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培养学生的朗读技能和情感表达能力。学生能够通过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和情感内涵,学会用恰当的语音、语调和节奏表现诗歌的情感色彩。同时,朗读活动还应该激发学生对诗歌内容的兴趣和共鸣。
2.理解诗人把乡愁化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和讨论,理解诗人如何巧妙地运用意象展现思乡之情,以及这些意象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和情感层面的含义。这也培养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体会作者强烈的思乡爱国之情,激发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
在情感教育层面,通过诗歌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对家乡、对祖国深沉而强烈的情感。让学生在情感共鸣中认识和了解对家乡、对祖国的依恋和爱护。通过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培养他们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重点在于指导学生如何正确、流畅且充满感情地朗读诗歌,以便能够表现诗歌的音乐美和内涵情感,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到诗歌的魅力和作者的情感。
2.理解意象:诗中的“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意象是诗人抒发乡愁的重要载体。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些意象的具体含义以及它们与乡愁情感之间的联系。
3.体会感情:通过对诗歌的学习,学生应能够体会到诗人复杂而细腻的思乡之情,感受到诗人对家乡和祖国的深厚情感。
教学难点:
1.理解意象:意象的理解不仅需要学生对诗歌文字的分析,还需要他们联想和想象,这对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抽象思维能力都是较大的挑战。
2.感悟情感:诗歌中的情感往往是抽象和微妙的,学生要想真正感悟到诗人的情感,就必须在思维和情感上有所共鸣和体悟,这需要教师引导和学生生活经验的积累。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教师提问或引导学生讨论,激活他们对“乡愁”这一主题的预备知识。让学生讨论自己对乡愁的理解和个人感受。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古代文学中表达乡愁的典型作品。教师让学生回忆该诗的内容,引导他们观察古代诗人是如何通过诗歌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通过对《天净沙·秋思》的回顾,教师带领学生对比古代和现代表达乡愁的不同方式和情感深度,引出现代诗人对乡愁的创新表达。这个环节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从古代到现代对乡愁情感的连贯理解。在比较了古代和现代的乡愁之后,教师可以自然过渡到新课《乡愁》,提示学生这首诗是现代诗人运用新的意象和表达方式来抒发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二、播放录音
听读感悟,说出作者的情感基调。(忧郁深沉)
三、自由朗读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初步感受作者的浓浓乡愁。(可以默读,可以读出声)
四、构建情境,品位诗句
教师通过营造氛围,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感受作者如何通过四幅具体的生活画面表达乡愁,同时让学生口述这些画面,以增强他们的理解和共鸣。
教师先设计一个接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比如一个有关离别和重逢的小故事或场景,使学生能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然后,教师提出问题:“作者在文中用了几幅画面来表达乡愁?”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他们探究“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个意象背后的深层含义。
“同学们,现在让我们用自己的语言,将那份对家的思念表达出来。试着去描绘那些关于家的画面,让我们一起感受那份温馨而深刻的情感。”教师的声音柔和而亲切,仿佛在引导学生步入一个充满回忆与情感的世界。
学生A站起身来,他的声音有些颤抖,但满是真挚:“想象一下,一个小孩因为求学,不得不和母亲分开。孩子在外漂泊,每当夜幕降临,他都会孤独地望着星空,思念着远方的家。每当孩子收到家里邮寄的信,都会想到那个温暖的家和等候他的母亲。母亲的笑容,母亲的呼唤,似乎都随着邮票传递到孩子的心底。”学生A的描述充满了画面感,周围的学生陷入了沉思,仿佛看到了那个孩子孤单的背影,以及他心中的渴望和眷恋。
学生B紧接着站起来,她的声音明亮而坚定:“成年后,那个小孩已经长大,他成为一个有责任的男人。他告别妻子,背井离乡,到遥远的地方去追寻自己的梦想。每一次旅程,船票上写着的每一个目的地,都是他对家的思念,每一次回望,都是对家人的牵挂。尽管他走得再远,心中的家乡和家人总是那么近,那么温暖。他知道,无论他走到哪里,那份对家的爱永远不会改变。”学生B的话语仿佛有一种魔力,全班学生都被这份跨越时空的思念所感动。
教师听着学生的表述,眼中充满了赞赏。微笑着说:“非常好。你们通过自己的语言,成功地把我们带入了那份对家的深切思念中。这种感情是如此真切,如此强烈。”接着,教师邀请其他学生继续分享他们心中的画面,每个学生都如同讲述自己的故事,将内心的情感倾注出来。
学生C站立起来说道:“画面转换到一座坟墓前”,他的声线微微颤抖,情感饱满,“母亲已经去世,而儿子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回来送母亲最后一程。”学生C似乎哽咽了一下,但他努力平复情绪继续说道,“那份痛楚和遗憾,是永远的乡愁。儿子心中的愧疚与思念交织在一起,他可以感觉到每一寸土地,每一缕风都在诉说着母亲的爱,那种无法言说的缺憾,像乡愁一样深深地刻在他的心里。”
