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理想信念教育;责任意识;生涯规划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32-0028-03
【作者简介】朱烩,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江苏南通,226300)教师,一级教师,南通市优秀德育工作者,曾获江苏省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江苏省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南通市班会课优课评比一等奖。
一、教育背景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五四运动105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青年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高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班主任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引导者,应肩负起引导学生坚定不移跟党走、用青春建设祖国的责任。本节主题班会从家乡的高铁发展入手,让高一学生感受到国家的发展,进而培养学生将个人成长同祖国发展紧密关联的责任意识,树立远大理想。
二、教育目标
认知方面:让学生了解祖国新时期取得的突出成就,懂得青年奋斗与祖国发展同频共振的重要意义。
情感方面:激发学生对党和国家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行为方面:引导学生将个人成长同祖国发展紧密关联,树立远大理想并真正落实到日常学习生活中。
三、活动准备
教师方面:了解学生生涯规划课程进展;搜集人物素材,制作课件。
学生方面:通过实地调研、搜集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高铁的发展情况。
四、实施过程
(一)感受中国速度
1.展示家乡高铁新路线,感受中国变化
教师:课前,家乡文化调研实践小组的同学已经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到家乡高铁建设的情况,下面请这一小组的同学给我们介绍一下。
学生介绍并展示乘坐高铁时拍摄的视频。
教师:感谢实践小组的同学给我们带来的一线报道。高铁网络日益完善,为我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2.分享三组车票,点赞中国发展
教师:其实高铁在我国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研究小组的同学对此进行了研究。
学生展示三组不同时期的列车车票,并配图讲解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
教师小结:非常感谢这一组同学的汇报。我们可以发现,中国逐渐发展强大的时代,也是城市繁荣发展、个体生命走向幸福美好的时代。
【设计意图】从家乡的高铁发展入手,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新时代祖国交通、科技等综合实力的巨大进展,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思考祖国强大背后的原因。
(二)展示中国名片
教师:学校团委组织各班开展“向世界展示中国”的活动。同学们经过课前讨论,决定亲手制作新时代“中国名片”来展示中国。下面请各小组同学继续完善名片制作并上台展示。
小组1:我们组设计的“中国名片”以大熊猫为原型,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是中外友谊使者。
小组2:我们组设计的名片以中国高铁为原型,名字为“复兴号”,因为我们国家正走在复兴之路上。
小组3:我们组设计的名片是一张中国地图,这张地图由不同岗位的人像照片组成。因为我们认为今天的中国就是由无数个平凡而努力的中国人共同创造的。
教师:我们一起来思考,大家在展示中国名片时,最想体现今天的中国是什么样的?
学生:礼仪之邦、科技强国、创新强国等。
【设计意图】以制作“中国名片”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以丰富的形式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三)致敬中国面孔
1.演一演身边的故事
教师:刚刚我们在设计“中国名片”时,有一个小组选择了“中国面孔”这个角度,人物选择涵盖众多领域。步入高中,同学们也正在进行生涯规划课程的学习,“成为什么样的人”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成长课题。在生涯规划课程开展过程中,同学们也填写了生涯规划书,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现场发生的故事。
学生表演情景剧。
学生1:老师布置的生涯规划书你写了吗?
学生2:哎呀,我还在纠结呢,正好你帮我一起想一想。我喜欢物理学研究,长大后我想当一名科学家,研究中国天体物理学,但是又怕将来不好找工作。你说我该怎么办呀?
教师:如果你是学生2,你会如何选择?
学生小组讨论。
2.听一听他们的选择
播放视频:1962年,作为北京师范大学毕业生,马如铁的祖父母放弃留校机会,到最偏远的地方去,扎根满洲里,奉献一生。多年来,马如铁的父母坚守口岸,教育年少的马如铁“守护国门,匹夫有责”。马如铁是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满洲里站运转车间二班值班站长,已在满洲里站工作18年。他因热爱而坚持,因使命而扎根,用心用情守护着国际物流通道畅通,彰显了国门之下铁路人的使命担当。
出示图片:一双布满老茧的手。
教师:请同学们猜一猜,这双手的主人是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
PPT出示:她就是在第19届亚运会上为中国夺得首金的00后姑娘——邹佳琪。对邹佳琪来说,比赛中几秒钟的差距,就可能让自己与对手拉开差距,为此她付出了很大努力。由于赛艇项目不允许戴手套,她的双手长时间与桨摩擦,起泡、流血不可避免,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老茧。虽然双手疼痛难忍,但作为一名运动员,她选择把手包起来,继续埋头苦练。
教师:各位同学们,今天我还为大家请来了我们身边的榜样,她就是“感动江苏教育人物——2021最美中学教师”蔡志红老师。
蔡老师:各位青年朋友们,你们好,我是学校心理健康老师蔡老师。我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和大家分享,只有几十年如一日躬耕教坛的平凡故事。前几年,我不幸罹患癌症,幸运的是我现在已经痊愈。很多人都劝我好好休息,但我始终觉得我还年轻,我还想继续在教育的岗位上发光发热,所以我回来了。当我和你们在一起的时候,我很幸福!
教师:听完这三个故事后,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看法,作为青年人,我们该作出怎样的选择?
学生分享。
教师小结:时代的前行离不开各行各业人的付出与坚守,我们要努力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设计意图】从学生面临的现实选择难题出发,通过思辨让学生去思考、去感悟、去选择。通过三个人物的故事,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进一步思考国家和个人的关系,树立奋斗目标。
(四)立志心向祖国
教师:我给每个同学都发一张“梦想火车票”,请大家写下自己的梦想抵达站,以及将为此付出的努力。
学生在音乐声中畅想、书写,并在中国高铁模型图中贴上自己的理想。
【设计意图】通过对未来的展望,激发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并真正落实在日常学习生活中。
五、活动延伸
各小组学生在组长带领下,每周五晚在学校开展“圆梦圃夜话”活动,进一步深入交流“如何规划人生,担当时代责任”。
六、活动反思
一是内容贴合学生真实生活。本节主题班会针对部分学生在生涯规划课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以情景剧的方式呈现,通过现场采访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观点。在这一思辨活动中,学生认识到个人与祖国、社会发展之间的关联,懂得青年奋斗力量与祖国发展同频共振的重要意义。
二是过程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本节主题班会中,家乡文化调研实践小组的学生亲身到家乡高铁站调研;各小组学生充分发挥团队力量,进行“中国名片”设计;最后,每个学生填写自己的“梦想火车票”。在整个班会过程中,学生参与度较高,他们在活动过程中感受到家乡的巨大发展,感受到个体对于社会发展、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
三是形式多样丰富课堂内涵。本节主题班会以学生讲解、现场采访、微辩论等形式展开,让学生思考青年在时代变革中对家乡、祖国的作用,引导学生探究青年与祖国发展同向同行的路径,树立远大理想并真正落实到日常学习生活中。