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教育活动路径探索

2024-09-13 00:00:00赵琪力娟
江苏教育·班主任 2024年7期
关键词:职业体验生涯教育

【摘 要】活动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与体验,是开展生涯教育的有效载体。生涯教育的活动路径主要包括学校教育活动、家庭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学生通过职业初步体验、模拟情境体验、真实情境体验,形成更为清晰的生涯规划认知,提升生涯规划素养,进而有意识地进行生涯规划。

【关键词】生涯教育;活动路径;职业体验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28-0018-03

【作者简介】1.赵琪,江苏省常州市朝阳中学(江苏常州,213004)教师,一级教师;2.力娟,江苏省常州市朝阳中学(江苏常州,213004)教师,一级教师。

生涯教育旨在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所必备的素养和能力,注重体验性与实践性。活动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与体验,是开展生涯教育的有效路径。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会面对不同的挑战和变化,锻炼适应能力,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做好准备。生涯教育活动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体验中了解和感受不同的职业环境,唤醒生涯规划意识,激发生涯规划兴趣,开展生涯探索。

一、生涯教育活动路径探析

(一)以学校教育活动为基石,推动生涯教育系列化

主题班会是班主任开展德育的基本抓手。班主任可以围绕生涯教育,结合校情、班情和学情,系统性地开展与生涯教育相关的常识教育,提升学生生涯教育方面的基本素养。“生涯规划”系列主题班会可以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沟通协商、领导组织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生活意义、人生价值的理解,帮助学生认识到当前学习与未来理想之间的关系。

除了主题班会,学校还可以围绕生涯教育开展主题活动,既可以设计为单个活动,也可以设计为系列性的教育活动。需要注意的是,学校要形成开展生涯教育活动的常态机制,在每学期初进行统筹安排,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这样既能保证学校生涯教育的系统开展,也能保障生涯教育的实施效果。

(二)以家庭教育活动为载体,推动生涯教育生活化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来自各行各业,拥有丰富的社会资源,因此,家庭实践成为生涯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学校可以通过校园网、公众号等方式定期推送“生涯教育”专题内容,在家长会上普及生涯教育的知识和方法,提升家长对孩子进行生涯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家长在平时与孩子的交流中,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规划学习生活,对孩子进行职业启蒙等。例如,学校组织学生通过访谈或问卷的方式,对父母或亲戚开展职业调查,初步了解职业基本情况、职业要求、职业素养,了解家庭对于职业的基本态度等,家长可以利用类似机会潜移默化地对孩子进行生涯教育。再如,利用寒暑假,学生跟随父母开展职业(图书管理员、医院护工、交警、清洁工、售货员等)体验,加深对社会职业的了解,并与当下学习生活结合起来,思考自己的未来发展。

(三)以社会实践活动为突破,推动生涯教育进阶化

人具有社会属性,一个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生涯教育也是如此。如陶行知先生所言“社会即学校”,学生也应走出校园,在社会中接受生涯教育。社会本身所具备的真实场景和实际岗位就是学生接受生涯教育最好的资源。学校可以围绕生涯教育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每个年级各有侧重又形成系列,体现连续性、进阶性,延伸生涯教育教学基地,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需要。

二、生涯教育活动实践探索

(一)职业初步体验

职业初步体验分为两类:一是“人生规划”主题班会,在校内融合家校社资源,设计三年班会主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认识自己;二是“认识职业”实践活动,根据个人人生规划,初步了解和体验高校、职校两大发展路径。

1.“人生规划”主题班会

七年级入校开展“新班级,新起点”主题班会,引导学生适应新环境;八年级开展“学会与人沟通”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学会人际交往;九年级开展“条条大路通罗马”主题班会,指导毕业班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业观和职业观。这样的主题班会设计不仅充分结合了所在年级的特点与实际情况,也呈现了低年级到高年级的进阶性,引导学生更好地融入新的学校、新的集体,规划自己的人生发展。在主题班会中,我们重视开发适合的社会资源,邀请家长、社区工作者、医生、检察官、优秀毕业生走进课堂,与学生畅谈人生,提出指导建议。