班级里顿时弥漫起一股深沉的情绪,仿佛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那份逝去的亲情与无尽的哀思。不少学生的眼眶微红,被学生C传递出的情感深深触动。教师面色凝重,点了点头,表示对学生C的肯定与尊重。
紧接着,学生D接过话语的接力棒,声音清晰而含蓄,“最后一幅画面,是一条将同胞隔开的宽阔海峡。”他的话语中带有沉重的历史感,“他们难得相见,这象征着家国两难的乡愁。”学生D顿了顿,似乎在整理心中的复杂情感,“一方面是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另一方面是对国家的忧虑和责任。家与国的关系紧密而复杂,每一个离散的灵魂都在寻求归属感和认同感,那乡愁的重量,无人能够真正衡量。”
在学生口述的过程中,教师提问:“当你读到邮票时,你想到了什么?”或“船票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这样的提问可以促使学生更深入地思考意象背后的情感,并鼓励他们分享个人感受。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置身于诗中的情境中,尝试理解诗人的心境,将自己的感受融入诗句的品味之中,这样可以使诗歌的学习更有感染力和体验感。
五、情感深化,领悟主旨
随着课堂的气氛逐渐温馨而亲切,教师的目光扫过充满期待的学生,微笑着开启了这节语文课的探索之旅。
教师轻声问道:“同学们,当你们离家三五天,或者十天半个月的时候,你们会想家吗?”教室里顿时响起了一片细微的肯定:“会”“当然会”“非常想”。
教师点头微笑,仿佛与每一个学生的心灵进行了对话:“想家的感觉,是什么样的呢?”
班上一个安静的女生举起手,她的声音带着几分羞涩:“老师,我想家的时候,心里就像被什么东西揪住了一样,我会偷偷地哭。”
教师走到她的座位旁,轻轻地说:“孩子,你的勇敢和真情流露让我们都感动,这种感觉是那么真实,那么深刻。”
另一个活泼的男生说:“我想家的时候呢,就像嘴里塞了一颗酸梅,酸酸的,涩涩的,但又舍不得吐出来。”
教师望向他,笑意盈盈:“你的比喻很有趣,也很生动。这种酸涩,就像是我们内心深处对家的牵挂。”
班级里开始有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这场对话中。一个戴着眼镜的男生思索了一下,也分享了自己的感受:“我觉得想家的感觉,就像是天气突然变冷,找不到暖和的地方一样。虽然身边有很多朋友,但心里还是觉得空荡荡的。”
教师点头赞同,继续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说的都很好。其实,每个人对于‘想家’的感受都可能不一样,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对家的深深依恋。”
他顿了顿,接着又问:“那么,这种‘想家’的感觉,你们觉得可以用什么来表达呢?”
学生开始讨论起来。有的说可以画画,有的说可以写日记。教师点头表示认可:“很好,艺术和文字都是表达情感的美妙工具。”
通过学生的这些真实回答,教师引出自己的经历以及与之相关的一首短诗《想家的心情》。教师的亲身经历和情感共鸣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教师吟诵的诗句对“想家”这一复杂情感进行了深刻的描绘。这样的情境设计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也为深入课文内容打下了基础。
此时,教师巧妙转换话题,在学生对“想家”的情感充分激发之后,教师提出了漂泊异乡的游子,以及台湾同胞因海峡阻隔而不能相见的苦楚。这种由小见大的情感引导,不仅增强了学生对《乡愁》主题的理解,也激发了学生对于分隔两岸的同胞的同情和理解。
在整个拓展教学阶段中,教师采用了富有情感的语言、真实的生活经历、学生的参与性提问、诗歌的朗读以及多媒体资料的展示,营造了一个充满情感和共鸣的教学环境。这种情境教学策略不仅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了共鸣,还为学生在认知上理解诗歌内容和深层意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引导,学生不仅学习了文学作品,也进行了情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反思】
反思《乡愁》这一课的情境教学实践,我认识到它在触动学生情感、提升学生思辨能力方面的显著效果。通过情境再现和口述表达,学生被带入一个个鲜活的画面中,迅速进入角色,深切体会到诗歌中乡愁的情感。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主动思考、自然表达,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同理心。
然而,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我注意到,尽管学生能够通过口述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但我应该更多地引导学生挖掘诗歌深层次的意义,例如探讨乡愁与个人成长、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这样可以使他们的理解更加深刻。其次,我在课堂上并未设置充分的时间供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和分享,使得某些学生的深层次感悟没有得到展现。
为了改进这些不足,我计划在未来的情境教学中加入更多的引导性问题,这些问题可以设计得更加开放,鼓励学生深入探索文本的多重含义,而不仅仅停留在情感层面的体验。同时,我将在课堂设计中预留更充裕的时间,让学生有机会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甚至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来促进学生之间思想的碰撞。
(作者单位: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玉溪第四中学)
编辑:张国仁
作者简介:矣知音(1980—),女,彝族,云南易门人,本科,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