇大意进行理解。

2.掌握“will+动词原形”的语法,能够对将来发生的事进行描述。

3.掌握语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能读懂语篇并利用关键词掌握细节。

4.运用语言知识和技能总结语篇中的语言规律,掌握词组的固定搭配;能用英语表达自己对机器人功能、未来发展等方面的观点。

5.了解机器人现在的状况,能用英语预测未来机器人的发展;树立远大理想,规划自己的未来。

四、教学设计

(一)学习理解类活动

结合语篇开展学习理解类活动,这不仅是本节课的起点,而且为后续的两类学习活动做好了铺垫。

1.感知与注意

Step 1: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机器人Sophia的图片,通过提问引发学生思考:

① Is she a human?

②What other shapes do robots look like?

Step 2:教师创设情境,继续展示其他几款机器人以及具有的功能,并播放机器人Sophia接受采访的视频,让学生思考:

①What is her name?

②Is she different from the common robot?

③What can she do?

④Do you see any other robots in your life?

⑤Do you want to have a robot?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结合已有经验讨论自己对机器人的认知和想法,为语篇阅读铺垫背景知识,让学生结合上述问题以及语篇的标题和插图猜测语篇主题。

(设计意图: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机器人的图片和视频,调动学生的已有认知,让学生进入主题情境,加深对机器人的了解;通过猜测语篇主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在阅读中为新词汇的学习做铺垫。)

2.获取与梳理

Step 3:教师让学生从语篇的标题和插图中提取关键信息,基于此梳理语篇的大意。在阅读之前,教师让学生思考标题提出的问题,对此展开讨论,并给出三个主题,让学生思考哪个是语篇的主题。

①介绍了一部关于机器人的电影。

②介绍了一名科学家——James White。

③介绍了未来的机器人。

Step 4:教师让学生快速浏览语篇,布置“连线配对”任务,找到每个段落对应的大意,并鼓励配对正确的学生分享自己确定段落大意的方法。

Para.1机器人在将来会像人类一样思考吗?

Para.2未来的机器人是什么样子的?

Para.3现在的机器人有什么功能?

Para.4电影里的机器人是什么样子的?

Step 5: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细读语篇的Para.1、2、4,通过寻找主题句和关键词解决问题。

①What can robots do in movies?

②What can robots do today?

③What will robots be like in the future?

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全文,加深他们对语篇语言的感受。

(设计意图:教师围绕语篇主题设计问题,让学生在阅读前对主题大意进行猜测,通过标题中的will,robots能了解语篇内容与未来和机器人相关;通过略读,让学生从段落中找到主题句和关键词,快速梳理大意,培养学生按照意群阅读的习惯。)

3.概括与整合

Step 6:学生展开第二次整体性阅读,从两个角度入手绘制思维导图。一是围绕机器人的功能,从personal uses和public uses两方面进行概括。二是围绕科学家的观点,从work和opinions两方面整合他们对机器人未来发展的观点。

(设计意图:学生在阅读中对文本信息进行梳理,并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机器人的功能以及科学家的不同观点。通过主干和分支清晰展现语篇主题、主要内容和细节,培养学生的概括性逻辑思维。)

(二)应用实践类活动

教师开展应用实践类活动旨在引导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让学生结合主题以及掌握的新知识,针对语篇进行描述、阐释、分析以及判断,使学生能够进一步挖掘文本的内涵。

1.描述与阐述

Step 7:学生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对语篇进行了梳理、概括和整合。基于此,教师让学生继续阅读语篇,关注细节。

T:Why do we let robots do these jobs instead of humans?

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可以从文本中梳理机器人从事的工作的特点,并进行描述。

Step 8:教师让学生思考并阐述人类与机器人的区别,并结合实际生活,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设计意图:借助思维导图,学生能够加深对语篇内容的理解,并通过再次阅读关注细节,运用语言描述机器人从事的工作的特点,帮助学生发散思维,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2.分析与判断

Step 9:教师分段落设计读后任务,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对题目进行分析和判断,以加深学生对语篇内容和主题意义的理解。

①Robots look like humans in movies.( )

②The robot works in a quiet environment.( )

③Robots can do easy jobs__________________.

Step 10:经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人与机器人的区别,最关键的区别是“人会思考,机器人不会”。基于此,教师创设情境What do scientists think?让学生根据语篇中两派科学家的观点进行角色扮演。在情境中,学生需要分析科学家的不同观点,并找到论据。

3.内化与应用

Step 11:对语篇内容和文本细节进行分析后,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机器人的四个方面入手,对语篇内容进行复述。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对语篇内容进行复述和拓展,助力学生开展深度学习。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梳理文本脉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实现将知识真正内化,深入理解主题意义,锻炼语言运用能力。)

(三)迁移创新类活动

教师结合主题意义创设新的情境,让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对问题展开思考和分析,逐步深入语篇,针对背后的价值和作者的意图进行推理和论证,并将所学知识迁移到新情境中,锻炼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1.推理与论证

Step 12:语篇的标题Do you think you will have your own robot?是一个疑问句。首先,教师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表达自己的观点。其次,教师提问:“作者的观点是什么?”让学生根据语篇推断作者的观点,并找到支撑证据,同时也为自己的观点提供证据。

(设计意图:通过开展推理与论证活动,学生从标题入手深入剖析文本,在阅读中与作者进行对话,将自己的观点与作者的观点进行对比,探讨机器人在未来能否代替人类。)

2.批判与评价

Step 13: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观看了机器人Sophia接受采访的视频以及阿尔法围棋(AlphaGo)的新闻,能够感受到机器人在生活中的角色变化,实现从workers到friends的进阶。

(设计意图:在辩论赛中,学生能够跳出文本,通过搜集相关资料,联系实际生活,理性思考人类与机器人之间的关系;在思辨氛围中,正反双方的学生都能进行批判性思维,运用证据客观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加强对英语语言的运用。这在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同时,更能深化其对主题意义的理解。)

3.想象与创造

Step 14:教师开展语言表达活动,创设不同情境,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根据具体情境畅想未来,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①If you were a robot,how would you introduce yourself to humans?

学生需要站在机器人的角度,思考如何向人类介绍自己,如自己的名字、外观、功能等,运用所学知识,发挥想象力回答问题。

②Think back 100 years. We didn’t even know what robot is at all. What will our life be like in the next 100 years?

学生需要畅想100年以后,人类和机器人会如何相处,人们会过着怎样的生活。

Step 15: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化身为Scie-ntist,发挥想象力,思考问题:If you have a robot,what do you want it to do? Try to design your own robot then introduce it from its shape,uses,applications,roles.同时,学生设计一款属于自己的robot,并撰写一篇英语作文。作文内容需要涉及机器人的名字、外观、功能、应用等。

(设计意图:在想象与创造活动中,教师围绕“人与机器人”这一主题意义创设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语言表达,不仅能让学生加深对主题意义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实现知识迁移;为学生设计写作任务,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设想一款属于自己的机器人,并以图画、文字的形式呈现。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对机器人在未来的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进行思考,并运用所学的语言创造性地表达,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新课标的落地为初中英语教学指明了改革方向。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通过设计恰当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紧紧围绕主题意义,获取、梳理、巩固、运用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建构新知识,使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在阅读教学中,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三类活动相互关联,为学生搭建了学习探究平台,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展自身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市城关第一初级中学)

编辑: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