2.“认识职业”实践活动

常州地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优秀实践成果,为学生的职业体验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及便利条件。学校组织学生分层分批走进相关职业学校、行业学校。例如,组织学生走进常州艺术高等职业学校。学生在设计系的服装工作室体验了服装专业的扎染课程;在平面设计专业老师的教授下,学生拿起马克笔,化身为设计师,专心致志地学写“pop”字体。学校还组织学生走进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了解不同专业的学习内容、职业发展的趋势等,通过与学长的交流,更加笃定自己的求学目标和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学生不仅了解了各种专业,更能发现自身的兴趣,从而更好地选择自己喜爱的专业,为他们今后的职业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模拟情境体验

模拟情景体验分为两类:一是“理解劳动”实践活动,通过学校劳动课程,引导学生在劳动中发现自己,在劳动中明确自己的职业倾向;二是“认识世界”实践活动,通过与劳动实践基地合作,模拟职业体验。

1.“理解劳动”实践活动

着眼未成年人的劳动教育和实践体验,常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开设了工艺制作、营养烹饪、木工园艺、电子电工、职业探索等课程,服务常州地区的青少年成长。学校充分利用这一社会教育资源,按照常州市教育局的统一部署,分批组织七、八年级学生前往青少年活动中心开展劳动实践活动,模拟体验各行业的具体工作,了解各行各业的素养与能力要求,感悟不同行业对人才的不同需求,从而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学业或职业,提前为步入社会做好准备。在体验中,学生对不同课程对应的职业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特别是在展示自己的作品和劳动成果时,学生对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2.“认识世界”实践活动

学校带领学生前往安徽省黄山市开展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在黄山市休宁县锐蓝实践基地,学生在基地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徽州微景观造园体验。在动手实践环节,学生分工明确,充分发挥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从一块砖的铺平到一颗鹅卵石的摆放,再从一棵小树苗的栽种到“回”字形地砖的铺放,都认真构思,不断完善,俨然成为“小小园林造景师”。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学生提高了团队协作、动手实践、创新能力等素养,也在亲身实践中传承和弘扬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劳模精神。除了徽州微景观造园体验,学生还体验了采茶制茶、制作黄山烧饼、活字印刷等,通过体验式教育活动,了解职业的实际工作环境和要求,不断萌发生涯理想的种子。

(三)真实情境体验

真实情境体验分两类:一是“理解社会”实践活动,联合周边街道,在假期进行常态化职业体验;二是“理解科技”实践活动,立足本土资源优势,着眼常州未来发展,联合知名企业进行职业体验。

1.“理解社会”实践活动

寒假里,学校组织学生前往常州市天宁区朝阳二村社区,开展“一日社工”职业体验活动。活动中,社工为学生介绍辖区的范围,让学生参与社工的周例会,了解社区每周的重点工作。社工的日常工作内容种类繁多,根据学生的年龄结构,社区制定了对应的体验项目,如反诈宣传、巡道巡河、消防安全提示、环境卫生扫除、整理图书室等,让学生跟着社工参与不同的工作,亲身感受社区的日常工作。在“一日社工”体验活动中,学生不仅学到了宝贵的实践经验,更感受到社工“助人即自助”的那份快乐,对社工这个职业有了新的认识与理解,也更加尊重这一职业。

2.“理解科技”实践活动

学校定期组织学生走进常州当地的理想、比亚迪等新能源企业,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等传统制造业企业,及常州市轨道交通发展有限公司等,让学生了解合成生物、人工智能、氢能和新型储能等多个领域,对发展新质生产力有更深入的认识,引导学生把关注自身发展和成长为社会发展所需的高质量人才有机结合起来,进而不断提升自身素养,树立远大理想,合理规划学业和未来职业发展。

*本文系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生涯教育专业委员会2023年度课题“家校社协同的生涯教育路径研究——以江苏省常州市公办初中学校为例”(SYN20230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职业体验生涯教育
女儿的“职业体验”
职业体验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
江苏教育(2017年8期)2017-05-08 23:27:38
以职业体验为基础的就业指导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商情(2016年52期)2017-04-14 09:34:01
校园心理剧在中学生涯教育中的应用的案例分析
强机制 重课堂 多践行
且行且思考
建立中职职业体验中心,创新中职实训教学模式
考试周刊(2016年80期)2016-10-24 17:46:06
高职生职业体验内涵研究
学生情绪智力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启示
生涯中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