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生涯教育;篮球运动;人生目标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28-0021-02
【作者简介】郝晓莹,江苏省常州市朝阳中学(江苏常州,213004)副校长,高级教师。
六月,桃李满枝,正是“收获”的季节。看着手机中的一张张照片,我的思绪不由回到六年前,回到那个刚刚和她相识的年月。
美好初相识
为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发掘自身价值,培养适应未来社会所必备的素养和能力,江苏省常州市朝阳中学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生涯教育课程。其中,入学课程是生涯教育课程的第一站。
六年前,青涩懵懂的小张(化名)第一次踏进江苏省常州市朝阳中学的大门,从小学生到初中生的转变,让本就性格内向的她变得手足无措,对未来充满了迷茫。面对众多的学科和兴趣选择,她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道自己的未来究竟在何处。学校开设的生涯教育课程犹如一场及时雨,为她拨开了眼前的迷雾。
在生涯教育入学课程的教学中,小张引起了我的注意,虽然没有系统学习过篮球,但是她的身体协调性很好,身材比例也适合打篮球。于是,我推荐她参加生涯教育课程中的篮球体验课程,希望借此帮助她发掘自己的潜能和特长。随着课程的学习,小张通过一系列的自我探索活动,发现自己对篮球运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当看到篮球场上球员们的激情对抗和默契配合时,她的内心都会涌起一股强烈的向往之情。在入学课程学习成果展示会上,小张手持篮球、灿烂微笑的画面被定格在第一张照片上。
幸福再相会
学校将生涯教育课程建设贯穿中学教育全过程,形成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融为一体的生涯教育课程体系。必修课程旨在引导学生积极面对初中校园生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今后面向社会的关键能力和必备素养;选修课程引导学生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学习内容,旨在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特点。
生涯教育课程中的篮球体验课程使小张萌发了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她从最初的内向拘束,到后来变得阳光自信。通过生涯教育必修课程的学习,她明确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将篮球运动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之一;通过生涯教育选修课程的学习,她在实践中提升了自身素养,并确定了初中三年的发展目标。
之后,她全身心地投入训练。每天清晨,第一缕阳光还未照进校园时,她已经在操场上开始了体能训练。下午放学后,她总是第一个冲向篮球场,参加篮球社团的训练。从基本的运球、传球,到复杂的过人、投篮技巧,她都一丝不苟地反复练习。对篮球运动的热爱和平时的勤学苦练,让她的篮球技术不断提升。小张八年级时开始参加市级比赛,九年级时被选为篮球队队长,带领整个篮球队一起进步,最终夺得全市初中校女篮比赛第一名。第二张照片定格于此,此时的她自信阳光,整个人都散发着光芒。
勇敢再出发
学生在生涯教育课程中习得的知识、技能以及价值观念会持续影响他们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作为学校的生涯教育教师,我也一直关注着学生的发展,在他们有需要时提供必要的支持。
2020年,小张毕业了,凭借篮球特长进入常州市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习。刚进入校时,她发现篮球场上没有女生的身影。学校有一支女子篮球队,但因为人少无法参加比赛。于是,她心中出现了这样一个念头:组织女子篮球队,代表学校比赛争光。她找到学校的篮球教练,并提出自己的想法。接下来,她就逐个班级去问“有没有对篮球感兴趣,初中参加过比赛的同学?”初建队伍时,队员经验不足,她就带领队伍参加各类篮球比赛,积累实战经验,指挥团队作战,学习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面对强劲的对手,她也毫不畏惧,勇往直前,用顽强的拼搏精神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队友。在这样的努力下,虽然一波三折,但她还是成功组建了学校女子篮球队并担任队长,带领队伍参加江苏省职业学院篮球比赛并成功夺冠。举起奖杯的瞬间留下了第三张照片。
夺冠那天,她打来电话,兴奋地向我诉说这一路走来的艰辛与快乐。她说,特别感谢学校的生涯教育课程,让她认清了自己的所需所想,找到了特长爱好,也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和前进的动力。每次遇到困难或迷茫时,她都会告诉自己:付出的努力一定不会被辜负,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是最重要的。做好生涯规划,选择想要学习的技能或者专业,在那条属于自己的路上发光、发亮。
如今,小张依然怀揣着对篮球的热爱,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坚定前行。她深知,前方或许还会有更多的困难和挑战,但她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篮球梦想。而这一切都源于一堂堂生动的生涯教育课,成为点亮她人生的明灯。
*本文系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生涯教育专业委员会2023年度课题“家校社协同的生涯教育路径研究——以江苏省常州市公办初中学校为例”(SYN20230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